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不可能的事情,她为何要浪费时间见她。
不一会儿,腊梅又进来了:郡主,她不走,现在人就跪在外头,说见不着您,她就不起。
窗户开着,穆霜吟望了眼灰蒙蒙的天,应该要下雪了。
大周凛冬多霜雪,这种景象持续几日就是下雪的前兆。
她想跪就跪,不用再管。
穆霜吟午歇起来,窗柩边缘已经铺了层薄薄的雪花。
她披上外衣走到窗边,只站了一会儿,柳絮般的雪花逐渐变成鹅毛大雪。
纷纷扬扬,铺天盖地。
院子、屋顶、树梢都铺上一层白衣,看不出原本的形状。
穆霜吟刚将手伸出窗外,奶娘正好端了东西进来,急忙放下东西,走过去将窗户关小了些。
郡主不能受寒您忘了?
往桌边走时,奶娘还在念叨。
穆霜吟保证不会再忘,奶娘这才作罢。
郡主,来,快将这汤喝了。
奶娘打开盅盖,桂圆红枣香气浓郁。
娘娘让人送出宫的那些,还没吃完吗?
快了,正好喝到明日。后日就回宫了。
奶娘也奇怪,往常都是每月吃个四五日,这一次好像送多了,这一吃就吃了十来天。
穆霜吟道:奶娘,我刚睡醒,想要洗漱一下。
奶娘知道她讲究,立刻到门口去让人端热水来。
洗漱过后,奶娘盯着穆霜吟吃完东西,这才端着空盅出去了。
走到门口,奶娘问腊梅:还跪着呢。
腊梅点头。
奶娘撇撇嘴,爱跪就跪,不用再去告诉郡主。
腊梅:我知道。
温氏虽然穿得不少,但是雪越下越大,她身上的东西根本就不能御寒。
丫鬟灵秀站在温氏身旁替她撑伞,见温氏牙齿打颤,劝道:
夫人,这天儿实在恶劣,要不咱们先回去,待雪停了,您再过来。
让你撑伞就撑伞,哪那么多废话。
都遭了这么久的罪了,怎能半途而废。
真就这样回去,她今日就白受罪了。
或许她跪多久穆霜吟都不会见她,但是没关系,她得让儿子丈夫婆母都看到。
少爷?
温氏闻声抬起头,看到自己儿子正朝这边走过来。
她眼眶一热。
谨言,你来是担心娘吧,娘没事,你不用劝我起来。
你跟谣谣都是娘的宝贝,为了你们,我什么苦都受得,郡主不见,娘就一直跪下去。
穆谨言解下自己的披风披在温氏身上,辛苦娘了,娘说得对,都跪了这么久,现在起来岂不是白跪了。
虽然这话没错,温氏自己也这么想,但是,你不是心疼娘所以来劝娘起来的吗?
第31章 确定是秦靳玄,穆霜吟伸手推开窗
穆谨言看了眼自己手上的银票:我替爹过来给郡主送银票。
温氏咬牙:你爹为什么自己不来?
娘跪在这里,爹不忍心见吧。
温氏冷笑:什么不忍心,他是不想见吧。
穆谨言敷衍地安抚她两句,起身对守在雅霜院门口的护卫道:请帮我通传一下,穆谨言来给郡主送银票。
穆谨言顺利进了雅霜院。
爹有事,让我将这些银票送来给郡主,郡主仔细看看对不对。
穆霜吟接过银票翻了翻,这一次穆敬业倒是没有再唬弄她。
银票我收下了,你可以走了。
穆谨言忽然掀袍跪在穆霜吟面前。
郡主,我知道我娘曾经对郡主做过不好的事情,请郡主原谅她妇人之见,身为人子,实在不忍她长跪雪地,还请郡主开恩,给她一个机会当面跟郡主忏悔。
穆霜吟觉得这对母子可真有意思。
腿长她身上,她随时可以起来,你要是真孝顺,求我没用,还不如去求她别白费心思了。
穆谨言再抬头只瞧见一道娉婷若柳的背影。
直到走出了雅霜院,穆谨言的神情还很僵硬。
穆霜吟那些话,是在说他与温氏一样虚伪吗?
