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他的气势实在不虚,拦人的两个兵登时稍有气馁,加之谢字卿名盛东都,是个难惹的主,当即语气缓和道:“谢侍郎、刘校尉,小的也是奉命办差……”
岂料话还没说完就被刘辅拎着衣领甩到一旁,又听他喝道:“滚开!”
几人还想再拦,只听唰地一声长刀出鞘,寒光逼人的刀锋落在为首那个兵的脖子上,肉皮自然不如刀硬,鲜血登时便流了下来,那人没想到刘辅敢拔刀,立马就愣住了。
谢字卿已经有些不耐烦,面色不善地踏进门内,刘辅的目光扫过众人,牙缝间漏出几个字:“别找死!”
两人脚步不停,内院里传来哭声,拉扯中听见孩童抽泣地呐喊:“不许你带走薛山长!”
随即是“啊”的一声男子惨叫,想必是那人的手背让人给咬了,叫骂声随后传来:“敢咬我?小兔崽子!”
薛冷竹气得发晕,口中斥道:“丁若愚!身为大理寺少卿,对着大渊百姓喊打喊杀,你就是这样办差的!”
丁若愚没言语。
被咬的那人是丁若愚的手下,大理寺的官差,平日里没受过这气,抬起手背见着满手的鲜血淋漓,怒火中烧,抬手就要去抓那个孩子的头发。
谁知他刚要摸到那孩子的衣角,一道冰凉的刀锋便率先搅合进来,顺着他的胳膊游龙般一绕,黑色的衣料瞬间便被挑开!
第66章 包庇那是你不了解我
刀刃的凉意似蛇一般如影随形,登时划出一道血口子,鲜血迸溅,那人立刻就松了手,退了两步。
众人皆是一怔,包括新上任不久的大理寺少卿丁若愚,几双眼睛抬眸去看,便见到刘辅面目狰狞,持刀而立,而他身后的谢字卿无可奈何地蹙着眉。
刘辅的刀尖滴着血,见状,大理寺的兵也都拔刀了,唰唰唰一通刀片响,书院的孩童全都吓哭了,呜哩哇啦吵成一团,鸡飞狗跳。
丁若愚见刘辅敢动刀,显然是没把大理寺放在眼里,心中恨意横生,本来想跟谢字卿无言地对峙片刻,可却实在被这哭声吵得受不了,先开口讥笑道:“谢侍郎?”
谢字卿倒是笑意温和:“都是熟人,不必寒暄。”
丁若愚冷哼,睨了一眼自己手下那个跟刘辅对峙的兵,阴阳怪气地笑斥道:“放肆,还不放下刀,这位是谢侍郎的人,打狗也要看主人。”
谢字卿冷笑,对丁若愚颔首:“多谢。”
随即又对刘辅道:“听丁少卿的,别对着他比划了,丁少卿是为贤王殿下办差的。”
这倒是把丁若愚比作狗了,刘辅心领神会,旋即收刀揖礼:“丁少卿,下官冒犯。”
霎时,丁若愚面色铁青,憋了片刻,冷笑一声,蓦地拔高了腔调:“谢侍郎也是懂律法的,却在大理寺办差之时横加阻挠,甚至纵下行凶,伤我大理寺的兵,不知谢侍郎将大理寺置于何地,将贤王置于何地,将大渊法度置于何地?”
“奉劝丁少卿一句,别跟刑部的人比罗织罪名,”谢字卿哼笑,“谢某这两年办了多少京畿官员,就算丁少卿上任不久也该有所耳闻,急着拉我下水,小心得不偿失。”
听闻此言,丁若愚的面色再也无法淡然,骤然锁紧了眉。
谢字卿又道:“再说横加阻挠,纵下行凶这两桩罪名又从何说起?谢某带属下查案,途径此处听闻吵闹不断,更听见什么……对着大渊百姓……”
他故作沉思,仿佛想不起来了,刘辅立即义愤填膺地接上:“喊打喊杀!”
