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这不仅能把现在的问题暂时解决了,也能顺势把小皇帝推到权利的中心。他可以不表态,但谁也不能忽略他这个存在。
齐渭在脑子里琢磨,“你们希望家父出头,主动提此事。”
“此为功!也是最好的证明清白的办法。”桐桐就接过了话头,“我相信,金军帅也会主动提的。”
齐渭起身在书房里踱步,“这……其实是撬动了朝廷现有的格局……”
桐桐就叹了一声,“齐兄,父是父,子是子,我与我父不同,金大人与金军帅不同,我们都有我们自己的主张。齐兄你……与齐阁老始终一致么?若是如此,那父父子子……我便也不知道该跟齐兄说什么了。”
“父父子子,错了吗?”
“父父子子,没错!你觉得父父子子说的是子需得从父,可在我看来,父父子子说的是,父亲有父亲的责任,做儿子的有做的儿子的责任。同理,君君臣臣,说的又何尝不是君有君责,臣有臣责。在家里,你履行做儿子的义务,此为父子之义;在朝堂,你为臣子,该尽臣责,此为君臣之义。你为君尽忠,为国效力,为民谋利,此等子,必能荣耀祖宗亲族,哪里矛盾了?”
齐渭:“……”换言之,她在指责自家父子食君禄却不忠王事。
这不是生气不生气的事,眼下这个事必须做决定。金镇北若是提了,常青莲必然会提。一旦有人起头,父亲若是晚了,才真的没有机会了。
表态这个事,很重要。
自己身后有父亲、林叔珩身后连着常青莲,金司晔身后连着金镇北,这是三个人。
若是从监察阁中取两人组建新阁,这证明对监察阁的看重。如此的结果就是,监察阁五人都会支持组建新阁。
三阁加起来十五人,支持新阁的……三人加五人,这就是八人,过半了!
过半了,此事便可行了。
今儿要是自己不答应,他们去说服任何一个军机或是内阁,事都可行。提前告知自己,倒是卖了自己面子了。
因此,对方的话不好听也得受了。
他拱手朝两人告辞,“家父那里,我去提。”
“此事当从速。”
当然!
将齐渭送走,两人得分头走了。四爷得回金家找金镇北,桐桐得找常青莲。这件事出的突然,而今只能顺势而为。
常青莲这边晚饭才摆好,桐桐就到了。
今晚上在这边吃饭的不止桐桐,还有罗君如和顾玉娘。
常青莲见又来一个,哈哈就笑,“叔珩,来坐,一起用些。”
桐桐便坐过去了,一个炖锅在小泥炉上放着,锅里咕嘟咕嘟的,有股子清淡的香味。
常青莲将白菜心下到锅里,“我晚上吃的清淡,你呢?切点肉卷给你吧。”
“我也习惯清淡。”桐桐拿了筷子,夹了锅里的冻豆腐出来蘸着芝麻酱,慢慢的吹着。
罗君如还笑,“我们正打赌,说看你今晚来不来,果不其然,你这就来了。”
顾玉娘端了石榴汁递过去,“伯爷,如今少见的很了。”
“少来!”桐桐接了石榴汁,却抬手轻轻的拍在顾玉娘的手背上,“我最近又不忙,是你们忙着呢……我少见你们才是。”
顾玉娘搓了搓手背,手背红了一片,她小声道:“那齐二跟你有些交情,这小子有没有挨揍?”
少的了吗?
顾玉娘自己拿了果酒,“上次我在酒楼碰上他了,当时我正在相亲……”
桐桐就笑,“这是好事呀,怎么还瞒着?”
“对方还在书院念书,怪腼腆的。”顾玉娘说着就又道,“偏撞上来一个齐二……没过多少日子,竟是拿着珠花找我来了……”
桐桐便懂了,这是说不是有意谋划的!只是对方不知道脑子怎么想的,直接给撞上来了。她只是顺势而为罢了!
罗君如举杯跟桐桐碰了一下,“林伯爷,陛下出阁读书的事成了。齐阁老刚告辞,他妥协了。”
常青莲将涮好的白菜给几个夹起来分了,然后说桐桐:“怎么样?你们这一批官员呀,当真是女官中的佼佼者。你有你的亮色,她们一出手也是非同凡响。”
桐桐笑了笑,将凉了的冻豆腐吃了,又看边上服侍的人,“麻烦你再拿一盘冻豆腐来,这个好吃。”
常青莲夹菜的筷子一顿,这是有话不方便当着其他人的面说吗?
