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9章
队率又想到另一个更加致命的问题,他险些破音:“店里给客人做菜也是用这水?”
要是如此,今夜怕是要闹出大问题了!
这家食肆价格便宜,不少市井食客爱来。
老板娘忙摆手:“不,不是。”
给客人洗菜做菜用的水都是城外的山泉水,每日让人运来,缸中的水多是雨水以及每日用剩的山泉水。虽说她尝不出二者区别,但客人就喜欢这样的噱头,也愿意为山泉水买单——因为这山泉水也不是一般的山泉水,其泉眼位于康国国庙后山——国庙不供神佛,只供奉康国的国运灵牌,平日香火鼎盛,上至高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都喜欢去拜拜。
队率听闻,长舒一口气,下令道:“将人关押起来,这缸水及后厨杂物尽数上缴。”
老板娘吓得眼泪汪汪。
队率道:“对你来说是好事。”
牵涉进来不被人暗中灭口都是好的。
被看押在四率府地牢,也算一种保护了。
老板娘不敢争辩。
这边的消息以极快速度传到宁燕耳中,整个医署灯火通明,十五个杏林医士一个不少围着被五花大绑的厨娘。参与此事的武卒全被送去检查,特别是跟厨娘交过手的队率,更被勒令脱光检查身体有无伤口。宁燕没信老板娘的话,还调动四率府精锐筛查店内食客。
至于老板娘口中的怪异食客?
直接地毯式搜查。
宁燕抬头望月,道:“这才是上弦月。”
崔麋给的情报时间在下弦月。
要么是这场瘟疫还没到大规模爆发的时候,要么是因为崔麋提供情报让她提前介入导致命轨更改,一连串蝴蝶效应让时间提前了。
崔麋此时面无人色。
他刚刚不慎碰到大哥的手。
看到的画面已经变了。
局势没朝着好方向发展,而是更坏了。
他嚅嗫道:“对、对不起……”
或许他们兄弟不该来。
宁燕平静道:“你道歉什么?我才是监国重臣,康国侍中,一切罪责也是我担着。”
一个能被预言的未来,在崔麋看到它的那一眼起就不是了!是好是坏,是人说了算。
凤雒城内某间民居。
借宿侧卧的大汉鼾声如雷,没多会儿就被身边频繁哆嗦吵醒了。他不耐烦侧身:“你抖什么抖?再怎么想婆娘也别在老子身边搞。”
借窗外倾泻进来的月色隐约看到些东西。
同伴没搞手工活,对方是冷得发抖。
“见鬼,这都要三伏天了,你冷什么?”
不耐烦凑近,瞳孔蓦地放大。
惨叫还未吐出喉咙便戛然而止。
医署——
董道等人皱眉检查四率府搜罗来的剩菜。
这些剩菜都用了同一缸水处理,经过爆炒的热菜都没什么问题,唯一的问题出在两道凉菜上面:“这至少能证明病源是可以通过高温煮沸解决的,也不能算毫无收获……”
有杏林医士进来道:“那人识海紧闭,施针下药都不奏效,毫无恢复理智的迹象。”
第1462章 一共有三支(中)
天边曙光悄然升起,晕染开一抹胭脂红。
彻夜未眠的董道喝了一口浓茶醒神。
还未来得及咽下肚子,大门被人大力推开,来人大喜道:“行道,有个重大发现!”
董道那点困意被惊得魂归天外,他惊醒后手忙脚乱拿稳茶盏:“发现?什么发现?”
杏林医士忙抓着他拖走:“快来看!”
昨夜抓来的厨娘一改此前精神,蔫蔫地蜷缩成一个球,口中无意识发出嗬嗬声——几个御医还详细记录、猜测不同音调“嗬嗬”代表的情绪。目前来看,这声嗬嗬带着恐惧。
事实也如众人猜测。
杏林医士激动说出新发现。
“你看,这名患者极其畏光。”
十五名杏林医士分工合作,董道几个继续查阅医家圣殿典籍,剩下都在观察这名珍贵的患者。当医署养的公鸡开始打鸣,夜幕如墨汁灌注大量清水,一点点清澈泛白,众人发现患者情绪有了变化,这或许是珍贵突破口!
