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她饼干盒都存了175块,这哪里是一点钱?
  林亦依再次被拒,知道男人肯定不会给她银行存单,羞恼起来,背过身裹着被子不再理人。
  男人昨晚还跟她说什么他和她是打小就有的缘分。
  这辈子从出生就注定要做夫妻。
  说的神乎其神,可惜再好的姻缘一提到钱他就马上捂紧口袋。
  明显就是胡侃哄她玩。
  钱才是跟他打小就结的姻缘。
  看着天色不早了,赵盛把人抱进怀,又亲了亲才穿衣出门洗漱。
  快速吃完早饭,回屋看着蜷缩在床上打滚儿的人,忍不住又去哄她。
  “过两天你生日,你虽然不想过嫌麻烦,但是你满20岁的整生日还是要庆祝一番。
  你不用费心,到时候我让堂嫂在家里摆一桌。”
  赵盛看她还是躲在被子里不出来,又继续诱哄,“这两天我抽空早点回来陪你去逛百货商店,给你添一身新衣裳怎么样?”
  “没有好看的衣服,我去逛过了。”林亦依兴致缺缺,说完话又拿被子盖住脸。
  她每天做的最多的事不是学习看书,就是逛街。
  有钱没票,有钱有票没货,有钱有票有货她等不起几个小时的排队。
  无非就是这三种模式转。
  然后一毛钱都没花出去。
  看她孩子气,赵盛笑着提议,“那等下个月我们领结婚证以后,我带你去省城逛怎么样?”
  “好。”林亦依露出脸应话,复又藏进被子里,“快去上班吧,注意开车。”
  哄好她,赵盛才松了口气,叮嘱她两句就骑着自行车去了运输队。
  等男人出门之后,林亦依又睡起了回笼觉。
  港市。
  钟氏夫妇从得知儿子还活着就以最快的速度办理好容易引起纠纷的各项事宜。
  拿上钟许非亲子鉴定做了公证,跟律师重新更改了遗嘱顺位继承人只能是亲子钟嘉盛。
  考虑到还有两位未曾谋面的双胞胎小孙子,半山腰和市区的住宅都要留给他们当作见面礼。
  至于还在医院恢复的钟嘉许根本就不知道因为一场车祸他的生活完全颠覆。
  钟家的财产分割没有一分留给钟嘉许,当亲生儿子养了二十多年,感情自然是有的。
  可这份爱与倾注,必须是建立在他们是血亲的基础上。
  新闻天天都在播报北边偷渡过来的人,每天高达几千人,络绎不绝,遣返不断。
  港市下船区的渔民都比电视播报的人过的好。
  想到这些事,杨莹就心如刀绞,她的儿子过的又是怎样的生活?
  对钟嘉许的好,付出的财力物力感情,现在完全就成了锥心与厌恶。
  钟嘉许每多得到一分,就提醒着杨莹,亲生儿子在受罪,他什么都没有。
  让她像从前一样对钟嘉许,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也是做不到的。
  至于罪魁祸首刘小曼,钟邦有直接报警让警察上门把人带走。
  从事情暴露之后,刘小曼就一直被关在屋里,她没想过逃,只等着最终结果。
  她陪着小姐长大嫁人,三十多年一晃而过。
  小姐重感情,自然也不会真的把她怎么样,只要不赶她走,让她做什么都愿意。
  警察到了半山丁香条独栋住宅,跟屋主打了招呼,就等佣人带犯事人员出来。
  刘小曼从佣人嘴里得知钟先生真要送她去警局,心里直打鼓。
  小姐肯定不知道钟先生做的决定,否则她绝对不会答应。
  凭她跟小姐这么多年的感情和了解,她绝对不会狠心送她去坐牢。
  到了一楼正厅以后,看到钟氏夫妻坐在沙发上和警员说话。
  刘小曼很快觉察出不对,一脸着急的向杨莹问话,“小姐,你真的...要看着钟先生送我去警局吗?”
  她先前还以为小姐不知情,是钟先生一意孤行,原来小姐都知道,她就在一侧。
  杨莹心烦,语气不冷不热,“犯了错误的人就该接受惩罚。”
  “我跟着伺候招呼你了这么多年,你就这么狠心?半分不讲情面?
  我那么做也都是为了小姐着想,不想看到你伤心难过,所以才...”