方才她说话的瞬间,穆谨言对上她的视线,好似又从那双水眸中看到了曾经的厌恶。
穆谨言面若寒冰,连身后温氏的喊叫都无动于衷。
-
太后病了。
周明帝这几日都是刚下早朝就来慈宁宫。
今日过来时,宫婢正在喂太后喝药。
见周明帝来了,太后咽下嘴里的药,推开宫婢递过来的勺子:哀家不想喝了,茱萸你先出去吧。
茱萸犹豫:太后,太医说这药您还要喝两日。
给朕吧。周明帝忽然开口道。
茱萸应了声是,双手将药碗递到周明帝手上,蹲身告退。
周明帝坐到太后身旁:母后身体不适,药不能不喝,朕喂母后喝。
皇上一片孝心哀家知道,哪能让皇上喂哀家喝药。
太后说着接过周明帝手上的药碗,直接一饮而尽。
有宫婢立刻拿了蜜饯上来,太后吃下一个蜜饯,才将心头的恶心压下去。
宫能全,你带她们下去,哀家要单独跟皇上说说话。
是。
殿门掩上,太后捂着嘴又是几声咳嗽。
周明帝微微蹙眉:母后还是一直这样咳嗽吗?太医怎么说?
不碍事,老毛病了,哀家这咳疾年轻时就有了,每次肝火旺都要咳上几日,皇上不用替哀家担心。
周明帝伸手替太后拍了拍背:身体为重,小辈间打打闹闹,母后不用动气。
太后顿了一下,而后长叹一声:皇上也知道了?
周明帝点头:朕知道母后体谅儿子,自己动了气也不想拿这些事情来扰了朕,但母后为此都气病了,朕自要了解清楚。
秦竖言行无状,朕看在母后的面子上都是小惩大诫,不想年轻人气盛,这也是朕始料未及。
太子下手是重了些,但好在多养一段时间也能痊愈,此事朕也说过太子了,母后无需多想,早日养好身体为重。
太后摇摇头:太子没错,四皇子也没错,皇上千万别错责太子与四皇子,错的是秦竖,哀家气的是皇上对他屡次宽宥,他却是屡教不改。
秦竖会这般,也是廉王教子无方,若非哀家知晓皇上重情义,哀家恨不得皇上将廉王一起惩戒一番,好叫他知道什么是子不教父之过。
太后说完这话,余光一直在观察周明帝的神色。
周明帝默了片刻道:母后言重了,秦竖既然已经得到教训,那便够了,廉王是教子无方,口头训诫一番就是,母后说惩戒就过了。
太后看着周明帝,她在分辨他说的话是在敷衍她还是真心。
看出周明帝说的话并非敷衍,她总算松口气:皇上宽厚。
周明帝喝了口茶。
家事上朕宽厚一些是人之常情,朕虽贵为皇上,也是寻常人,今日的情况,若是在国事上,恐怕朕就不能无所顾忌了,就算朕想宽厚,朝臣也会有意见。
太后将周明帝说的话想了两遍,问道:皇上,可是朝堂上出了什么事?
母后在病中,朕本不想叫此事烦扰母后,然而,此事既能算国事,也能算是家事,既然母后问了,朕也不好再隐瞒。
太后心里不好的预感加重,她甚至不想听周明帝说了。
可是来不及了。
朕前几日收到一封来自岭南的折子,折子列举了卫巡抚收受贿赂、盘剥百姓税款、摊派徭役等种种罪行,折子朕带过来了,母后先看看。
岭南卫巡抚,太后的兄长。
太后颤着手拿过折子,看完以后,整个人坐着都有些摇摇欲坠。
周明帝伸手扶住太后。
太后声音都有些飘忽:皇上,这些事是否属实?
这折子是太子递上来的,若没有十分把握,太子不会让这折子出现在他面前。
周明帝心中已有论断,嘴上却道:朕会派人查清楚。
那就是还未确定?太后松了口气:皇上,不是哀家替你舅父说话,他那人胆子小,当初离京时,哀家也再三叮嘱过他别犯糊涂,他应该不敢做出这些事。
母后别急,朕会让人去岭南彻查此事,若舅父是被人污蔑,朕定会还舅父清白。
如此最好。太后又问,不知皇上打算让谁去查?
