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陈铁柱刚才在外面和童喜说的话,王启民他们在屋里都听见了,因此巴不得童喜只是在吹牛,最好等下能被驴给踢的灰头土脸的回来。
童喜跟着陈铁柱到大队的牲口棚那边后,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那驴蹄也不知道多久没修了,蹄子前端都长得开始往上翘了,底掌不仅磨损严重,还开裂了,蹄叉里还发炎了。
“蹄子都长成这样了,怎么一直不修?还有这蹄掌,不但磨损严重,都开裂了,蹄叉里也开始发炎了。”
童兽医平时好说话还热心,一旦涉及专业问题,态度立刻变得严肃起来。
陈铁柱原本对童喜的话多少也还有些存疑,现在看她的神情,和县里的老罗兽医很像,面对生病的家畜都是一副即严肃又专业的态度,又见她说的头头是道,立刻对她增添了不少信心。
“这不是一直想等县里的罗兽医有空来修吗,但每次去县里,就是那么不凑巧,总是遇不见他,就一直拖到现在。”
“那公社的兽医呢,就算打掌打不好,修个驴蹄子还能修不好吗?”
这个年代虽然医疗条件落后,但能人却不少,童喜不相信公社那几个兽医,连个驴蹄子都修不好。
陈铁柱闻言,只能把之前后山大队发生的事和童喜讲了一遍。
童喜听后,没有对公社那位游兽医的水平多做评价,因为游兽医经历过的,她刚学兽医的时候也都经历过,谁也不是一开始就能控制好掌钉深浅,她也不例外。
若是因为一次失误,就不再给机会了,那恐怕这个世上也没几个医生了。
不过她不了解当时的具体情况,更不了解那位游兽医只是因为经验不足才会失误,还是因为明知
自己技术不精还不知进取所致,所以这话自然不会说出来。
之后她把要用到的工具还有一些消炎要用的药都写下来交给了陈铁柱,因为驴蹄还没修,不太好确定蹄掌的尺寸,只能等陈铁柱先把修蹄工具借回来,将驴蹄子修好后再确定蹄掌尺寸。
忙完她才问起陈铁柱有关房子的事,“大队长,大队里现在还有没有空的房子,要是有的话,我想租,本来我想搬去知青点住,但那里没有空余的房间。”
陈铁柱听后,本想问问童喜,为什么不继续在白家住,但昨晚白家分家的时候他也在场,闹成那样,换着他,可能也不想再住亲戚家了。
但知青点的房子也确实紧张,先前那个王启民不还一来就为房子的事,和高知青打起来了吗,他也正为这事发愁。
现在不仅是空余劳力的问题,还有经费上的问题,上面拨给每个大队替知青们盖住房的经费就那么点,知青想要改善住宿条件住好房子,显然不太现实,他也只能等秋收后,调派人手再给知青点那边加盖几间土坯房,让他们不用住的那么拥挤。
“大队无主的空房子倒是还有,不过好的那个已经让白有仁一早租去了,现在就剩村西头靠近溪边的两间房子,那还是前些年一个孤寡老人留下来的,房子框架倒是还结实,但屋顶快要塌了,根本住不了人。”
陈铁柱一说,童喜就想起来了,他们昨天去西山给玉米地除草的时候,还路过那两间房子,那房子也是木石结构的,顶端盖的还不是茅草,而是那种老式的小瓦片,虽然屋顶看着快要塌的感觉,但只要把屋顶修好,就还能住。
那个地方还挨着溪边,环境清幽,房子前面还有一块空地,应该是以前那位老人种菜的菜园子,她觉得那个地方很不错。
“那要是我出钱把那屋顶修一修,门窗换一换,能租给我住吗?”
