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跟农场扯上关系的这件事不能托人帮忙,就算有人愿意帮忙他也找不到买干货的路子。
  赵盛也不可能临走了还给自己挖坑跳,告诉别人自己在那个地方用什么暗号买什么东西,不是想蹲铁窗就是脑子有病。
  不是他当人女婿不孝顺,要撂挑子,实在是现实摆在眼前。
  赵盛不可能明明有新出路还窝在原地混日子,带着林亦依跟他去港市是肯定的事。
  林亦依喜欢花喜欢住大房子,像照片上哪有的洋房花园,她肯定喜欢。
  心肝嫁给他的时候什么东西也没要,就只有一个要求要过好日子,他是她男人答应过她的事肯定做到。
  说拐跑人家女儿的话,赵盛心里是不认的,林亦依是他媳妇,不跟他夫唱妇随要上哪去?
  出了邮局,赵盛径直去了核桃巷子,把院子里以前置办的被褥卷起带走。
  炕柜不是什么好木料就没搬。
  到了国营饭店,给林亦依又打包了两饭盒虾,简单吃过午饭就开车往回赶。
  秀水镇这一段时间他估计是不会再来。
  公车私用,都是心照不宣的事,赵盛中午就该到金鸡镇的矿区拉货,拖到了半下午。
  不过年底事忙,只要不出岔子运送原料的时间早一点迟一点也不打紧。
  泽县小雪
  钢铁分厂出了闹贼事件,没引起多大骚动,但运输队的人多少传了些闲言碎语。
  不过没见到有家属进厂里闹事,也就不了了之。
  老刘工突然没了,死因说出去不好听,老刘家里人对外也只说是病死。
  刘家父子几人没人会开大车就直接拿了工位费平分,至于在老家养着的两个闺女根本没人提一句。
  各自分得一笔意外财就欢天喜地的家去了。
  这边安生了事。
  运输队空出的司机名额就让人蠢蠢欲动,一大把人变着法的想挤进门。
  送礼说话的,来往走动牵线的,奔波办事索好处的,一时之间让本就热闹的运输队又哄抬高了一大截。
  后面几天,公告栏升职工等级的事情一出,前后一叠压又议论几天,兜兜转转就到了1977年的元旦。
  港市。
  从去年十月初知道身世开始,钟许就意志消沉,难以接受现实翻天覆地的变化,落差太大,浑浑噩噩了两个多月。
  白天在杨氏企业做一份闲散工作,下班就把自己关在家里。
  要是没有闹出抱错孩子的戏码,每年元旦他都跟钟氏夫妇在南洋洲跟外祖母一家庆祝。
  看着屋里堆放的杂物,换下来没及时清洗的衣服,以前他哪里需要做这些琐事?
  等了这么长时间没听到钟家传出继承人的消息,钟许避开钟氏夫妇下班回家的时间,往钟家住宅打了通电话。
  钟宅在重新装修加上过元旦,家里只有保姆梅姐留守。
  铃铃铃....
  电话声响,梅姐快速小跑到客厅拿起电话:“喂,这里是钟家,请问你是哪位?”
  听到是佣人的声音,钟许笑道:“梅姐,是我。”
  “钟少…”梅姐发现自己叫错,连忙改口,“钟许先生,请问你有什么事吗?”
  钟少?称呼真是讽刺。
  钟许维持往日的平和态度,不介意道:“今天是元旦,想请梅姐帮我向钟父钟母问候一句元旦快乐。”
  梅姐秉持礼貌没有挂断电话,亲切道:“钟许先生,我会帮你转达,请问还有什么事吗?”
  钟先生和钟太太早就跟他们定过规矩,钟许不再是钟家的一份子,绝不能跟他透露钟家的消息,也不能让他再进钟家的门。
  “梅姐,家里怎么这么安静?没人在家吗?”钟许听到话筒那边一直很安静,心里不由多了些想法。
  “不好意思,钟许先生,不方便跟你透露,你没事的话我就先挂了。”梅姐听出他打听消息的意思,说完话就直接切断电话。
  虽说做法有点不近人情,可给她发薪水的人是钟先生和钟太太,先生太太怎么吩咐她怎么做。
  电话被挂断,钟许脸色发白,面上的温和淡然有一瞬间的扭曲,他不是钟少,前后差别就如此之大。
  以前哪里有人敢挂他电话?
  这段时间他受够了这些人的捧高踩低,忍了再忍,避了又避,不管到哪还是处处被这些人暗讽。
  钟许冷笑,眉宇间陡然露出恨意,脸色骤变,仿佛笼罩上了一层寒霜。
  钟家他比谁都熟,不告诉他钟氏夫妇在不在又如何?
