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姜广军连忙摆手,“大妈,这可不行,快拿回去吧。”
  肉不便宜,一斤七毛多,还得有票,以后一个院子住着,用不着太计较,姜广军推辞不肯收。
  “收着吧,这肉是我侄子送来的,他们家杀年猪了。”徐大妈说完把肉放到桌子上,转身就走。
  姜广军恍然,他明白了,这不快过年了,乡下有家里养猪多的,除去必须交任务的可以自己处理。
  收购站给的价低,徐大妈的侄子肯定把猪宰了,将肉背到城里来卖了,快过年了黑市查的不严。
  不过用三轮车拉,肉应该不少。
  “徐大妈,肉还有吗,我想要几斤?”姜广军试着问了一句。
  徐大妈低声道:“我回来时卖掉大半了,你快去吧。”
  她可不敢让侄子来胡同里卖,只能叫姜广军自己去黑市买。
  闻言,姜广军拿上袋子紧赶着到了黑市,肉已经卖得差不多了,徐大妈的侄子为了多卖几块钱,全割成小块零散着卖的。
  因为不要票,最好的五花肉翻倍卖到了一块五,瘦些的也要一块三,姜广军挑着要了五斤。
  买完他没急着走,等没什么人了,低头问徐大妈的侄子,“还有肉吗?”
  徐大妈的侄子认出他了,是三姑家邻居,一个院儿的,于是点点头。
  “有,还没宰呢,你想要?”这人是个聪明的,脑子反应很快。
  姜广军点点头,他一直琢磨怎么挣钱,从乡下弄几头猪回来卖也不错。
  两人默契的对视了一眼,随后一块出了黑市。
  第19章 姜广军没想到自己扑了个空。……
  来到一处没人的胡同,姜广军先开口了,他主动介绍自己。
  “兄弟,我叫姜广军,你贵姓啊?是哪个地方的?”他没急着打听猪肉的事,而是先递过去一支烟,想问问这人的底细。
  “免贵姓肖,我叫肖庆丰,是清水公社的,刚才谢谢你的三轮车。”
  肖庆丰摆摆手,没接烟,他跟姜广军面对面的站着,眼神有些戒备。
  他是徐大妈的亲侄子,不认识姜广军,只是听徐大妈提过一嘴,这人刚租了双梧胡同的房子还没搬过来,他谨慎些也正常。
  姜广军把烟收了起来,很熟稔的道:“清水公社?离市里不远。”他前世去过几次,就在京郊西北方向,从双梧胡同坐车用不上一个小时。怪不得肖庆丰会把自家养的猪宰了,背着肉来市里卖。
  姜广军边说话边打量着肖庆丰,长得浓眉大眼的,个头跟自己差不多,都有一米八几,长得高高壮壮的,身上看着就有一把子力气,要是上工绝对是拿满工分的那种。
  不过肖庆丰可能比他小一两岁,因为皮肤黝黑,面相有些显老。
  姜广军身材更修长挺拔,剑眉星目,比肖庆丰要俊逸好看,而且他身上有一种被岁月磨砺后留下的成熟与稳重,是现在的肖庆丰无法相比的。
  “我家离市区是不远,姜哥,你是想再要些猪肉吗?”肖庆丰主动问起来,他不是个墨迹性子。
  姜广军当然想要,不过没立马说,而是接着问他,“你家里今年养了几头猪?生猪收购站能给多少钱一斤?”