“光?”董道视线落向烛台上燃尽的灯盏,“昨夜烛火通明,它都没什么反应,带回来路上也是遍地月光,依旧没什么特殊反应……想来不是什么光都可以让它产生动静。”
说着,从怀中摸出一块巴掌大圆形铜镜。
他站在窗边,利用铜镜反射窗外阳光。
那名厨娘似乎碰见什么恐怖东西,情绪肉眼可见烦躁,手脚并用往没有光的地方爬过去。只是手脚都被言灵束缚,活动范围不多。
杏林医士道:“畏惧的是日光?”
董道轻抚着胡须,总觉得抓到一丝丝苗头了:“倒也未必……老夫此前听主上说过,平日所见月光其实跟日光别无二致,月光就是日光。若它畏惧日光,没道理不惧月光。”
众人还是第一次知道月光就是日光。
想辩驳,但董道搬出主上,他们就信了——他们是医署御医又不是太史局灵台郎,不懂天文星象正常。他们之中还有人对沈棠无脑信任,认知有冲突也是怀疑自己学艺不精。
“所以不是单纯畏光?”
烛光月光也是光,没道理不奏效。
“是畏惧跟光一道出现的东西?”
冥思苦想也想不到还有这么个玩意儿。
“共叔大将军!”这时,有人想到康国最特殊的一位大将军,她很激动道,“说起来共叔大将军也算是介于生死之间的人,这名患者无心跳、无脉搏却能如活人一样行动,这何尝不是一种‘活死人’?共叔大将军虽不畏光,却非常不喜阳气,也喜在黑夜修炼。”
共叔武修炼要吸收死气杀气阴气。
“阴阳相生相克,或许症结出在这里?”
白天最充裕的可不就是阳气?
这个古怪病源将人搞得人不人鬼不鬼,怎么看都是阴间产物,属性为阴可太正常了。
如果从这角度切入,似乎就能说得通了。
董道一拍脑门:“确实!”
也有不常在王都值守的杏林医士疑惑。
不管是修炼手段还是自身弱点,这都是武胆武者不可外传的秘密,怎么这位同僚如此熟悉共叔武?对于这个问题,那名杏林医士也没藏着掖着:“共叔大将军家中不是有个女儿么?那位女郎修炼后三天两头骨折,十次有八次都是我上门看的,一来二去熟悉了。”
哪个家长不记一下主治医生联系方式啊?
共叔武本就特殊,专攻偏僻课题的杏林医士为了搞到他的病案,非常乐意上门看诊,不收诊金。她化出自己的诊籍,翻找到共叔武那部分,上面详细记载她给共叔武看诊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望闻问切,甚至有对话记录。
当然,医者要给患者保密。
因此诊籍上面的名字都是简单代号。
众人从她手中复制到这份病案到自己的诊籍,仔细翻阅起来,意外发现共叔武的情况跟病患厨娘性质上有些雷同,从中摸索出一点治疗方向。董道珍而重之地抚摸这份病案。
他道:“治疗之法可以先缓缓。”
众人又惊又怒:“你这是什么话?”
这哪里像是一个太医令能说出来的?
这不是视人命如草芥?
董道嘴角抽搐一下,老人家心中再次叹气——自己果然是医署最有心眼的一个人了。
他哪天从太医令位置退下来,这群满脑子只有医术的人还不被那群政客啃个精光?董道毫不怀疑,他们被人卖了还会开心替人数钱。
“诸君也看到染病之人有多狂躁了?不仅极具攻击性,还会食人。你们可有想过一旦没有控制住,有多少人要被吃掉?若是被吃掉的人没被吃彻底,还会‘活过来’去吃下一个,子子孙孙,无穷尽也。”首要做的不是治病而是如何控制其范围。先控制,再治疗!
真正的原因他没说出口。
如果不先想办法拿出可靠有效的控制手段,他怕宁图南会狠心壮士扼腕,直接封锁灭杀病源。说得再残忍些就是将一片区域封锁了,区域内的人不是自生自灭而是手动毁灭。
死一小撮人还是死一整个城池的人?
死一座城池的人,还是覆灭一国的人?
若有必要,他甚至相信宁燕会下令封锁王都凤雒,她跟着满城的人一块儿死了清净。
董道视线扫过蔫蔫的厨娘。
正想着要不要让人去提几个死囚过来——一个病患实在不够用,样本也太少了——四率府又送来十三个病患。两人跟厨娘一模一样,剩下十一个身上都带了血肉模糊的齿印。
董道大骇:“怎么又冒出这么些人?”
这些人都是昨日的食客?