陈铁柱有些为难:“能倒是能,只是你一个年轻的女同志,一个人住不怕吗?那老人就是在那房子里去世的,大队里的人晚上路过那时都觉得瘆得慌,要不然也不可能一直空到现在,另外杨老师恐怕也不会同意你住那。”
童喜听后说:“生老病死再所难免,谁家都会有老人去世,没什么好怕的,再说那个地方离知青点不远,遇着什么事喊一声大家都能听见,和住知青点其实也没多大区别。另外大姐那边,我等下回去跟她好好说说。”
陈铁柱想了想,也觉得她说的没错,要认真算起来,这大队里谁家的屋子里没死过人,再说现在拒绝封建迷信。
“那行,不过那房子要修了才能住人,房租就不用了,按规定你们知青下放后,咱们这些生产大队是有义务给你们提供住房的,你要是愿意出钱修那房子,就给你住吧。”
能不要房租自然好,但童喜担心要是不要房租,等房子修好后,知青点那边要是有别人也想过去住,那她就没有权利拒绝了。
要不是他们这些下放的知青,现在还没有在下放的地方私自买房或是买地建房的资格,不然她宁愿花些钱把那两间房子买下来,所以这房租不能省。
“大队长,不要房租我住着不安心,这房租肯定是要交的,大队最好是能给我写个字据什么的,除非我离开玉溪大队,不然大队要一直把那房子租给我一个人住,这样等我花钱把那房子修好了,要是有人眼红,也不能来和我抢。”
童喜的话虽不好听,但她到底不是玉溪大队的人,要是她真把那房子修好了,大队里还真不一定就没那红眼病找茬。
远的不说,就说个别知青,比如王启民那样的。
还有就是白老三,毕竟他家三个儿子,将来娶儿媳妇都要房子,现在他们被从白家分了出来,虽说大队会划宅基地给他们家建房,但自己盖哪有抢现成的方便省钱。
陈铁柱可能也觉得童喜的担心不是多余,思忖了一下说:“你要真想租也行,你跟我去大队部一趟,我去跟其他干部商量一下,看看多少钱合适,要是你也觉得合适,就租给你。另外再按你说的,给你立个字据,在你留在玉溪大队期间,那房子就一直租给你住。”
童喜听后点了点头,跟着陈铁柱去了大队部,陈铁柱和几个大队干部商量了一下,最后让童喜每年交10块钱房租,因为那房子目前根本不能住人,要不是童喜硬要交房租和立字据,他们都不好意思收,更何况那房子还得她自己出钱来修。
这个价格在童喜看来已经很便宜了,而且陈铁柱他们说,只要她一直在玉溪大队,那房子就一直是这个价格租给她。
花钱买个安心,所以童喜当即就先交了一年的房租。
陈铁柱还有别的事要忙,就把租房的手续交给了周会计去办,还让周会计安排人去把那屋顶和门窗尽快修好。
他看童喜那样子,应该是不想再回白家去住了,而知青点那边又没地方给童喜住,才会这么说。
童喜见陈铁柱把修房子的人都给她安排了,又让周会计算一算,看修屋顶和换门窗大概需要多少钱。
这个倒是不用商量,周会计按照现在的材料费和人工的工分钱算了一下,差不多需要30块。
这些钱里主要是换屋顶的房梁和门窗钱,另外还有屋顶上的瓦片应该也有损坏的,要想不漏雨,肯定要把那些坏掉的瓦片换掉。
还好大队里还有一些早年从那些废弃房子上拆下来的小瓦片,不然这一时半会还真来不及去买。
童喜闻言,便又交了30块给周会计,其它就交由周会计帮忙找人办。
周会计把租房的手续给童喜办好后,就安排人修房子去了,童喜也请了假,跟过去看了看,见自己插不上什么手,就先回了杨霜家。
租房子的事,她总得给杨霜说一下,哪怕她是先斩后奏,也得说。
杨霜因为身体不好,退休后就没有再下地,昨晚又被白老三一家气到了,童喜回去的时候,她正在休息。
“那地方确实不错,你这下乡,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回城,租下来,以后在这里,也算有了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地方。”
本来童喜还以为杨霜会反对,毕竟陈铁柱说他们大队的人都嫌那地方瘆得慌,没想到她竟会这么说,觉得杨霜的思想,还真是和这个年代的人不太一样。
“不过你一个人住那里,大姐还是不太放心,要不等收拾好,就让阿玲过去和你一起住。”
童喜一听,后背一凉,白玲好不容易才把她给放了,可不能再让她去跟自己一起住。
因此她又把自己挎包里的那把水果刀给掏了出来:“大姐你看,我这刀可不是白耍的,要是有坏人敢去找我麻烦,我正好让他有去无回,也算替玉溪大队除害了,再说那里离知青点很近,要真有坏人,我只要喊一声,大家都能听见。”
谁料杨霜却很直白地问:“你是不是不想跟阿玲住?”
“你怎么知道?”
