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半晌,李岳川才颤声道:“朔儿他,当真死在西陵?”
“您还在关心他吗?”李庭冷冷地看着他,“您心疼李朔,您也心疼李恒和李婉,却唯独不心疼儿臣。”
李岳川的目光锁在他的身上,问道:“你杀了他?”
“是他的命不够硬,”李庭冷嗤,自顾自道:“李恒李婉乃张皇后所出,李朔自幼养在谢皇后身边,皆是身份尊贵,唯有儿臣,母妃出身低微,自始至终,都不被看中,儿臣也是您的血脉,却只配做储君的垫脚石,这公平吗,您岂能偏心至此?”
李岳川咳了两声:“恒儿死后,朕并非没想过立你为太子,只是你行事狠绝,为争储君之位构陷兄弟,手段狠辣毫无仁善,若是心里没有百姓,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也不过枉然。”
李岳川睨着他,“且你所用之人,多为趋炎附势之徒,为求权柄不择手段,朝中贤才,不过因政见相悖,便遭你构陷打压,用人容人都不能,如何担得起江山社稷!”
“儿臣怎会心无百姓!您只见儿臣打压异己,却不见那些老臣结党营私,屡屡阻挠新政!朝堂暗流汹涌,若不先肃清反对之声,政令如何推行?”李庭双拳紧握,指节泛白,“当务之急是攥紧权柄、稳固朝纲,待大局平定,儿臣自有利国利民之策,若放任满朝掣肘,内耗不休,才是真正将百姓置于水火!”
说到此处,李庭几乎歇斯底里,可他很快平复了心绪,肯定道:“父皇瞧不上我,自然看我做什么都是错,可偏心的人是父皇,给我权利以至引火烧身的人也是父皇,自始至终就是你错了,不是我错了。”
李岳川眼中朦胧,看着李庭眸底的肃杀,忽然想起,上一次在昭明殿,李恒自刎在他面前。
这一次,则是他另一个儿子,与他势不两立,水火不容。
他此前一向清醒明白,看透一切,可在弥留之际,他忽然看不透了。
“庭儿,”李岳川双眼猩红,心中骤然一痛,用力最后的力气攥住李庭的手腕,“我的确愧对于你,可你既生在帝王家,便要懂得这皇子身份从来不是恩赐,而是无法逃避的责任,这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尊荣,你生来便要以社稷为己任,磨炼储君,是你分内之事,应当荣幸,必要时,即便舍了性命,也是在所不惜!”
李庭闻言嗤笑:“父皇说得好听,若你是我,可会视这等处境为荣幸?”
李岳川正色道:“皇家之血,生来便是为江山社稷而流!岂有怨言?”
李庭默然无言,旋即冷笑半晌,大梦初醒般叹息一声,握紧手中的诏书,道:“父皇,我原以为你是舐犊情深之人,今日才算明白,你才是最无情的。”
“既然皇子生来就该为江山社稷流血,那本王死去的两位兄弟也不该有所怨言,而是死得其所,父皇就当他们是儿臣的垫脚石吧。”
李庭拂落李岳川的手,转过身,手臂垂落,茫然地往前走着,半是嘲讽半是失望般道:“明日儿臣会接替您成为大渊朝的新君,父皇来日归天,应该庇佑儿臣才是。”
李岳川咳嗽不断,鲜血在喉间翻滚,发出诡异的闷响。
像朽木的折断声,抑或是废旧钟楼里梵钟摇曳的颤响。
他们的父子情谊,就到这了,各持一词,都有自己的道理,谁对呢?谁错呢?
爱沉重,恨也沉重,血浓于水,当真吗?
他不信这些。
子时末,皇宫里传出刺耳的钟声,是帝王驾崩的丧钟,皇宫内外灯火通明,宫道上的人皆是步履急促,随着寒风灌入耳中的除了雪花,还有凛冽的哀哭。
第88章 黑云诸位因我受苦了
刑部盯梢的密探一直藏在暗处不敢松懈,三更天,风雪呼啸,几声钟响,惊得树梢积雪簌簌抖落。
他们负责盯着谢字卿和刑部动向,这几日刑部通宵达旦,这四人便也没有眨眼的时候,丧钟过,接到宫里的飞鸽传书:圣上驾崩,将有大变,盯紧谢字卿,诛杀宋疏遥。
几人得令,从屋顶悄然滑落,身法飘逸,顺着火光一路摸到关押人犯的大牢。
这牢狱构造他们已是极为熟悉,不多时便到了宋疏遥的牢房门口,削铁如泥的长刀一劈,牢门的锁链应声落地。
角落里有个潦草的身影,身着囚服,背身躺着,像是没听见铁索声,竟纹丝不动,其中一密探见状,微一皱眉。
另外几人也察觉不对,那躺着的倒像是个假人,互相交换个眼色,几人一同持刀上前,刚要出刀,地上那条人形却以疾如雷电之势腾空而起,寒芒骤现,登时削得其中一人脑袋分家!
