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小姜,可真是真巧了,双梧胡同那边有间房子刚空出来!”
  “大妈,房子有多大?我家孩子多,想租间宽敞些的。”
  这时候租借房子要提前去房管所登记,不是想租就立马有的。姜广军没急着去登记,选择走捷径,没想到一打听一个准,运气着实不错。
  “你去看看就知道了,大妈不骗你,那房子今天上午才腾出来。”
  郑大妈一脸神秘兮兮的,“你再早来几个小时人家都没搬走呢。”
  姜广军一听,那还等什么,赶紧去看看,晚了没准被别人租走了。
  “是个大学老师的房子,刚还回来的。”郑大妈压低了声音,她得事先给姜广军提个醒。
  姜广军顿时明白了,这两年陆续平反的不少,尤其大学老师,过完年学校要开课了,有被占了房子的肯定要给人家腾出来,少不了闹腾的。
  他先去看看再说。
  郑大妈笑呵呵的给他带路。
  双梧胡同,因为胡同口有两颗梧桐树而得名,距离新苗育儿园直线距离不过八百米,大妈说的房子就在胡同口往里数的第二家。
  是个四合院,院墙围得严严实实的,姜广军瞅着,心里满意了几分,红霞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住,这房子必须要足够安全。
  “阚老师,您在家吗?”两扇黑漆大门虚掩着,里面肯定有人在,郑大妈进门前还是先喊了一声。
  “在呢。”很快,从正房里走出来一位带着黑框眼镜的中年男人。
  他很瘦,个子高高的,一只脚还有些破,身上蓝色的中山装板板正正,一看就是个十分注重仪表的人。
  “呦,阚老师,您这脚是怎么了?”郑大妈关心的问道。
  “不小心扭了一下。”阚老师声音和煦,感觉没什么脾气。
  “没事儿吧?要不去医院看看?”这位一个人住,上面交代过,多关心一下,郑大妈也是职责所在。
  “没事儿,已经抹药了,郑大姐,这位是?”阚老师扶了扶眼镜,看向姜广军。
  “这位是小姜,我带他来看房子的。阚老师,那家搬完了吧?”
  “搬完了,房子我刚打扫过,小姜想要租?那跟我进来看看吧。”阚老师文质彬彬的,说话很客套。
  姜广军朝他点了点头,跟着进了院子。
  这院子没有大杂院那边大,正房三间不带耳房,东西厢房是两间,还有两间倒座房,要出租的是西厢房。
  “这院子目前只住了两家,正房是我在住,东厢那家姓徐,西厢这边刚刚腾出来。”姜广军再早来一会儿,人家还没走呢。
  “人少好啊,清净。”
  独门独院的房子不容易,但住户太多也容易生是非。
  “是清净,正房我不打算再租了,小姜你进来看看吧。”阚老师拿钥匙开了门。
  房子是两大间,看着能有四十平方,比姜广军想象中的要宽敞多,就是前面人家刚搬走,里面空空荡荡的,连张桌子都没有。
  “桌椅的话,我那里有一套闲置的,可以给你用。”
  “炉子你也得自己想办法。”
  阚老师彬彬有礼的,姜广军不问也知无不言,生怕错漏了什么。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姜广军进门后,仔细打量着房子。
  房子格局简单,进门是客厅,能有十平方,客厅对面是厨房,厨房里开了扇窗户,里面有铺着青石板的灶台,还有自来水管。
  客厅右侧是两个相连的卧室,中间半截墙,上面木框镶着四块玻璃的隔断,里面卧室属于半明间,非常亮堂,而且里面居然是火炕。
  “这炕不错。”姜广军越看越满意,他媳妇身体不好,畏寒,冬天睡炕比较好。
  “对,冬天睡着暖和。”郑大妈跟着附和,她也觉得这房子不错。
  炕很大,占了半间屋子,烧上火屋子里肯定不会冷。
  “阚老师,对面那家几口人?”
  “七口人,徐师傅是机械厂的老职工,在我这边住十几年了。”
  姜广军点点头,机械厂的老职工,没准他还认识呢,不认识也没关系,一打听就知道了,算知根知底。
  两间房一目了然,转了一圈没什么可看的,“阚老师,租金多少?”
