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擅长运动吧!我打篮球的时候被一位业内前辈看到了,我到现在都不知道那人是谁。只是听篮球队的刘教练说,有这么一码事!然后王湘王导演当天就亲自跑来见了我,我们在小饭馆里吃了一顿晚饭。当时我确实拒绝了,因为我几乎没拍过戏。是她说服了我,说她们需要会舞蹈和比较擅长运动的演员,想叫我试试!她告诉我这是推广冰雪运动的电影,所以我当时就接了。就是很偶然的一个契机。”
  “擅长运动,是自小就如此吗?”
  “我从三岁开始学习舞蹈,说喜欢,这有些过了。练习舞蹈很苦,尤其是最开始的时候,疼的很难忍受,若说那么一丁点就喜欢这个,这不现实!只是我母亲觉得女孩子要有气质,要有好的仪态,舞蹈是必须学的。这一学就坚持下来了,之后考上了舞蹈学院,将舞蹈当成了专业。在我看来,舞蹈也可以当做一种运动,不管喜欢不喜欢,长时间的训练都叫它成为我的一种生活习惯。”
  “除了舞蹈、打篮球之外,你还擅长什么运动?”
  “滑冰!”
  记者哈哈就笑,“对对对!滑冰,还能花滑,这也算是一种收获。还有呢?”
  “那可太多了,想要尝试的也有很多。像是滑雪、滑板、包括武术类的,我都想去尝试。”
  “没有想着继续跳舞吗?”
  “我觉得,‘热爱’很重要!我热爱运动,舞蹈放在运动里,她是我喜欢的一个选项,但绝不是唯一。有人说舞蹈能叫女孩更有女性的魅力,这也是我不能完全认同的。女性的魅力应该是多面的。窈窕淑女是一种美的姿态,活泼洒脱也是一种美的风景;文静内敛是一种叫人喜欢的性格,犀利泼辣也自有它的风情。做喜欢的事,自由、健康的成长和生活,爱我所爱,全力奔赴,不给自己设限,这是我的生活理念和态度。”
  罗群听出来了,她在说:舞蹈并不是她所热爱的!
  再结合之前的话,她其实还暗含了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她学习舞蹈是因为她母亲的选择,而非她的。她喜欢的东西很多,但在这之前,她并没有选择的自由。
  她说:做喜欢的事,自由、健康的成长和生活,这是她的生活理念。
  换言之:她之前的成长是不自由、不健康的。
  话说的如此的动听,句句都得给人家回应。可这每一句都在给以后埋线。
  家庭必然会被提及,家人势必会被关注,家事会闹的人尽皆知的时候,再返回来看这段采访,会怎么去解读呢?
  她妈妈叫她学习舞蹈,是想叫女孩子有气质,有好的仪态,成为一个文静内敛的窈窕淑女。
  这当然不是错!妈妈对女儿的期许,谁也说不到错处去。
  可若是再结合叫她嫁入亿万富豪的人家呢?是不是就不对味了?
  她妈妈不闹她,这事就这么过去了。她的言辞里没有一句不合适的话!
  但若是闹腾呢?这些早期的采访再被翻出来去解读,是不是意思就不一样了。
  罗群觉得,她得重新审视这个姑娘。她好相处,特别好伺候是事实,但她心思深,智商高,情商更高,也是事实。
  跟体育频道这边采访完了,电影频道在那个方向等着呢。他们的背景板都设置好了,那边是长沙发,换到那边继续采访。
  这次的记者听了个全场,知道这位是什么水平了,提问就大胆了一些,“电影上,你是新人。可以说,你完全没有接触过这个行业。机缘巧合进入了这个行业之后,怎么打算的?是想继续在这一行深耕,还是有别的事业规划?”
  桐桐就笑,“我去哪个行业都是新人。跟到处求职的大学毕业生一样,身上贴着一个标签——新人。第一次拍电影,跟大家第一次进职场一样,处处透着一股子清澈的愚蠢。大家初入职场犯过的蠢,我一样犯过。大家初入职场的迷茫,我也有过。
  就像是大部分毕业生毕业之后转行一样,我也是其中一个。摸索、学习,成了我们这种人生活的日常!一切从头开始,不气不馁。得有失败的心理准备,得有面对质疑声时积极的心态!得学会接纳批评,得学会不去辩驳,得学会默默的埋头补课,我想,只要不放弃,只要肯上进,终是能有所得!只要想学,什么时候都不晚。”
  罗群听到这里就不听了,没必要守着了,没什么可担心的。
  人家记者那意思是说:进入了这个行业,是不是舍不得离开了。
  毕竟,这个圈子公认的赚的多嘛。
  这话问的很有技巧。
  结果她怎么答的呢?她把她放在更大的一个群体里,那么多毕业生呢,我只是其中之一!找工作困难,都在为生存努力。这个转这个行业,那个转那个行业,我有契机转到这个行业里,是什么错事吗?
