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莫慌。您不懂香,却通晓人情世故,能辨人心好恶。姑娘希望您查的,是人而非香。”
乐华扪心自问,因着林烟湄的身世谜团,她对眼前人是存有成见的。
但她也不知为何,林烟湄仿佛有何魔力似的,只要她与人接触交际,她又会自觉接纳、包容、甚至是欣赏林烟湄的率性与真诚,不由自主地心生好感,狠不下心无视对方的请求。
林烟湄踌躇须臾,攥了攥小拳头:“那…我试试?若言辞不妥,还望姐姐搭救一二。”
“好说。”
乐华瞧着林烟湄闷头给自己鼓气的小模样,脑中忽而忆起了自家小妹习武时暗暗较劲的画面,头脑一热,一声承诺竟自然地脱口而出。
林烟湄深呼吸提一口气,照着江晚璃所教端了端体态,迈开腿直奔外间。
“且慢。”
险些忘了要事的乐华一个箭步赶过来,小声提点:
“一会您就是东家楚娘子,咱家姑娘只是您这位富商的病弱家眷,切记。”
林烟湄刚放松的心神复又紧张起来,讷讷颔首:“好。”
说话间,二人已现身前堂,眼尖的年轻掌柜看她们绕店一圈,手上也没选东西,忙过来招呼:
“小娘子瞧着面生,第一次来?您平日喜欢何种香料,奴家给您推荐几款?”
从不用香的林烟湄不懂香,也不愿在选品是浪费时光,她牢记着乐华那句“识人不识香”的叮嘱,遂信步行至柜台边小憩的圈椅内落座,直言挑明来意:
“不必,我赶时间,来此是为见您东家,不知可方便?”
身后默立的乐华意外挑了眉,暗诽林烟湄这开门见山的行事作风,与江晚璃一模一样。
掌柜听得此要求,目光微滞:“您与东家可有约?敢问娘子贵姓?”
林烟湄稍一欠身,应道:
“是您东家一早登门拜访,彼时我不得空,眼下方抽身,便赶来一见。”
“哎呀,竟是楚娘子!早听东家提过,我这有眼不识泰山,您莫怪。东家在后院,我去传话,您稍待。”
掌柜听得原委,态度立马热情不少,忙唤着小厮:“快给娘子上最好的茶!”
“有劳。”
林烟湄强稳住嘴角假笑,目送掌柜走远才敢回身,急着与乐华咬耳朵:
“阿姊到底编排了多离谱的身家?掌柜怎殷勤至此?我一穷丫头,怕要演砸了。”
“不会不会,您方才表现极好。”
乐华讪笑着一通安抚,还颇有眼色地夺过小厮手中茶盏,捧给了林烟湄:“您自信些,喝茶。”
她心道,行事从不守常理的江晚璃整了怎样的幺蛾子,她也不知情啊!
惴惴不安的林烟湄“咕咚”一口,把茶全闷了。
天青小盏尚握在手心里,里间帘幕一挑,一声老迈问候先行而至:
“楚娘子是口渴了?怪老身招待不周。”
林烟湄的手腕肉眼可见的,抖了下。
乐华眼疾手快侧身挡住,抽走了她手中小盏。
林烟湄垂着眼,尽力平复着受惊的心绪。
掌柜前脚走,后脚,她一口闷茶的举止竟被柒婆婆撞个正着,未免太巧了。
想来,此人方才大抵就在帘后审视她,她得小心应对,不能再出差池了。
正如是想着,老妇已近前握上茶壶,亲自为她斟茶了。
林烟湄赶忙起身,搜罗着脑中不多的客套话,与人叉手见礼:
“您便是柒婆婆罢,久仰贤名,幸会。”
“哪里哪里。”
柒婆婆笑盈盈给她塞了茶杯,微欠身算是还了礼:“老身惭愧啊,光听说楚娘子生意做得大,却未曾想,今儿得见,竟如此年轻,真是后生可畏。本该老身登门,还劳动你跑这一趟。”
“您过誉,入乡随俗,小女既是外来客,理应拜会此地的前辈。”
…
林烟湄并不熟稔地与人来回客套数次,掌心满是汗渍,眼看就要词穷无措,对方仍无意切入正题。
她撑不住了,只好硬着头皮再度主导话题:
“听闻柒婆婆照料生意的同时还要养育孙女,实在辛劳。我不便多打扰,还是谈谈生意罢。”
“是了,您年少有为必是极重光阴的,怪我怪我。”
柒婆婆自谦揽了过失,摆手示意掌柜取来拿手好货,一一摆在桌前:
“这些都是店中招牌,您若不嫌弃就带回去用。生意倒也不急着谈,老身就爱广结善缘。”
林烟湄随意取了两款香膏和一枚香囊,放鼻尖下轻嗅几息后,莞尔浅笑着,缄默未予评断。
她勉强能依旧日慧娘教授的草药知识,分辨出几味香料,却不敢妄断成色好赖。
柒婆婆瞄着林烟湄漠然的反应,试探道:“哟,这是都不合娘子心意?到底是见多识广的。”
林烟湄依旧维持着淡笑,殊不知,袖下,她的掌心已快被指甲戳烂了。
“也罢,老身有个祖传的镇店调香方,怎奈小城偏僻,名贵香料难求不说,调成的香也难卖。老身年迈,孙女又太小,这方子砸手里不如高价转让,不知你可有意?”
