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柳舜华皱眉,怎么说着说着,扯到了兄长头上。
“郡主谬赞,不过是圣上慧眼……”
说到此处,突然止住,如今睿帝已是日薄西山,兄长前途如何,实在未知。
刘妉柔也已听闻睿帝昏迷之事,两人一时沉默。
许久,柳舜华看了看天色,这才道:“郡主,我这边约了人,恐怕要先行一步。”
刘妉柔点点头,“今日多有打扰,柳小姐请便。”
柳舜华起身离开,走过桥头,再回首,刘妉柔依旧静静地坐着。
秋意渐浓,梧叶飘零,少女的身影有种说不出的孤寂与悲凉。
贺玄度已在望月楼等候多时,迟迟不见柳舜华来,便靠在轮椅上小憩起来。
柳舜华一上楼便见贺玄度闭目养神,想是他这些日子忙着筹备婚礼,给累着了。于是,轻手轻脚走了过去。
贺玄度就坐在窗边,腿上盖着一件披风,应是周松怕他着凉,临时盖上的。
午后的日光透过一丛探过窗棂的橘枝,落在他的脸上。光影斑驳下,一张脸愈发面白似玉,眉目舒朗。
风吹着树叶沙沙响,吹着他额前散落下来的碎发,往日盛气凌人之势消减不少,更显丰姿奇秀,神韵独绝。
以往虽也曾近距离看过他,可根本不及细看,如今仗着他睡着,柳舜华忍不住俯下身子,明目张胆,肆无忌惮地看着他。
贺玄度跟着舅舅在军中多年,便是梦中也时刻保持着警惕,听到轻微的脚步声逐渐逼近,仔细一听,便知是个女子。
似有似无的荷香拂面而来,贺玄度呼吸一滞。这是她第一次主动靠近,贺玄度贪恋着她的气息,双眼依旧紧闭。
柳舜华犹嫌看得不够,又弯了弯腰。
他呼吸清浅,素日淡薄的双唇微张,似笑非笑,映着日光有着几分难以言说的红润,却不似女子涂上口脂的那种艳色,既遥不可攀又充满诱惑。
柳舜华越靠越近,贺玄度呼吸渐渐紊乱,一颗心怦怦直跳,正满是期待,那熟悉的气息却又倏忽远离。
贺玄度猛地睁开双眼,一把揽过柳舜华将她按在胸前。
“怎么,看完就想跑?”
柳舜华没想到他醒着,有些窘迫,伸手去推他,“谁说我偷看你了?”
贺玄度手放在她腰间,牢牢锢着她,笑道:“以后想看,大大方方的,保管让你看个够。”
柳舜华被他一撩拨,愈发想逃,趁着他不备,站起身来。
贺玄度顺势拉过她的手,将她抵在桌案边,“坐上去,别总站着。”
柳舜华笑了起来,仰头道:“好好的椅子不坐,非要让我坐桌上。”
贺玄度双手用力,将她托到桌上,“这么居高临下地看着我,是不是更清晰些。”
他这么一说,柳舜华垂头看着他,还真别说,确实如此。
怪不得世人对皇位如此渴求,那种众人仰视,掌控全局的感觉,真的会让人痴迷。
尽管两人依旧贴得很近,但这样的高低落差,让她瞬间有了安全感。
柳舜华晃悠着腿,笑道:“贺二公子,好见地。”
贺玄度轮椅逼近几分,带着几分薄笑,伸手便去拉她,“你不知道我的还多着呢。”
明明什么也没说,柳舜华却不觉脸上一红,伸手拍开想拉着她的那只手。
贺玄度笑笑,缩回了手。
手指触碰到他的指尖,柳舜华又将那手拽了回来,握在掌心。
“手怎么这么凉,也不知道多穿几件。如今已是深秋,最容易着凉。”
贺玄度仰头,可怜兮兮道:“没有人管,都是乱穿衣。日后,要劳烦蓁蓁费心了。求你,管管我。”
柳舜华一颗心猛地一沉,握住他的手不觉又柔和几分。
她看了看搭在他腿上的披风,“先穿上,免得冻着。”
贺玄度依依不舍地松了手,老老实实将披风穿上。
柳舜华想起正事,问道:“婚礼之事筹备得如何了?”
