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8章
  几个旧部臊红了脸:“为难您了。”
  罗三摆了摆手。
  他这把年纪,早就看开了。
  面子这种东西只有能换来利益的时候有价值,其他时候可有可无。人总不能为了些许面子就错过泼天富贵,他这些旧部还都是无甚根基的可怜人,自己不顾着点谁顾着?
  他找到沈棠,沈棠还挺诧异,得知他此番来意,不由笑着道:“我还以为罗侯碰见什么大事了。这种小事情,哪里需要亲自跑一趟?让他们直接过去就行,不妨事的。”
  罗三并未将事情看得这么简单。
  在他那些旧部明确拒绝之后,瓜分这笔武运的人数少了,每人预计能分到就多了。
  这时候已拒绝的人又反悔,跳出来说要来分一杯羹,不就等于动了这批人的根本利益?人家表面上不说什么,但肚子里肯定有意见。
  一次性被这么多人记恨,日后不好过。
  鬼晓得人家会什么时候给使绊子?
  罗三还记得绳镖武将的话,她说这种规模工程都是给底下士兵的,属于变相福利,实力达到她这种层次根本轮不到,机会很难得。
  若要两全其美,就需要话事人出面了。
  沈棠秒懂罗三的小九九,不介意卖个好。
  这事儿终于圆满解决。
  罗三第二天出了地牢去试药,日常练武,溜溜达达到外城,大老远就看到昨天才五层的城砖已经堆砌到十二层。前后五天功夫就完成城墙主体建造,旧城墙被拆除九成,重新规划之后,新城墙规模还比原先加了四成。
  速度之快,导致一些数日不出门或者不靠近外城的庶民想挠头怀疑人生——原来的城墙怎么跑了?城墙怎么跑到自家附近了?几天功夫怎么修了新城墙?官府啥时候派的徭役?怎么徭役没通知自家?还是说他无意间逃掉了徭役?逃徭役那可是要死人的啊!
  杉永郡几次战事,青壮能跑的都跑了,剩下这些瑟瑟发抖,不是继续躲起来就是想着怎么逃。官府对逃徭役罚得很重,不死也要剥一层皮。谁知几天过去,仍风平浪静。
  也不能说风平浪静。
  准确来说是妖异之事频发!
  其一是介绍三个人去指定粮铺登记就能免费得到十斤米,当场兑现,绝对没有任何套路,不过被拉来的三人只算一次。其二是这些粮铺限量售卖价格低廉到不正常的粮。
  庶民起初并不信天上掉馅饼,怀疑这是将他们哄骗出来再一网打尽的诡计——以往那些屠城匪徒也会用类似花招骗人,被骗出去的人轻则破财免灾,重则全家性命不保。
  乱世生出的警惕让他们只敢观望。
  但,总有被生活逼到铤而走险的人。
  直到领到十斤米,妇人表情仍是恍惚的。
  三个瘦骨嶙峋的孩子睁着干瘦凹陷的大眼看她,担心抓着她满是补丁的裙摆轻喊,连喊几声才让她回神——她实在没法子了,这才让自家三个孩子跟着她一起出来凑数。
  就算是骗人的,娘四个也要死一块儿。
  结果,居然真的领到粮了。妇人咽了咽口水,只觉得怀中这十斤粮又沉又烫。粮铺伙计看她表情无措站在门口不挪步,上前关心:“太沉抱不动?咱找人给你送回去?”
  伙计这话不仅没让妇人感动,反而让对方化身刺猬,浑身的刺都炸开了,脸上写着警惕恐慌和惊惧,几乎是逃也似得带孩子跑开。跑回家才稍微放松,让孩子将门拴上。
  循着木门缝隙往外偷看,确信没有尾随上来的人,这才舒了一口气。看着用脏兮兮破布包裹的米,抬头对上三个孩子渴盼眼神,她狠心咬牙:“咱娘四个今天吃个饱。”
  不是煮一锅能数清米粒的粥,而是奢侈放半斤米。就算是死,她也要当个饱死鬼。
  粮铺的人过来抢回米,这半斤也进肚子了。
  或许是即将吃饱肚子激发了潜能,三个饿得没什么力气的孩子忙上忙下,生火做饭添柴火,破屋子升起袅袅炊烟惹得邻里探头探脑,粮铺的人依旧没来。米还在锅里煮着呢,邻居倒是先来了,不用开门也知道他们来借粮。
  那些青壮能跑都跑了,剩下的街坊邻里多为老弱,各家各户互相扶持才撑到今天。邻居不过来借粮,她也要上门送几两的。借粮的邻居是个中年丧子的老汉,捧着装了小半碗的破套碗,落泪之余连连感谢。不多久,炊烟连成一片,这片清冷地方有了人气。
  这家四口吃到撑,锅中还剩一些。
  “留着等明儿一早吃。”
  她辗转反侧熬到了天亮。
  门外没有粮铺的人,她从角落掏出昨晚吃剩的冷硬米饭,抓了一块塞进嘴里,用力咀嚼几口,不知不觉落下泪来。她终于相信昨晚的饱腹不是一场梦,一时间泣不成声。