闻声,林烟湄僵久的容色显露了生机。
莫非,这才是此人的目的?
“也好,劳您取来一观?”
“这…不妥吧。”
柒婆婆面露难色:“您若是个伶俐的,短短的方子您一瞧就能记住,我不就…先付定金或立字据,您真心想买,我才好给您看。”
“那便算了。”
林烟湄断然回绝,她没做过生意不假,但对方路数她实在不喜:
“生意往来重信义。我若随意窃了您方子赚钱,便是无德小人,生意焉能长久?再说,我也不知您的方子是否足够金贵,若瞧后不如意,亦懒得买,到时这笔账可算不清了。”
说罢,林烟湄起身欲走。
柒婆婆沉吟须臾,直到林烟湄一脚跨出店门,她才起身唤人:“娘子留步!”
林烟湄偷摸轻笑了声,而后掩袖装咳,慢慢回了身:“您还有何事?”
“方子不急,来日方长,今儿非吉日,不谈生意。”
柒婆婆端起一托盘香膏、香囊,转递乐华:“娘子虽不中意,但这些确是我店中好货,毫不夸大讲,也是这城里最好的。您分给仆人用也好呀,算咱本地人的一点心意。”
乐华没急着接,看向林烟湄等个主意。
林烟湄眸光稍转,随手捏个绣着五毒的香囊,挂在了腰间:
“今上门仓促未备薄礼,收您心意不免惭愧。我瞧着,这小囊绣样倒是新奇,家中阿姊独爱钻研技艺,需寻些绣娘帮衬,不知您可肯牵线或是合作?”
“您真是个爽快人。”
柒婆婆发觉林烟湄说话没有寻常商人的含蓄,只当林烟湄是仗着祖上有钱堆出来的青涩丫头,心中警觉消减,笑得眼尾皱纹深了又深,她思忖少顷,扬手指了后街一角,道:
“我家正好有个不成气候的小绣坊,绣娘功力参差不齐的,要不您亲去挑挑人?”
“好。”
林烟湄跟着人兜兜转转,绕进了一处闭塞小院。
院里老少妇人足有三十余号,年长的白发苍苍;年幼的,瞧着不过十岁。
但大伙都专注于手头活计,听见脚步竟无人抬眼,逼仄小院安静的针落可闻。
林烟湄打量着这些年岁各异的绣娘,不由得眉头深锁。
柒婆婆许是看出她神色的异样,主动解释道:
“这些人瞧着是乱了些,我也无奈。您说这年头,天灾人祸哪分老幼呀?她们要么守了寡,要么是流民,我不忍看人受苦,只好都接来,让她们凭手艺换口饱饭。”
“哦?失敬了。”
林烟湄听罢,拱手一礼:“您有此善心,晚生感佩。大家既都忙着,我不多打搅。这五毒香囊是何人所绣,我可否带她回家,与阿姊切磋下技艺?”
“自然。你,跟楚娘子走。”
柒婆婆痛快地抬手点了一二十余岁的干瘦女子,还不忘介绍:“她是我新收的流民,技艺不周之处,劳楚娘子多担待,您瞧不上换人也成。”
“是。”
那女子规规矩矩福身一礼,站来林烟湄身后,并未多言一句。
林烟湄莫名觉得,此处氛围有些怪异,她待着不自在。
是以,她寒暄两句,便带人回了家。
踏进宅门,乐华让下属带走了那绣娘,急于拉着林烟湄解惑:
“您为何领回个人来?生意没成,我也没带回多少银两,多个人不是多份开销?”
林烟湄反问她:“姐姐可瞧见,那群绣娘的手有何区别?”