“对了,”谢字卿点头,移步到丁若愚面前,一字一顿道,“对着大渊百姓喊打喊杀,丁少卿,刑部可不光是办朝廷的案子,保护百姓也是职责所在,大理寺以多欺少,恃强凌弱,你说谢某,该不该拔刀?”
话音刚落,谢平已带着刑部的差役涌了进来,进门见谢字卿和刘辅被大理寺的人拿刀抵着,瞬间也都拔了刀,两方短兵相接,一触即发!
丁若愚的面色顿时白了又白,他这次本是秘密行动,没知会旁人,不曾想事情闹到这么大,心中暗暗后悔。
暗想自己确实有些心急了,而跟谢字卿打交道,最怕心急,不知怎的就被他找到错处,反将一军,不仅拿不到好处,反而耽误了正事。
压抑片刻心中的火气,丁若愚僵硬一笑,好言好语道:“丁某失言,谢侍郎勿怪罪。”
又对手下的官差道:“都把刀收了!”
一阵刀入鞘声,丁若愚道:“都是为上面办差的,还请谢侍郎行个方便,莫要为难,这位薛娘子,丁某今日定是要带走的。”
薛冷竹毫无惧色,闻言冷哼:“带人可以,倒要拿出罪证,我虽办了这私学,可又算什么罪过?便是新政,也只说了封禁,并未说连人都要一并抓走,大理寺无凭无据,迫害忠良之辈,不知此事朝廷可曾知晓?”
谢字卿理所当然的“嗯”了一声,也看向丁若愚:“薛娘子说的不错,大理寺何故抓人?封禁私学这个差事也是刑部之责,轮不到丁少卿代劳,况且新政只是在议,还未执行,少卿如此心急,行事如此不当,岂不是迫害贤王殿下的名声?他日若朝廷失了民心,新政更加举步维艰,丁少卿一人可担的了这份责任?”
丁若愚喉间一滚,算是见识了谢字卿攀扯人的本事,心潮汹涌,把这几日的事都在心里过了一遍,他新官上任,见新政迟迟推行不动,便有了在贤王面前立功表现的心思。
前几日查证了国子祭酒家的薛娘子开设私学,心中狂喜,想将这局做成薛祭酒以权谋私,以职务之便开办私学,收受贿赂公报私囊。
若是薛祭酒搅入这等风波,今后无论官学私学都要翻天覆地。
可眼下,薛冷竹这人不好对付,就是抓了严刑逼供,此事也未必能成,刑部又名正言顺地掺和进来,太过棘手,加之谢字卿的身份,东都谢氏,天子近臣,与贤王甚至三位皇嗣的关系都是说不清道不明。
前段时候谢字卿重病,探病的人里,谢字卿也只见了贤王手下的顾少监,似有投靠之意,贤王的态度亦有些暧昧,若因他此刻贸然行动坏了贤王的好事,下场恐怕不会太好。
顿了片刻,丁若愚狠下心来揖了一礼:“丁某只见新政推行艰难,欲为贤王殿下分忧,岂料惹了更大的乱子,回去丁某便向上面请罪,还请谢侍郎,薛娘子宽恕。”
薛冷竹自然知晓此事没完,丁若愚暂时偃旗息鼓只是不想亏损更多,当下也不纠缠,微微颔首。
谢字卿亦是一笑,回礼道:“言重。”
眼见着大理寺的人走远,一群孩子才敢动弹,扑到薛冷竹身上哭,七嘴八舌道:“山长,山长……”
薛冷竹抓过两个检查伤势,见都无碍,对孩子们道:“这次多亏了谢侍郎。”
那群小孩不敢对着谢字卿造次,都蔫吧着低下头给谢字卿行礼:“谢谢哥哥。”
谢字卿不动声色地摸了下鼻尖,忽然从袖中掏出一捧做成小猫形状的布偶,说道:“拿着玩去。”
薛冷竹嘴角一抽,见他身姿俊逸,潇洒风流,想不出为何随身带着这些,待他分完了布偶,才道:“多谢大人相救,日后必将报答。”
谢字卿掸了掸衣袍,道:“职责所在,不必同我客气。”
“是,”谢字卿毕竟跟宋疏遥关系微妙,薛冷竹只觉与他独处时浑身都不自在,赶紧行礼道,“谢侍郎,既然您已知晓创办学堂一事,我便不必再行遮掩,稍后还有些事,不便多留大人,得空再去拜谢您。”
谢字卿淡声询问:“薛娘子稍后是要去相府同疏遥商议此事吗?”