  她反应是真快,记者话术里的任何东西她都能第一时间洞悉,然后给出最合适的回答。
  现问现答,没有做任何准备。带过那么多艺人,她是可以撒出去叫人放心那种。
  罗群摸出手机,叫人订饭,今儿请人家吃顿饭吧。当然了,艺人就不用陪着了。
  十一点半,准点结束。
  桐桐要走了,拉了四爷跟这些人告辞,“尹镇,不用介绍了吧。”
  认识,不用介绍了,也看出来是什么关系了。
  四爷跟人家握手,“辛苦了!”
  记者就笑,“我们只完成我们的工作……”绝不瞎八卦。
  桐桐摆手,“不是那个意思!我们过年见了家长之后,就公布的。没刻意瞒着,不用这么小心翼翼!”
  见家长?
  对啊!
  事业刚启航就公布恋情,果然是新人一枚,处处都透着清澈的愚蠢。
  罗群进来招呼人,说四爷和桐桐,“那你们什么时候走?明天?”
  “明天,机票已经定了。”
  罗群点头,“那你们去忙吧,这里我招呼。”
  桐桐跟人家摆摆手,抱着四爷的胳膊出去了。
  这边她走了,罗群的手机响了一声,是庄游。
  庄游发来消息:桐桐搬家了吧?
  搬了,怎么了?
  搬了就行,没事。
  罗群看了看手机,有点明白了:必是桐桐妈又去原来住的地方找桐桐了。过年了嘛,好似要求孩子一块过年是合情合理的。
  可自从她接触桐桐以来,这么长时间,好似没见过她妈妈给她打过电话。
  海珍不是不打,是打不进去!而且,她在韩国呆了好几个月了,在陪杨桃做手术。而今手术之后第四个月了,眼看也过年了。她跟杨桃前儿才回来,第一时间就找桐桐。
  谁知道桐桐搬家了,她又找庄游,庄游却说不清楚,只说没见过,没联系。
  现在怎么找呀?她这是诚心躲了呀。
  她把地址发给庄游:我们搬到京城了,这是住址,你要是能见到桐桐,记得给她。
  庄游却想的是:你这房子是租的呢?还是早前买的?
  第23章 但行前路(23)三更
  快过年了,毫无过年的心情。
  海珍看着保姆端来的减肥餐,朝卧室指了指,“给送进去吧。”
  做整容手术也是受罪,且疼着呢。到现在那牙还是很难咀嚼东西。减肥吃什么呢?肉末蛋,撒点用水焯过的菠菜末,这就是一顿饭。
  要变美,先变鬼,这个罪受的,没都法说了。
  老杨还在老家,她打了电话过去,“还不来吗?年不过了?”
  杨明正在车上,“明天的飞机,债务总是得积极处理的嘛!躲避不是办法。我跟人家说好了,今年先把债务利息给了,按最高的利息。本金明年再还。”
  海珍没再言语,直接挂了电话。又给桐桐发消息,还是一样,前面有红色的感叹号,这是被拉黑的意思。
  “这孩子……怎么这么大的气性。”
  她起身去杨桃房里,“用你的手机联络一下桐桐。”
  杨桃说话还含混着呢,拿出手机给她展示:“她是不是……换号码了?”
  也有可能吧。
  海珍往出走,又说杨桃:“眼睛才做了手术,不要盯着爱派和手机……”
  杨桃指了指电视:“我听音呢……”
  电影频道正放着什么电影,海珍看了一眼就往出走。
  出来了,她听见杨桃叫保姆呢:“阿姨……电视转过来……”
  “能转吗?”
  “能!抽出来,转过来就行。”
  海珍扭脸去看,原来是装修隔断的时候做了滑动的机关,只要把一块板抽出来,电视就能往一边偏转方向。
  杨桃从床上起来,去卧室的阳台上躺着去了。她窝在懒人沙发里,看电视不方便,这个东西随手一调节,确实很方便。
  但是,才住进来,年轻人就能看出来人家那是带着转动的?
  海珍在客厅坐着,在这房子里打量,主卧是女孩子喜欢的粉红色,她不喜欢,杨桃住了。里面带着卫生间,卫生间里的瓷砖都选的是粉色的。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