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第108章 第108章春日好
次日一早,贺玄度携柳舜华去祖母处问安。
一见到祖母,贺玄度不觉泪目。
老夫人正倚靠在暖榻上小憩,稀疏的银发在日光下泛着柔光,嬷嬷叫了好几声才睁开眼。
“宁儿来了。”老夫人一见到贺玄度,笑着拉他坐下。
贺玄度哽咽道:“祖母,孙儿不孝,这些日子一直在忙,都不曾过来看您。”
老夫人笑得慈爱,“不怪你,你才新婚,要忙的事多着呢。再过几日便是新年,蓁蓁头回在咱们府上守岁,你可要好好地待她。”
贺玄度愣了一下,见柳舜华对他点头,附和道:“是,祖母。”
“我这把老骨头,什么都不想了,就盼着你们小夫妻和和美美的。”老夫人将两人的手放在一起,拍着他们的手背,“宁儿,你花起钱来没个轻重,又疏于庶务。蓁蓁是个好姑娘,你母亲留下的那些田产铺面,可放心交给她。”
贺玄度点头应下。
柳舜华心里藏着事,又听老夫人像交代后事一样叮嘱,眼眶泛红,拼命忍着泪。
出了院子,贺玄度沉默片刻,问:“祖母这样多久了?”
柳舜华看向路边的残梅,“有两三日了,已经请了御医,说是要安心静养。”
贺玄度突然抬头,“蓁蓁,祖母还有多少日子?”
“不足一个月。”柳舜华垂眸,闷闷道:“有时候,我真讨厌这种感觉,什么都知道,却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看着他们走向写好的结局。”
贺玄度安慰道:“蓁蓁,我很感激,你能预知未来。这样,我便能在这一个月内,好好陪着祖母。”
两人正走着,转过回廊,迎面碰到一人缓步而来。
贺玄度脸色骤冷。
贺玄晖一身白衣,立在月洞门前,一张脸在高大的香木阴翳的笼罩下,阴晴不定。
片刻沉默后,贺玄晖笑道:“真巧,我也正要去向祖母请安。”
贺玄度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点头。
自知晓上辈子柳舜华曾嫁于他,贺玄度看到他便觉得浑身不畅快。
见贺玄度态度冷淡,贺玄晖依旧稳稳挡在洞门前,丝毫没有相让的意思。
他又道:“月底便是我的生辰,二弟事忙,可别忘了。”
贺玄度懒懒道:“兄长放心,您的寿礼,定会按时奉上。”
“二弟有心了。”贺玄晖微微一笑,转向柳舜华,“弟妹不必为我送寿礼,我只想吃一碗你亲手做的莲子粥。”
贺玄度周身冷得能结冰。
贺玄晖不会无缘无故地提什么莲子粥,除非,上辈子蓁蓁亲手为他做过。
柳舜华蹙眉,贺玄晖但凡有点脸面,都不应该再提莲子粥。
前世,移居西竹院一阵后,柳舜华开始有些后悔。
她生性喜欢热闹,西竹院太过冷清。
当初只是为了赌气,而今倒是被架起来。
她不肯低头,贺玄晖又从不将她放在心上,长此以往下去,怕是连他的面都见不到。
终于,等来了机会,月底便是贺玄晖的生辰。
作为相府长媳,贺玄晖的妻子,她名正言顺地出现在宴席上。
她让妙灵留意贺玄晖一举一动,想寻个由头见他,借坡下驴,从西竹院搬出来。只可惜,贺玄晖忙于应付宾客,从头到尾,她都未能同他说上一句话。
等到宾客散尽,妙灵过来说贺玄晖席上并无动筷,眼下正在书房歇着。
她听后立即盛上熬好的莲子粥,嫩白的莲子个个浑圆饱满,苦芯被她细细挑去,上面撒了一层金丝蜜枣,又特意加了蜂蜜,甜糯的香气飘了一路。
贺玄晖正低头专心看书,听到门响,下意识抬头。
看到柳舜华,贺玄晖片刻怔愣。
柳舜华将莲子粥放在案上,声音尽量柔和,“你今日吃了不少酒,待会要头疼了,喝口热汤吧。”
贺玄晖执书的手微微一顿,瞥了一眼案上的粥,没有说话。
柳舜华笑道:“今日是你生辰,我没什么好送的,特意给你熬了粥,你要不要尝尝?”
贺玄晖目光重新回到书上,淡声道:“放那吧。”
他没有拒绝!
