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比如老农,雇工、商人、学生,各占四分之一。而这其中女子的份额不能低于三分之一!
  平时打交道,除了跟商人打交道之外,自己需要跟谁打交道吗?
  老农、雇工在底层,没那么大的见识,他们对公道有他们的看法。他们也最喜欢林叔珩这样的处事方式。那必然就信林叔珩的话。
  还有学生,他们冲动,他们一腔义气,要是知道这种事,还不得炸了。这要是把读书的学生都给惊动了,那都不用审了,这罪直接就能定了。
  所以,必须得配合她。可配合了,想杀她吧!她说她一个人可以干掉很多人,没有打虎的胆量,绝不上山。
  这个话可以不完全信,但基本可以判断,想杀了她把这做成意外,自己再置身事外,是办不到的。除非自己能马上造反。
  当然,人马折损了,军中应和者必被控制了。
  做不到这一点,又不能无声无息的处理了眼前这个女官。
  那就真的只能:留点本钱,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上了。
  毕竟,回京等着问审,并不等于定罪呀。
  林叔珩那话也提醒了自己:自己手里有很多人的把柄,他们可能杀自己,但如果用的妥当,他们也能想办法救自己。
  只要不死,就一切都有可能。
  这么想着,他就道:“本官可以跟你回京,但是,家眷必须带着。不管是府里的还是府外的。”
  “可以!”
  “差事交接……”
  话还没说完呢,就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紧跟着传来金镇北的声音:“若遇大型突发事件,危及社稷安全,地方交由军管,此亦是法。”
  话音一落,金镇北推门而入,看着李广田:“李大人,对不住,巡抚衙门,包括知府衙门,三省各地衙门,本军帅按律,已经派人驻守了。”
  桐桐:“……”这个金镇北,可真会找机会。
  但是,他说的这个……按律是如此的。你还不能说他错了。
  可你要这么干,朝中那些人怎么想呢?
  于是,她就说,“军中左帅出了问题,其他人呢?都干净么?”
  你什么意思?
  桐桐就说,“召哈森归营!王大帅为主帅,左帅出了这样的问题,他没有责任吗?金军帅难道要包庇?按律,上官负连带之责。因此,王大帅和左帅,尽皆回京问责。金军帅您,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样不能在北区逗留。请哈森回营交接,接管地方。另外,此次缴获无数,请军中核实人数,等着领军饷。”
  金镇北:“……”这个臭丫头!
  这是一方面防着自己做大,另一方面又拿饷银吊着军中,省的因为此次事件,军中存在情绪。
  等平稳过度了,再说其他。反正,她是一点面子都不讲。
  这臭丫头,半点都没有把老子的儿子放在眼里。
  他哼了一声,“若是本帅不接纳这个建议呢?”
  “那我就不走,我上折子,等着朝廷派了各位军机来处理,亲自押人。或者,金军帅想要换防?”
  金镇北:“……”你是真坏!也是真能拿捏老子,连换防的话都说出来了。这他娘的,真要是打散了换防,老子这么多年,白折腾了。
  出了这样的乱子,还真得防着内阁那些孙子提议换防。
  所以,自己还真得赶紧回京。
  金镇北抬手点了点桐桐:“行!又领教了。果然是少年英雄!”真他娘的英雄!不知道的还以为新明给了你多少好处呢。
  按照她说的做,召哈森回来。
  哈森没想到还能见到这个女官。桐桐建议他:“把胡子剃了,没人认识你的脸了。”蒙人重名的很多,叫哈森的也很多,名字就这么叫吧。脸对不上,谁也不敢说你是匪。
  “谢您。”
  桐桐摆摆手,“走了,后会有期。”
  这次不仅押送了李广田这样的官员,更有证人。那些女人,全都带去京城。
  金镇北看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就扭脸看骑在马上的桐桐:“你的功劳老夫都给你报上去了。折子只怕也到了京城了……你这个文官呀,当不了半年,就得转武!以后,你我共事的时间还长……”
  桐桐点头:“嗯!特喜欢跟您共事。”
  金镇北心里哼了一声:到了老子手底下,可就由不得你蹦跶了。
  不过,这臭丫头八成是没看上老四吧?还是得叫看上的,不讨喜归不讨喜,但是,她比老四强啊!
