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柳棠华大咧咧躺在铺满干草的垫子上,直呼舒服。
  柳舜华笑道:“原本还担心你贪吃爱玩,这一路会有不适,我也是今日才知,你这般好养。”
  柳棠华翻个身,靠近柳舜华,“姐姐,这次出行虽然惊险,但我却一点都不后悔跟着。往日里,我都是听说书的讲战场上那些惊心动魄的厮杀,可今日遇着了方知惊险。”
  她叹了口气,“那些世人传颂的故事,于他们而言,却是实实在在的日常,如此一想,怎不让人唏嘘。”
  柳舜华头枕着手臂,看着上方漏进来的一丝星光,“是啊。我原想着,行万里路,看尽世间山水,是件畅快的事,而如今方知,世事不易。”
  柳棠华静静地躺着,“他们真是不容易,拼了命的搏杀,哪个不是伤痕累累,可到头来还不知能得到什么。侥幸的还能活着,或是挣得个功名。不幸的便是马革裹尸,客死他乡。”
  她喃喃道:“我真希望,这世道能一直太太平平的,四海无战事,天下晏然,每家每户都能康乐安宁。”
  黑暗中,柳舜华看不清棠华的脸,可心内却莫名震动,蓦地回想起前世。
  棠华被封皇后那日,她依例前去朝拜。
  年轻的皇后端坐宝座之上,金光雾绕之下,稚嫩的脸上已有几分不易察觉的威仪。
  她恍神了许久。
  那是她第一次意识到,被她护在羽翼下的妹妹,已长出翅膀,正欲振翅高飞。
  她的棠华,原来早已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
  柳棠华尤自伤感道:“姐姐你说,明日一别,我们还能再见到他们吗?”
  柳舜华拉过她的手,柔声道:“人这一生,聚散匆匆,过客太多,短暂相遇后,注定要分开。可就像流水东西,终究要归于大河。也许来日,在你不知道的时候,你们就已经重逢了。”
  月光柔和,静静流照在营帐内,两人眼皮渐沉,很快睡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柳舜华迷迷糊糊中醒了过来。
  夜里风大,吹动着营帐,掀起一角。
  她抬起眼皮向外一望,看到远处篝火旁一道熟悉的背影,就那么直直地坐在营帐外。
  挺拔坚毅,不动如山,静谧似水。
  一瞬间天地万物停滞,世间唯余他一人。
  是她熟悉的贺玄度。
  她知道,她又做梦了。
  第29章 第29章好久不见
  天亮后,柳舜华收拾好行囊,向万都尉告别。
  万都尉道:“昨夜快马回凉州城的将士已经探过路,前方很安全,并无贼匪,柳小姐可放心前行。”
  两人道谢过众将士,上了马车。
  柳棠华掀开车帘,对着众人不舍地挥手,前方站着的几人眼巴巴地看着她,红了眼眶。
  柳舜华目光不觉
  瞥向远处对面的山顶,烟岚云岫,迷雾一片。
  马车一路行得很顺,待日头升起时,凉州城已近在眼前。
  “小姐,要进城了。”
  柳棠华一听,整个人又活了过来,忙探出头去。
  柳舜华看着渐渐多起来的人群,对着车夫道:“行慢些吧,进了城就不急了。”
  还未入城,柳舜华远远瞧见城门旁立着的两个少年人。两人各自牵了一匹马,正焦急地张望着。
  柳舜华叫了声“停车”,掀开车帘一跃而下。
  “大表哥,二表哥,你们怎么来了?”
  两人围上去,对着柳舜华瞧了又瞧,生怕她有个好歹。
  “我们算了时辰,你昨日应该到的,结果死活等不到你,祖父急得一晚上没睡。”
  “就是,父亲担心你遇到了贼匪,让我们一早在这候着,今日若是再等不到你,父亲就要报官了。”
  “舜华,你这一路可还顺利?”
  两人七嘴八舌,问个不停。
  柳舜华作势捂住头,“你们吵得我头疼,我这不好好呢吗?”
