第1471章
  满城上下就一个苏释依鲁都能守住!
  当然,人定胜天,运势也不是固定的。
  这中间多少有赌的成分。
  用苏释依鲁的命赌,姜胜毫无负担。
  “众人的运势?老夫瞧瞧都有谁。”
  苏释依鲁现在跟姜胜是同僚,一个阵营的,这种程度的机密他都不用避讳,当即伸出脖子偷看,只见姜胜膝盖摊开一卷书简。自己的名字赫然在前排,之后是其他人名。
  “这个排序有讲究?”
  似乎不是根据亲疏远近排的。
  姜胜道:“根据运势。”
  苏释依鲁暂列第一。
  “林令德排这么后面?”苏释依鲁第一眼注意到林风,幸灾乐祸,“战事不利?”
  林风的优秀是作为仇家的他都要承认的。
  她越优秀出彩,苏释依鲁心中越不得劲。
  总想着对方能跌下泥潭才好。
  姜胜道:“手足阋墙,有血灾。”
  苏释依鲁一听就来了兴致,恨不得拍手称快:“好好好,好一个手足阋墙。不对,她不是林氏家主,孤身一人,哪来手足血亲?”
  姜胜不多言。
  苏释依鲁又看到林风旁边的两个污点。
  其他人名整整齐齐,唯独这两个污点模糊一团,似乎是错字:“这人,又是谁?”
  姜胜垂首一瞥:“崔孝。”
  苏释依鲁在脑中过了一遍,隐约觉得是耳熟名字:“他死了?你将他名字涂掉?”
  姜胜:“……不是。”
  是受对方文士之道影响写不好。
  苏释依鲁:“他怎排在林令德之后?”
  “一念之差,丧偶克妻,红鸾星将坠。”
  苏释依鲁一听就失了兴趣。
  “这算什么厄运?”在他看来,不是痛在自己身上的惩罚都属于不痛不痒,“康国上下没婆娘男人的臣子多了去,多他一个不多。”
  姜胜将书简合上:“你懂什么?”
  苏释依鲁嗤笑:“老夫可太懂了。”
  姜胜若有所思道:“也对,丧偶克妻于你而言确实不算甚,不是手足阋墙就行。”
  苏释依鲁感觉自己被阴阳怪气了。
  殊不知,此时有另一人与他心意相通。
  林风为了方便练兵磨合,这阵子并不住在军营,而是就近住在一处无主别院。这间别院的前任主人也是个风雅主儿,一应陈设就算不懂行的人也能看出珍贵。康国兵马打了进来,别院主人逃难别处,院子就荒废下来了。
  正好给林风当临时住所。
  她回去的时候,院中亮着灯。
  灯光将一道高挑人影投在窗纸之上。
  林风步伐加快几分:“阿兄!”
  青年文士回首望过来,清淡眉眼看到林风的瞬间鲜活起来。从相貌来看,青年与林风有几分相似,一看就知他们有血缘关系。青年提灯接她,屋内已经摆好温热的食物。
  食物很简单,却是久违的童年滋味。
  青年文士坐回原处剥莲蓬:“你近来晚归,愁眉不展,可是碰见棘手的事情了?”
  林风道:“练兵不是很顺利。”
  青年文士对此并不意外,随口说道:“康国兵卒多出身西北,西北少水,这般情况下,没几个水性好的。跟西南这波人拼水战,便是以己之短搏敌之长,哪能不吃亏?”