贺玄度:“你放心,有祖母在,相府那些人不敢懈怠。”
柳舜华点头,思索半晌,“昨日我兄长留在宫内,至今未归。今日听父亲说,皇上病重,瞧着不大好。”
睿帝执政十余年,对内休养生息,体民间疾苦;对外加强防范,恩威并施,以致大安海晏河清,享盛世太平。
如今朝堂内外威势已显,羽翼已丰,渐渐要脱离贺留善的阴影,却偏偏天不遂人愿。
她替睿帝可惜,可终究是大限将至,无力回天。
这天下,皇帝换了谁坐,本都与她无关。
可她偏偏要嫁进相府,继位的又是此前与她有误会的济阳王,由不得她不多做思量。
贺玄度想起昨日刘九生的话,双手敲在轮椅上,“父亲今日已去了宫内,这天下,大约是要变了。”
柳舜华忧心忡忡,如今她已尽可能地避免上辈子的悲剧。可到底人算不如天算,不知睿帝崩逝后,柳家命运如何。
贺玄度见她如此,携了她的手,抬眸一笑,“不管这天下如何变,蓁蓁,我都是你的。”
第67章 第67章贺玄度他人都是我的,东……
从望月楼归来,天色已晚。
柳舜华问过芳草,得知兄长已经回来,此刻正在书房,提着食盒走了进去。
柳桓安坐在案前,双手扶额,半闭着眼,一脸倦容,脊背却依旧挺得笔直,一派清朗模样。
柳舜华将莲蓬糕拿出,放在桌上,“兄长忙了一两日,想是没吃什么东西,先垫垫肚子吧。”
柳桓安叹了一口气,“蓁蓁,这几日,兄长怕分身乏术,顾不上你了。”
柳舜华安慰道:“兄长正事要紧,婚礼之事无需太操心,相府那边,贺玄度会安排。”
柳桓安累了两日,不过吃了几口饼,方才一回来便同父亲进了书房,如今确实有些饿了。
他打开糕点一看,少了一块,并未当回事,捏起一个便往嘴边送。
柳舜华扫了一眼,解释道:“今日出门,顺便去买莲蓬糕,出门碰到了妉柔郡主。她人真奇怪,竟问我讨了块糕点。”
柳桓安手微微一顿,默默将糕点放进嘴里。
前世这个时候,柳舜华已嫁进相府,并不知道睿帝清醒时,兄长在旁。
她想了想,缓缓道:“兄长,皇上如今病情如何?”
柳桓安叹声,“怕是不大好。”
柳舜华试探道:“皇上无子嗣,那……”
柳桓安打断她的话,“蓁蓁,你大婚在即,别想这些有的没的。等成婚后,早些同贺玄度回凉州吧。”
以兄长的性子,虽怕她在丞相府受磋磨,但也不会如此催促,如今巴不得他们远走高飞,多半是睿帝生前交代过什么。可从前世来看,在后续皇权更迭过程中,兄长却一直被边缘化,并无任何举动。
重生以后,仔细琢磨,兄长的反应着实有些反常。
柳舜华眼眸一转,“倒也没那么急。”
柳桓安沉默片刻,“还是早做打算的好,省得将来准备起来太仓促。”
……
三日后,宫中传来消息,睿帝暴毙于未央宫。
睿帝崩逝得太突然,又无子嗣,皇位继承一下成了大问题。
依照礼制,应当从他的兄弟辈中选出继承人。
可先帝六子,先太子因涉嫌谋反被诛,二皇子病逝,四皇子被罚去燕地,五皇子早夭,如今仅有彭城王一人可选。
彭城王留在长安的势力蠢蠢欲动,尤以京兆府表现最为突出,四处奔走造势。
然而无论是作为辅政大臣的贺留善还是皇室贵胄平阳王,却始终持观望态度。
彭城王如今已四十有余,其势力本就不俗,已渗透到长安,若是由他继位,势必会脱离掌控。
这明显不是贺留善与平阳王想要的。
与此同时,彭城王勾结凉州刺史企图颠覆朝局的传闻甚嚣尘上。原本支持他的人,想到此前郑充押解回长安途中遭遇刺杀,一下变得犹豫起来,没人敢再轻易出头。
贺留善冷眼瞧着,见事态已经控制住,终于站了出来。
作为辅政大臣,他精挑细选,将目光放到一个人身上,济阳王刘昌。
刘昌,已故先二皇子嫡子,如今不过十八岁,自幼失孤,在朝中毫无根基,极易掌控。
对于这个人选,平阳王亦是点头默认。起码他继位后,目前朝局不会有大变动,至于日后如何,自然是各凭本事。
