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一人一狗面面相觑。
“你对他干嘛了?”路屿舟敏觉地问。
大黑眨着水灵的大眼睛,不语,只一味装无辜。
-
早七点,一中门口最后一班校车停靠站,男生打后门下来,摘了头顶的鸭舌帽。
他没睡醒,眼皮困懒地垂着,但还是勉强揉了一下脸颊,打起精神。
手机屏幕还停留在某个聊天框,60s语音轰炸堆积成山,后面都跟着未读的小红点。
盛遇没理,切到导航app,找到教学楼方位迈开步子,又切回来点开了第一条未读语音。
“抱错归抱错,路家直系亲属都过世了,你有必要搬回那套老宅子吗——”
“盛家又不是养不起两个小崽子,养你们加起来的钱也就是洒洒水——”
“什么年代了还搞这一套,哪个大傻缺出的馊主意——”
正在微信里大骂特骂的这位是盛家大伯的独子,盛嘉泽。跟父亲定居国外,逢年过节才回来。最近出了这么大事,盛家正动荡着,分散在各地的亲人、别管是在外国还是外星球,都订了最近的机票回家。
盛遇搬出盛家的事办得悄悄的,盛嘉泽今天刚知道,一怒之下怒了一下,没敢质问盛开济,但敢清早五点半把小堂弟吵醒,全然不顾祖国花朵的睡眠。
盛遇连挂掉三个电话,也没了睡意,早早收拾了资料来学校报道。
一中最近月考,今天是最后一天,还剩几个实验班在奋战,普通班全部放假,此时人不多,校门上方环绕着早点摊的雾气。他没什么胃口,略过这些小摊直接扎进了校门。
盛遇刚进校门,旁边的米粉店走出个身形修长的男生,今天放假,学生们穿的常服,这人套了件简单的黑t,肩胛骨清瘦挺拔,微屈的手指勾着一份打包的炒米粉。
“老路——”停顿间,一个窜天猴似的人影在对面马路一个急刹,远远地朝他招手。
路屿舟微微颔首,眨个眼的功夫,窜天猴就窜到了眼前——
“给,千万别留疤,你这张脸能当整容模板,我要拿去卖的。”
夏扬煞有其事地给他递了一管祛疤凝胶。
“……”路屿舟垂着眼皮,不咸不淡地说:“不要。”
细看去,这位帅哥下巴侧面有一道不怎么明显的擦伤,涂了碘伏,还没完全结痂。
他最近在夏扬家借住,夏扬的母亲经营着间棋牌室,规模不大,来往的客人普遍素质不高,偶尔会有输红眼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是他俩出马,毕竟是人高马大的青壮小伙子,往外一站就能唬住不少人。
但昨晚出了点状况。
闹事的客人喝了几两马尿,浑身腥躁,一进门夏扬就说不好,果不其然,打到一半就掀了牌桌,跟同桌的人打起来。
两人在拦架的时候出了意外,路屿舟的脸在墙上剐蹭了一下。
夏扬间歇性耳聋,不由分说地把凝胶塞进他书包侧袋,又从塑料袋里拿出一盒创可贴,“给。”
“家里不是还有吗?”
“满五十减十,凑单买的,反正是消耗品。”
路屿舟就懒得说了,接过来随手塞进另一侧书包口袋。
今天值班的门卫难搞,夏扬摘下书包,把捎带的米粉往拉链里塞,边忙活边说:“对了,你昨晚半夜跑出去干嘛了?你回来的时候我妈都睡着了,她今早还问我呢。”
“没干嘛,拿个快递。”
“稀罕!快递站就两步路,你可去了半小时!”
路屿舟取出口袋里的校牌,在手指上缠了几圈,松垮垮地垂在身侧,“寄到家里了,回去拿的。”
夏扬背顿时笑嘻嘻地说:“我说嘛,都把大黑带过来了,肯定回了一趟喜鹊巷。咋样?”
“什么?”
“你家里不是住了一个人吗。”
路屿舟沉默了几秒。
严格来说,他得叫夏扬一声表哥。夏扬的母亲也就是他姨妈,在他父亲去世后成了他的新监护人,靠着一间棋牌室把他们拉扯大了。
盛家最初找上门的时候,是以资助的名义,姨妈文化水平不高,听不懂那些专业名词,至今还以为路屿舟频繁去盛家,是为了感谢盛董事长的资助之恩。
夏扬看出了些端倪,但路屿舟不说,他也不问。
直到前段时间路屿舟莫名其妙搬出了家里的老宅子,一问,只说备考物理竞赛,来他家蹭饭。夏扬不是个傻的,后来偷偷回去过一趟,听喜鹊巷的大姨们说,那间老宅子新住进去一个年轻男生。
“……你是百科全书吗?什么都要知道。”路屿舟没什么反应。
“谬赞。”夏扬嘿嘿笑着,说:“我好奇啊,他是你谁啊?还为了他从老宅子搬出来……这里头铁定有事。”
路屿舟:“有针线吗?”