  林风捧着碗将汤水送进肚子。
  “哎,这也是不得已。”
  说到这里,青年文士也没继续追问。
  他剥完莲蓬又从手边拿起了绣棚,熟练穿针引线,林风则借着烛火看起兵书言灵,二人气氛和谐,空气中仅有烛火燃烧的哔啵声。
  良久,一只荷包到了林风手边。
  青年文士给烛台添油,见林风将兵书放在一侧,他将白日裁制好的衣裙取出,让林风回屋试一试大小长短,不合适他再改一改。
  “二哥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这条件要是在国内不知能惹来多少女郎喜欢。”有人主内帮忙打理琐碎,一家之主才能安心在外拼搏事业前程,只可惜喜欢辅助的男子不多。
  有这份心气的女君往往只能选择招赘。
  愿意入赘的男子平均水准又不太高。
  青年显然了解过康国风气的,听得懂林风话中之意,遂抬手敲她额头:“聒噪。”
  林风去试了试大小,居然刚刚好,也是她幼时喜欢的:“小妹没说笑,阿兄这女红可比我好太多,我的针脚也就主上老师不嫌弃,除了他们,连师兄都要嫌弃我两句。”
  “女红不好,姣姣有才学也行。”
  青年文士招手让她过来。
  林风伸出手,让对方凑近改袖子。
  看着烛火下青年柔和眉眼,林风不由软下语气,思绪回到十几年前:“我记得六岁那年跟阿兄打闹,踩破裙子,袖子开裂,阿娘就是这样拿着针线帮我一针针缝好……”
  那是她最喜欢的裙子。
  她也只认这一条,阿娘允诺裁制一模一样的替代它:【姣姣不要!姣姣就要它!】
  在疼爱中长大的孩子有撒娇特权。
  母亲不得已只能亲自缝补,林风这才破涕为笑。眼前的阿兄,眉眼长得很像阿娘。
  青年文士:“不太记得了。”
  看着修改后完全看不出痕迹的袖子,林风心疼他:“阿兄这些年可是受苦了……”
  不用问也能从细节判断一二。
  兄长的装束偏素净,全无记忆中的张扬喜庆。这身衣料不算差,但也不算顶顶好。记得以前在内宅生活,她也曾跟着母亲学习中馈,清晰记得账目上兄长每一季都要裁制二三十身新衣裳,一套算下来顶多穿两三回,当做旧衣处理的时候看着还跟崭新无异。
  每一套都有对应配饰。
  别说缝补,他连针都不会穿。
  如今却熟练女红,可想而知在过去的岁月,他应该是迫于生活条件不得不学这些。
  第1259章 手足阋墙(上)
  青年收完最后一针。
  “人生在世,谁能不辛苦?”
  青年的回复让林风怔愣了许久。
  她印象中的兄长虽不是纨绔,但也有着世家子弟的高傲心气。表面上对谁都彬彬有礼,唯有真正了解他的人才知道温文有礼表面下是极其克制的疏远。他跟诸多出身富贵的天之骄子一样,发自内心将人分成了三六九等。
  这种阶级之分并非出自他本心,而是受环境影响,他天然认为安邦治国是他们与生俱来的责任,更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怜悯施舍。
  如此环境长大的人,也会说一句“人生在世,谁能不辛苦”,属实让林风意外了。
  她看得出来,这句话出自兄长本心而非虚假伪装:“阿兄这么说,小妹更心痛。”
  青年取来林风换下的脏衣。
  林风虽为一家之主,但也是工作忙碌的单身人士,管事仆妇不能管她太多,跟曾祖十天半月见不了一面,生活上的细节难免疏漏。眼下又打仗,她在生活方面更加粗糙。
  青年不说,她都不知衣裳何时破了。
  林风尴尬挠挠脸,仔细回想。
  “应该是武卒练兵的时候靠太近擦的。”
  这种事情经常发生,林风早就习惯。
  “行军打仗条件又差又苦,维持基本体面,不失礼于人前都算细心了。”看着青年将破洞仔细缝上,林风趴在案几上,托腮看着灯下缝补的兄长,“阿兄这些年如何?”
  兄妹重逢仓促,林风也没时间好好打听父兄这些年的遭遇,好不容易闲下来,自然要问个清楚。青年对此没有隐瞒,用平淡口吻大致交代:“……南下避难,路上皆是兵荒马乱,碰到几次军阀勒索,阿父破财消灾,一路磕磕绊绊也算顺遂抵达目的地……”
  林氏继续待在凌州是死路一条,南下投奔亲眷还能搏一条生路。当时权衡再三,最后决定派遣男丁携带部分财产南下先打探清楚,沿路安全再让女眷上路跟上。只是人算不如天算,陌生环境比凌州更加危险,他们借道过路都免不了被贪婪无度军阀敲竹杠。
  更加没想到一群家生子出身的家丁部曲会见财起意,半路谋害一众手无缚鸡之力的柔弱女眷。他们收到噩耗的时候,离投奔亲眷已不足半月路程,此刻回返也无济于事。
  他们被斩断后路,只能选择踉跄前行。
  起初,远房亲戚倒是挺欢迎他们。
  但当他们知晓林氏绝大部分财产都在女眷那一支队伍,半道还被家丁背叛,他们就立马变了嘴脸,一改最初热情,露出最冰冷市侩的一面。青年也知道为何,他们一行人没有足够家底自然无法置办落脚宅院,更别说田产商铺之类的东西,甚至连住的地方也是借的亲戚。只是碍于关系,亲戚并未完全撕破脸。
  寄人篱下的滋味着实不好受。
  莫说维持习以为常的生活水平,连读书修炼都被影响。青年的女红也是那段时间摸索自学的,家中没有女眷照料,衣食住行只能靠自己。青年还有一个兄长,家中为数不多的资源也要紧着他,轮到青年的时候,连名师私塾的束脩都有些艰难。即便如此,林氏作为初来乍到的外来“世家”,想被接纳就少不了人情往来,这是必须维持的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