斗了几十年的两人,首次就继任人选上达成一致。
为防彭城王作乱,两日后,贺留善与平阳王便联合皇后起拟诏书,请济阳王刘昌来长安为睿帝主持葬礼。
诏书下来得太快,彭城王的党羽根本来不及反应,只有几个看不清局势之人在朝堂上提出质疑。
郎官们早有准备,直指先帝曾责其为人轻佻,行事不检,此前已将其排除在外,如今断然没有再立他的道理。
“郡主谬赞,不过是圣上慧眼……”
说到此处,突然止住,如今睿帝已是日薄西山,兄长前途如何,实在未知。
刘妉柔也已听闻睿帝昏迷之事,两人一时沉默。
许久,柳舜华看了看天色,这才道:“郡主,我这边约了人,恐怕要先行一步。”
刘妉柔点点头,“今日多有打扰,柳小姐请便。”
柳舜华起身离开,走过桥头,再回首,刘妉柔依旧静静地坐着。
秋意渐浓,梧叶飘零,少女的身影有种说不出的孤寂与悲凉。
贺玄度已在望月楼等候多时,迟迟不见柳舜华来,便靠在轮椅上小憩起来。
柳舜华一上楼便见贺玄度闭目养神,想是他这些日子忙着筹备婚礼,给累着了。于是,轻手轻脚走了过去。
贺玄度就坐在窗边,腿上盖着一件披风,应是周松怕他着凉,临时盖上的。
午后的日光透过一丛探过窗棂的橘枝,落在他的脸上。光影斑驳下,一张脸愈发面白似玉,眉目舒朗。
风吹着树叶沙沙响,吹着他额前散落下来的碎发,往日盛气凌人之势消减不少,更显丰姿奇秀,神韵独绝。
以往虽也曾近距离看过他,可根本不及细看,如今仗着他睡着,柳舜华忍不住俯下身子,明目张胆,肆无忌惮地看着他。
贺玄度跟着舅舅在军中多年,便是梦中也时刻保持着警惕,听到轻微的脚步声逐渐逼近,仔细一听,便知是个女子。
似有似无的荷香拂面而来,贺玄度呼吸一滞。这是她第一次主动靠近,贺玄度贪恋着她的气息,双眼依旧紧闭。
柳舜华犹嫌看得不够,又弯了弯腰。
他呼吸清浅,素日淡薄的双唇微张,似笑非笑,映着日光有着几分难以言说的红润,却不似女子涂上口脂的那种艳色,既遥不可攀又充满诱惑。
柳舜华越靠越近,贺玄度呼吸渐渐紊乱,一颗心怦怦直跳,正满是期待,那熟悉的气息却又倏忽远离。
贺玄度猛地睁开双眼,一把揽过柳舜华将她按在胸前。
“怎么,看完就想跑?”
柳舜华没想到他醒着,有些窘迫,伸手去推他,“谁说我偷看你了?”
贺玄度手放在她腰间,牢牢锢着她,笑道:“以后想看,大大方方的,保管让你看个够。”
柳舜华被他一撩拨,愈发想逃,趁着他不备,站起身来。
贺玄度顺势拉过她的手,将她抵在桌案边,“坐上去,别总站着。”
柳舜华笑了起来,仰头道:“好好的椅子不坐,非要让我坐桌上。”
贺玄度双手用力,将她托到桌上,“这么居高临下地看着我,是不是更清晰些。”
他这么一说,柳舜华垂头看着他,还真别说,确实如此。
怪不得世人对皇位如此渴求,那种众人仰视,掌控全局的感觉,真的会让人痴迷。
尽管两人依旧贴得很近,但这样的高低落差,让她瞬间有了安全感。
柳舜华晃悠着腿,笑道:“贺二公子,好见地。”
贺玄度轮椅逼近几分,带着几分薄笑,伸手便去拉她,“你不知道我的还多着呢。”
明明什么也没说,柳舜华却不觉脸上一红,伸手拍开想拉着她的那只手。
贺玄度笑笑,缩回了手。
手指触碰到他的指尖,柳舜华又将那手拽了回来,握在掌心。
“手怎么这么凉,也不知道多穿几件。如今已是深秋,最容易着凉。”
贺玄度仰头,可怜兮兮道:“没有人管,都是乱穿衣。日后,要劳烦蓁蓁费心了。求你,管管我。”
柳舜华一颗心猛地一沉,握住他的手不觉又柔和几分。
她看了看搭在他腿上的披风,“先穿上,免得冻着。”
贺玄度依依不舍地松了手,老老实实将披风穿上。
柳舜华想起正事,问道:“婚礼之事筹备得如何了?”