“干嘛?”
“把你嘴缝起来。”
夏扬做了个拉拉链的手势,表示自己安分了。
一中主教学楼有两栋,慎行楼和知行楼,中间以连廊打通,采光很好,大片日光穿梭在树影间,婆娑地打下亮块。
盛遇轻松找到了高二年级组办公室,他的新班主任姓刘,叫刘榕,工位空着,同办公室的老师说今天有班主任例行会议,刘老师一时半会儿回不来。
“坐这儿等吧。”说话的女老师给他倒了杯水,指了个空位给他。
盛遇礼貌道谢,就着桌上摊开的数学习题册打发时间。
看了一会儿,他觉得不妙。
市一中是市区重点中学,名号响亮,盛遇此前就读于国际中学,成绩嘛……不自谦地说一句,还能拿得出手,否则也不会直接被分进重点实验班。可他一看这习题册,心里就咯噔跳了两下。
难是不难,可显而易见的,高二实验班已经把全部高中课程学完了,习题册上方赫然印着:二轮复习组卷(十六)
二轮,复习,组卷。
还十六。
“怎么?有压力?”
他跟块木板一样僵在座位前,细心的女老师立刻留意到他的异样,端着保温杯过来笑道:“国际中学和重高侧重点不同,有压力是正常的,慢慢来就好了。”
盛遇干笑了两声。
a市国际中学有个外号,叫留学生摇篮,把孩子送进这所学校的家长多半已经铺设好留学道路,不走高考,主科目学得也不急,高二就只上高二的课。
盛遇是个高二学生,目前不高不低,正是高二水平。
他抬起手,把习题册翻了一页,这本作业也不知道是谁的,解题步骤省略到了极致,要不是有分,兴许连∵∴都懒得写,正不正确不知道,但如果一中都是这种水平,盛遇觉得自己可以准备吊车尾了。
女老师看着习题册,忽然想起什么,转头说:“这次物理竞赛该出结果了吧?成绩怎么样?”
“我刚看过公布栏,一中有一个一等奖。”
“不错啊,哪班的?”
“还能有谁,一班那小孩呗。”
办公室的老师们你一言我一语闲谈起来,盛遇对他们谈论的主人翁丝毫不感兴趣,他现在自顾不暇,正琢磨着上哪儿补高三的课呢。
说话间,办公室门蓦地被人推开,一个戴黑框眼镜的女老师风风火火闯进来,单手拧开了保温盖,“聊什么呢?这么热闹——”
她牛饮了几大口水,像块泡开的海绵一样整个人活络过来,扫了两眼,捕捉到窗边坐姿端正的男生,“这谁?长得跟漫画似的,艺术学校来串门啦。”
“嗯,恭喜你。”靠墙的男老师揶揄着接了一句:“你们一班现在的平均颜值,能跟艺术班pk了。”
盛遇适时站起来,朝她鞠躬,幅度不大不小,修剪整齐的头发刚好在眉上的位置。
“老师好,我是盛遇。”
墙上广播响了一阵,把一干偷闲的阅卷老师召唤到隔壁教务楼,偌大一个办公室眨眼间变得空落,只剩三两道影子。
“学校放月假,接下来三天都不用上课。我看你的资料里有走读申请,这几天多来学校附近转转吧,熟悉路线。这几本是年级组推荐书目,学校不发,你们自己买……”空白草稿纸上刷刷列了几本辅导书,刘榕说着说着忽然一顿,中性笔在纸上留下一个越晕越大的墨点。
刘榕说话跟走路一样,都有股雷厉风行的劲儿,听她指导像有雨珠子噼里啪啦地砸耳膜,盛遇正听得愣神,忽然雨珠子停了。
他茫然地抬头,对上新班主任若有所思的眼神。
“你的头发是哪儿剪的?”新班主任问。
盛遇:“……”
这可真是脱缰跑马、没个主题。盛遇还顺着她的话想了一阵,所幸刘榕也没想细问,敲了一下桌面拉回他的思绪,拍板说:“地址发我,回头我让我们班那些小子都去剪,你这发型好看。”
她从业十一年,还是头一次见到学生头发剪得这么标准又这么好看的,拍张照裱起来就是现成的示例。
“你对他干嘛了?”路屿舟敏觉地问。
大黑眨着水灵的大眼睛,不语,只一味装无辜。
-
早七点,一中门口最后一班校车停靠站,男生打后门下来,摘了头顶的鸭舌帽。
他没睡醒,眼皮困懒地垂着,但还是勉强揉了一下脸颊,打起精神。
