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林烟湄不高兴她掺和,边走边拧巴:“拉拉扯扯干嘛?”
江晚璃加紧些力道,硬把人拽远后才开口:
“我且问你,日后有何打算?是忍气吞声不了了之,还是执意让仇家付出代价,哪怕搅得天翻地覆?”
“…?”
林烟湄幽怨地斜瞪她一眼,瘪着嘴不理人。
打算?她能如何打算?毫无根基的毛孩对上九五至尊的天子仇家,本就是小胳膊拧不过大腿的困局,结果她还偏偏对仇敌之女动了斩不断的情,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容她浑浑噩噩、得过且过不好吗?江晚璃非要点破干嘛!
“我就知你没主意,你素来不喜拿主意。”江晚璃早有预料般下了评断:“既如此,老规矩,这主意我替你拿,圣旨接着。”
林烟湄惶然后退:“我不,莫名其妙。”
“母亲习惯了身居高位,笃信人与人的关系长久,唯靠利益羁绊。这莫名其妙的恩旨,只是她试图讨好收买人心的手段,但于你而言,有用。”
江晚璃耐着性子解释,止步原地与人保持了自在的距离。
“怎么讲?”林烟湄不经意间往前凑了个耳朵。
“旧案分量太重,无论昭雪还是快意恩仇,势必牵连朝堂许多人。你想查清仇人具体有谁,必得站得够高,权势够大。以白身斗,*是飞蛾扑火。”
江晚璃晃晃圣旨:“眼下,你有现成的、无人敢亵渎且光明正大拥有权势的机会,是你靠近真相最近的法门,不要是傻瓜。在扳倒母亲前,她的威严是你最趁手的利刃。”
林烟湄听得一愣又一愣,忍不住损道:
“太后是你娘,你这话说的像是站在她的对立面,我信才是大傻子。”
江晚璃微蹙眉拢起些惆怅,凤眸光晕黯了几重:
“我理解你的顾虑,你不信无妨,但我甘愿助你报仇。错与恶无法因岁月涤荡变成善的对的,驭民之君更不该带头混淆是非,因恶受益者理应付出代价,哪怕是我自己。”
话到此处,烟霭笼罩的眼底闪烁起水亮的涟漪:
“可惜,传位诏无法公之于众,不然震天丑闻会令国朝动荡、皇族危亡。我已递过辞表,也会催母亲批复。湄儿良善聪慧,国朝忠贤能臣不少,将来她们定能辅佐你做个明君。”
林烟湄突兀伸手捏紧江晚璃的嘴,脖间泛起的红晕直冲脑门。她错愕瞪着人,唇角颤抖了好半天:
“你病傻魔怔了?别拿我乱开玩笑!山野丫头要能当那啥,狗都能飞天!”
江晚璃由着她摆弄,偏开头没再看她。
长风不知倦怠地撩拨着俩人的发丝,两股碎发缓缓纠缠成一个扯不开的结。
林烟湄的五官反复扭曲,挤压出长长一声“嘁!”。
“你听着,念你往日不坏的份上,我再信你一次,就依这利益交换的法子。可顺你这条路走,有我一个王哪够?绑个储君助阵胜算才大。所以,旧案未明前你不能请辞。”
江晚璃稍稍怔住。
林烟湄闷头揪她手握的圣旨:“不知道这会否是有后手的坏饵…算了,反正我有你在手,太后若害我,黄泉路我带你一道。”
被冷汗浸透的帛书离手,江晚璃顿觉松了口气,欣然道:“…好。”
小鬼低着头,无声磋磨起圣旨,把锦帛扭出无数褶皱。
江晚璃借此机会给嬷嬷递了个眼色。
嬷嬷虽看不惯林烟湄的言行,然而碍于礼数,仍恭谨上前见礼:“恭贺靖王。”
林烟湄摆手躲闪:“不用这样,我别扭。我还没厚脸皮到能享受德不配位的荣禄,临时接纳而已。”
话音落,嬷嬷的脸青一阵白一阵,换了好几个面色。
厚脸皮?临时的?是心直口快还是存心阴阳?
老人家不敢深究,拊掌唤来一托举衣衫的宫娥:“这是亲王常服蟒袍一套,您试试尺寸。因旨意下的急,尚衣局来不及赶制,是拿宸王那套新衣给您改的。”
听见“宸王”俩字,林烟湄没来由的膈应:“不试了,我不穿。”
“您得穿。”
嬷嬷取过锦袍举到她身前:“一来,令师接回了您的亲眷,今晚抵京。您出城相迎,衣冠齐整是尊亲。二来,她领命南下谈判,此行归期难定,明日您相送,着装正式些好,您说呢?”
“这…”
林烟湄深觉诧异。
亲眷抵京?
太后放了寸瑶,是让人北归接林雁柔和慧娘的?这俩人愿意回到伤心地?这消息太突然了。
还有谈判,又是怎么回事?