乐华摇头:“未曾留意。”
“我瞧见几个与我年岁相仿且女红不差的姑娘,虎口和指尖全是茧,这是平日干粗活积攒的,我婆婆手上都是那种茧。也有几位女娘手很干净,但绣工又不好。”
乐华扪心自问,因着林烟湄的身世谜团,她对眼前人是存有成见的。
但她也不知为何,林烟湄仿佛有何魔力似的,只要她与人接触交际,她又会自觉接纳、包容、甚至是欣赏林烟湄的率性与真诚,不由自主地心生好感,狠不下心无视对方的请求。
林烟湄踌躇须臾,攥了攥小拳头:“那…我试试?若言辞不妥,还望姐姐搭救一二。”
“好说。”
乐华瞧着林烟湄闷头给自己鼓气的小模样,脑中忽而忆起了自家小妹习武时暗暗较劲的画面,头脑一热,一声承诺竟自然地脱口而出。
林烟湄深呼吸提一口气,照着江晚璃所教端了端体态,迈开腿直奔外间。
“且慢。”
险些忘了要事的乐华一个箭步赶过来,小声提点:
“一会您就是东家楚娘子,咱家姑娘只是您这位富商的病弱家眷,切记。”
林烟湄刚放松的心神复又紧张起来,讷讷颔首:“好。”
说话间,二人已现身前堂,眼尖的年轻掌柜看她们绕店一圈,手上也没选东西,忙过来招呼:
“小娘子瞧着面生,第一次来?您平日喜欢何种香料,奴家给您推荐几款?”
从不用香的林烟湄不懂香,也不愿在选品是浪费时光,她牢记着乐华那句“识人不识香”的叮嘱,遂信步行至柜台边小憩的圈椅内落座,直言挑明来意:
“不必,我赶时间,来此是为见您东家,不知可方便?”
身后默立的乐华意外挑了眉,暗诽林烟湄这开门见山的行事作风,与江晚璃一模一样。
掌柜听得此要求,目光微滞:“您与东家可有约?敢问娘子贵姓?”
林烟湄稍一欠身,应道:
“是您东家一早登门拜访,彼时我不得空,眼下方抽身,便赶来一见。”
“哎呀,竟是楚娘子!早听东家提过,我这有眼不识泰山,您莫怪。东家在后院,我去传话,您稍待。”
掌柜听得原委,态度立马热情不少,忙唤着小厮:“快给娘子上最好的茶!”
“有劳。”
林烟湄强稳住嘴角假笑,目送掌柜走远才敢回身,急着与乐华咬耳朵:
“阿姊到底编排了多离谱的身家?掌柜怎殷勤至此?我一穷丫头,怕要演砸了。”
“不会不会,您方才表现极好。”
乐华讪笑着一通安抚,还颇有眼色地夺过小厮手中茶盏,捧给了林烟湄:“您自信些,喝茶。”
她心道,行事从不守常理的江晚璃整了怎样的幺蛾子,她也不知情啊!
惴惴不安的林烟湄“咕咚”一口,把茶全闷了。
天青小盏尚握在手心里,里间帘幕一挑,一声老迈问候先行而至:
“楚娘子是口渴了?怪老身招待不周。”
林烟湄的手腕肉眼可见的,抖了下。
乐华眼疾手快侧身挡住,抽走了她手中小盏。
林烟湄垂着眼,尽力平复着受惊的心绪。
掌柜前脚走,后脚,她一口闷茶的举止竟被柒婆婆撞个正着,未免太巧了。
想来,此人方才大抵就在帘后审视她,她得小心应对,不能再出差池了。
正如是想着,老妇已近前握上茶壶,亲自为她斟茶了。
林烟湄赶忙起身,搜罗着脑中不多的客套话,与人叉手见礼:
“您便是柒婆婆罢,久仰贤名,幸会。”
“哪里哪里。”
柒婆婆笑盈盈给她塞了茶杯,微欠身算是还了礼:“老身惭愧啊,光听说楚娘子生意做得大,却未曾想,今儿得见,竟如此年轻,真是后生可畏。本该老身登门,还劳动你跑这一趟。”
“您过誉,入乡随俗,小女既是外来客,理应拜会此地的前辈。”
…
林烟湄并不熟稔地与人来回客套数次,掌心满是汗渍,眼看就要词穷无措,对方仍无意切入正题。
她撑不住了,只好硬着头皮再度主导话题:
“听闻柒婆婆照料生意的同时还要养育孙女,实在辛劳。我不便多打扰,还是谈谈生意罢。”
“是了,您年少有为必是极重光阴的,怪我怪我。”
柒婆婆自谦揽了过失,摆手示意掌柜取来拿手好货,一一摆在桌前:
“这些都是店中招牌,您若不嫌弃就带回去用。生意倒也不急着谈,老身就爱广结善缘。”
林烟湄随意取了两款香膏和一枚香囊,放鼻尖下轻嗅几息后,莞尔浅笑着,缄默未予评断。
她勉强能依旧日慧娘教授的草药知识,分辨出几味香料,却不敢妄断成色好赖。
柒婆婆瞄着林烟湄漠然的反应,试探道:“哟,这是都不合娘子心意?到底是见多识广的。”
林烟湄依旧维持着淡笑,殊不知,袖下,她的掌心已快被指甲戳烂了。
“也罢,老身有个祖传的镇店调香方,怎奈小城偏僻,名贵香料难求不说,调成的香也难卖。老身年迈,孙女又太小,这方子砸手里不如高价转让,不知你可有意?”