  “我家今年养了两头猪,收购站生猪价格最高能给到六毛八分钱,不过一般很少能达到这个标准。”主要是没粮食喂,猪不长膘。
  肖庆丰觉得价太低了,辛辛苦苦养两头猪不容易,他想多卖些钱,就悄悄宰了。
  他今天天不亮就背着肉从家里出来了。
  刚才去找三姑,本来是想借自行车把家里剩下的猪肉拉过来,没想借到了三轮车。
  拉猪肉还是三轮车方便些。
  “那你明天还来吗?”姜广军想问清楚这人是以后打算长期混迹黑市,还是就只今天这一桩买卖。
  “我不打算来了。”他之前很少来黑市上卖东西,平时没时间要上工,再说一次两次的可以,次数多了村里人旧要起疑了。
  “来也不要紧。”姜广军笑了笑,他们没有利益冲突。
  “你帮我寻摸两头猪,然后宰杀干净了,一头给你五块钱,怎么样?”姜广军看着他眼睛,低声道。
  胡同里没人,但姜广军仍将声音压得很低,不凑近根本听不到他说什么。
  肖庆丰愣了一下,随后点了点头,也悄声道:“我堂哥家有一头猪还没卖,我回去给你问问,不过价格不能比收购站低。”
  从进腊月开始,有养猪的人家就开始张罗卖了,能托到现在的都是不急着用钱的,在等着年根儿底下涨价。
  价格太低人家不会卖给他。
  肖庆丰心里有些忐忑,他不了解姜广军,只听三姑说是新来的租户,不敢交底,刚才之所以点头,是觉得这人不是钓鱼的,他不想错过挣钱的机会。
  姜广军看见他脸上的提防了,笑着拍了拍他肩膀,“我的底细,你回头去问问徐大妈,她全知道。”
  肖庆丰又点了点头,放心多了,跟着姜广军一块往双梧胡同走,路上两人一直在互相探底。
  姜广军一问才知道,肖庆丰今年才二十五,比他小两岁呢。
  他答应帮忙联系生猪,姜广军把价钱给到七毛,不管肖庆丰多少钱收的他一律不过问。
  但一定不能是病猪瘟猪,猪膘层也不能太薄,实在是现在的人肚子里缺油水,不爱买瘦肉,都喜欢大肥肉膘子。
  肖庆丰想了一路,最后答应下来,反正他没什么事可干,生产队又不上工。一头猪连杀带宰弄好了能挣六七块钱,一次两头就有十二三块钱。
  这要是干到过年,他能买辆自行车了。肖庆丰非常心动。
  他胆子不小,只是没有姜广军对市里熟悉,今天带来的一头猪还多亏了他三姑帮忙才卖得这么快。
  倒底不是经常混迹黑市的,开始时有些瞻前顾后。
  姜广军也看出来了,这人是个本分的,脑子灵活,也有胆气。
  他跟肖庆丰又商量了一下细节,定好交货时间,就在院门口分开了。
  他得去借钱,刚才买完锅碗瓢盆兜里就没多少钱了。
  一头猪按二百斤算的话,生猪一斤七毛,就要一百四十块钱。他觉得小打小闹的没意思,赚不了多少钱,就定了两头猪,打算先试试水。
  反正现在天气冷,白天都有零下五六度,又快过年了,有肉不愁卖。
  姜广军琢磨了片刻,把买来的猪肉放进厨房,锁上门骑车走了。
  肖庆丰进了对面徐家。
  徐大妈也就是肖秀芬,见他跟姜广军一块回来的,忍不住问道:“庆丰,你怎么跟姜广军一块回来的?肉都卖了。”
  “还剩下一些边边角角的,我不打算卖了,三姑给你留着吃吧。”
  肖庆丰把篓子里的边角肉拿出来,给肖秀芬,然后开始打听姜广军的底细。
  “三姑,他是不是很有门路?”
  “那肯定是,他二姨父是机械厂运输队的大队长,父母都是木匠,一家子全是工人,认识的人多,别说两头猪,我估摸就是十头八头的给他也能卖掉,不过这事儿你听他的,别自作主张,千万要当心别被人抓到。”
  街道的郑大妈天天在胡同口转悠,虽然她不主管这事,可看见她胳膊上的红袖章心也颤得慌。
  “三姑,你放心吧,我会注意的。”肖庆丰也是比较谨慎的人,不过既然想挣钱就得有些胆气。
  “那中午在这儿吃吧,三姑这就去做饭,吃完饭好早点回来去。”肖秀芬叮嘱完麻溜去做饭了。
  家里白天只有她一个人,孩子都上幼儿园了,中午不回来吃饭,
  今天侄子来了,还给她不少肉,她得多炒两个菜……
  姜广军从双梧胡同出来直接去了机械厂,准备找他二姨父。
  一个是借钱,二是让他二姨父帮忙联系看看有谁要猪肉的。
  都重生了,他可不会像前世那么死板了,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这人脉关系总也不用就是摆设,像一潭死水,时间久了它就变臭了。
  姜广军来到机械厂,都快中午了,找地方把三轮车放好。
  刚准备到门卫去问问孙大爷,他二姨父在不在,一辆崭新的吉普车开过来,停在了他身边。
  车窗摇下来,一个中年男人从车里探出头来,“广军?真是你小子啊,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姜广军一眼就认出来,跟他说话的正是苏厂长苏廷奕。
  正朝他温和的笑着,就像长辈看到自家喜爱的晚辈,很高兴的样子。
  “苏叔叔,我回来好几天了,您这是出门才回来?”
  苏廷奕五十出头,他离退休还有五六年,一身黑色的中山装,带着银丝边的眼镜,未语先笑,给人和蔼可亲特别好说话的样子。
  此时正笑眯眯的注视着姜广军。
  “几年不见,广军你稳重了不少。”苏廷奕看着仔细打量。
  这小子变化很大,瞅着成熟不少,以前自己还不是机械厂的厂长,只是副厂长那会儿,这小子就经常来厂里,跟在老曹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