贺玄度:“你放心,有祖母在,相府那些人不敢懈怠。”
柳舜华点头,思索半晌,“昨日我兄长留在宫内,至今未归。今日听父亲说,皇上病重,瞧着不大好。”
睿帝执政十余年,对内休养生息,体民间疾苦;对外加强防范,恩威并施,以致大安海晏河清,享盛世太平。
如今朝堂内外威势已显,羽翼已丰,渐渐要脱离贺留善的阴影,却偏偏天不遂人愿。
她替睿帝可惜,可终究是大限将至,无力回天。
这天下,皇帝换了谁坐,本都与她无关。
可她偏偏要嫁进相府,继位的又是此前与她有误会的济阳王,由不得她不多做思量。
贺玄度想起昨日刘九生的话,双手敲在轮椅上,“父亲今日已去了宫内,这天下,大约是要变了。”
柳舜华忧心忡忡,如今她已尽可能地避免上辈子的悲剧。可到底人算不如天算,不知睿帝崩逝后,柳家命运如何。
贺玄度见她如此,携了她的手,抬眸一笑,“不管这天下如何变,蓁蓁,我都是你的。”
第67章 第67章贺玄度他人都是我的,东……
从望月楼归来,天色已晚。
柳舜华问过芳草,得知兄长已经回来,此刻正在书房,提着食盒走了进去。
柳桓安坐在案前,双手扶额,半闭着眼,一脸倦容,脊背却依旧挺得笔直,一派清朗模样。
柳舜华将莲蓬糕拿出,放在桌上,“兄长忙了一两日,想是没吃什么东西,先垫垫肚子吧。”
柳桓安叹了一口气,“蓁蓁,这几日,兄长怕分身乏术,顾不上你了。”
柳舜华安慰道:“兄长正事要紧,婚礼之事无需太操心,相府那边,贺玄度会安排。”
柳桓安累了两日,不过吃了几口饼,方才一回来便同父亲进了书房,如今确实有些饿了。
他打开糕点一看,少了一块,并未当回事,捏起一个便往嘴边送。
柳舜华扫了一眼,解释道:“今日出门,顺便去买莲蓬糕,出门碰到了妉柔郡主。她人真奇怪,竟问我讨了块糕点。”
柳桓安手微微一顿,默默将糕点放进嘴里。
前世这个时候,柳舜华已嫁进相府,并不知道睿帝清醒时,兄长在旁。
她想了想,缓缓道:“兄长,皇上如今病情如何?”
柳桓安叹声,“怕是不大好。”
柳舜华试探道:“皇上无子嗣,那……”
柳桓安打断她的话,“蓁蓁,你大婚在即,别想这些有的没的。等成婚后,早些同贺玄度回凉州吧。”
以兄长的性子,虽怕她在丞相府受磋磨,但也不会如此催促,如今巴不得他们远走高飞,多半是睿帝生前交代过什么。可从前世来看,在后续皇权更迭过程中,兄长却一直被边缘化,并无任何举动。
重生以后,仔细琢磨,兄长的反应着实有些反常。
柳舜华眼眸一转,“倒也没那么急。”
柳桓安沉默片刻,“还是早做打算的好,省得将来准备起来太仓促。”
……
三日后,宫中传来消息,睿帝暴毙于未央宫。
睿帝崩逝得太突然,又无子嗣,皇位继承一下成了大问题。
依照礼制,应当从他的兄弟辈中选出继承人。
可先帝六子,先太子因涉嫌谋反被诛,二皇子病逝,四皇子被罚去燕地,五皇子早夭,如今仅有彭城王一人可选。
彭城王留在长安的势力蠢蠢欲动,尤以京兆府表现最为突出,四处奔走造势。
然而无论是作为辅政大臣的贺留善还是皇室贵胄平阳王,却始终持观望态度。
彭城王如今已四十有余,其势力本就不俗,已渗透到长安,若是由他继位,势必会脱离掌控。
这明显不是贺留善与平阳王想要的。
与此同时,彭城王勾结凉州刺史企图颠覆朝局的传闻甚嚣尘上。原本支持他的人,想到此前郑充押解回长安途中遭遇刺杀,一下变得犹豫起来,没人敢再轻易出头。
贺留善冷眼瞧着,见事态已经控制住,终于站了出来。
作为辅政大臣,他精挑细选,将目光放到一个人身上,济阳王刘昌。
刘昌,已故先二皇子嫡子,如今不过十八岁,自幼失孤,在朝中毫无根基,极易掌控。
对于这个人选,平阳王亦是点头默认。起码他继位后,目前朝局不会有大变动,至于日后如何,自然是各凭本事。
斗了几十年的两人,首次就继任人选上达成一致。
为防彭城王作乱,两日后,贺留善与平阳王便联合皇后起拟诏书,请济阳王刘昌来长安为睿帝主持葬礼。
诏书下来得太快,彭城王的党羽根本来不及反应,只有几个看不清局势之人在朝堂上提出质疑。
郎官们早有准备,直指先帝曾责其为人轻佻,行事不检,此前已将其排除在外,如今断然没有再立他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