“阿玲性子冷,不像别的姑娘那么爱说爱笑,从小到大能和她玩到一块的玩伴本就没几个,而且小姑在信里跟我说,你最怕被人约束,估计你和她住一块不自在。大姐年纪又大了,你和我住一块也不会自在。本来我不太放心你,就想让你待在我身边,但你这两天的行事,让大姐觉得,你处理事情比我还要稳妥,既然你一定要自己住也行,那我每天晚上就让有善去你那边转一圈,这样我才能放心。”
童喜跟着陈铁柱到大队的牲口棚那边后,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那驴蹄也不知道多久没修了,蹄子前端都长得开始往上翘了,底掌不仅磨损严重,还开裂了,蹄叉里还发炎了。
“蹄子都长成这样了,怎么一直不修?还有这蹄掌,不但磨损严重,都开裂了,蹄叉里也开始发炎了。”
童兽医平时好说话还热心,一旦涉及专业问题,态度立刻变得严肃起来。
陈铁柱原本对童喜的话多少也还有些存疑,现在看她的神情,和县里的老罗兽医很像,面对生病的家畜都是一副即严肃又专业的态度,又见她说的头头是道,立刻对她增添了不少信心。
“这不是一直想等县里的罗兽医有空来修吗,但每次去县里,就是那么不凑巧,总是遇不见他,就一直拖到现在。”
“那公社的兽医呢,就算打掌打不好,修个驴蹄子还能修不好吗?”
这个年代虽然医疗条件落后,但能人却不少,童喜不相信公社那几个兽医,连个驴蹄子都修不好。
陈铁柱闻言,只能把之前后山大队发生的事和童喜讲了一遍。
童喜听后,没有对公社那位游兽医的水平多做评价,因为游兽医经历过的,她刚学兽医的时候也都经历过,谁也不是一开始就能控制好掌钉深浅,她也不例外。
若是因为一次失误,就不再给机会了,那恐怕这个世上也没几个医生了。
不过她不了解当时的具体情况,更不了解那位游兽医只是因为经验不足才会失误,还是因为明知
自己技术不精还不知进取所致,所以这话自然不会说出来。
之后她把要用到的工具还有一些消炎要用的药都写下来交给了陈铁柱,因为驴蹄还没修,不太好确定蹄掌的尺寸,只能等陈铁柱先把修蹄工具借回来,将驴蹄子修好后再确定蹄掌尺寸。
忙完她才问起陈铁柱有关房子的事,“大队长,大队里现在还有没有空的房子,要是有的话,我想租,本来我想搬去知青点住,但那里没有空余的房间。”
陈铁柱听后,本想问问童喜,为什么不继续在白家住,但昨晚白家分家的时候他也在场,闹成那样,换着他,可能也不想再住亲戚家了。
但知青点的房子也确实紧张,先前那个王启民不还一来就为房子的事,和高知青打起来了吗,他也正为这事发愁。
现在不仅是空余劳力的问题,还有经费上的问题,上面拨给每个大队替知青们盖住房的经费就那么点,知青想要改善住宿条件住好房子,显然不太现实,他也只能等秋收后,调派人手再给知青点那边加盖几间土坯房,让他们不用住的那么拥挤。
“大队无主的空房子倒是还有,不过好的那个已经让白有仁一早租去了,现在就剩村西头靠近溪边的两间房子,那还是前些年一个孤寡老人留下来的,房子框架倒是还结实,但屋顶快要塌了,根本住不了人。”
陈铁柱一说,童喜就想起来了,他们昨天去西山给玉米地除草的时候,还路过那两间房子,那房子也是木石结构的,顶端盖的还不是茅草,而是那种老式的小瓦片,虽然屋顶看着快要塌的感觉,但只要把屋顶修好,就还能住。
那个地方还挨着溪边,环境清幽,房子前面还有一块空地,应该是以前那位老人种菜的菜园子,她觉得那个地方很不错。
“那要是我出钱把那屋顶修一修,门窗换一换,能租给我住吗?”