柳舜华眼底倏地亮起火苗,唇角刚弯起,门外便传来一阵轻笑。
“嫂嫂人都搬到了后院,怎么还如此殷勤。”
柳舜华看着一身红衣、笑得肆意张扬的贺容暄,冷笑一声转过头去。
贺容暄越过她,走到书案前,撒娇道:“兄长,你贺礼中有一幅书画,我很喜欢,特意来向你讨。”
贺玄晖笑笑,起身去书架上翻找,“好,看中什么,都拿去吧。兄长的东西,都是你的。”
贺容暄朝着柳舜华得意一笑,扫了一眼案上的莲子粥,“兄长,我口渴,要喝粥。”
贺玄晖背影几不可察地僵了僵,声音却无比平淡,“嗯。”
贺容暄装模作样喝了一口,眉头紧皱,“兄长,好苦。哪里来的厨子做的,趁早撵了出去。”
贺玄晖头也没回,“既如此,那倒掉吧。”
那碗莲子粥最终还是被倒掉了,连同柳舜华最后的期望。
二月的风,徐徐将旧日光影吹淡。
柳舜华缓缓抬头,声音不带一丝温度,“兄长,我不是府中厨娘,不擅此道。”
贺玄晖愣了一下,垂眸掩盖一闪而过的失落,再抬头,已笑得如沐春风,“弟妹说得是,是我唐突了。”
柳舜华挽住贺玄度的手臂,柔柔道:“这里风大,你别又咳嗽了,咱们回去吧。”
贺玄度朝她一笑,趾高气扬地越过贺玄晖。
回到院内,贺玄度趁着柳舜华休息,将周松叫来。
“贺玄晖近日都做了什么?”
贺玄晖也恢复上辈子的记忆,他记得蓁蓁曾是他的妻子。
蓁蓁说,贺玄晖对她冷淡薄情,可贺玄晖看她的眼神骗不了人。
同样是男人,一样爱着蓁蓁,他的眼神,瞒不住他。
隐忍,不甘,占有欲,还有……势在必得。
贺玄晖一直在隐藏,这份克制,让他不安。
周松道:“最近大公子与丞相一直忙着应付彭城王。”
贺玄度道:“我问的不是这个,他还有没有其他举动。”
“公子被抓后的第二日,凉州那边传来消息,说大公子又让人打听程三。都尉那边已经做足了准备,他们查不出来什么。”周松摸着头,想了想,“另外,还真有一桩事,比较奇怪。”
贺玄度问:“如何奇怪?”
周松道:“信上说,大公子曾秘密命那个新刺史在凉州造一个假身份。”
贺玄度微微抬眸,“什么假身份,作何用?”
周松摇头,“这就不知道了,只说那个假身份是个女子。”
女子,假身份。
贺玄度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他总感觉,贺玄晖此举或与蓁蓁有关。
只是,贺玄晖要做什么呢?
……
彭城王涉嫌叛国一事,尘埃落定。
当初支持他的皇室宗亲一个个跪在未央宫门口,口口声声说是受到了彭城王的胁迫。
刘九生召来贺丞相,商讨要如何处置。
贺丞相对刘九生事事先过问他,很受用,顺便问了他的看法。
刘九生谦虚道
:“这些事吾不太懂,还要仰仗丞相。只是,他们都是皇亲国戚,若不妥善处置,只怕会引起骚乱。毕竟,此前……”
他没往下说,贺留善很清楚。
刘九生是想提醒他,刘昌之事后,朝中对他不尊皇室颇有微词。
贺留善点头,“皇上考虑得很周到。以臣愚见,不如,涉事较深的降为庶人,其余人等,罚俸一年,以儆效尤。”
刘九生又道:“其他人都好说,平阳王是武帝的亲弟弟,不知要如何才算妥当。”
武帝驾崩后,贺留善与平阳王在朝中争斗多年,贺留善虽身为辅政大臣,奈何睿帝擅用平衡之术,他也只是稍胜一筹。
直至睿帝驾崩,贺留善立刘昌为帝,平阳王见刘昌年幼,妄图摄政,屡献殷勤。谁知刘昌是个油盐不进的主,摄政王之梦破灭。
及至刘九生继位,朝政尽委丞相,平阳王之势日衰。
是以,彭城王找上平阳王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站出来支持。
如今彭城王叛国罪名不容置疑,又兼趁武帝病重之时,设计将龙袍藏于太子府密室,带重兵围剿,逼迫太子起兵反击,诬其造反。此两项罪状,百死难辞其咎。
平阳王支持彭城王夺权,这是永远也洗不清的污点。
贺留善与平阳王斗了这么多年,终究是败了。
刘九生将平阳王交由贺留善处理,可谓诚意十足。
贺留善频频点头,“皇上无须多虑,平阳王同其他人一样,罚俸一年。”
平阳王勾结彭城王,与刘九生已结仇怨,永无再重用的可能。而经过上次刘昌废黜之事,贺留善急需拉拢皇室中人为其延誉,如此一来,平阳王反倒是不错的人选。
次日一早,贺玄度携柳舜华去祖母处问安。
一见到祖母,贺玄度不觉泪目。
老夫人正倚靠在暖榻上小憩,稀疏的银发在日光下泛着柔光,嬷嬷叫了好几声才睁开眼。
“宁儿来了。”老夫人一见到贺玄度,笑着拉他坐下。
贺玄度哽咽道:“祖母,孙儿不孝,这些日子一直在忙,都不曾过来看您。”
老夫人笑得慈爱,“不怪你,你才新婚,要忙的事多着呢。再过几日便是新年,蓁蓁头回在咱们府上守岁,你可要好好地待她。”
贺玄度愣了一下,见柳舜华对他点头,附和道:“是,祖母。”
“我这把老骨头,什么都不想了,就盼着你们小夫妻和和美美的。”老夫人将两人的手放在一起,拍着他们的手背,“宁儿,你花起钱来没个轻重,又疏于庶务。蓁蓁是个好姑娘,你母亲留下的那些田产铺面,可放心交给她。”
贺玄度点头应下。
柳舜华心里藏着事,又听老夫人像交代后事一样叮嘱,眼眶泛红,拼命忍着泪。
出了院子,贺玄度沉默片刻,问:“祖母这样多久了?”
