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书店平时本来来的人就很少,突然来了一个穿军装的男人,可把贺佳的眼睛看直愣了。
  迷得三魂不附体。
  她只觉得眼前这个男人哪儿哪儿都长得好,人高腿长绿军装。
  双眼皮国字脸,穿的板正,一股子英雄气概。
  比她这一段时间的相亲对象强了太多太多。
  她妈给她说的什么主任儿子,和眼前的男人一对比完全就是拔了毛的大公鸡。
  弱得不行,半点子男子气概都没有。
  贺佳脸上滚烫,心口狂跳,悄悄往林亦依的柜台挪了两步,想要看得更仔细,但又不好意思。
  不过到底还是移了过去,拿着鸡毛掸子假装扫灰尘。
  眼睛瞄着,耳朵听着。
  她有心想要认识这位男同志,但又不知道怎么开口。
  直到张耀文和林亦依说起了话,发现两个人认识,顿时心里生出希望。
  他们有共同熟人这也算是一种缘分吧。
  张耀文没想到今天能遇到林亦依,昨晚把衣服借给她之后就多少有点后悔。
  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拿回来,那件衣服他也就穿了几次,在书店看到她心里有点诧异,过来准备和她说衣服的事。
  “你在这儿上班?”
  “在这当临时工。”想起中午的事情林亦依又加了一句,“衣服我已经送到你爷爷那了,谢谢你昨天的帮忙。”
  果然当兵的就有正义感。
  吃他苹果那么小气的人,居然能出手帮她解围,简直出人意料。
  张耀文点头表示知道了,还好他没有张嘴就先问衣服的事,不然显得他多斤斤计较。
  张耀文最终在书店买了两本红皮书和两个笔记本,人就走了。
  旁边的贺佳早就把他的全身上下仔仔细细打量了个遍,反正就是越看越中意,脸颊烫的绯红。
  她妈给她安排的相亲对象真的就是歪瓜裂枣,贺佳就喜欢当兵的,喜欢军人。
  等绿军装一走,贺佳再也按耐不住兴奋,迫不及待地开口:“亦依,你和这位男同志认识啊,那你清楚他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年纪多大,是未婚吗?”
  看贺佳两眼放光,脸红得跟猴屁股似的,犯了花病,林亦依顿了一下,想了想才开口:“他叫张耀文,你问的其他问题我也不知道,我跟他不熟。”
  她昨天在电影院碰到张耀文和一个女同志在一起,是不是张耀文的对象或者其他关系,林亦依不好确定。
  至于张耀文的婚姻状况她更加不清楚,所以没有给贺佳过多透露。
  贺佳觉得林亦依肯定知道,只是不愿意告诉她,他们的对话她都听清楚了,怎么可能不熟?
  心里不痛快,觉得林亦依这人做事不敞亮,小家子气,贺佳想发脾气,但念着还要从林亦依口里知道那个男人的消息,生生憋了回去。
  扭过身子没再和林亦依说话。
  贺佳的家庭在普通人眼里算的上家境优渥,父母是双职工,家里就她跟哥哥两个孩子,从小就是娇生惯养的长大,性子单纯又火爆。
  明眼人都能瞧出来,贺佳是看上张耀文了,整个下午精神抖擞还主动和其他人唠嗑。
  不过一下午没给过林亦依一个好脸。
  贺佳的幼稚行为,林亦依没在意直接忽视。
  只是心里犯嘀咕,这世界上真的有一见钟情?
