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徐仕达作为厂长兼运输队主任,本来考虑只招一名司机补上位置,可实际情况不允许。
于是一个货车司机名额就变成了两个。
这样一来争取位置的人又多了些,概率也大了些。
赵盛跟金鸡镇矿区一直跟他对接的小李透了风声,“泽县分厂运输队缺跑郊区矿区的司机,你要有意思可以去填写申请参加招工。”
想着自己可能要离开泽县,赵盛多了考量,他需要留后手。
但这个后手明面上跟他不能扯上关系。
“真的?盛哥你可真是我的亲哥,一会儿你就把我拉上我去报名。”
小李今年22岁,在金鸡镇矿区混了好几年,工作是他爸给他托关系送人情才找的矿区登记员。
小李激动过后又开始担心,“不过…盛哥,你觉得我能行吗?”
有这种机会,其他人肯定早就打起主意,他又没门路送礼,怎么会招他?
赵盛知道他说的意思,没点破只轻笑一声,“你会开车,也熟悉路段,怎么不行?”
他说的可不是开货车,小李又指明白了些,“没门路……没拿点什么,能行吗?”
“门路?给大家都关上就好了。”赵盛话不多,语气带着些未讲明的挑拨,嗤笑一声,“每年这个时候坐椅子的人都要聚一起年总结。
总厂运输队丁主任是个清廉洁名眼里不容沙子的人。”
至于背地真清风还是假清风,赵盛管不着。
“……”小李顿时醒悟,对啊,走源头给他们切断,自然就公正了。
赵盛手指一弹,将熄未灭的烟蒂飞了出去,抛成一条弧线,着落的地方点燃或者没点燃,有没有风,一切就都是未可知。
“明白吗?”
神色冷淡的高壮男人弹掉围巾上沾的烟灰,说话声音不高,但吐字清晰,一字一句都意味深长。
“谢了,盛哥,事成之后我就跟着你混。”小李一脸江湖义气,得了点拨大喜过望。
赵盛只是似笑非笑看着他,“我说什么了?蠢人我可不要。”
“我懂,我懂,盛哥,你放心,咱还是照旧。”小李也很上道,收起喜色,指挥着人把原料一车车往货车里倒。
小李搭了便车到了泽县,去运输队填了货车司机申请,又被安排到教练场现场演示开车水平。
第二天他就跑到省城钢铁总厂交了封分厂收受贿赂选货运司机的举报信。
小李也不管人家到底收没收,走不走关系,反正就比照他爸给他拖关系怎么难的事依葫芦画瓢写了个流程。
只是涉及人员名字都是眼镜胖子瘦子代称。
除了送礼送票就是送钱,还能有什么?反正一通胡写。
势必要搅和了人家走关系的路子,逼着来一场公开比试开车技术选人。
过了一周。
运输队新招货车司机人员两名:王大陆、李钟硕
走关系的人统统落选,招了两名凭开车实力没走动关系的职工。
五名货车司机老职工打评分,兼任运输队主任的徐厂长做最终决定。
评比选人的时候徐仕达本来还有些犹豫,赵盛的一句话直接给他敲响了警钟,泥点子沾多了不好洗,洗耽误时间,还会湿手。
小李顺利入了运输队,跟家里人欢天喜地的庆祝一番就连夜搬到钢铁分厂宿舍。
王大陆是厂里运输队教车师傅王大强的大儿子,去年夏天毕业就一直在厂里当开车学徒,有亲爸的教导,学得自然快。
也就大半年时间就得了机会入运输队当正式工,家里也是一番庆贺,这也是从王大强被调职以来家里出的第一件好事。
王大强现在想起75年夏天赵盛跟他说的事,留在运输队当教车师傅给儿子铺路。
还真让他给说中了。
等儿子把工作证办好,王大强拿到手一看,心里那点子不痛快也消散殆尽,大陆还不满二十岁,这个年纪就进了运输队加上高中文凭,以后前途比他这个老子强。
日子有了奔头又督促起小儿子和二女儿向大儿子看齐。
次日一早,王大强就找到赵盛说了几句话,说是感谢也不像。
说是打招呼又热络几分。
“做人父亲自然要为了儿子考虑,都是你教得好,跟我可没关系。”
赵盛说了些推辞虚言,顿了顿,眼眸微眯,皮笑肉不笑,随意道:“等过完年我带王大陆跑长途货运,说话说重了严了,你别记恨就行。”
“不会,这都是规矩,不怕被人教,就怕没人教。”想着儿子要跟着他学跑货运经验,王大强脸上的笑也深了两分。
赵盛如今可是运输队职工等级最高的那个人,带新手货车司机从短途到长途自然是非他莫属。
赵盛和王大强闲说了两句,等货装齐就开车去了省城,顺便置办过年年货。
小猫要的什么叶子牌香皂也不知道能不能买到,少不了又得多转几个地方。
南边新院子已经请人在物色,帮他运送那几箱子的人手也有了现成的。
只差出境探亲表通过,他就带着林亦依和儿子去港市,想着自己身上的积蓄,到了港市可不够瞧。
现在就差最后一件事没准备。
赵盛买了四瓶高档白酒,跟省城纺织厂余主任送了两瓶做年礼,剩下的两瓶等回了泽县就去山里跟老猎头提前拜年。
再找老猎头订几根一米多长的圆木,六根半腰粗的木头掏空中间木芯应该就够装了吧?