不一会儿,腊梅又进来了:郡主,她不走,现在人就跪在外头,说见不着您,她就不起。
窗户开着,穆霜吟望了眼灰蒙蒙的天,应该要下雪了。
大周凛冬多霜雪,这种景象持续几日就是下雪的前兆。
她想跪就跪,不用再管。
穆霜吟午歇起来,窗柩边缘已经铺了层薄薄的雪花。
她披上外衣走到窗边,只站了一会儿,柳絮般的雪花逐渐变成鹅毛大雪。
纷纷扬扬,铺天盖地。
院子、屋顶、树梢都铺上一层白衣,看不出原本的形状。
穆霜吟刚将手伸出窗外,奶娘正好端了东西进来,急忙放下东西,走过去将窗户关小了些。
郡主不能受寒您忘了?
往桌边走时,奶娘还在念叨。
穆霜吟保证不会再忘,奶娘这才作罢。
郡主,来,快将这汤喝了。
奶娘打开盅盖,桂圆红枣香气浓郁。
娘娘让人送出宫的那些,还没吃完吗?
快了,正好喝到明日。后日就回宫了。
奶娘也奇怪,往常都是每月吃个四五日,这一次好像送多了,这一吃就吃了十来天。
穆霜吟道:奶娘,我刚睡醒,想要洗漱一下。
奶娘知道她讲究,立刻到门口去让人端热水来。
洗漱过后,奶娘盯着穆霜吟吃完东西,这才端着空盅出去了。
走到门口,奶娘问腊梅:还跪着呢。
腊梅点头。
奶娘撇撇嘴,爱跪就跪,不用再去告诉郡主。
腊梅:我知道。
温氏虽然穿得不少,但是雪越下越大,她身上的东西根本就不能御寒。
丫鬟灵秀站在温氏身旁替她撑伞,见温氏牙齿打颤,劝道:
夫人,这天儿实在恶劣,要不咱们先回去,待雪停了,您再过来。
让你撑伞就撑伞,哪那么多废话。
都遭了这么久的罪了,怎能半途而废。
真就这样回去,她今日就白受罪了。
或许她跪多久穆霜吟都不会见她,但是没关系,她得让儿子丈夫婆母都看到。
少爷?
温氏闻声抬起头,看到自己儿子正朝这边走过来。
她眼眶一热。
谨言,你来是担心娘吧,娘没事,你不用劝我起来。
你跟谣谣都是娘的宝贝,为了你们,我什么苦都受得,郡主不见,娘就一直跪下去。
穆谨言解下自己的披风披在温氏身上,辛苦娘了,娘说得对,都跪了这么久,现在起来岂不是白跪了。
虽然这话没错,温氏自己也这么想,但是,你不是心疼娘所以来劝娘起来的吗?
第31章 确定是秦靳玄,穆霜吟伸手推开窗
穆谨言看了眼自己手上的银票:我替爹过来给郡主送银票。
温氏咬牙:你爹为什么自己不来?
娘跪在这里,爹不忍心见吧。
温氏冷笑:什么不忍心,他是不想见吧。
穆谨言敷衍地安抚她两句,起身对守在雅霜院门口的护卫道:请帮我通传一下,穆谨言来给郡主送银票。
穆谨言顺利进了雅霜院。
爹有事,让我将这些银票送来给郡主,郡主仔细看看对不对。
穆霜吟接过银票翻了翻,这一次穆敬业倒是没有再唬弄她。
银票我收下了,你可以走了。
穆谨言忽然掀袍跪在穆霜吟面前。
郡主,我知道我娘曾经对郡主做过不好的事情,请郡主原谅她妇人之见,身为人子,实在不忍她长跪雪地,还请郡主开恩,给她一个机会当面跟郡主忏悔。
穆霜吟觉得这对母子可真有意思。
腿长她身上,她随时可以起来,你要是真孝顺,求我没用,还不如去求她别白费心思了。
穆谨言再抬头只瞧见一道娉婷若柳的背影。
直到走出了雅霜院,穆谨言的神情还很僵硬。
穆霜吟那些话,是在说他与温氏一样虚伪吗?
