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也不知道是药起了作用还是锻炼起了效果,自打夏日病过那一场,林亦依身体慢慢有了好转。
  可见人有了向往与期盼,振作精神总能活得更好一些。
  为她做这些事的人不在身边,但月月都总能有他的身影。
  考试在即,到了11月中下旬,意料之外的人却找上了门。
  “林同志,看完这封信如果你愿意跟我们一起去浅圳,我们会护送你南下。”
  “……”再过小半月就要考试了,去什么浅圳?
  林亦依打量他一番,没从他神情里第一眼猜出是谁的委托,只能拆开信件观览。
  先入目的就是三个字透纸背的名字。
  可见写信人下笔的力道和写这封信的暴躁心情。
  想想赵盛气得跳脚又奈何不了她的坏脾气模样,林亦依没来由得笑出声。
  林亦依!!
  你好大的胆子!!!
  看到这封信就立刻给我收拾行李,搬到浅圳居住,我会以最快的速度接你到我这边。
  佑佑和墨崽已经会叫妈咪了,他们很想你。
  我……
  你最好还是像以前那样天天爱我,想我。
  小猫,相信我。
  我保证,很快就会接你过来,很快!
  被你深爱想念的丈夫赵盛。
  1977,10,26雨夜
  信很简短,和他沉默闷郁的性格如出一辙。
  林亦依小心地把信件装回连署名都没有的信封,心里轻快许多,如坠云间。
  抬眸看向受托人,嗓音轻柔又坚定,“高同志,我的档案有一丝通过的可能吗?”
  高铭摇头,又觉得程度表达不够,“以现在的政策绝无可能。”
  她早就知道的结果,重复一遍还是如此。
  林亦依释然,笑得眉眼弯弯,“我选择留在北边,让他不用再折腾,信我就不回了。
  过几天我还得参加考试,就不和你多聊了,麻烦你跑这一趟,实在不好意思,高同志。”
  任务无果,一口就被回绝,高铭又再三问了两次,得到的话字字不差,明白她立场坚决就不再多言。
  和胖子打道回府。
  因这一遭事,林亦依反而更加坚定自己的路,她做够了吸取他人养分的依附藤蔓。
  院墙上的月季枯枝积了一层薄雪。
  到了领取下发准考证的时候,去了报名处,却怎么都没找到她的准考证,林亦依顿时急得不得了。
  “我明明报过名,怎么会没有我的准考证?”
  登记员出言安抚:“同志,你别急,叫什么名字?我查查登记表。”
  “林亦依。”
  登记员翻册子的动作愣住,“你就是那位女同志?”
  “对。”气氛不对,林亦依手捏紧成拳,千万不要出什么岔子。
  “根据你的个人档案,你本来是不能参考。
  但政策让酌情考虑,根据你的个人良好表现,可以破格让你参加,但……”
  但是个什么?林亦依心急,她最烦这种说话留半截的人。
  “你考不考意义不大。”登记员摇摇头,看着小姑娘觉得可惜,不过万一能行呢?
  林亦依脸上窦生疑惑,“同志,你什么意思?”
  登记员从最下面的抽屉里拿出单独的一张准考证,“拿走。”
  看着到手的准考证,林亦依喜出望外,还好没出什么乱子。
  对于登记员的赶人态度也没往心里去,最重要的是她能参加考试就好。
  第407章 冬天过后的春天
  1977年12月10号,泽县小雪。
  考试时间,考试内容因地制宜。
  林亦依报考的是文科,科目是政治、语文、数学、史地。
  为了给自己加考上大学的筹码,还报考了外语。
  考试科目增加到五门,考试时间也多了一天。
  上午考政治,题目不难题量很少,内容紧扣形势,默写口号,解释政治词语,论述了一些观点。
  下午考语文,看到试卷,林亦依差点当场笑出声。
  只有三道大题,第一道题几个词语成语翻译。
  第二道题,翻译一段文言文。
  最后就是二选一题目的作文,不吹牛她绝对能考八十分。
  第二天是数学和史地,数学题不难,初中程度的二次方程和求证,跟赵盛让她做的高中题目相比,林亦依觉得自己学高深了。
  唯一困难点在于史地,那掀起什么运动的人名字到底叫李逵还是刘奎?