薛冷竹眉心一沉,正欲反驳此事与宋疏遥无关,便又听谢字卿道:“我正要去相府议事,一起走一趟吧,恰好有些事情要问薛娘子,单独请你去刑部倒不如今日顺路
问了。”
两人坐着刑部的马车一道往宋府去,薛冷竹自知身上的官司数不胜数,不知他要问哪件事,一时不敢贸然开口。
好在谢字卿并不打算为难,开门见山道:“丁若愚本欲借你牵扯薛祭酒,以此动摇大渊庠序之本,他的想法不错,若能做好,确有打破僵局之效,好在他急功近利,行事不周,才未能成事,只是此人绝不会善罢甘休,防患未然,薛娘子暂且将书院的牌匾摘下,更名‘养育堂’吧。”
鹿鸣书院都是孩童,并无科考举子,名称一换,私学直接变为收容坊,倒很合理,薛冷竹不禁暗中敬佩他投机取巧的本事,点头道:“谢侍郎思虑周全。”
见他真的为此事上心,还开诚布公地道出其中利害,不论是因着宋疏遥的关系,还是他心系民生百姓,薛冷竹都对他心存感念,改观些许,她一向以德报德,便道:“还请谢侍郎问话,我必据实相告,与大人互通有无。”
谢字卿也没客气,敛眉看向她的眼睛,漫不经心道:“好,南平书坊的获利所得,够各处书院的开销吗?”
这一问直接让薛冷竹后背一僵,一时语塞,她不曾想谢字卿已经查到这来,为保安全,南平书坊及她名下产业的房契地契均用化名,纵使谢字卿再神通广大,也不该这么快查到她身上。
https:///yanqing/01_b/bjzf0.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岂料话还没说完就被刘辅拎着衣领甩到一旁,又听他喝道:“滚开!”
几人还想再拦,只听唰地一声长刀出鞘,寒光逼人的刀锋落在为首那个兵的脖子上,肉皮自然不如刀硬,鲜血登时便流了下来,那人没想到刘辅敢拔刀,立马就愣住了。
谢字卿已经有些不耐烦,面色不善地踏进门内,刘辅的目光扫过众人,牙缝间漏出几个字:“别找死!”
两人脚步不停,内院里传来哭声,拉扯中听见孩童抽泣地呐喊:“不许你带走薛山长!”
随即是“啊”的一声男子惨叫,想必是那人的手背让人给咬了,叫骂声随后传来:“敢咬我?小兔崽子!”
薛冷竹气得发晕,口中斥道:“丁若愚!身为大理寺少卿,对着大渊百姓喊打喊杀,你就是这样办差的!”
丁若愚没言语。
被咬的那人是丁若愚的手下,大理寺的官差,平日里没受过这气,抬起手背见着满手的鲜血淋漓,怒火中烧,抬手就要去抓那个孩子的头发。
谁知他刚要摸到那孩子的衣角,一道冰凉的刀锋便率先搅合进来,顺着他的胳膊游龙般一绕,黑色的衣料瞬间便被挑开!
第66章 包庇那是你不了解我
刀刃的凉意似蛇一般如影随形,登时划出一道血口子,鲜血迸溅,那人立刻就松了手,退了两步。
众人皆是一怔,包括新上任不久的大理寺少卿丁若愚,几双眼睛抬眸去看,便见到刘辅面目狰狞,持刀而立,而他身后的谢字卿无可奈何地蹙着眉。
刘辅的刀尖滴着血,见状,大理寺的兵也都拔刀了,唰唰唰一通刀片响,书院的孩童全都吓哭了,呜哩哇啦吵成一团,鸡飞狗跳。
丁若愚见刘辅敢动刀,显然是没把大理寺放在眼里,心中恨意横生,本来想跟谢字卿无言地对峙片刻,可却实在被这哭声吵得受不了,先开口讥笑道:“谢侍郎?”