柳舜华看向路边的残梅,“有两三日了,已经请了御医,说是要安心静养。”
贺玄度突然抬头,“蓁蓁,祖母还有多少日子?”
“不足一个月。”柳舜华垂眸,闷闷道:“有时候,我真讨厌这种感觉,什么都知道,却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看着他们走向写好的结局。”
贺玄度安慰道:“蓁蓁,我很感激,你能预知未来。这样,我便能在这一个月内,好好陪着祖母。”
两人正走着,转过回廊,迎面碰到一人缓步而来。
贺玄度脸色骤冷。
贺玄晖一身白衣,立在月洞门前,一张脸在高大的香木阴翳的笼罩下,阴晴不定。
片刻沉默后,贺玄晖笑道:“真巧,我也正要去向祖母请安。”
贺玄度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点头。
自知晓上辈子柳舜华曾嫁于他,贺玄度看到他便觉得浑身不畅快。
见贺玄度态度冷淡,贺玄晖依旧稳稳挡在洞门前,丝毫没有相让的意思。
他又道:“月底便是我的生辰,二弟事忙,可别忘了。”
贺玄度懒懒道:“兄长放心,您的寿礼,定会按时奉上。”
“二弟有心了。”贺玄晖微微一笑,转向柳舜华,“弟妹不必为我送寿礼,我只想吃一碗你亲手做的莲子粥。”
贺玄度周身冷得能结冰。
贺玄晖不会无缘无故地提什么莲子粥,除非,上辈子蓁蓁亲手为他做过。
柳舜华蹙眉,贺玄晖但凡有点脸面,都不应该再提莲子粥。
前世,移居西竹院一阵后,柳舜华开始有些后悔。
她生性喜欢热闹,西竹院太过冷清。
当初只是为了赌气,而今倒是被架起来。
她不肯低头,贺玄晖又从不将她放在心上,长此以往下去,怕是连他的面都见不到。
终于,等来了机会,月底便是贺玄晖的生辰。
作为相府长媳,贺玄晖的妻子,她名正言顺地出现在宴席上。
她让妙灵留意贺玄晖一举一动,想寻个由头见他,借坡下驴,从西竹院搬出来。只可惜,贺玄晖忙于应付宾客,从头到尾,她都未能同他说上一句话。
等到宾客散尽,妙灵过来说贺玄晖席上并无动筷,眼下正在书房歇着。
她听后立即盛上熬好的莲子粥,嫩白的莲子个个浑圆饱满,苦芯被她细细挑去,上面撒了一层金丝蜜枣,又特意加了蜂蜜,甜糯的香气飘了一路。
贺玄晖正低头专心看书,听到门响,下意识抬头。
看到柳舜华,贺玄晖片刻怔愣。
柳舜华将莲子粥放在案上,声音尽量柔和,“你今日吃了不少酒,待会要头疼了,喝口热汤吧。”
贺玄晖执书的手微微一顿,瞥了一眼案上的粥,没有说话。
柳舜华笑道:“今日是你生辰,我没什么好送的,特意给你熬了粥,你要不要尝尝?”
贺玄晖目光重新回到书上,淡声道:“放那吧。”
他没有拒绝!