陈铁柱有些为难:“能倒是能,只是你一个年轻的女同志,一个人住不怕吗?那老人就是在那房子里去世的,大队里的人晚上路过那时都觉得瘆得慌,要不然也不可能一直空到现在,另外杨老师恐怕也不会同意你住那。”
童喜听后说:“生老病死再所难免,谁家都会有老人去世,没什么好怕的,再说那个地方离知青点不远,遇着什么事喊一声大家都能听见,和住知青点其实也没多大区别。另外大姐那边,我等下回去跟她好好说说。”
陈铁柱想了想,也觉得她说的没错,要认真算起来,这大队里谁家的屋子里没死过人,再说现在拒绝封建迷信。
“那行,不过那房子要修了才能住人,房租就不用了,按规定你们知青下放后,咱们这些生产大队是有义务给你们提供住房的,你要是愿意出钱修那房子,就给你住吧。”
能不要房租自然好,但童喜担心要是不要房租,等房子修好后,知青点那边要是有别人也想过去住,那她就没有权利拒绝了。
要不是他们这些下放的知青,现在还没有在下放的地方私自买房或是买地建房的资格,不然她宁愿花些钱把那两间房子买下来,所以这房租不能省。
“大队长,不要房租我住着不安心,这房租肯定是要交的,大队最好是能给我写个字据什么的,除非我离开玉溪大队,不然大队要一直把那房子租给我一个人住,这样等我花钱把那房子修好了,要是有人眼红,也不能来和我抢。”
童喜的话虽不好听,但她到底不是玉溪大队的人,要是她真把那房子修好了,大队里还真不一定就没那红眼病找茬。
远的不说,就说个别知青,比如王启民那样的。
还有就是白老三,毕竟他家三个儿子,将来娶儿媳妇都要房子,现在他们被从白家分了出来,虽说大队会划宅基地给他们家建房,但自己盖哪有抢现成的方便省钱。
陈铁柱可能也觉得童喜的担心不是多余,思忖了一下说:“你要真想租也行,你跟我去大队部一趟,我去跟其他干部商量一下,看看多少钱合适,要是你也觉得合适,就租给你。另外再按你说的,给你立个字据,在你留在玉溪大队期间,那房子就一直租给你住。”
童喜听后点了点头,跟着陈铁柱去了大队部,陈铁柱和几个大队干部商量了一下,最后让童喜每年交10块钱房租,因为那房子目前根本不能住人,要不是童喜硬要交房租和立字据,他们都不好意思收,更何况那房子还得她自己出钱来修。
这个价格在童喜看来已经很便宜了,而且陈铁柱他们说,只要她一直在玉溪大队,那房子就一直是这个价格租给她。
花钱买个安心,所以童喜当即就先交了一年的房租。
陈铁柱还有别的事要忙,就把租房的手续交给了周会计去办,还让周会计安排人去把那屋顶和门窗尽快修好。
他看童喜那样子,应该是不想再回白家去住了,而知青点那边又没地方给童喜住,才会这么说。
童喜见陈铁柱把修房子的人都给她安排了,又让周会计算一算,看修屋顶和换门窗大概需要多少钱。
这个倒是不用商量,周会计按照现在的材料费和人工的工分钱算了一下,差不多需要30块。
这些钱里主要是换屋顶的房梁和门窗钱,另外还有屋顶上的瓦片应该也有损坏的,要想不漏雨,肯定要把那些坏掉的瓦片换掉。
还好大队里还有一些早年从那些废弃房子上拆下来的小瓦片,不然这一时半会还真来不及去买。
童喜闻言,便又交了30块给周会计,其它就交由周会计帮忙找人办。
周会计把租房的手续给童喜办好后,就安排人修房子去了,童喜也请了假,跟过去看了看,见自己插不上什么手,就先回了杨霜家。
租房子的事,她总得给杨霜说一下,哪怕她是先斩后奏,也得说。
杨霜因为身体不好,退休后就没有再下地,昨晚又被白老三一家气到了,童喜回去的时候,她正在休息。
“那地方确实不错,你这下乡,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回城,租下来,以后在这里,也算有了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地方。”
本来童喜还以为杨霜会反对,毕竟陈铁柱说他们大队的人都嫌那地方瘆得慌,没想到她竟会这么说,觉得杨霜的思想,还真是和这个年代的人不太一样。
“不过你一个人住那里,大姐还是不太放心,要不等收拾好,就让阿玲过去和你一起住。”
童喜一听,后背一凉,白玲好不容易才把她给放了,可不能再让她去跟自己一起住。
因此她又把自己挎包里的那把水果刀给掏了出来:“大姐你看,我这刀可不是白耍的,要是有坏人敢去找我麻烦,我正好让他有去无回,也算替玉溪大队除害了,再说那里离知青点很近,要真有坏人,我只要喊一声,大家都能听见。”
谁料杨霜却很直白地问:“你是不是不想跟阿玲住?”
“你怎么知道?”
“阿玲性子冷,不像别的姑娘那么爱说爱笑,从小到大能和她玩到一块的玩伴本就没几个,而且小姑在信里跟我说,你最怕被人约束,估计你和她住一块不自在。大姐年纪又大了,你和我住一块也不会自在。本来我不太放心你,就想让你待在我身边,但你这两天的行事,让大姐觉得,你处理事情比我还要稳妥,既然你一定要自己住也行,那我每天晚上就让有善去你那边转一圈,这样我才能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