  “租金就一个月五块钱,还有半间南房,一并给你用。”
  南房就是倒座房,一般都是用来当厨房或仓库的。
  这个租金可是太便宜了。
  “租金是要年付吗?”年付他手上的钱不多。
  “你想月付也成。”阚老师不缺钱,他刚拿到补发的工资。
  他只希望找个好相处的租户,不然像之前那家,整日闹腾得他不安生,有房子还不如闲置着。
  可闲置着他又担心被别人惦记上,没办法只能继续租出去。
  “那我月租吧。”姜广军道,这房子他挺满意,决定租了。
  商量好房租,去房管所登记签租房协议,用的当然是于红霞的名字,姜广军可没有京市户口。
  给过房租,阚老师就把钥匙给他了,还让他把之前说的桌椅搬过来。
  桌椅摆进客厅里,还是缺很多东西,不过不着急,他父母都是木匠,肯定不能缺了他的家具。
  姜广军弄了点柴禾把炕试了试,有一点呛烟,估计里面灰多堵了,明天带工具过来扒开看看,盘炕这事儿可难不倒他。
  简单收拾了一下,姜广军瞅着时间不早了,锁上门到附近的黑市转了一圈,打听了一下各类物价,然后买了只老母鸡,打算回去炖汤。
  他想着找个时间带红霞去医院看看,找老中医把把脉,抓几副药好好调理调理身体,可不能像前世那样,一直病殃殃的。
  昨天吃鱼,今天炖鸡,这伙食够好的,卢美芳回来直撇嘴,不过有肉吃,她也不会没眼色的说酸话。
  只是鸡汤还没炖好,这香味就开始四溢飘散,满院子乱窜,可馋坏了院子里的一帮孩子。
  对面的冯大妈,实在顶不住自家大孙子的哭闹,没办法只能给家里没吃完的腊肉拿出来,切上几片炒了,哄哄孙子。
  姜凤淑下班回来,跟在李昌顺身后刚进院子,就被冯大妈给拦住了。
  第13章 我大孙子都要搬走了,还顾及……
  “我说姜木匠,”冯大妈阴阳怪气的,“你们单位发奖金啦?这两天伙食不错呀?”
  她个子不高,长得瘦小,站在姜凤淑面前,说话都要仰着头。
  “发啥奖金,还没过年呢。”姜凤淑朗声道:“冯嫂,我家伙食哪天都不差,这你又不是不知道。”
  她进院儿就闻到鸡汤香味了,猜多半是自家不省心的老二干的好事儿,这不年不节的,谁家都不会这么招摇,广成也从来不往家买吃喝,除了姜广军没别人。
  冯大妈一脸嗔怪,“我知道你家四个职工,不差钱,那也没见你们家又是鸡又是鱼的轮着来呀!你瞅给孩子馋的,口水都流成河了。”
  她语气里多少带着些不满。
  门对门住着,姜家条件好她知道,谁叫人家工人多,吃干饭的只有三个孩子,其他儿女都下乡了,而且姜凤淑又能耐,一个人的工资就顶俩,眼气也没用。
  不过两人关系不错,冯大妈敢当着姜凤淑面说酸话,别人可不敢。
  男人婆的绰号不是白叫的。
  要给她惹急了,可不管你是谁,呲哒几句是轻的,气狠了揍你一顿也没招,谁叫打不过呢。
  姜凤淑一脸疲惫的笑了笑,上一天班有些累,不过她还是耐着性子解释道:“这不是广军媳妇身体不好,买只鸡给她补补。”
  冯大妈闻言,立马一脸好奇的问:“广军媳妇年纪轻轻的,身体怎么就出毛病了?”
  “唉~别提了,”姜凤淑颇为无奈的叹了口气,道:“就是上个月,高考的前两天,我们家红霞救了两个孩子…”
  姜
  凤淑知道的也不详细,只将于红霞救人的事情粗略的说了一遍。
  末了,她还十分遗憾的道:“孩子是救上来,红霞命也丢了一半,考试错过了,身子还落了毛病。”
  姜凤淑说得这些九成是真的,只有一成稍微夸张了些。
  冯大妈听完丝毫不怀疑,她一阵唏嘘,“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啊,我说怎么瞅着她脸色不大好。”
  两条人命呐,别说吃一只鸡,就是十只也舍得。
  “你家红霞是个好孩子,这要是我家儿媳妇,我也花钱给她买鸡补身子。”冯大妈个子不高,人却是个心善的,说出来的话也十分中听。
  姜凤淑笑了笑,朝在自家厨房门口的于红霞使了个眼色。
  于红霞早就等着呢,立马将提前盛好的鸡汤端过来,“大妈,这汤给孩子解解馋吧,我们炖了不少呢。”
  冯大妈怪不好意思的,满满的一碗鸡汤,黄澄澄的,上面一层油花,这广军媳妇是个实在的。
  她也不矫情,接过鸡汤送回屋,拿纸包上二两红糖出来了,“红霞,这是大妈的一点心意,你可不兴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