将人押送过来的武将道:“不是,是早上接到一户居民报案,说借宿家中的行商杀人,出了命案。四率府专门派人去查看搜查。”
要是如此,今夜怕是要闹出大问题了!
这家食肆价格便宜,不少市井食客爱来。
老板娘忙摆手:“不,不是。”
给客人洗菜做菜用的水都是城外的山泉水,每日让人运来,缸中的水多是雨水以及每日用剩的山泉水。虽说她尝不出二者区别,但客人就喜欢这样的噱头,也愿意为山泉水买单——因为这山泉水也不是一般的山泉水,其泉眼位于康国国庙后山——国庙不供神佛,只供奉康国的国运灵牌,平日香火鼎盛,上至高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都喜欢去拜拜。
队率听闻,长舒一口气,下令道:“将人关押起来,这缸水及后厨杂物尽数上缴。”
老板娘吓得眼泪汪汪。
队率道:“对你来说是好事。”
牵涉进来不被人暗中灭口都是好的。
被看押在四率府地牢,也算一种保护了。
老板娘不敢争辩。
这边的消息以极快速度传到宁燕耳中,整个医署灯火通明,十五个杏林医士一个不少围着被五花大绑的厨娘。参与此事的武卒全被送去检查,特别是跟厨娘交过手的队率,更被勒令脱光检查身体有无伤口。宁燕没信老板娘的话,还调动四率府精锐筛查店内食客。
至于老板娘口中的怪异食客?
直接地毯式搜查。
宁燕抬头望月,道:“这才是上弦月。”
崔麋给的情报时间在下弦月。
要么是这场瘟疫还没到大规模爆发的时候,要么是因为崔麋提供情报让她提前介入导致命轨更改,一连串蝴蝶效应让时间提前了。
崔麋此时面无人色。
他刚刚不慎碰到大哥的手。
看到的画面已经变了。
局势没朝着好方向发展,而是更坏了。
他嚅嗫道:“对、对不起……”
或许他们兄弟不该来。
宁燕平静道:“你道歉什么?我才是监国重臣,康国侍中,一切罪责也是我担着。”
一个能被预言的未来,在崔麋看到它的那一眼起就不是了!是好是坏,是人说了算。
凤雒城内某间民居。
借宿侧卧的大汉鼾声如雷,没多会儿就被身边频繁哆嗦吵醒了。他不耐烦侧身:“你抖什么抖?再怎么想婆娘也别在老子身边搞。”
借窗外倾泻进来的月色隐约看到些东西。
同伴没搞手工活,对方是冷得发抖。
“见鬼,这都要三伏天了,你冷什么?”
不耐烦凑近,瞳孔蓦地放大。
惨叫还未吐出喉咙便戛然而止。
医署——
董道等人皱眉检查四率府搜罗来的剩菜。
这些剩菜都用了同一缸水处理,经过爆炒的热菜都没什么问题,唯一的问题出在两道凉菜上面:“这至少能证明病源是可以通过高温煮沸解决的,也不能算毫无收获……”
有杏林医士进来道:“那人识海紧闭,施针下药都不奏效,毫无恢复理智的迹象。”
第1462章 一共有三支(中)
天边曙光悄然升起,晕染开一抹胭脂红。
彻夜未眠的董道喝了一口浓茶醒神。
还未来得及咽下肚子,大门被人大力推开,来人大喜道:“行道,有个重大发现!”
董道那点困意被惊得魂归天外,他惊醒后手忙脚乱拿稳茶盏:“发现?什么发现?”
杏林医士忙抓着他拖走:“快来看!”
昨夜抓来的厨娘一改此前精神,蔫蔫地蜷缩成一个球,口中无意识发出嗬嗬声——几个御医还详细记录、猜测不同音调“嗬嗬”代表的情绪。目前来看,这声嗬嗬带着恐惧。
事实也如众人猜测。
杏林医士激动说出新发现。
“你看,这名患者极其畏光。”
十五名杏林医士分工合作,董道几个继续查阅医家圣殿典籍,剩下都在观察这名珍贵的患者。当医署养的公鸡开始打鸣,夜幕如墨汁灌注大量清水,一点点清澈泛白,众人发现患者情绪有了变化,这或许是珍贵突破口!
“光?”董道视线落向烛台上燃尽的灯盏,“昨夜烛火通明,它都没什么反应,带回来路上也是遍地月光,依旧没什么特殊反应……想来不是什么光都可以让它产生动静。”
说着,从怀中摸出一块巴掌大圆形铜镜。
他站在窗边,利用铜镜反射窗外阳光。
那名厨娘似乎碰见什么恐怖东西,情绪肉眼可见烦躁,手脚并用往没有光的地方爬过去。只是手脚都被言灵束缚,活动范围不多。
杏林医士道:“畏惧的是日光?”