其余三人哪来得及反应,牢门外突然灯火乍明,再看那拔地而起的人形,竟是穿着囚服的刘辅!
刘辅擦了一把脸上的血迹,笑意森然道:“清君侧,诛杀贤王乱党!”
他早就穿着囚服在此等候贤王派来的杀手,而宋疏遥早些时候便已出了刑部。
她生平第一次越狱,每走一步都是胆战心惊,天色虽暗,可总觉得有人盯着,如此走了一段路,一拐弯,朦胧中看见几个儒生打扮的人在墙边站着,她多看了一眼,竟认出最前面那个是大都督吕绩手下的副将严文渊。
两人在泽州时见过,严文渊也立即认出了她,众目睽睽,不能行礼,便不动声色地看了她一眼。
宋疏遥心中一紧,亦是不敢行礼,走过去低声道:“严将军怎么来了?”
“奉大都督和谢尚书之命前来接应娘子。”
“吕将军也来东都了?”宋疏遥的瞳孔猛地一缩。
吕绩手中有泽州的鲲鹏军,这是离皇城最近的一支军队,鲲鹏军毕竟不是谢氏的私兵,清君侧之举,看似师出有名,实则如履薄冰,事成,则可拨
乱反正,匡扶朝纲,一旦失败,便会被扣上篡朝谋反的罪名,不仅身败名裂,更会累及宗族,谢字卿能说动吕绩参与清君侧,定是许久之前便开始准备,只待今日。
“大都督还未赶来,末将做个先锋,还请宋娘子随我到宣王府落脚。”
他说着拿出一套儒生的衣服递给宋疏遥:“宋娘子先换身衣服,方便行事。”
宋疏遥边说边把衣服往身上套,又问道:“将军们为何扮成儒生模样,这夜黑风高,一群士子在街上行走,岂不显眼?”
严文渊道:“宋娘子有所不知,今日儒生在大理寺门前闹事,现在还未散去,咱们这么一扮,谁也看不出端倪。”
“闹事?为何闹事?”
“为了让大理寺放人,营救东洲客。”
宋疏遥脸上变色,眉毛像是打了死结:“山雨欲来,若是今夜动起手来,这群儒生岂不是危险?”
严文渊道:“谢尚书已有吩咐,待将宋娘子送到宣王府,我等就去大理寺疏散人群,以保儒生安危。”
宋疏遥立即道:“不去宣王府了,咱们一起去大理寺。”
天色昏沉,大理寺门前却亮如白昼,列队的禁军支起火把,如一道火墙般将成群结队的白衣儒生隔绝在外。
这群人里,除了儒生,还有形形色色的读书人,女子,男子,青年,少年,不知在何处而来,皆在此时聚集一处,口中喝道:“放东洲客出来!她不过是揭露真相,何罪之有!”
“释放东洲客”的叫喊声,海浪似的一波盖过一波,前头拿刀抵着人潮的禁军早已烦躁不堪,冲后边的人道:“范将军怎的还不回来?要不把这些带头闹事的抓了吧!”
薛冷竹站在木架子搭起来的高台上,穿了一袭飘然的白衣,风吹过衣带翩跹,仔细看时,裙上写了密密麻麻的小字,竟是宋疏遥之前写的“讨贤王檄文”,她穿得单薄,风雪中站了两个时辰,已经面色发白,摇摇欲坠。
“我再去宫里问问,”那禁军道,“你带弟兄们再坚持一会。”
话音刚落,远处几个禁军便簇拥着一个人过来,正是刚从宫里回来的范将军。
“将军,可见到贤王殿下了?这些人抓还是不抓?总不能跟他们僵持一夜,大典在即啊!”
范将军面色阴沉,已然心烦到极致,半晌吐出几个字来:“杀了吧。”
“是……啥?杀了?”那人以为自己听错了。
“啊?”禁军中一片哗然,“杀了?杀哪个?”
这些闹事的人里,不少都有些背景,官宦子女,士子大儒,哪怕是国子监里的学生,日后都是要入朝为官的,莫说杀了,就算是抓了,这些文人的笔杆子都饶不了他们。
范将军看向手下的兵:“那个带头的薛冷竹本就和东洲客沆瀣一气,东洲客今日已经定罪,薛冷竹是同党,可以杀,至于其他人,若是抵抗激烈,拒不退去,也抓几个杀了。”
“……”
“贤王殿下的命令,咱们也不得不听,”范将军看着纹丝不动的禁军,双目一瞪,催促道:“去啊!”
“是!”