泽县梨花巷子。
林亦依天天缩在屋里,门都不怎么出,天寒地冻还刮冷风,穿得再厚都感觉冷。
两个淘气鬼一天都不消停,流着鼻涕水都要闹着叫着出门溜圈,吵得让人受不了。
林亦依只能拿出赵盛的旧衣服跟孙大娘和堂嫂改成两件连体罩衣。
套在两个小家伙身上,铺好画纸,拿兑好的水彩颜料给他们玩,随便双胞胎怎么画涂。
孩子小没有发烧也没咳嗽,林亦依就没给他们吃药,只煨着梨汁给他们喝。
这一喝可不得了了,鼻涕水不流了,天天就要闹着喝梨汁。
第381章 不听话的儿子,丢了吧
腊月,工作量加大又因为天气原因工作效率低,每天中午赵盛都没时间回家吃饭。
少了赵盛在家压着,双胞胎无法无天,谁也不怕。
看着筐里唯一剩下的几颗梨,再算着时间,只能隔一天给小家伙喝一次梨汁,没有梨汁的时候,跟双胞胎呆在一个屋简直是末日审判。
林亦依被双胞胎的铜锣嗓叫得心悸气短,感觉自己都要撅过去了。
耳塞已经是她的每日必用品。
家里没有那么多水果,为了让两个小家伙闭嘴,没梨子的时候家里天天炖红薯水,多少带点甜糊嘴。
在梨子最后要吃完的时候,天天去副食品店的堂嫂才总算买到苹果。
限购水果,差不多只有两斤。
双胞胎一天半个,两斤就五六个苹果,吃不了几天。
每当给双胞胎吃水果的时候,林亦依只能抿唇当慈母,心里默念,吃在儿身快乐在妈心,儿子喜欢她就喜欢...
事实证明,心理暗示不起作用,水果全进了冤家的嘴,也得不到两个安静的乖儿子。
什么都想玩,什么都想碰,烤火的破盆都想摸,只要不如意就哭嚎。
每日的噪音,让林亦依已经把两小家伙当敌人了。
再这样天天闹腾,林亦依觉得自己快有把孩子送人的冲动。
随着辅食的增加,到了腊月下旬双胞胎开始吃鸡蛋,碎肉粥,超级迷你小饺子。
饺子皮是田美铃赶的,又薄又小张,肉馅放了点炒干压碎的虾米当调味,饺子也包得个个精致又好看。
林亦依可没心思给“敌人”做什么花样,拿筷子沾了点肉沫沫,把皮一捏皱巴完事。
到了午饭时间,双胞胎吃着饺子和馄饨。
不过佑佑和墨崽不怎么给面子,除了开始吃了几个带皮的饺子,后面发现里面有好吃的馅就只吃馅了。
林亦依可不将就两个冤家,不吃的饺子皮,到了晚上熬粥的时候把面皮放进去,最后还得进小家伙的肚子。
随着双胞胎小嘴刁起来,小脸胖起来,吃的浑身肉乎乎,身子圆滚滚。
家里多了热闹和吵闹,更近新年,林亦依也差不多要精神衰弱了。
到了腊月二十六,赵盛把提前就备好的干海货各分一半当年礼给了堂嫂和孙大娘。
借着年前最后一次去矿区的间隙,赵盛开货车把林亦依和双胞胎还有堂哥一家先送回了赵家屯。
面对探知欲动手欲极强的小家伙,林亦依一个人根本看不住。
还好有马冬梅帮忙,拿两张炕桌把双胞胎围在里侧,跟她一块坐在炕沿。
难得跟林亦依见上一面,马冬梅主动跟她提起自己的学习进度,“这两个月我学着认了许多字,就是字写得不大好看。”
于是一个货车司机名额就变成了两个。
这样一来争取位置的人又多了些,概率也大了些。
赵盛跟金鸡镇矿区一直跟他对接的小李透了风声,“泽县分厂运输队缺跑郊区矿区的司机,你要有意思可以去填写申请参加招工。”
想着自己可能要离开泽县,赵盛多了考量,他需要留后手。
但这个后手明面上跟他不能扯上关系。
“真的?盛哥你可真是我的亲哥,一会儿你就把我拉上我去报名。”
小李今年22岁,在金鸡镇矿区混了好几年,工作是他爸给他托关系送人情才找的矿区登记员。
小李激动过后又开始担心,“不过…盛哥,你觉得我能行吗?”
