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2章
  “曲国与盟军多有兵戈?”
  中年文士应道:“知道。”
  “西南分社与中部分社多年不往来,上一次交涉还不欢而散,两地社员结下血仇。恕我直言,作为主社只当以分社利益为先,以社员为重。两家又怎能结盟?”喻海掷地有声地道,“更甚者,曲国男儿跟中部盟军三天前还做过一场,阵亡将士尸骨未寒!”
  他沉声道:“试问,怎么结盟?”
  又怎么能化干戈为玉帛?
  中年文士不赞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大到两国交战,小到两家生仇,归根结底都是为一个‘利’字!曲康二国因利而合自然能因利而散!两家分社能因利而散,自然也能因利而合,如胶似漆!”
  喻海挑眉:“有利便有弊。”
  “吾等此次是带着十分诚意来的,自然不愿欺瞒尔等。”中年文士满意喻海接了这句话,好让他借题发挥,说着他的视线落到一语不发的翟乐身上,“说一句不怕得罪翟国主的话,以老夫几十年阅人经验——姓沈的,身负天命,比翟国主更有天子之姿!”
  如果不是翟乐,随便哪个国主听到这话都要暴跳如雷的。他只要一生气就上钩了。
  翟乐点头:“治国,她确实强我三分。”
  要不是种种意外,估计沈幼梨更乐意养精蓄锐,而不是疲于作战,一场接一场打。
  翟乐看看康国的作战记录都替她累得慌。
  中年文士:“……”
  他差点儿被翟乐弄不会了。
  怎么不按常理出牌?
  中年文士不慌张,他心态稳得很。
  “不愧是主君,胸襟恢弘大度,让老夫佩服。只是,翟国主可有想过以后?沈幼梨野心勃勃,志在鲸吞天下。一旦中部诸国沦陷,她便坐拥天下六成!东北天寒地冻,人丁稀少,诸国国力衰微,怕是不敌康国一合之力!”
  翟乐掀起眼皮,似乎来了兴致。
  中年文士呷了口茶水,继续道:“东南诸国被翟国主合并,国力蒸蒸日上,怕是早成她眼中钉、肉中刺。试问康国可会放过吞并良机?曲国还能偏安一隅,东南称王?”
  显然是不能的。
  沈幼梨愿意停下脚步,她身边的文臣武将也不会愿意,曲国就是他们眼中的肥肉。
  瓜分曲国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
  “……翟国主可知唇亡齿寒?眼下尚有中部诸国为曲国阻拦贼子,来日诸国覆灭,曲国孤立无援,无枝可依,怕是——离灭国不远矣!”中年文士还真不是耸人听闻,他只是陈述一个必然会发生的未来而已,“还是说,沈姓小儿曾许诺翟国主曲康共存?”
  政客的话能信,母猪都能上树。
  翟笑芳不会真信了沈幼梨鬼话吧?
  翟乐道:“这倒是没许诺过。”
  中年文士差点儿要被翟乐搞不会了。
  不是,沈幼梨究竟有什么魅力啊?
  还是西北那块地方有什么人?
  沈幼梨连一个“曲康共存”的承诺都不愿意敷衍翟乐?翟乐怎就屁颠颠跟她结盟,还跟中部诸国过不去了?曲国跟中部诸国确实有仇,但翟乐可以选择作壁上观,冷眼看着中部盟军跟康国互相扯头花,坐收渔翁利,根本不用下场结盟,帮康国牵制中部盟军兵力。
  翟乐:“她只是与我指洛水为誓。”
  中年文士:“……”
  自光武皇帝指洛水为盟,谁还信这玩意?
  翟笑芳的小名真不叫司马衷???
  中年文士叹息:“翟国主是上当了啊,您就不怕沈幼梨翻脸不认人,毁盟弃约?”
  翟乐道:“毁盟弃约要看谁先翻脸。”
  也未必是沈幼梨先掀桌啊。
  自己出手快的话,也能占据主动权。
  “孤敢答应跟她结盟,自然是有经过深思熟虑。倒是吴副社,口口声声却不见所谓的‘利’在何处,孤只看到挑拨离间。”他这番不客气的话,反倒让中年文士眼一亮。
  “沈幼梨不曾许诺的共存,中部可以!”
  翟乐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中年文士:“翟国主不相信?”
  翟乐道:“不信。”
  中年文士叹息:“翟国主这般就是不太了解吾等众神会了,喻主社说是也不是?”
  喻海冷冷斜眼回应。
  “众神会本就不喜插手天下大势,其下社员也只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闲来互相切磋讨教。”中年文士心中讪讪摸鼻,面上仍做诚恳状,“在野闲人,聊以自慰罢了。”
  “在野闲人?”