手机屏幕还停留在某个聊天框,60s语音轰炸堆积成山,后面都跟着未读的小红点。
盛遇没理,切到导航app,找到教学楼方位迈开步子,又切回来点开了第一条未读语音。
“抱错归抱错,路家直系亲属都过世了,你有必要搬回那套老宅子吗——”
“盛家又不是养不起两个小崽子,养你们加起来的钱也就是洒洒水——”
“什么年代了还搞这一套,哪个大傻缺出的馊主意——”
正在微信里大骂特骂的这位是盛家大伯的独子,盛嘉泽。跟父亲定居国外,逢年过节才回来。最近出了这么大事,盛家正动荡着,分散在各地的亲人、别管是在外国还是外星球,都订了最近的机票回家。
盛遇搬出盛家的事办得悄悄的,盛嘉泽今天刚知道,一怒之下怒了一下,没敢质问盛开济,但敢清早五点半把小堂弟吵醒,全然不顾祖国花朵的睡眠。
盛遇连挂掉三个电话,也没了睡意,早早收拾了资料来学校报道。
一中最近月考,今天是最后一天,还剩几个实验班在奋战,普通班全部放假,此时人不多,校门上方环绕着早点摊的雾气。他没什么胃口,略过这些小摊直接扎进了校门。
盛遇刚进校门,旁边的米粉店走出个身形修长的男生,今天放假,学生们穿的常服,这人套了件简单的黑t,肩胛骨清瘦挺拔,微屈的手指勾着一份打包的炒米粉。
“老路——”停顿间,一个窜天猴似的人影在对面马路一个急刹,远远地朝他招手。
路屿舟微微颔首,眨个眼的功夫,窜天猴就窜到了眼前——
“给,千万别留疤,你这张脸能当整容模板,我要拿去卖的。”
夏扬煞有其事地给他递了一管祛疤凝胶。
“……”路屿舟垂着眼皮,不咸不淡地说:“不要。”
细看去,这位帅哥下巴侧面有一道不怎么明显的擦伤,涂了碘伏,还没完全结痂。
他最近在夏扬家借住,夏扬的母亲经营着间棋牌室,规模不大,来往的客人普遍素质不高,偶尔会有输红眼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是他俩出马,毕竟是人高马大的青壮小伙子,往外一站就能唬住不少人。
但昨晚出了点状况。
闹事的客人喝了几两马尿,浑身腥躁,一进门夏扬就说不好,果不其然,打到一半就掀了牌桌,跟同桌的人打起来。
两人在拦架的时候出了意外,路屿舟的脸在墙上剐蹭了一下。
夏扬间歇性耳聋,不由分说地把凝胶塞进他书包侧袋,又从塑料袋里拿出一盒创可贴,“给。”
“家里不是还有吗?”
“满五十减十,凑单买的,反正是消耗品。”
路屿舟就懒得说了,接过来随手塞进另一侧书包口袋。
今天值班的门卫难搞,夏扬摘下书包,把捎带的米粉往拉链里塞,边忙活边说:“对了,你昨晚半夜跑出去干嘛了?你回来的时候我妈都睡着了,她今早还问我呢。”
“没干嘛,拿个快递。”
“稀罕!快递站就两步路,你可去了半小时!”
路屿舟取出口袋里的校牌,在手指上缠了几圈,松垮垮地垂在身侧,“寄到家里了,回去拿的。”
夏扬背顿时笑嘻嘻地说:“我说嘛,都把大黑带过来了,肯定回了一趟喜鹊巷。咋样?”
“什么?”
“你家里不是住了一个人吗。”
路屿舟沉默了几秒。
严格来说,他得叫夏扬一声表哥。夏扬的母亲也就是他姨妈,在他父亲去世后成了他的新监护人,靠着一间棋牌室把他们拉扯大了。
盛家最初找上门的时候,是以资助的名义,姨妈文化水平不高,听不懂那些专业名词,至今还以为路屿舟频繁去盛家,是为了感谢盛董事长的资助之恩。
夏扬看出了些端倪,但路屿舟不说,他也不问。
直到前段时间路屿舟莫名其妙搬出了家里的老宅子,一问,只说备考物理竞赛,来他家蹭饭。夏扬不是个傻的,后来偷偷回去过一趟,听喜鹊巷的大姨们说,那间老宅子新住进去一个年轻男生。
“……你是百科全书吗?什么都要知道。”路屿舟没什么反应。
“谬赞。”夏扬嘿嘿笑着,说:“我好奇啊,他是你谁啊?还为了他从老宅子搬出来……这里头铁定有事。”
路屿舟:“有针线吗?”