一行人得令,拔出刀来,气势汹汹地行至众人面前,吆喝道:“不想死的赶紧回家去,若是不走,刀剑可不长眼睛!”
https:///yanqing/01_b/bjzf0.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您还在关心他吗?”李庭冷冷地看着他,“您心疼李朔,您也心疼李恒和李婉,却唯独不心疼儿臣。”
李岳川的目光锁在他的身上,问道:“你杀了他?”
“是他的命不够硬,”李庭冷嗤,自顾自道:“李恒李婉乃张皇后所出,李朔自幼养在谢皇后身边,皆是身份尊贵,唯有儿臣,母妃出身低微,自始至终,都不被看中,儿臣也是您的血脉,却只配做储君的垫脚石,这公平吗,您岂能偏心至此?”
李岳川咳了两声:“恒儿死后,朕并非没想过立你为太子,只是你行事狠绝,为争储君之位构陷兄弟,手段狠辣毫无仁善,若是心里没有百姓,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也不过枉然。”
李岳川睨着他,“且你所用之人,多为趋炎附势之徒,为求权柄不择手段,朝中贤才,不过因政见相悖,便遭你构陷打压,用人容人都不能,如何担得起江山社稷!”
“儿臣怎会心无百姓!您只见儿臣打压异己,却不见那些老臣结党营私,屡屡阻挠新政!朝堂暗流汹涌,若不先肃清反对之声,政令如何推行?”李庭双拳紧握,指节泛白,“当务之急是攥紧权柄、稳固朝纲,待大局平定,儿臣自有利国利民之策,若放任满朝掣肘,内耗不休,才是真正将百姓置于水火!”
说到此处,李庭几乎歇斯底里,可他很快平复了心绪,肯定道:“父皇瞧不上我,自然看我做什么都是错,可偏心的人是父皇,给我权利以至引火烧身的人也是父皇,自始至终就是你错了,不是我错了。”
李岳川眼中朦胧,看着李庭眸底的肃杀,忽然想起,上一次在昭明殿,李恒自刎在他面前。
这一次,则是他另一个儿子,与他势不两立,水火不容。
他此前一向清醒明白,看透一切,可在弥留之际,他忽然看不透了。
“庭儿,”李岳川双眼猩红,心中骤然一痛,用力最后的力气攥住李庭的手腕,“我的确愧对于你,可你既生在帝王家,便要懂得这皇子身份从来不是恩赐,而是无法逃避的责任,这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尊荣,你生来便要以社稷为己任,磨炼储君,是你分内之事,应当荣幸,必要时,即便舍了性命,也是在所不惜!”
李庭闻言嗤笑:“父皇说得好听,若你是我,可会视这等处境为荣幸?”
李岳川正色道:“皇家之血,生来便是为江山社稷而流!岂有怨言?”
李庭默然无言,旋即冷笑半晌,大梦初醒般叹息一声,握紧手中的诏书,道:“父皇,我原以为你是舐犊情深之人,今日才算明白,你才是最无情的。”
“既然皇子生来就该为江山社稷流血,那本王死去的两位兄弟也不该有所怨言,而是死得其所,父皇就当他们是儿臣的垫脚石吧。”
李庭拂落李岳川的手,转过身,手臂垂落,茫然地往前走着,半是嘲讽半是失望般道:“明日儿臣会接替您成为大渊朝的新君,父皇来日归天,应该庇佑儿臣才是。”
李岳川咳嗽不断,鲜血在喉间翻滚,发出诡异的闷响。
像朽木的折断声,抑或是废旧钟楼里梵钟摇曳的颤响。
他们的父子情谊,就到这了,各持一词,都有自己的道理,谁对呢?谁错呢?
爱沉重,恨也沉重,血浓于水,当真吗?
他不信这些。
子时末,皇宫里传出刺耳的钟声,是帝王驾崩的丧钟,皇宫内外灯火通明,宫道上的人皆是步履急促,随着寒风灌入耳中的除了雪花,还有凛冽的哀哭。
第88章 黑云诸位因我受苦了
刑部盯梢的密探一直藏在暗处不敢松懈,三更天,风雪呼啸,几声钟响,惊得树梢积雪簌簌抖落。
他们负责盯着谢字卿和刑部动向,这几日刑部通宵达旦,这四人便也没有眨眼的时候,丧钟过,接到宫里的飞鸽传书:圣上驾崩,将有大变,盯紧谢字卿,诛杀宋疏遥。
几人得令,从屋顶悄然滑落,身法飘逸,顺着火光一路摸到关押人犯的大牢。
这牢狱构造他们已是极为熟悉,不多时便到了宋疏遥的牢房门口,削铁如泥的长刀一劈,牢门的锁链应声落地。
角落里有个潦草的身影,身着囚服,背身躺着,像是没听见铁索声,竟纹丝不动,其中一密探见状,微一皱眉。
另外几人也察觉不对,那躺着的倒像是个假人,互相交换个眼色,几人一同持刀上前,刚要出刀,地上那条人形却以疾如雷电之势腾空而起,寒芒骤现,登时削得其中一人脑袋分家!