  翟乐怎么不知道众神会如此无害了?
  中年文士干脆将话摊开了讲:“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吾观天下亦是如此。倘若四方之地尽归一国,天下万民俱系一人,此人贤明则天下暂得清明,此人昏庸则天下鼎沸,民不聊生,岂非荒唐?人是人,所谓天子亦是肉体凡胎!纵使励精图治如明皇,后又如何?”
  “与其明月独照,不如群星斗艳。诸国林立,对天下庶民,焉知不是一件好事?”
  “这,便是众神会立会宗旨之一!”
  中年文士也是深深认可的。
  将希望寄托一人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大陆好比丛林,国家好比动物,物竞天择之下,谋生延续就成了诸国国主首要看重的大事。他们认真治国,治下庶民就能过上安定日子。国力蒸蒸日上,方有立锥之地。
  “……”翟乐沉默。
  这番诡辩乍一听确实有几分蛊惑人心的力量,若非翟乐深刻知道众神会这帮人什么尿性,喜欢以天下众生为棋,将两国交战视为游戏,他还真要信了中年文士的鬼话了。
  中年文士趁热打铁,给出一个铿锵有力的厚重承诺:“翟国主不用担心中部诸国翻脸,更不用担心中部分社会出尔反尔。待尘埃落定,君居东南称王,两家井水不犯河水!”
  跟中部盟军合作,曲国依旧是曲国。
  跟沈幼梨合作,曲国就是康国的。
  二者之间天差地别。
  只要脑子没问题都该知道怎么选吧?
  中年文士不信邪加了一把火:“唉,也不是老夫危言耸听,翟国主也是学富五车,可知古往今来,有几个亡国之主能得善终?即便不是为自己、为曲国,哪怕是为妻儿老小族人,为曲国先王翟悦文留下的基业,也请三思!”
  第1450章 喻主社就不慌吗?(下)
  翟乐没有答应中部分社,但也没拒绝。
  他只道:“孤要再想一想。”
  中年文士心中狐疑。
  在他看来,翟乐答应跟沈棠联盟就是一步臭棋,但凡是个脑子正常的主君都会选择作壁上观,等竞争对手两败俱伤再出来捡漏。说不定还能庄家通吃,成为最后的赢家。
  翟乐没这么干,他拉着曲国干赔本生意。
  一步棋臭就罢了,及时补救还有得赚。
  自己都递上来“后悔药”了,翟笑芳居然还说要“再想一想”?不是,这事儿还有什么好想的?一旦中部大陆失守沦陷,翟笑芳的东南大陆也会成为沈幼梨的囊中物啊。
  届时,他身家性命都保不住。
  更别谈如今的地位权力。
  中年文士内心再怎么着急上火,也晓得逼得越紧越适得其反,只得勉强答应下来。
  他给翟乐三天考虑时间。
  语重心长道:“翟国主可要慎重啊。”
  翟乐:“自然。”
  他能不慎重吗???
  翟乐颇为头疼揉着酸胀的太阳穴,整个人透着难以遮掩的疲惫。中年文士都能一眼看出来的问题,曲国文武众臣岂会看不出?从结盟开始,翟乐就面临极大的反对压力。
  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压力越来越大。
  一部分心腹都开始心生怨怼。
  他们不理解,不明白!
  翟笑芳趟这趟浑水的意义在哪里?
  “……归龙,你说她说的是真的吗?”
  作为驾驭战马的将军,翟乐能清晰感觉到曲国这匹战马越来越抗拒他,甚至连民间也议论纷纷,质疑他开始昏庸,暴露出无能的本质。质疑声多了,翟乐也忍不住动摇。
  所谓限期内不统一就灭世,是真是假?
  喻海:“不知,这事没法证实真假。”
  因为没办法证实真伪,所以翟乐连解释都无法解释。他曾试探着将理由告知心腹,可所有人都无法相信。他们能无条件相信翟乐,却无法无条件相信翟乐相信的沈棠,甚至连沈棠本人也无法肯定真假——一手消息是云达传出来的,而云达是沈幼梨的敌人。
  谁能保证这不是云达临终前的恶意玩笑?
  谁能保证沈幼梨没有被骗得团团转?
  太荒诞了!
  因为一个二三手消息就拉上曲国万千将士性命豪赌的翟乐,难道不昏庸无知?打仗消耗的不只是钱粮国运,还有兵将性命!翟乐能靠着励精图治赚回损失的钱粮国运,那投身这场荒诞战争而丧命的人呢?人命只有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