“干嘛?”
“把你嘴缝起来。”
夏扬做了个拉拉链的手势,表示自己安分了。
一中主教学楼有两栋,慎行楼和知行楼,中间以连廊打通,采光很好,大片日光穿梭在树影间,婆娑地打下亮块。
盛遇轻松找到了高二年级组办公室,他的新班主任姓刘,叫刘榕,工位空着,同办公室的老师说今天有班主任例行会议,刘老师一时半会儿回不来。
“坐这儿等吧。”说话的女老师给他倒了杯水,指了个空位给他。
盛遇礼貌道谢,就着桌上摊开的数学习题册打发时间。
看了一会儿,他觉得不妙。
市一中是市区重点中学,名号响亮,盛遇此前就读于国际中学,成绩嘛……不自谦地说一句,还能拿得出手,否则也不会直接被分进重点实验班。可他一看这习题册,心里就咯噔跳了两下。
难是不难,可显而易见的,高二实验班已经把全部高中课程学完了,习题册上方赫然印着:二轮复习组卷(十六)
二轮,复习,组卷。
还十六。
“怎么?有压力?”
他跟块木板一样僵在座位前,细心的女老师立刻留意到他的异样,端着保温杯过来笑道:“国际中学和重高侧重点不同,有压力是正常的,慢慢来就好了。”
盛遇干笑了两声。
a市国际中学有个外号,叫留学生摇篮,把孩子送进这所学校的家长多半已经铺设好留学道路,不走高考,主科目学得也不急,高二就只上高二的课。
盛遇是个高二学生,目前不高不低,正是高二水平。
他抬起手,把习题册翻了一页,这本作业也不知道是谁的,解题步骤省略到了极致,要不是有分,兴许连∵∴都懒得写,正不正确不知道,但如果一中都是这种水平,盛遇觉得自己可以准备吊车尾了。
女老师看着习题册,忽然想起什么,转头说:“这次物理竞赛该出结果了吧?成绩怎么样?”
“我刚看过公布栏,一中有一个一等奖。”
“不错啊,哪班的?”
“还能有谁,一班那小孩呗。”
办公室的老师们你一言我一语闲谈起来,盛遇对他们谈论的主人翁丝毫不感兴趣,他现在自顾不暇,正琢磨着上哪儿补高三的课呢。
说话间,办公室门蓦地被人推开,一个戴黑框眼镜的女老师风风火火闯进来,单手拧开了保温盖,“聊什么呢?这么热闹——”
她牛饮了几大口水,像块泡开的海绵一样整个人活络过来,扫了两眼,捕捉到窗边坐姿端正的男生,“这谁?长得跟漫画似的,艺术学校来串门啦。”
“嗯,恭喜你。”靠墙的男老师揶揄着接了一句:“你们一班现在的平均颜值,能跟艺术班pk了。”
盛遇适时站起来,朝她鞠躬,幅度不大不小,修剪整齐的头发刚好在眉上的位置。
“老师好,我是盛遇。”
墙上广播响了一阵,把一干偷闲的阅卷老师召唤到隔壁教务楼,偌大一个办公室眨眼间变得空落,只剩三两道影子。
“学校放月假,接下来三天都不用上课。我看你的资料里有走读申请,这几天多来学校附近转转吧,熟悉路线。这几本是年级组推荐书目,学校不发,你们自己买……”空白草稿纸上刷刷列了几本辅导书,刘榕说着说着忽然一顿,中性笔在纸上留下一个越晕越大的墨点。
刘榕说话跟走路一样,都有股雷厉风行的劲儿,听她指导像有雨珠子噼里啪啦地砸耳膜,盛遇正听得愣神,忽然雨珠子停了。
他茫然地抬头,对上新班主任若有所思的眼神。
“你的头发是哪儿剪的?”新班主任问。
盛遇:“……”
这可真是脱缰跑马、没个主题。盛遇还顺着她的话想了一阵,所幸刘榕也没想细问,敲了一下桌面拉回他的思绪,拍板说:“地址发我,回头我让我们班那些小子都去剪,你这发型好看。”
她从业十一年,还是头一次见到学生头发剪得这么标准又这么好看的,拍张照裱起来就是现成的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