  狠狠发泄情绪,她冷静了几分。
  昨晚的米借了出去,还剩下小两斤。
  往里面掺些其他东西,又能撑上小半月,这之后呢?家中汉子留下的积蓄不剩几个子儿了,孩子的冬衣也破旧不成样,不想想办法,不是饿死也要冻死。她想到那袋米。
  跑遍街坊邻里,又凑了九个人。
  最后领回了三十斤粮。
  她从中抽了点当跑腿费,加上仅剩那点积蓄买到的粮,一家四口暂时不用为粮食问题发愁。妇人的脑子还算灵,趁着消息没有大规模散开,又往粮铺跑了几趟,最后甚至有点余粮去换点廉价旧衣。旧衣拆下来的料子不保暖,但改一改穿身上也能少受点冻。
  庶民戒备心重,沈棠这边重新登记造册的工作进展缓慢,但有了这个拉人头送米粮的活动,一个个都钻出来了,生怕晚到一步领不到粮。除了免费粮以及低价粮,粮铺还售卖饼子,一张饼子价格比成本还低一半,三张就能让成年人一整天都维持基本体力。
  不过一旬功夫,局势彻底稳定。
  外逃的青壮听到消息也在逐渐往回赶。
  以至于在外溜溜达达的罗三还听到有人搁那儿说风凉话:“早知道大人来救咱,之前那些贼子就该早点倒……害咱多吃多少苦?”
  其他听众纷纷附和这个说法。
  罗三听了差点儿气笑。
  但也不想跟这些愚民计较什么。
  攻城拔寨、屠城抢掠,这才是乱世主调。人家费劲拉来这么多人攻城,好不容易打下来了不搜刮油水发财,人家图什么?图闲得蛋疼?康国派来的女君才是乱世异类啊!
  说不定真是闲得蛋疼了。
  非得跑到别家家里发光发热,散播仁爱。
  别家不肯就打到对方肯。
  “罗侯莫气。”
  随行观察的杏林医士也听到这些闲言碎语,一时间头皮发麻,生怕对方一言不合就发作将人拍成肉饼。罗三连眼皮都懒得掀:“老夫跟这些愚民计较什么?他们哪里懂?倒是这种风气要禁止,免得有人将这事儿当真了。下次来个什么牛鬼蛇神,也以为人家是来做慈善的,上赶着里应外合,那样就有意思了。”
  杏林医士:“……”
  一时间也摸不清对方是生气还是不气。
  杉永郡局势稳定过于迅速,消息传到王庭引起轩然大波。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支军阀势力野心勃勃,不可能满足这么点儿胃口。若不派兵加以制止,后果将不堪设想。
  不过,这仗派谁去打呢?
  一众武将闷声不吭,心中都无把握。
  杉永郡一战也让他们看到了草台班子的底蕴,人家不仅能打,还有源源不断粮草。
  从军阀占领区域地势来看,境内耕地根本支撑不起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调动,更别说掏出巨额粮食安抚灾民,迅速赢下人心。答案只有一个——有势力暗中支持这支军阀!
  暗中敌人不抓出来——
  武将上战场也不安心,生怕被背刺!
  第1352章 猛兽出闸(上)
  “诸位爱卿对此可有头绪?”
  这事儿涉及屁股底下王座的稳定,国主心中愁得不行,却又不能表现得太明显,只能问计文武大臣。问题是抛出去了,却无人敢回答,一个个都怕当出头鸟。他环视一圈,本就阴沉脸色瞬间黑得能滴出墨汁:“诸君食君禄多年,危急关头竟无人替孤分忧?”
  国主这话问得有些重。
  一时间,群臣低头的低头,告罪的告罪。
  他们不开口献计,自然不是因为自身能力不足——真正的酒囊饭袋也不可能在朝堂混得如鱼得水——而是因为这件事情不好深究啊。
  在这个政权更迭频繁的乱世,真正想做大做强的国家并不多,因为那些小国打一开始就知道再怎么励精图治也会被其他势力吞并,政权久不了。既然如此,还不如捞一把快钱。于是从上到下,从国主到朝臣,卖官鬻爵的风气盛极一时,贪污腐败自然也多。
  启国更是几次灭国,几次复国。
  在往复的过程中尝到了甜头。
  因此——
  这支军阀势力有可能是外敌故意扶持上来,消耗他们国力的,但也有可能跟朝中某些人里应外合一点点做大的,所谓军阀其实就是销赃环节之一!具体操作就是巨贪为了将贪污所得洗白,会跟乱臣贼子串通,私下将赃款贱卖,倒腾一手换成其他合法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