寸瑶和谁谈?南藩国主吗?那个教唆小姨自尽、有本事让小姨临死都感恩戴德的歹毒老妇?
林烟湄百思不解,惶然抓上嬷嬷的袖口:“师傅领朝廷的命去赴生死难料的局?您确定吗?她怎会甘愿受太后和陛下驱使?你们拿我威胁她了?”
“于己有利的事,谁会不做?阵营选择并非一成不变,这浅显道理,靖王您日后会懂的。”嬷嬷抖开蟒袍:“若有迷惘,您亲口问她不好?看这朱红多衬您,老臣服侍您更衣。”
“我来。”江晚璃发觉林烟湄直了眼,知晓小鬼心神已乱,便接过衣衫搭于臂弯,想打发人离开:“嬷嬷先回罢,耽搁久了,母亲要忧心。”
老人家揣起手,怅然一叹:“殿下得空还请回宫探看。太后阅到您的奏表后,彻夜未眠,近日身体每况愈下。老臣没少劝,可她执意不准我们给您传话。”
此言过耳,江晚璃的神色明显落寞许多:“知晓了,劳您费心照料。”
简短客套后,她急匆匆迈上台阶,清瘦的身影眨眼间隐入朱门。
街头只剩林烟湄和嬷嬷尴尬对视,氛围有点诡异。嬷嬷无声审视着她,好似并不着急走。
林烟湄回视须臾,不知是败下阵了,还是起了尊老的慈悲心:
“您回吧,她是碍于我在场,怕我听见太后不高兴。但母女情深我勉强懂的,会劝她的。”
嬷嬷总算动容,躬身又是一礼:
“多谢。稍后有赏赐过府,您记得开门收下。老身告退。”
平白受了一拜,林烟湄倏地弯腰把礼还了回去:“慢…慢走。”
待马车调头启程,车内藏着的暗影与嬷嬷调侃:
“喏,小刺猬翻肚皮了,多率性可爱。太后派你这慈祥老奶奶来,果然英明。”
老嬷嬷只觉无福消受:“您的俏皮话留去南疆说罢。”
第134章 娘亲
迟暮风起,官道黄尘漫天。
林烟湄听了江晚璃的劝,衣冠齐整地打马出城,十里郊迎候着寸瑶。
当楚岚陪她抵达城郊时,她意外发现,长亭处早早停驻好些穿官服的人,三三两两抱成团交头接耳。远了望去,紫的红的青的绿的颜色,凑了个全乎。
听到马蹄声,那群人止住话头回望路边,而后整齐划一地朝她躬身:
“臣等恭迎靖王。”
“啊呀…”
都赖这一嗓子,始料未及的林烟湄身形一震,险些栽下马背。
她抱住马腹降低重心,好不容易找准平衡翻身站定,顾不得理顺衣衫的褶皱就闯进人群,急于弄清原委:
“各位前辈为何都聚在这?我胆小,莫拿我戏耍可好?”
“臣等岂敢?”一群人商量好了似的,维持着恭敬表象。领头的紫袍官员近前半步,拱手道:
“臣等奉旨,来此迎大王的亲眷进京,一应员额皆合律例,仪礼并无差错。”
林烟湄端详此人,她竟见过的,上次谋面是在?殿试清早!
“施尚书?”
施念慈疑惑抬眼:“正是在下。”
“可否劳烦您带前辈们回去?我的家眷…”林烟湄斟酌着措辞:“她们不太适应人多眼杂,容易失态。”
“旨不可违。您放心,臣等只在旁迎候,不言不看,绝不叨扰。”施念慈肃然道。
一句话断了再商讨的余地。
林烟湄腹诽:眼熟也没用。京城谁都怕抬出宫里那位压人,她除了妥协,好似别无它选。
可是,南疆返京途中,寸瑶曾告诉她,北疆战乱中林雁柔又受了刺激,神智已彻底不清醒了,再禁不住半点情绪起伏…
这许多人,当真没事么?
思及此,林烟湄突然弯腰,冲大伙长揖一礼:
“晚生恳求诸位,即便不能走,往路旁多退几步可否?这请求不违圣命罢?”
施念慈一愣,回过神儿后赶忙搀起人:“臣答应就是。”
说罢,她拂袖示意大伙后撤十来步,看林烟湄点头了才站定。
西风卷走晚霞,乌云漫上青幕。
隐约有疾驰的马蹄声传入官道。
林烟湄牵着马立在路中间,焦灼眺望远方,黑黢黢的夜笼罩一切,目之所及什么也没有。
她不禁阖眸低叹了声。
别管上次康县分离有多不愉快,时至今日,遭逢百般变故,她心头不受控地涌起“近乡情怯”的感受,胸腔心跳杂乱,既盼着重逢至亲,也同样紧张如何应对相见的场面。
江晚璃加紧些力道,硬把人拽远后才开口:
“我且问你,日后有何打算?是忍气吞声不了了之,还是执意让仇家付出代价,哪怕搅得天翻地覆?”