方才她说话的瞬间,穆谨言对上她的视线,好似又从那双水眸中看到了曾经的厌恶。
穆谨言面若寒冰,连身后温氏的喊叫都无动于衷。
-
太后病了。
周明帝这几日都是刚下早朝就来慈宁宫。
今日过来时,宫婢正在喂太后喝药。
见周明帝来了,太后咽下嘴里的药,推开宫婢递过来的勺子:哀家不想喝了,茱萸你先出去吧。
茱萸犹豫:太后,太医说这药您还要喝两日。
给朕吧。周明帝忽然开口道。
茱萸应了声是,双手将药碗递到周明帝手上,蹲身告退。
周明帝坐到太后身旁:母后身体不适,药不能不喝,朕喂母后喝。
皇上一片孝心哀家知道,哪能让皇上喂哀家喝药。
太后说着接过周明帝手上的药碗,直接一饮而尽。
有宫婢立刻拿了蜜饯上来,太后吃下一个蜜饯,才将心头的恶心压下去。
宫能全,你带她们下去,哀家要单独跟皇上说说话。
是。
殿门掩上,太后捂着嘴又是几声咳嗽。
周明帝微微蹙眉:母后还是一直这样咳嗽吗?太医怎么说?
不碍事,老毛病了,哀家这咳疾年轻时就有了,每次肝火旺都要咳上几日,皇上不用替哀家担心。
周明帝伸手替太后拍了拍背:身体为重,小辈间打打闹闹,母后不用动气。
太后顿了一下,而后长叹一声:皇上也知道了?
周明帝点头:朕知道母后体谅儿子,自己动了气也不想拿这些事情来扰了朕,但母后为此都气病了,朕自要了解清楚。
秦竖言行无状,朕看在母后的面子上都是小惩大诫,不想年轻人气盛,这也是朕始料未及。
太子下手是重了些,但好在多养一段时间也能痊愈,此事朕也说过太子了,母后无需多想,早日养好身体为重。
太后摇摇头:太子没错,四皇子也没错,皇上千万别错责太子与四皇子,错的是秦竖,哀家气的是皇上对他屡次宽宥,他却是屡教不改。
秦竖会这般,也是廉王教子无方,若非哀家知晓皇上重情义,哀家恨不得皇上将廉王一起惩戒一番,好叫他知道什么是子不教父之过。
太后说完这话,余光一直在观察周明帝的神色。
周明帝默了片刻道:母后言重了,秦竖既然已经得到教训,那便够了,廉王是教子无方,口头训诫一番就是,母后说惩戒就过了。
太后看着周明帝,她在分辨他说的话是在敷衍她还是真心。
看出周明帝说的话并非敷衍,她总算松口气:皇上宽厚。
周明帝喝了口茶。
家事上朕宽厚一些是人之常情,朕虽贵为皇上,也是寻常人,今日的情况,若是在国事上,恐怕朕就不能无所顾忌了,就算朕想宽厚,朝臣也会有意见。
太后将周明帝说的话想了两遍,问道:皇上,可是朝堂上出了什么事?
母后在病中,朕本不想叫此事烦扰母后,然而,此事既能算国事,也能算是家事,既然母后问了,朕也不好再隐瞒。
太后心里不好的预感加重,她甚至不想听周明帝说了。
可是来不及了。
朕前几日收到一封来自岭南的折子,折子列举了卫巡抚收受贿赂、盘剥百姓税款、摊派徭役等种种罪行,折子朕带过来了,母后先看看。
岭南卫巡抚,太后的兄长。
太后颤着手拿过折子,看完以后,整个人坐着都有些摇摇欲坠。
周明帝伸手扶住太后。
太后声音都有些飘忽:皇上,这些事是否属实?
这折子是太子递上来的,若没有十分把握,太子不会让这折子出现在他面前。
周明帝心中已有论断,嘴上却道:朕会派人查清楚。
那就是还未确定?太后松了口气:皇上,不是哀家替你舅父说话,他那人胆子小,当初离京时,哀家也再三叮嘱过他别犯糊涂,他应该不敢做出这些事。
母后别急,朕会让人去岭南彻查此事,若舅父是被人污蔑,朕定会还舅父清白。
如此最好。太后又问,不知皇上打算让谁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