有这种机会,其他人肯定早就打起主意,他又没门路送礼,怎么会招他?
赵盛知道他说的意思,没点破只轻笑一声,“你会开车,也熟悉路段,怎么不行?”
他说的可不是开货车,小李又指明白了些,“没门路……没拿点什么,能行吗?”
“门路?给大家都关上就好了。”赵盛话不多,语气带着些未讲明的挑拨,嗤笑一声,“每年这个时候坐椅子的人都要聚一起年总结。
总厂运输队丁主任是个清廉洁名眼里不容沙子的人。”
至于背地真清风还是假清风,赵盛管不着。
“……”小李顿时醒悟,对啊,走源头给他们切断,自然就公正了。
赵盛手指一弹,将熄未灭的烟蒂飞了出去,抛成一条弧线,着落的地方点燃或者没点燃,有没有风,一切就都是未可知。
“明白吗?”
神色冷淡的高壮男人弹掉围巾上沾的烟灰,说话声音不高,但吐字清晰,一字一句都意味深长。
“谢了,盛哥,事成之后我就跟着你混。”小李一脸江湖义气,得了点拨大喜过望。
赵盛只是似笑非笑看着他,“我说什么了?蠢人我可不要。”
“我懂,我懂,盛哥,你放心,咱还是照旧。”小李也很上道,收起喜色,指挥着人把原料一车车往货车里倒。
小李搭了便车到了泽县,去运输队填了货车司机申请,又被安排到教练场现场演示开车水平。
第二天他就跑到省城钢铁总厂交了封分厂收受贿赂选货运司机的举报信。
小李也不管人家到底收没收,走不走关系,反正就比照他爸给他拖关系怎么难的事依葫芦画瓢写了个流程。
只是涉及人员名字都是眼镜胖子瘦子代称。
除了送礼送票就是送钱,还能有什么?反正一通胡写。
势必要搅和了人家走关系的路子,逼着来一场公开比试开车技术选人。
过了一周。
运输队新招货车司机人员两名:王大陆、李钟硕
走关系的人统统落选,招了两名凭开车实力没走动关系的职工。
五名货车司机老职工打评分,兼任运输队主任的徐厂长做最终决定。
评比选人的时候徐仕达本来还有些犹豫,赵盛的一句话直接给他敲响了警钟,泥点子沾多了不好洗,洗耽误时间,还会湿手。
小李顺利入了运输队,跟家里人欢天喜地的庆祝一番就连夜搬到钢铁分厂宿舍。
王大陆是厂里运输队教车师傅王大强的大儿子,去年夏天毕业就一直在厂里当开车学徒,有亲爸的教导,学得自然快。
也就大半年时间就得了机会入运输队当正式工,家里也是一番庆贺,这也是从王大强被调职以来家里出的第一件好事。
王大强现在想起75年夏天赵盛跟他说的事,留在运输队当教车师傅给儿子铺路。
还真让他给说中了。
等儿子把工作证办好,王大强拿到手一看,心里那点子不痛快也消散殆尽,大陆还不满二十岁,这个年纪就进了运输队加上高中文凭,以后前途比他这个老子强。
日子有了奔头又督促起小儿子和二女儿向大儿子看齐。
次日一早,王大强就找到赵盛说了几句话,说是感谢也不像。
说是打招呼又热络几分。
“做人父亲自然要为了儿子考虑,都是你教得好,跟我可没关系。”
赵盛说了些推辞虚言,顿了顿,眼眸微眯,皮笑肉不笑,随意道:“等过完年我带王大陆跑长途货运,说话说重了严了,你别记恨就行。”
“不会,这都是规矩,不怕被人教,就怕没人教。”想着儿子要跟着他学跑货运经验,王大强脸上的笑也深了两分。
赵盛如今可是运输队职工等级最高的那个人,带新手货车司机从短途到长途自然是非他莫属。
赵盛和王大强闲说了两句,等货装齐就开车去了省城,顺便置办过年年货。
小猫要的什么叶子牌香皂也不知道能不能买到,少不了又得多转几个地方。
南边新院子已经请人在物色,帮他运送那几箱子的人手也有了现成的。
只差出境探亲表通过,他就带着林亦依和儿子去港市,想着自己身上的积蓄,到了港市可不够瞧。
现在就差最后一件事没准备。
赵盛买了四瓶高档白酒,跟省城纺织厂余主任送了两瓶做年礼,剩下的两瓶等回了泽县就去山里跟老猎头提前拜年。
再找老猎头订几根一米多长的圆木,六根半腰粗的木头掏空中间木芯应该就够装了吧?