谢字卿倒是笑意温和:“都是熟人,不必寒暄。”
丁若愚冷哼,睨了一眼自己手下那个跟刘辅对峙的兵,阴阳怪气地笑斥道:“放肆,还不放下刀,这位是谢侍郎的人,打狗也要看主人。”
谢字卿冷笑,对丁若愚颔首:“多谢。”
随即又对刘辅道:“听丁少卿的,别对着他比划了,丁少卿是为贤王殿下办差的。”
这倒是把丁若愚比作狗了,刘辅心领神会,旋即收刀揖礼:“丁少卿,下官冒犯。”
霎时,丁若愚面色铁青,憋了片刻,冷笑一声,蓦地拔高了腔调:“谢侍郎也是懂律法的,却在大理寺办差之时横加阻挠,甚至纵下行凶,伤我大理寺的兵,不知谢侍郎将大理寺置于何地,将贤王置于何地,将大渊法度置于何地?”
“奉劝丁少卿一句,别跟刑部的人比罗织罪名,”谢字卿哼笑,“谢某这两年办了多少京畿官员,就算丁少卿上任不久也该有所耳闻,急着拉我下水,小心得不偿失。”
听闻此言,丁若愚的面色再也无法淡然,骤然锁紧了眉。
谢字卿又道:“再说横加阻挠,纵下行凶这两桩罪名又从何说起?谢某带属下查案,途径此处听闻吵闹不断,更听见什么……对着大渊百姓……”
他故作沉思,仿佛想不起来了,刘辅立即义愤填膺地接上:“喊打喊杀!”
“对了,”谢字卿点头,移步到丁若愚面前,一字一顿道,“对着大渊百姓喊打喊杀,丁少卿,刑部可不光是办朝廷的案子,保护百姓也是职责所在,大理寺以多欺少,恃强凌弱,你说谢某,该不该拔刀?”
话音刚落,谢平已带着刑部的差役涌了进来,进门见谢字卿和刘辅被大理寺的人拿刀抵着,瞬间也都拔了刀,两方短兵相接,一触即发!
丁若愚的面色顿时白了又白,他这次本是秘密行动,没知会旁人,不曾想事情闹到这么大,心中暗暗后悔。
暗想自己确实有些心急了,而跟谢字卿打交道,最怕心急,不知怎的就被他找到错处,反将一军,不仅拿不到好处,反而耽误了正事。
压抑片刻心中的火气,丁若愚僵硬一笑,好言好语道:“丁某失言,谢侍郎勿怪罪。”
又对手下的官差道:“都把刀收了!”
一阵刀入鞘声,丁若愚道:“都是为上面办差的,还请谢侍郎行个方便,莫要为难,这位薛娘子,丁某今日定是要带走的。”
薛冷竹毫无惧色,闻言冷哼:“带人可以,倒要拿出罪证,我虽办了这私学,可又算什么罪过?便是新政,也只说了封禁,并未说连人都要一并抓走,大理寺无凭无据,迫害忠良之辈,不知此事朝廷可曾知晓?”
谢字卿理所当然的“嗯”了一声,也看向丁若愚:“薛娘子说的不错,大理寺何故抓人?封禁私学这个差事也是刑部之责,轮不到丁少卿代劳,况且新政只是在议,还未执行,少卿如此心急,行事如此不当,岂不是迫害贤王殿下的名声?他日若朝廷失了民心,新政更加举步维艰,丁少卿一人可担的了这份责任?”