闻声,林烟湄僵久的容色显露了生机。
莫非,这才是此人的目的?
“也好,劳您取来一观?”
“这…不妥吧。”
柒婆婆面露难色:“您若是个伶俐的,短短的方子您一瞧就能记住,我不就…先付定金或立字据,您真心想买,我才好给您看。”
“那便算了。”
林烟湄断然回绝,她没做过生意不假,但对方路数她实在不喜:
“生意往来重信义。我若随意窃了您方子赚钱,便是无德小人,生意焉能长久?再说,我也不知您的方子是否足够金贵,若瞧后不如意,亦懒得买,到时这笔账可算不清了。”
说罢,林烟湄起身欲走。
柒婆婆沉吟须臾,直到林烟湄一脚跨出店门,她才起身唤人:“娘子留步!”
林烟湄偷摸轻笑了声,而后掩袖装咳,慢慢回了身:“您还有何事?”
“方子不急,来日方长,今儿非吉日,不谈生意。”
柒婆婆端起一托盘香膏、香囊,转递乐华:“娘子虽不中意,但这些确是我店中好货,毫不夸大讲,也是这城里最好的。您分给仆人用也好呀,算咱本地人的一点心意。”
乐华没急着接,看向林烟湄等个主意。
林烟湄眸光稍转,随手捏个绣着五毒的香囊,挂在了腰间:
“今上门仓促未备薄礼,收您心意不免惭愧。我瞧着,这小囊绣样倒是新奇,家中阿姊独爱钻研技艺,需寻些绣娘帮衬,不知您可肯牵线或是合作?”
“您真是个爽快人。”
柒婆婆发觉林烟湄说话没有寻常商人的含蓄,只当林烟湄是仗着祖上有钱堆出来的青涩丫头,心中警觉消减,笑得眼尾皱纹深了又深,她思忖少顷,扬手指了后街一角,道:
“我家正好有个不成气候的小绣坊,绣娘功力参差不齐的,要不您亲去挑挑人?”
“好。”
林烟湄跟着人兜兜转转,绕进了一处闭塞小院。
院里老少妇人足有三十余号,年长的白发苍苍;年幼的,瞧着不过十岁。
但大伙都专注于手头活计,听见脚步竟无人抬眼,逼仄小院安静的针落可闻。
林烟湄打量着这些年岁各异的绣娘,不由得眉头深锁。
柒婆婆许是看出她神色的异样,主动解释道:
“这些人瞧着是乱了些,我也无奈。您说这年头,天灾人祸哪分老幼呀?她们要么守了寡,要么是流民,我不忍看人受苦,只好都接来,让她们凭手艺换口饱饭。”
“哦?失敬了。”
林烟湄听罢,拱手一礼:“您有此善心,晚生感佩。大家既都忙着,我不多打搅。这五毒香囊是何人所绣,我可否带她回家,与阿姊切磋下技艺?”
“自然。你,跟楚娘子走。”
柒婆婆痛快地抬手点了一二十余岁的干瘦女子,还不忘介绍:“她是我新收的流民,技艺不周之处,劳楚娘子多担待,您瞧不上换人也成。”
“是。”
那女子规规矩矩福身一礼,站来林烟湄身后,并未多言一句。
林烟湄莫名觉得,此处氛围有些怪异,她待着不自在。
是以,她寒暄两句,便带人回了家。
踏进宅门,乐华让下属带走了那绣娘,急于拉着林烟湄解惑:
“您为何领回个人来?生意没成,我也没带回多少银两,多个人不是多份开销?”
林烟湄反问她:“姐姐可瞧见,那群绣娘的手有何区别?”
乐华摇头:“未曾留意。”
“我瞧见几个与我年岁相仿且女红不差的姑娘,虎口和指尖全是茧,这是平日干粗活积攒的,我婆婆手上都是那种茧。也有几位女娘手很干净,但绣工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