董道轻抚着胡须,总觉得抓到一丝丝苗头了:“倒也未必……老夫此前听主上说过,平日所见月光其实跟日光别无二致,月光就是日光。若它畏惧日光,没道理不惧月光。”
众人还是第一次知道月光就是日光。
想辩驳,但董道搬出主上,他们就信了——他们是医署御医又不是太史局灵台郎,不懂天文星象正常。他们之中还有人对沈棠无脑信任,认知有冲突也是怀疑自己学艺不精。
“所以不是单纯畏光?”
烛光月光也是光,没道理不奏效。
“是畏惧跟光一道出现的东西?”
冥思苦想也想不到还有这么个玩意儿。
“共叔大将军!”这时,有人想到康国最特殊的一位大将军,她很激动道,“说起来共叔大将军也算是介于生死之间的人,这名患者无心跳、无脉搏却能如活人一样行动,这何尝不是一种‘活死人’?共叔大将军虽不畏光,却非常不喜阳气,也喜在黑夜修炼。”
共叔武修炼要吸收死气杀气阴气。
“阴阳相生相克,或许症结出在这里?”
白天最充裕的可不就是阳气?
这个古怪病源将人搞得人不人鬼不鬼,怎么看都是阴间产物,属性为阴可太正常了。
如果从这角度切入,似乎就能说得通了。
董道一拍脑门:“确实!”
也有不常在王都值守的杏林医士疑惑。
不管是修炼手段还是自身弱点,这都是武胆武者不可外传的秘密,怎么这位同僚如此熟悉共叔武?对于这个问题,那名杏林医士也没藏着掖着:“共叔大将军家中不是有个女儿么?那位女郎修炼后三天两头骨折,十次有八次都是我上门看的,一来二去熟悉了。”
哪个家长不记一下主治医生联系方式啊?
共叔武本就特殊,专攻偏僻课题的杏林医士为了搞到他的病案,非常乐意上门看诊,不收诊金。她化出自己的诊籍,翻找到共叔武那部分,上面详细记载她给共叔武看诊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望闻问切,甚至有对话记录。
当然,医者要给患者保密。
因此诊籍上面的名字都是简单代号。
众人从她手中复制到这份病案到自己的诊籍,仔细翻阅起来,意外发现共叔武的情况跟病患厨娘性质上有些雷同,从中摸索出一点治疗方向。董道珍而重之地抚摸这份病案。
他道:“治疗之法可以先缓缓。”
众人又惊又怒:“你这是什么话?”
这哪里像是一个太医令能说出来的?
这不是视人命如草芥?
董道嘴角抽搐一下,老人家心中再次叹气——自己果然是医署最有心眼的一个人了。
他哪天从太医令位置退下来,这群满脑子只有医术的人还不被那群政客啃个精光?董道毫不怀疑,他们被人卖了还会开心替人数钱。
“诸君也看到染病之人有多狂躁了?不仅极具攻击性,还会食人。你们可有想过一旦没有控制住,有多少人要被吃掉?若是被吃掉的人没被吃彻底,还会‘活过来’去吃下一个,子子孙孙,无穷尽也。”首要做的不是治病而是如何控制其范围。先控制,再治疗!
真正的原因他没说出口。
如果不先想办法拿出可靠有效的控制手段,他怕宁图南会狠心壮士扼腕,直接封锁灭杀病源。说得再残忍些就是将一片区域封锁了,区域内的人不是自生自灭而是手动毁灭。
死一小撮人还是死一整个城池的人?
死一座城池的人,还是覆灭一国的人?
若有必要,他甚至相信宁燕会下令封锁王都凤雒,她跟着满城的人一块儿死了清净。
董道视线扫过蔫蔫的厨娘。
正想着要不要让人去提几个死囚过来——一个病患实在不够用,样本也太少了——四率府又送来十三个病患。两人跟厨娘一模一样,剩下十一个身上都带了血肉模糊的齿印。
董道大骇:“怎么又冒出这么些人?”
这些人都是昨日的食客?
将人押送过来的武将道:“不是,是早上接到一户居民报案,说借宿家中的行商杀人,出了命案。四率府专门派人去查看搜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