丁若愚喉间一滚,算是见识了谢字卿攀扯人的本事,心潮汹涌,把这几日的事都在心里过了一遍,他新官上任,见新政迟迟推行不动,便有了在贤王面前立功表现的心思。
前几日查证了国子祭酒家的薛娘子开设私学,心中狂喜,想将这局做成薛祭酒以权谋私,以职务之便开办私学,收受贿赂公报私囊。
若是薛祭酒搅入这等风波,今后无论官学私学都要翻天覆地。
可眼下,薛冷竹这人不好对付,就是抓了严刑逼供,此事也未必能成,刑部又名正言顺地掺和进来,太过棘手,加之谢字卿的身份,东都谢氏,天子近臣,与贤王甚至三位皇嗣的关系都是说不清道不明。
前段时候谢字卿重病,探病的人里,谢字卿也只见了贤王手下的顾少监,似有投靠之意,贤王的态度亦有些暧昧,若因他此刻贸然行动坏了贤王的好事,下场恐怕不会太好。
顿了片刻,丁若愚狠下心来揖了一礼:“丁某只见新政推行艰难,欲为贤王殿下分忧,岂料惹了更大的乱子,回去丁某便向上面请罪,还请谢侍郎,薛娘子宽恕。”
薛冷竹自然知晓此事没完,丁若愚暂时偃旗息鼓只是不想亏损更多,当下也不纠缠,微微颔首。
谢字卿亦是一笑,回礼道:“言重。”
眼见着大理寺的人走远,一群孩子才敢动弹,扑到薛冷竹身上哭,七嘴八舌道:“山长,山长……”
薛冷竹抓过两个检查伤势,见都无碍,对孩子们道:“这次多亏了谢侍郎。”
那群小孩不敢对着谢字卿造次,都蔫吧着低下头给谢字卿行礼:“谢谢哥哥。”
谢字卿不动声色地摸了下鼻尖,忽然从袖中掏出一捧做成小猫形状的布偶,说道:“拿着玩去。”
薛冷竹嘴角一抽,见他身姿俊逸,潇洒风流,想不出为何随身带着这些,待他分完了布偶,才道:“多谢大人相救,日后必将报答。”
谢字卿掸了掸衣袍,道:“职责所在,不必同我客气。”
“是,”谢字卿毕竟跟宋疏遥关系微妙,薛冷竹只觉与他独处时浑身都不自在,赶紧行礼道,“谢侍郎,既然您已知晓创办学堂一事,我便不必再行遮掩,稍后还有些事,不便多留大人,得空再去拜谢您。”
谢字卿淡声询问:“薛娘子稍后是要去相府同疏遥商议此事吗?”
薛冷竹眉心一沉,正欲反驳此事与宋疏遥无关,便又听谢字卿道:“我正要去相府议事,一起走一趟吧,恰好有些事情要问薛娘子,单独请你去刑部倒不如今日顺路
问了。”
两人坐着刑部的马车一道往宋府去,薛冷竹自知身上的官司数不胜数,不知他要问哪件事,一时不敢贸然开口。
好在谢字卿并不打算为难,开门见山道:“丁若愚本欲借你牵扯薛祭酒,以此动摇大渊庠序之本,他的想法不错,若能做好,确有打破僵局之效,好在他急功近利,行事不周,才未能成事,只是此人绝不会善罢甘休,防患未然,薛娘子暂且将书院的牌匾摘下,更名‘养育堂’吧。”
鹿鸣书院都是孩童,并无科考举子,名称一换,私学直接变为收容坊,倒很合理,薛冷竹不禁暗中敬佩他投机取巧的本事,点头道:“谢侍郎思虑周全。”
见他真的为此事上心,还开诚布公地道出其中利害,不论是因着宋疏遥的关系,还是他心系民生百姓,薛冷竹都对他心存感念,改观些许,她一向以德报德,便道:“还请谢侍郎问话,我必据实相告,与大人互通有无。”
谢字卿也没客气,敛眉看向她的眼睛,漫不经心道:“好,南平书坊的获利所得,够各处书院的开销吗?”
这一问直接让薛冷竹后背一僵,一时语塞,她不曾想谢字卿已经查到这来,为保安全,南平书坊及她名下产业的房契地契均用化名,纵使谢字卿再神通广大,也不该这么快查到她身上。
https:///yanqing/01_b/bjzf0.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