“…?”
林烟湄幽怨地斜瞪她一眼,瘪着嘴不理人。
打算?她能如何打算?毫无根基的毛孩对上九五至尊的天子仇家,本就是小胳膊拧不过大腿的困局,结果她还偏偏对仇敌之女动了斩不断的情,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容她浑浑噩噩、得过且过不好吗?江晚璃非要点破干嘛!
“我就知你没主意,你素来不喜拿主意。”江晚璃早有预料般下了评断:“既如此,老规矩,这主意我替你拿,圣旨接着。”
林烟湄惶然后退:“我不,莫名其妙。”
“母亲习惯了身居高位,笃信人与人的关系长久,唯靠利益羁绊。这莫名其妙的恩旨,只是她试图讨好收买人心的手段,但于你而言,有用。”
江晚璃耐着性子解释,止步原地与人保持了自在的距离。
“怎么讲?”林烟湄不经意间往前凑了个耳朵。
“旧案分量太重,无论昭雪还是快意恩仇,势必牵连朝堂许多人。你想查清仇人具体有谁,必得站得够高,权势够大。以白身斗,*是飞蛾扑火。”
江晚璃晃晃圣旨:“眼下,你有现成的、无人敢亵渎且光明正大拥有权势的机会,是你靠近真相最近的法门,不要是傻瓜。在扳倒母亲前,她的威严是你最趁手的利刃。”
林烟湄听得一愣又一愣,忍不住损道:
“太后是你娘,你这话说的像是站在她的对立面,我信才是大傻子。”
江晚璃微蹙眉拢起些惆怅,凤眸光晕黯了几重:
“我理解你的顾虑,你不信无妨,但我甘愿助你报仇。错与恶无法因岁月涤荡变成善的对的,驭民之君更不该带头混淆是非,因恶受益者理应付出代价,哪怕是我自己。”
话到此处,烟霭笼罩的眼底闪烁起水亮的涟漪:
“可惜,传位诏无法公之于众,不然震天丑闻会令国朝动荡、皇族危亡。我已递过辞表,也会催母亲批复。湄儿良善聪慧,国朝忠贤能臣不少,将来她们定能辅佐你做个明君。”
林烟湄突兀伸手捏紧江晚璃的嘴,脖间泛起的红晕直冲脑门。她错愕瞪着人,唇角颤抖了好半天:
“你病傻魔怔了?别拿我乱开玩笑!山野丫头要能当那啥,狗都能飞天!”
江晚璃由着她摆弄,偏开头没再看她。
长风不知倦怠地撩拨着俩人的发丝,两股碎发缓缓纠缠成一个扯不开的结。
林烟湄的五官反复扭曲,挤压出长长一声“嘁!”。
“你听着,念你往日不坏的份上,我再信你一次,就依这利益交换的法子。可顺你这条路走,有我一个王哪够?绑个储君助阵胜算才大。所以,旧案未明前你不能请辞。”
江晚璃稍稍怔住。
林烟湄闷头揪她手握的圣旨:“不知道这会否是有后手的坏饵…算了,反正我有你在手,太后若害我,黄泉路我带你一道。”
被冷汗浸透的帛书离手,江晚璃顿觉松了口气,欣然道:“…好。”
小鬼低着头,无声磋磨起圣旨,把锦帛扭出无数褶皱。
江晚璃借此机会给嬷嬷递了个眼色。
嬷嬷虽看不惯林烟湄的言行,然而碍于礼数,仍恭谨上前见礼:“恭贺靖王。”
林烟湄摆手躲闪:“不用这样,我别扭。我还没厚脸皮到能享受德不配位的荣禄,临时接纳而已。”
话音落,嬷嬷的脸青一阵白一阵,换了好几个面色。
厚脸皮?临时的?是心直口快还是存心阴阳?
老人家不敢深究,拊掌唤来一托举衣衫的宫娥:“这是亲王常服蟒袍一套,您试试尺寸。因旨意下的急,尚衣局来不及赶制,是拿宸王那套新衣给您改的。”
听见“宸王”俩字,林烟湄没来由的膈应:“不试了,我不穿。”
“您得穿。”
嬷嬷取过锦袍举到她身前:“一来,令师接回了您的亲眷,今晚抵京。您出城相迎,衣冠齐整是尊亲。二来,她领命南下谈判,此行归期难定,明日您相送,着装正式些好,您说呢?”
“这…”
林烟湄深觉诧异。
亲眷抵京?
太后放了寸瑶,是让人北归接林雁柔和慧娘的?这俩人愿意回到伤心地?这消息太突然了。
还有谈判,又是怎么回事?