  “荒谬!”钟邦有打断刘小曼的歪理,神色嫌恶,催促警察立刻带人走。
  他一秒都不想再看到刘小曼这个仇人。
  刘小曼看着警察逼近,想要后退又被人压着动弹不得,神色凄惨又带着破釜成舟的勇气。
  “小姐,你真要这么绝情吗?非要送我去警局?我留在钟家给你当牛做马赎罪不行吗?如果你非要让我离开这除非我死。”
  被她逼迫威胁,杨莹彻底动怒,一巴掌重重拍在桌上,“死?要死去外面死,别破坏了住宅的风水。”
  “你照顾我,伺候我,我每月没有给你发薪水?家里这么多佣人,给你的工资是最丰厚的。
  就事论事,这么多年你扮演的角色是帮佣,我支付给你相应的报酬。
  而你却把我的亲生儿子换给了别人,凭这点你就罪不可恕。
  你做了犯法的事,报案送你去应该去的地方才对。”
  “......”
  刘小曼脸色刷的惨白,她以为小姐是真的把她当亲人看,没想到她说是佣人。
  她们是雇佣关系。
  那她这么多年为什么要跟她说拿她当姐姐对待?
  为什么让她以为她们真的亲如姐妹?
  ......
  第356章 家产不是大风刮来的,谁都不傻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败莫败于不自知。
  家里老佣人刘姐被送进警局这件事,如暗流涌动在钟家和杨家流淌开,为了安抚人心避免龃龉事端。
  钟邦有选择把事情摆在明面上,而不是捂在私底下闹的人心惶惶。
  钟家独栋住宅与杨家的山顶屋地相差甚远,家里除开刘小曼一共只有四位佣人,司机,厨师,保姆和园丁。
  “在钟家做事有赏有罚,犯点小错不打紧,犯了偷盗以上的大错就只能按规矩办事,家里发生的事,谁都不许乱传。
  雇佣协议上面白纸黑字写得清楚,谁对外透露我必定追究其责任。”
  钟邦有对家里佣人严辞敲打一番,然后带着妻子去看望相隔不远的母亲钟璧君。
  钟璧君上了年纪但人不糊涂,精神头也好,有佣人看护陪着一起在院子里修剪花枝。
  能看到海景的花园住宅是早些年钟父为女儿钟璧君避难购置。
  当时沪市局势不好,钟父身居高位选择激流勇退,变卖家产携全家暂退港市,再从港市移民去了国外南洋州。
  钟璧君为了丈夫钱斯年甘愿留在国内,陪同在侧,钟父疼爱女儿又劝说无果,只能留一处住所给女儿和外孙做退路。
  事实证明,钟父的确有先见之明。
  北边从49年秋天以后就不允许自由通行港市,在最后时限执行之前,钟璧君才跟着儿子钟邦有离开了北边,定居港市。
  不确定钟嘉盛还活着之前,钟邦有和杨莹没把钟嘉许非亲生的消息告诉老母亲。
  现在知道儿子活着还娶妻生子的消息,夫妻俩就不准备再瞒下去。
  这件事在钟许出院回家之前,家里血亲都要告知。
  钟璧君修剪完花枝,穿着考究坐在躺椅上听佣人念书,看到儿子和儿媳来了,笑得一脸皱纹,“什么风把你们俩吹来了?”
  平时这个时候两人都在忙。
  “来看看您老人家,顺便跟您说一件事。”
  看儿子神色沉重,猜测是遇到棘手事,钟老太太屏退佣人,“什么事?”
  钟邦有斟酌了用词,语气放缓,“您老年轻的时候不是爱听戏吗?如今就有一出调包戏在咱们家上演。”
  “调包戏?说清楚,别拐弯抹角。”钟老太太是个直脾气,不喜欢人吊胃口。
  开了话头,后面的话就说的顺溜,钟邦有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仔细讲了一遍。
  听得钟老太太连连咋舌,时而皱眉,时而愁怒。
  “你说的这些事都确定清楚了?确定无误?”
  杨莹把包里的寸照拿给婆婆,钟老太太戴上老花镜,仔细看着照片上的人,心中再多的疑问和不相信都有了解释。
  嘉许除了浓眉高个和钟邦有有一两分相像,性情完全就不像他们钟家人。
  斯文儒雅,文质彬彬还有点举棋不定。
  没有这张照片,钟老太太或许不会相信纸张上的消息。
  照片上的人一看就是他们钟家人,有了亲生的对比,钟嘉许的一两分相像也实属勉强。
  “嘉盛在北边,一时也无法相见,为了避免给他带去麻烦,对于找到嘉盛的消息对外就不公布,只澄清嘉许为义子就行。”
  钟老太太叹息,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拍了拍儿媳的手以作安慰。
  “委屈你了,小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