  林亦依把两个时空的事记岔了,算了随便写一个。
  第三天的外语考试,考场就三个人参加,林亦依很快就做完,但不能提前交卷。
  等考试结束,林亦依连着紧张兴奋几天的心情才总算平复。
  98步已经跨过,还差最后两步。
  接连下了几场雪,期待的发榜一拖再拖。
  先说20号,到了日子又说22号,到了23号又说到月底。
  到了29号,报上新闻:26日完成阅卷,即将进入初选。
  1978年1月7号,林亦依接到录取体检表格,五科满分430分,她考了350分,填报的学校专业分数应该够了,9号下午到泽县医院做体检。
  在体检入口处,护士拿一根棍儿细长的棉签,蘸了点紫药水在右手背写下数字:500。
  林亦依在走廊排着队,听到屋里时不时哭哭嚎嚎的声音,烦得直皱眉,做了什么体检项目,能痛到哭?
  等队伍越排越近体检门口,哭嚎的原因让林亦依开了眼,原来是很多人在七八年前为了躲避上山下乡,在医院出了肝病证明。
  又或者是心脏问题,病因各种各样,现在这个档案记录就成了催命符。
  分数再高直接淘汰不合格。
  轮到林亦依量测的时候,血压有点高也差点不合格,等心情平复再测一次就直接过了。
  过了初选体检就等着最终录取,因为这个时期的学校是不对外透露录取分数线,所有事情在尘埃落定之前,会有什么变数谁也不清楚。
  倒是一件隐藏已久又早晚会发生的事闹腾起来。
  王彩红大半年没见到赵盛,这两个月也没再收到养老钱,准备到镇上打电话。
  村长赵大伯忙完村里分粮的事,先她一步上门,把事情和信件都抖落了干净,赵铁柱和王彩红起先不信到后面不得不信。
  想要去镇上找老二媳妇要个说法,可赵大伯不给开介绍信,哪都去不了。
  什么要说法还是要钱的心思都得歇,赵大伯把侄儿的钱账算清又拿出赵盛给的一百块断亲钱,这事就这么了了。
  人都不在北边,不了也得了。
  不得不说,一招釜底抽薪把事情办得干净利落。
  与北边的天地一色白且寒相比,南边是四季如春。
  赵盛隔了一个月才收到海市的委托消息,回复的原话气得他肝火旺,她怎么突然这么笨?
  留在北边做什么?
  南边又不是没大学。
  林亦依跟他提过的事和话,他什么时候没有做到?
  考虑到她上次档案的事情,收受外界的一片白纸都要检查,他在信件里就不方便写太清楚。
  二月六号就是除夕,现在还不到浅圳,等停运之后,又要白耽搁一段时间。
  这个笨蛋!
  墨崽和佑佑一天天长大,爱撒娇又调皮,时常问些话让他头疼,就是两个话痨。
  来港的几个月,赵盛除了不停的学习英文还要每天上一对一的全英文考试课程。
  时间档排得很满,每周要跟随钟父钟母接触形形色色的各路人脉,黑的白的,软硬中外,脾性喜好家世背景都要了解。
  最重要的还要学拳击防身。
  港市表面繁荣,内里腐败党派相争黑势力严重,为了保护双胞胎,钟家和杨家都未向外透露这一点。
  因此,想跟钟家结亲联姻的人如过江之鲫,甚至传出钟家与杨家旁支联姻的消息。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一时难以分辨。
  腊月的日子在忙碌中溜走得很快,除尘迎新,购置年货年礼。
  田美铃把厨房拾掇整齐,抬脚去了林亦依的屋子。
  “亦依,菜肉都给你备齐了。
  你一个人在城里过年也不怕冷清,过了初五我就跟着进城。”
  “辛苦嫂子帮我操持,你就好好在家过年,不用急着回城。”
  林亦依笑着把多装了半个月工资的红封拿给她。
  田美铃正不好开口,见她给红封直接推拒不要,“就半个月不用给工资,亦依,其实有件事一直没跟你提。
  最初是没个准信,你又忙着考试的事,我就没说,但现在事情已经安排好。
  年后我就得去纺织厂上班,工作是你大哥帮我买的,所以……”
  林亦依放下暖手的茶缸子,抬眸看她,“这可是大好事,恭喜嫂子,你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工作肯定也能当优秀职工。”
  大家都往各自的规划前进,年后她去上大学,正愁不知道怎么安排堂嫂,现在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