寸瑶和谁谈?南藩国主吗?那个教唆小姨自尽、有本事让小姨临死都感恩戴德的歹毒老妇?
林烟湄百思不解,惶然抓上嬷嬷的袖口:“师傅领朝廷的命去赴生死难料的局?您确定吗?她怎会甘愿受太后和陛下驱使?你们拿我威胁她了?”
“于己有利的事,谁会不做?阵营选择并非一成不变,这浅显道理,靖王您日后会懂的。”嬷嬷抖开蟒袍:“若有迷惘,您亲口问她不好?看这朱红多衬您,老臣服侍您更衣。”
“我来。”江晚璃发觉林烟湄直了眼,知晓小鬼心神已乱,便接过衣衫搭于臂弯,想打发人离开:“嬷嬷先回罢,耽搁久了,母亲要忧心。”
老人家揣起手,怅然一叹:“殿下得空还请回宫探看。太后阅到您的奏表后,彻夜未眠,近日身体每况愈下。老臣没少劝,可她执意不准我们给您传话。”
此言过耳,江晚璃的神色明显落寞许多:“知晓了,劳您费心照料。”
简短客套后,她急匆匆迈上台阶,清瘦的身影眨眼间隐入朱门。
街头只剩林烟湄和嬷嬷尴尬对视,氛围有点诡异。嬷嬷无声审视着她,好似并不着急走。
林烟湄回视须臾,不知是败下阵了,还是起了尊老的慈悲心:
“您回吧,她是碍于我在场,怕我听见太后不高兴。但母女情深我勉强懂的,会劝她的。”
嬷嬷总算动容,躬身又是一礼:
“多谢。稍后有赏赐过府,您记得开门收下。老身告退。”
平白受了一拜,林烟湄倏地弯腰把礼还了回去:“慢…慢走。”
待马车调头启程,车内藏着的暗影与嬷嬷调侃:
“喏,小刺猬翻肚皮了,多率性可爱。太后派你这慈祥老奶奶来,果然英明。”
老嬷嬷只觉无福消受:“您的俏皮话留去南疆说罢。”
第134章 娘亲
迟暮风起,官道黄尘漫天。
林烟湄听了江晚璃的劝,衣冠齐整地打马出城,十里郊迎候着寸瑶。
当楚岚陪她抵达城郊时,她意外发现,长亭处早早停驻好些穿官服的人,三三两两抱成团交头接耳。远了望去,紫的红的青的绿的颜色,凑了个全乎。
听到马蹄声,那群人止住话头回望路边,而后整齐划一地朝她躬身:
“臣等恭迎靖王。”
“啊呀…”
都赖这一嗓子,始料未及的林烟湄身形一震,险些栽下马背。
她抱住马腹降低重心,好不容易找准平衡翻身站定,顾不得理顺衣衫的褶皱就闯进人群,急于弄清原委:
“各位前辈为何都聚在这?我胆小,莫拿我戏耍可好?”
“臣等岂敢?”一群人商量好了似的,维持着恭敬表象。领头的紫袍官员近前半步,拱手道:
“臣等奉旨,来此迎大王的亲眷进京,一应员额皆合律例,仪礼并无差错。”
林烟湄端详此人,她竟见过的,上次谋面是在?殿试清早!
“施尚书?”
施念慈疑惑抬眼:“正是在下。”
“可否劳烦您带前辈们回去?我的家眷…”林烟湄斟酌着措辞:“她们不太适应人多眼杂,容易失态。”
“旨不可违。您放心,臣等只在旁迎候,不言不看,绝不叨扰。”施念慈肃然道。
一句话断了再商讨的余地。
林烟湄腹诽:眼熟也没用。京城谁都怕抬出宫里那位压人,她除了妥协,好似别无它选。
可是,南疆返京途中,寸瑶曾告诉她,北疆战乱中林雁柔又受了刺激,神智已彻底不清醒了,再禁不住半点情绪起伏…
这许多人,当真没事么?
思及此,林烟湄突然弯腰,冲大伙长揖一礼:
“晚生恳求诸位,即便不能走,往路旁多退几步可否?这请求不违圣命罢?”
施念慈一愣,回过神儿后赶忙搀起人:“臣答应就是。”
说罢,她拂袖示意大伙后撤十来步,看林烟湄点头了才站定。
西风卷走晚霞,乌云漫上青幕。
隐约有疾驰的马蹄声传入官道。
林烟湄牵着马立在路中间,焦灼眺望远方,黑黢黢的夜笼罩一切,目之所及什么也没有。
她不禁阖眸低叹了声。
别管上次康县分离有多不愉快,时至今日,遭逢百般变故,她心头不受控地涌起“近乡情怯”的感受,胸腔心跳杂乱,既盼着重逢至亲,也同样紧张如何应对相见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