其余三人哪来得及反应,牢门外突然灯火乍明,再看那拔地而起的人形,竟是穿着囚服的刘辅!
刘辅擦了一把脸上的血迹,笑意森然道:“清君侧,诛杀贤王乱党!”
他早就穿着囚服在此等候贤王派来的杀手,而宋疏遥早些时候便已出了刑部。
她生平第一次越狱,每走一步都是胆战心惊,天色虽暗,可总觉得有人盯着,如此走了一段路,一拐弯,朦胧中看见几个儒生打扮的人在墙边站着,她多看了一眼,竟认出最前面那个是大都督吕绩手下的副将严文渊。
两人在泽州时见过,严文渊也立即认出了她,众目睽睽,不能行礼,便不动声色地看了她一眼。
宋疏遥心中一紧,亦是不敢行礼,走过去低声道:“严将军怎么来了?”
“奉大都督和谢尚书之命前来接应娘子。”
“吕将军也来东都了?”宋疏遥的瞳孔猛地一缩。
吕绩手中有泽州的鲲鹏军,这是离皇城最近的一支军队,鲲鹏军毕竟不是谢氏的私兵,清君侧之举,看似师出有名,实则如履薄冰,事成,则可拨
乱反正,匡扶朝纲,一旦失败,便会被扣上篡朝谋反的罪名,不仅身败名裂,更会累及宗族,谢字卿能说动吕绩参与清君侧,定是许久之前便开始准备,只待今日。
“大都督还未赶来,末将做个先锋,还请宋娘子随我到宣王府落脚。”
他说着拿出一套儒生的衣服递给宋疏遥:“宋娘子先换身衣服,方便行事。”
宋疏遥边说边把衣服往身上套,又问道:“将军们为何扮成儒生模样,这夜黑风高,一群士子在街上行走,岂不显眼?”
严文渊道:“宋娘子有所不知,今日儒生在大理寺门前闹事,现在还未散去,咱们这么一扮,谁也看不出端倪。”
“闹事?为何闹事?”
“为了让大理寺放人,营救东洲客。”
宋疏遥脸上变色,眉毛像是打了死结:“山雨欲来,若是今夜动起手来,这群儒生岂不是危险?”
严文渊道:“谢尚书已有吩咐,待将宋娘子送到宣王府,我等就去大理寺疏散人群,以保儒生安危。”
宋疏遥立即道:“不去宣王府了,咱们一起去大理寺。”
天色昏沉,大理寺门前却亮如白昼,列队的禁军支起火把,如一道火墙般将成群结队的白衣儒生隔绝在外。
这群人里,除了儒生,还有形形色色的读书人,女子,男子,青年,少年,不知在何处而来,皆在此时聚集一处,口中喝道:“放东洲客出来!她不过是揭露真相,何罪之有!”
“释放东洲客”的叫喊声,海浪似的一波盖过一波,前头拿刀抵着人潮的禁军早已烦躁不堪,冲后边的人道:“范将军怎的还不回来?要不把这些带头闹事的抓了吧!”
薛冷竹站在木架子搭起来的高台上,穿了一袭飘然的白衣,风吹过衣带翩跹,仔细看时,裙上写了密密麻麻的小字,竟是宋疏遥之前写的“讨贤王檄文”,她穿得单薄,风雪中站了两个时辰,已经面色发白,摇摇欲坠。
“我再去宫里问问,”那禁军道,“你带弟兄们再坚持一会。”
话音刚落,远处几个禁军便簇拥着一个人过来,正是刚从宫里回来的范将军。
“将军,可见到贤王殿下了?这些人抓还是不抓?总不能跟他们僵持一夜,大典在即啊!”
范将军面色阴沉,已然心烦到极致,半晌吐出几个字来:“杀了吧。”
“是……啥?杀了?”那人以为自己听错了。
“啊?”禁军中一片哗然,“杀了?杀哪个?”
这些闹事的人里,不少都有些背景,官宦子女,士子大儒,哪怕是国子监里的学生,日后都是要入朝为官的,莫说杀了,就算是抓了,这些文人的笔杆子都饶不了他们。
范将军看向手下的兵:“那个带头的薛冷竹本就和东洲客沆瀣一气,东洲客今日已经定罪,薛冷竹是同党,可以杀,至于其他人,若是抵抗激烈,拒不退去,也抓几个杀了。”
“……”
“贤王殿下的命令,咱们也不得不听,”范将军看着纹丝不动的禁军,双目一瞪,催促道:“去啊!”
“是!”
一行人得令,拔出刀来,气势汹汹地行至众人面前,吆喝道:“不想死的赶紧回家去,若是不走,刀剑可不长眼睛!”
https:///yanqing/01_b/bjzf0.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