柳舜华眼底倏地亮起火苗,唇角刚弯起,门外便传来一阵轻笑。
“嫂嫂人都搬到了后院,怎么还如此殷勤。”
柳舜华看着一身红衣、笑得肆意张扬的贺容暄,冷笑一声转过头去。
贺容暄越过她,走到书案前,撒娇道:“兄长,你贺礼中有一幅书画,我很喜欢,特意来向你讨。”
贺玄晖笑笑,起身去书架上翻找,“好,看中什么,都拿去吧。兄长的东西,都是你的。”
贺容暄朝着柳舜华得意一笑,扫了一眼案上的莲子粥,“兄长,我口渴,要喝粥。”
贺玄晖背影几不可察地僵了僵,声音却无比平淡,“嗯。”
贺容暄装模作样喝了一口,眉头紧皱,“兄长,好苦。哪里来的厨子做的,趁早撵了出去。”
贺玄晖头也没回,“既如此,那倒掉吧。”
那碗莲子粥最终还是被倒掉了,连同柳舜华最后的期望。
二月的风,徐徐将旧日光影吹淡。
柳舜华缓缓抬头,声音不带一丝温度,“兄长,我不是府中厨娘,不擅此道。”
贺玄晖愣了一下,垂眸掩盖一闪而过的失落,再抬头,已笑得如沐春风,“弟妹说得是,是我唐突了。”
柳舜华挽住贺玄度的手臂,柔柔道:“这里风大,你别又咳嗽了,咱们回去吧。”
贺玄度朝她一笑,趾高气扬地越过贺玄晖。
回到院内,贺玄度趁着柳舜华休息,将周松叫来。
“贺玄晖近日都做了什么?”
贺玄晖也恢复上辈子的记忆,他记得蓁蓁曾是他的妻子。
蓁蓁说,贺玄晖对她冷淡薄情,可贺玄晖看她的眼神骗不了人。
同样是男人,一样爱着蓁蓁,他的眼神,瞒不住他。
隐忍,不甘,占有欲,还有……势在必得。
贺玄晖一直在隐藏,这份克制,让他不安。
周松道:“最近大公子与丞相一直忙着应付彭城王。”
贺玄度道:“我问的不是这个,他还有没有其他举动。”
“公子被抓后的第二日,凉州那边传来消息,说大公子又让人打听程三。都尉那边已经做足了准备,他们查不出来什么。”周松摸着头,想了想,“另外,还真有一桩事,比较奇怪。”
贺玄度问:“如何奇怪?”
周松道:“信上说,大公子曾秘密命那个新刺史在凉州造一个假身份。”
贺玄度微微抬眸,“什么假身份,作何用?”
周松摇头,“这就不知道了,只说那个假身份是个女子。”
女子,假身份。
贺玄度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他总感觉,贺玄晖此举或与蓁蓁有关。
只是,贺玄晖要做什么呢?
……
彭城王涉嫌叛国一事,尘埃落定。
当初支持他的皇室宗亲一个个跪在未央宫门口,口口声声说是受到了彭城王的胁迫。
刘九生召来贺丞相,商讨要如何处置。
贺丞相对刘九生事事先过问他,很受用,顺便问了他的看法。
刘九生谦虚道
:“这些事吾不太懂,还要仰仗丞相。只是,他们都是皇亲国戚,若不妥善处置,只怕会引起骚乱。毕竟,此前……”
他没往下说,贺留善很清楚。
刘九生是想提醒他,刘昌之事后,朝中对他不尊皇室颇有微词。
贺留善点头,“皇上考虑得很周到。以臣愚见,不如,涉事较深的降为庶人,其余人等,罚俸一年,以儆效尤。”
刘九生又道:“其他人都好说,平阳王是武帝的亲弟弟,不知要如何才算妥当。”
武帝驾崩后,贺留善与平阳王在朝中争斗多年,贺留善虽身为辅政大臣,奈何睿帝擅用平衡之术,他也只是稍胜一筹。
直至睿帝驾崩,贺留善立刘昌为帝,平阳王见刘昌年幼,妄图摄政,屡献殷勤。谁知刘昌是个油盐不进的主,摄政王之梦破灭。
及至刘九生继位,朝政尽委丞相,平阳王之势日衰。
是以,彭城王找上平阳王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站出来支持。
如今彭城王叛国罪名不容置疑,又兼趁武帝病重之时,设计将龙袍藏于太子府密室,带重兵围剿,逼迫太子起兵反击,诬其造反。此两项罪状,百死难辞其咎。
平阳王支持彭城王夺权,这是永远也洗不清的污点。
贺留善与平阳王斗了这么多年,终究是败了。
刘九生将平阳王交由贺留善处理,可谓诚意十足。
贺留善频频点头,“皇上无须多虑,平阳王同其他人一样,罚俸一年。”
平阳王勾结彭城王,与刘九生已结仇怨,永无再重用的可能。而经过上次刘昌废黜之事,贺留善急需拉拢皇室中人为其延誉,如此一来,平阳王反倒是不错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