泽县梨花巷子。
林亦依天天缩在屋里,门都不怎么出,天寒地冻还刮冷风,穿得再厚都感觉冷。
两个淘气鬼一天都不消停,流着鼻涕水都要闹着叫着出门溜圈,吵得让人受不了。
林亦依只能拿出赵盛的旧衣服跟孙大娘和堂嫂改成两件连体罩衣。
套在两个小家伙身上,铺好画纸,拿兑好的水彩颜料给他们玩,随便双胞胎怎么画涂。
孩子小没有发烧也没咳嗽,林亦依就没给他们吃药,只煨着梨汁给他们喝。
这一喝可不得了了,鼻涕水不流了,天天就要闹着喝梨汁。
第381章 不听话的儿子,丢了吧
腊月,工作量加大又因为天气原因工作效率低,每天中午赵盛都没时间回家吃饭。
少了赵盛在家压着,双胞胎无法无天,谁也不怕。
看着筐里唯一剩下的几颗梨,再算着时间,只能隔一天给小家伙喝一次梨汁,没有梨汁的时候,跟双胞胎呆在一个屋简直是末日审判。
林亦依被双胞胎的铜锣嗓叫得心悸气短,感觉自己都要撅过去了。
耳塞已经是她的每日必用品。
家里没有那么多水果,为了让两个小家伙闭嘴,没梨子的时候家里天天炖红薯水,多少带点甜糊嘴。
在梨子最后要吃完的时候,天天去副食品店的堂嫂才总算买到苹果。
限购水果,差不多只有两斤。
双胞胎一天半个,两斤就五六个苹果,吃不了几天。
每当给双胞胎吃水果的时候,林亦依只能抿唇当慈母,心里默念,吃在儿身快乐在妈心,儿子喜欢她就喜欢...
事实证明,心理暗示不起作用,水果全进了冤家的嘴,也得不到两个安静的乖儿子。
什么都想玩,什么都想碰,烤火的破盆都想摸,只要不如意就哭嚎。
每日的噪音,让林亦依已经把两小家伙当敌人了。
再这样天天闹腾,林亦依觉得自己快有把孩子送人的冲动。
随着辅食的增加,到了腊月下旬双胞胎开始吃鸡蛋,碎肉粥,超级迷你小饺子。
饺子皮是田美铃赶的,又薄又小张,肉馅放了点炒干压碎的虾米当调味,饺子也包得个个精致又好看。
林亦依可没心思给“敌人”做什么花样,拿筷子沾了点肉沫沫,把皮一捏皱巴完事。
到了午饭时间,双胞胎吃着饺子和馄饨。
不过佑佑和墨崽不怎么给面子,除了开始吃了几个带皮的饺子,后面发现里面有好吃的馅就只吃馅了。
林亦依可不将就两个冤家,不吃的饺子皮,到了晚上熬粥的时候把面皮放进去,最后还得进小家伙的肚子。
随着双胞胎小嘴刁起来,小脸胖起来,吃的浑身肉乎乎,身子圆滚滚。
家里多了热闹和吵闹,更近新年,林亦依也差不多要精神衰弱了。
到了腊月二十六,赵盛把提前就备好的干海货各分一半当年礼给了堂嫂和孙大娘。
借着年前最后一次去矿区的间隙,赵盛开货车把林亦依和双胞胎还有堂哥一家先送回了赵家屯。
面对探知欲动手欲极强的小家伙,林亦依一个人根本看不住。
还好有马冬梅帮忙,拿两张炕桌把双胞胎围在里侧,跟她一块坐在炕沿。
难得跟林亦依见上一面,马冬梅主动跟她提起自己的学习进度,“这两个月我学着认了许多字,就是字写得不大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