  钟许突然想起什么,去卧室翻起自己的行李,找了半天都没找到那枚祖上传下来的玉扳指。
  当时在气头上,行李是钟母让佣人给他装点的,杨家老爷子还在世的时候给了他一个玉扳指,另外一个给了杨家长孙杨裕灏。
  这是家族认可的象征,也是拥有继承权的标志。
  玉扳指不在他这,应该是被钟母拿走了。
  真是好手段,不愧是杨家人,二十多年的母子情说收回就收回。
  杨老爷子给他的玉扳指,她凭什么拿走?
  第378章 弯月和虾干
  市区的万盏灯火,海边的点点渔船,衬得天空格外的暗,如泼染上了一层浓墨。
  隐匿在其间的星星闪烁,一轮弯月挂在天边,冷冷清清的似一抹冷笑。
  钟许在屋里来回踱步,脑子里全是各种人的面孔,想得心烦意乱。
  满腔的愤懑与委屈,看着空荡又凌乱的房间,无处可发泄。
  既然从一开始就错了,为什么不一直错下去,对大家都好。
  偏偏又要在这个时候发现?
  既然要回到原点,为什么从一开始又要抱错?
  越想越恨,凭什么他要跟见不得光一样的灰溜溜地躲在这?
  好友劝解过的话,钟许理智上清楚明白,可就是控制不去想,以前那些人都恨不得匍匐在他脚下,上赶着讨好他。
  现在他也成了那个匍匐在地的人,还被清扫出门给那个还不知道在哪的人让路。
  作为儿子陪伴钟氏夫妇这么多年的人是他钟许,他凭什么让?
  如果那个人回不来...
  他是不是就不用让了?
  想着刚刚跟保姆梅姐的那通电话,钟许换了身衣服就开车回了钟宅。
  钟许把车提前停在半山士贾道然后步行前往钟家,钟氏夫妇能这么快跟他算清把他赶出门,打听亲生儿子消息的速度肯定更快。
  钟许抱着回钟家找出有关亲生子资料的目的,凭借他对钟宅的熟悉,不用走大门就从一侧角翻了进去。
  相比有路灯的街道,院子里黑漆漆的,屋子也没亮灯,钟许压着脚步声,拿出钥匙开门,打开手电筒看清屋内的一瞬间。
  要翻找什么资料的念头全部打消。
  门厅的位置到处都是各种装修材料,再往里走了几步,以前的家具摆设全部不见了,连上二楼的楼梯扶手都被拆卸掉。
  钟许没再往楼上走,关掉手电筒原路返回,钟家重新装修重要的东西肯定全都搬走。
  钟氏夫妇干脆利落的行事作风再次打了个钟许措手不及。
  一桩桩一件件,全都是在他之前先下手,让他根本无力还手。
  钟氏夫妇了解他,他可真不了解他们两夫妻。
  在钟许离开之后,一直留意情况的梅姐才从屋里出来,按下吊灯开关按钮照亮整个大厅,看向进门口的位置,拨通了一个号码。
  “钟先生,钟许刚刚回来过,脚印很清晰。”
  定制的衣物和鞋子有时候也是很明显的标记。
  钟邦有靠在椅背,抬手揉着眉心,心里说不出的失望,“报警拍照取证,留档。”
  杨氏企业,钟许似乎也不适合留在那了。
  “好的,钟先生。”等电话那端挂断,梅姐按照吩咐拨通警局的号码报案。
  等警察上门询问,做完一系列事情之后,时间到了凌晨,梅姐把进门口和窗户边铺洒的面粉全部整理干净,累的打着哈欠回房倒头就睡。
  钟邦有在书房坐了一会,回到房间看到妻子还没睡,语气关心,“怎么还不休息?吵到你了?”
  杨莹穿着真丝睡袍,靠坐床头,看着丈夫神色不太好,“那边出什么事了吗?”
  “意料中的事发生了而已,莹莹,他如果再有下次,拿给他的东西就全部要还回来。”钟邦有坐回床边,看着妻子神色认真道。
  “好...”
  杨莹没说什么,叹息一声又想起在北边的儿子,申请探亲手续他们这边已经提交,要不是遇上新年会耽搁一个月时间,今年3月份就差不多能见到嘉盛。
  北边泽县。
  气温一天比一天低,林亦依在屋里烤着火,手冻得连笔都用得不利索。
  屋外寒风刺骨,屋内刮着小风,争先恐后的要跳进这只开了一丝缝隙的窗户。
  为了省些炭火,婴儿床暂时搬在她这个屋子,孙大娘在旁边做着针线缝补照看双胞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