  回头得给老四捯饬捯饬,溜光水滑的,说不得就能入她的眼呢。
  他娘的,坑杀两千余人,还在这里谈笑风生的,这要是成了我金家的主母,那我的子孙后代,还能再旺三代!
  心里想的怪美的,扭脸瞧着这丫头,问说:“想什么呢?想能换个什么官职?要不要听听老子的建议?”
  还是算了吧!你的主意真不咋高明。
  桐桐叹气,“我就是想啊……您这折子要是回去了,我爹这一看见,得吓成什么样?我娘要是知道了,准得吓病了。也还盘算着,这次的功劳和缴获,按照朝廷的规矩,上交几成,衙门得几成,到了我这里,能落到多少。我家那情况,穷!得补贴家用。”
  金镇北:“……”怎么这么记仇呢?来的路上自己说她花销多,讥讽她家收入有限。瞧,回去的路上就得还回来!
  这个臭丫头,老四还是不能给她!心眼太小,老四遭罪!
  第142章 万里扶摇(41)一更
  谁也没想到细作案的背后能牵出了李广田和特木尔,更没想到,一个协查军中枪械的从六品女官,一把掀开了这个案子的不算,她还勇闯敌营,一晚上坑杀了两千余人。
  至于其他的缴获,这都不能细算。
  这功劳,只要坐实了,她这可是天大的一份功劳。
  齐文超拿着折子看了好几遍,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这件事:好险!
  老二还在李广田府上,叫李广田相看呢。
  结果李广田私通倭寇,私养倭兵,勾结军中,挑拨民间,意图谋反。
  出了这样的事,他焉能不后怕!得亏这只是叫老二去相看去了,这要是稀里糊涂的给定下来了,这内阁首辅的位子自己也坐不得了。
  李广田这个混账东西,简直岂有此理。
  怕了一次,怒了一次,再看这折子,他先是觉得荒诞。
  怎么可能呢?一个文官还是一女官,这怎么可能办到。
  可折子是先到军机,其他几位军机大臣盖了章之后才递来的。这就证明以他们在军中和实战中的经验,这个折子上详细说的作战过程,是合理的,不存在弄虚作假的。
  也对!新明这些年,几乎从未曾出现过谎报军功的事。军事学堂的教育在这个方面,还是信得过的。在军中,有多大的功劳就是多大的功劳,有因为战局的需要,延后报功的,但却绝没有出现过虚报战功或是冒领战功的情况。
  那也就是说,这真是林家那个三娘办到的?
  他看了好几遍,然后召秘书丞,“请其他阁老,议事。”
  临时开了议事厅,因为天被捅破了——封疆大吏出问题了。
  坐在议事厅,折子从这个人的手里传到那个人手里,每个人的表情都特别耐人寻味。
  常青莲拿着折子连看了五遍之后,嘴角压也压不住,军中好些年不出女将了。女官便是在兵部其实还是文官,半点也不涉及兵事。
  其实,军中是不禁女将女兵的。可就是连着好些年,不出这样的人才了,怎么办?
  而今出了一个,她能以军功做跳板,入行伍,这意义当然不同。
  此时,她脑子里的不是文官如何,也不是武官如何,而是女官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内阁议事,有这么几件事:
  第一,这个案子本身,得审的。人押回来,后续需得刑部接手。
  第二,军中出问题了,那么军机连同兵部,就不能置身之外。
  第三,如今北区属于军管,那么地方上的官员有多少涉事呢?他们现在属于妾身未明。吏部需得着手,在官员的重新调整和任命上。
  第四,三省政务,尤其是赋税,这些年肯定有瞒报的。需得重新审一次,看看有多少被贪墨挪作他用了。这需得户部参与。
  第五,这些年,李广田涉及私造军械,矿产、锻造,这都属于工部的问题,那工部也需得配合。
  第六,事涉倭国人,涉外事务避不开礼部,因此,礼部也得协同。
  所以,这件事压根就不是几个内阁能完成讨论的,他们唯一能定下来的事就是:扩大会议范围。
  内阁、军机、监察三阁连同六部共同议事。
  于是,这一份折子誊抄了很多份,经过很多人的手,朝各个衙门送去。这过手的人一多,自然就扩散了出去。
  林宪怀几乎是飘着进的议事堂。
  他是户部的人,尚书大人特别点名,叫他跟着。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