  张耀文长得真的就额...怎么说呢....反正奇奇怪怪。
  情人眼里出西施,这话真没错。
  第143章 右眼皮跳跳
  林亦依选择沉默不掺合这种感情事情。
  贺佳刚刚明明可以自己主动搭讪,白白错过机会。
  帮人牵红线这事绝对不能做,百分之一百八绝对都是狗血收尾。
  反正最后结局不是夫妻恩爱到白头的大圆满,中途出了任何纰漏绝对都是介绍人的错处。
  成与不成,出了事都是这个人背锅。
  搞不好里外不是人。
  没事找事洗衣服做家务数头发根数都比这强。
  整个下午书店就接待了张耀文这一个客人。
  因为今天发了工资,同事们谈论的都是吃食。
  听他们讲哪里哪里能买到新鲜的水果,哪里哪里能买到什么猪蹄下奶,哪里哪里能买到什么零食啊,什么高级糖果啊之类的闲话。
  对于手里比较紧张拮据的林亦依来说,这些话都不太适合她听,因为她的工资才5块8毛。
  下班赶往坐蓝白拼色公共汽车的路上。
  成群结队的小孩子背着斜挎布包排着队唱着歌集体过马路。
  还有更小的萝卜丁们穿着罩衣,手拉着手或者拉着后衣摆,走的歪歪扭扭,一步三回头。
  每天就下班时刻街上是最热闹的。
  回到家属院。
  院子里放学早一点的大孩子都在嬉笑打闹,玩什么的都有。
  上了二楼开门进屋。
  林亦依想起昨晚赵盛做的那个面团子,猜他应该是喜欢疙瘩汤。
  晚饭按赵盛的口味做了野菜菌子疙瘩汤。
  可是从黄昏落日直到熄灯时候都没等到男人回来。
  一个人吃饭没什么胃口,林亦依学着其他人端着碗站到走廊,看院子里的风景,还有来往的职工。
  边看边吃饭,全当下饭剧。
  楼道的脚步声来来往往,但没有他的。
  平时赵盛要出远门都会提前跟她说,可今天早上他没打招呼说晚上不回家。
  林亦依心里有点不安,右眼皮也一直跳。
  晚饭后,简单洗漱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把男人的枕头当抱枕夹在腿上,想要出门找人问问情况都没什么头绪。
  去哪儿?问谁?不认路不认人。
  时间也晚了。
  她只能坐以待毙。
  第二天一大早,林亦依到了书店就向贺佳打听消息。
  得知贺期昨天也没回去,他跟赵盛是搭档,一起出车,结果都没回来。
  林亦依自己安慰自己,估计是临时有事耽误了,之前也有过晚回来两天的事情。
  心里尚存几分侥幸,不过直到次日的晚上彻底幻灭。
  厂里传话的人其实下午就来家属区找林亦依,不过她不在家,就让守门大爷帮着带个话。
  留了个纸条子。
  赵盛出了车祸,人在省城人民医院救治,林亦依只得了这样一句话,更加具体的情况就不得而知。
  车祸这事可大可小,没看见人不确定情况,林亦依有点担心,惴惴不安了一整晚。
  只盼着天赶紧亮,明天她就去省城找他。
  到了第二天林亦依去书店请假,假可以批准,但作为临时工单位是不会给开介绍信的。
  因为她不是正式员工,户籍也不在单位,要回原籍所在才能开介绍信。
  拿不到介绍信连去省城的车票都不能买,寸步难行。
  没办法。
  林亦依跑回家翻找出赵盛他大伯帮她开的赵家屯到泽县的介绍信,先买了车票回赵家镇。
  然后步行回到村里让村长大伯帮她开去省城的介绍信。
  这样一来免不了赵家人都知道赵盛出车祸的事。
  林亦依也顾不上和其他人多说什么,拿了信就又赶回镇上再坐车到泽县。
  出远门的手续复杂又繁琐。
  只认介绍信不认人。
  等返回泽县再到家拿上钱装上洗漱用品和赵盛的换洗衣物,午饭都没来得及吃。
  终于赶上了下午3点最后一趟去省城的末班车。
  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的解锁,最后终于到了省城。
  因为不认识路,直到夜幕降临,漫天繁星的时候,林亦依才到了省城人民医院。
  全程靠跟人搭讪问路,重点她还不太明白,在南方都是说左右。
  北方居然说的是东西南北。
  林亦依反正是连蒙带猜,假装听懂明白了,怕别人以为她智力有问题。
  走完一条街,遇到分叉口她就问一次路人。
  东西南北她全当没听见,是真的分不清。
  林亦依来这是为了照顾赵盛,可不是为了拖累他。
  确定了医院位置,林亦依就在附近的招待所住下。
  休整一下等明天一早再去医院,马不停蹄奔波了一天,直到坐在床上的那一刻,心神好像才回到自己身体。
  到了这个时代,赵盛是她最熟悉的一个人,她想要他平安,不想看他出事。
  午饭晚饭都没来得及吃,潦草洗漱,胡乱喝了一点儿麦乳精,灌了水饱就上床休息。
  林依依又做了那一个梦,跟原来的梦一模一样。
  午夜梦醒,梦里的人叫她姐姐,林亦依根本不敢应声就被吓醒。
  然后再也睡不着,看时间还不到凌晨5点,闭目养神了一会儿,干脆起床。
  林亦依洗了个冷水脸醒神,用过简单的西式早餐,麦乳精配饼干。
  天蒙蒙亮就出现在人民医院,也是运气好,刚好赶上住院部换班时间,早班护士忙着交接直接告知了病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