  大表哥笑道:“这就头疼了,回去有更吵的等着你呢。莹儿那丫头,自收了你的信整日里念叨着,今日非要吵着跟过来,被父亲训斥了好一顿才消停。”
  柳棠华也下了车,跟着柳舜华身后,乖巧地站着。
  柳舜华拉过柳棠华向两人介绍,“这个是我妹妹,棠华,小名唤芊芊。”
  两人笑道:“芊芊妹妹好,果然同舜华妹妹一样,是个讨喜的。”
  柳舜华又指着两人道:“这个是大表哥,陈源。二表哥,陈新。”
  柳棠华躬身问好,脆生生的声音带着几分天真娇俏,让人一听便心生欢喜。
  大表哥陈源道:“这里风大,你们先上车,咱们也好快些回去,我怕祖父早已等不及了。”
  二人上了马车,表哥们在前引路,一行人缓缓进了城。
  凉州虽不及长安繁华,却是另一番没见过的景象。道路两旁卖着长安难得一见的小玩意,胡饼夹着羊肉的香气弥散在空中,葡萄酒旗帜飞扬,不时有些金发碧眼的西域商人穿梭……
  柳棠华瞧着新奇,拉着柳舜华的衣袖,“姐姐,他们好高啊,头发眼睛也和我们不一样。”
  柳舜华自幼见惯了这些西域人,并不觉得稀罕,只悄声提醒,“你小声些,他们大多都是商人,在这里待得久了,听得懂你说什么的。”
  柳棠华忙闭了嘴,将目光盯向路边的新鲜瓜果。
  马车行至一个岔路口,左拐又行了一段路,鼎沸的人声渐渐淡去。不多时,便在一处人家停了下来。
  柳舜华听大表哥说了声“到了”,便迫不及待跳下了马车。
  陈家老爷子等得不耐,一早上让人去瞧了无数次。一听到马蹄声,不顾自己行动不便的双腿,抓起拐杖,令孙女陈莹半搀着便走了出去。
  陈望与刘氏跟在后面急得大叫,“父亲小心些。”
  陈老爷子踉跄出门,正看到从车上跳下来的柳舜华。
  他一瞬怔然,顿住了脚步,没再往前,只是盯着柳舜华发愣。
  柳舜华一下车,看到外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眼泪滚滚直下。
  “外孙不孝,这么晚才来看您。”
  陈老爷子身子晃了一下,忙伸手去扶跪在地上的柳舜华,一把将她揽在怀中,老泪纵横,“我的蓁蓁啊,外祖……总算是见到你了。”
  众人见此情形,无不落泪。
  过了许久,才擦干眼泪,迎着她们进了门。
  落定后,柳舜华先向众人介绍了棠华。
  一家人对着柳棠华嘘寒问暖,陈莹见棠华与她同岁,欢喜不已,拉着她的手不丢,直言要带她玩遍凉州城。
  柳舜华将父亲准备的礼物交给舅父打理,又让人将自己准备的箱子抬了上来,把采买好的礼物当场分给众人。
  说起来,柳舜华能如此大方,多亏了贺玄度。
  贺玄度离开长安前,曾命洪声送了她两枚金饼,说是照看绿玉的谢礼。
  她本是想拒的,奈何洪声不肯收。
  她原想着,等贺玄度回到长安,再亲自还回去,可左等右等,都未能等到贺玄度。
  后来采买钱财不够,她索性拿出一枚金饼,兑换了铜钱。
  谁知越买越上瘾,不出半日,一枚金饼就这么没了。
  上辈子未嫁前,柳家不过是平常人家。
  出嫁后又被困在相府自顾不暇,她哪有闲心随心所欲地采买。
  如今活了二十余年,头一遭感受到肆意采买的乐趣。
  柳舜华当即决定,将另一块金饼也带来凉州,以备不时之需。
  至于要如何还给贺玄度?算了,退来退去的,倒显得生分了。
  一家人欢欢喜喜地收下礼物,直赞柳舜华有心。
  柳舜华最后才笑盈盈将一株山参拿出呈给外祖。
  陈老爷子接过,摸了摸盒子,“人老了,吃这么好做什么,何必要浪费。”
  柳舜华打趣道:“看来外祖是对外孙的礼物不满意,那明日我再去逛逛,买一件让您满意的去。”
  陈老爷子笑了:“你这丫头,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这么贫,和你母亲一个样。”
  陈老爷子有两子一女,除老大健在外,其余皆不在人世。老二自幼夭折,年岁一大,他倒渐渐忘了。
  可对他的幼女,柳舜华的母亲,他一直是疼爱有加,只可惜她红颜薄命,也已早早离世。
  柳舜华越大越像她母亲,数年不见,方才她下车之时,陈老爷子好一阵恍惚。
  接风午宴异常丰盛,满满一大桌子的菜,看得柳舜华都有些眼花缭乱。
  “舜华,这个鱼是昨日刚钓上来养着的,没有刺的,你尝尝。”
  “这个羊肉从昨夜就炖上了,软烂得很,快试试。”
  “舜华姐姐,这些菌菇是我去山上捡的,可新鲜了。”
  “棠华啊,别拘着,都是自己人,多吃一点。”
  ……
  两姐妹被不停地夹菜,腮帮子鼓鼓的,根本停不下来来。
  一向贪吃的柳棠华,在吃了最后一块羊肉后,实在有些吃不下了,心满意足地放下碗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