她放下筷子,“都是同僚,你们又是同窗,更是同为女官,倒是不用这么生分。”
罗君如就一脸的似笑非笑,“那要不,我们……回避一下?”
桐桐只管往里下冻豆腐,“我就想先吃饭,怎么还多心了呢?先吃!先吃!”
顾玉娘接了仆从拿来的冻豆腐,然后打发对方,“不用你伺候了,我们说说话。”说完,用胳膊肘撞了罗君如一下,这才看常阁老,“叔珩不是那样的人,饿半天了,我也饿了。”
常青莲就又问桐桐,“要不先下点面条。”
桐桐却放下了筷子,盯着沸腾的锅:“我此次来呢,就是告知阁老二声。许是组建新阁,比你来我往攻讦更好一些。”
常青莲愣住了,“新阁?”
“三阁阁老各取其一,受陛下统领,为新阁。”说完,她就站起身来,“陛下出阁读书固然好,但十四岁的年龄,说小也不小了。出阁读书是一种象征意义。真正的书,陛下该读的也已经读了,倒是不必拘泥于这个形式。”
罗君如一愣:这就是跳过出阁读书的环节,直接亲政了。事竟然还能这么办?
桐桐朝常青莲欠身:“阁老为陛下之心,难得!此事,已然在推动中。加您这一票,便是八票。十五人过八票,事可行!”
礼毕,她站起身来,“与您师生一场,承蒙关照。谢您了!”她说着,便端起杯子,将杯中的石榴汁一口气喝完了,“祝您更上一层楼!告辞!”
说完,杯子放下,转身就走。
顾玉娘:“……”这是送个人情,了了师生的情分了。自此之后,各不相干吗?
第155章 万里扶摇(54)二更
顾玉娘追出去,拦住了马车:“叔珩……这又是何必?”
桐桐将马车的帘子撩起来,见她穿着夹袄就从屋里追出去了,就说她,“回去用饭去吧!我还有事要办,不能耽搁。”
顾玉娘走过来,“叔珩,常阁老到底是阁老之身,你以后朝前走,少不得有人扶持……”
桐桐就笑,“玉娘,官场之上,互为臂助,这不是错。可互为臂助的前提是各自知道自己的路朝哪儿,而不是别人指哪就得往哪……这不一样。”
顾玉娘愣了一下,深深的看了对方一眼,这才朝后退了一步,“那……告辞了!路上慢些。”
马车逐渐消失在雪夜里,留下深深的车辙逐渐被雪覆盖。
顾玉娘站在外面良久,整个人冻透了才反应过来,拍打了身上的雪折返回去。
锅里的白菜煮的已经捞不起来了,冻豆腐都被煮开了花,锅里的汤越来越少,罗君如站着,常阁老坐在桌前倒是面色平静。
她默默的站在罗君如边上,“阁老,林伯爷走了。”
常青莲喊外面伺候的人,“加汤。”
三鲜的汤加入锅底,常青莲夹了冻豆腐慢慢的吃着,“齐阁老才走,她就来了。齐阁老妥协,同意陛下出阁读书;可她一来,说的这个事是陛下亲政的事……一步到位。这个主意必不就是齐阁老出的。
那就是说,这个想法是她的,她能笃定十五人有八人能同意,可见她是把事做到了前面。今儿一天,你们在欢欣鼓舞,欢喜你们挑起了多大的事端,能叫首辅退一步……可她却也已经做了这么多了。可见,当时我选人并没有选错。她自来跟你们就不一样。
但你们也放心,她的路子跟你们不重合。她以武立足,以后也必是武官。女官中武官极其少,要知道,能有一女军机,这对女官的意义是绝对不一样的。你们不用管我跟她之间有什么误会,只管论你们的同窗之情就是了。
我们师徒之间,有些误会和意见相左的情况,也不是什么大事!自来,我们的意见也很少有统一的。”
罗君如应了一声‘是’,“可见我们还是平时联络沟通的太少了,若是能常坐在一起聊聊,时不时的聚一聚,探讨一下朝政,许是就不一样了。”
常青莲赞赏的看了对方一眼,然后示意对方,“吃饭!吃了饭早些回去吧。”
本来是一顿庆功宴,最后吃的没滋没味的。
两人从阁老家出来,罗君如看着漫天的雪,再回头看看踩过的脚印,深吸一口气,“你……怎么想的?”
顾玉娘轻笑一声,“可能……我们注重做官高过做事……所以,跟林叔珩有些格格不入。她是个注重做事的人,又很会做官……我就想着,是不是我错了。努力的做官没有不对,但要是兼顾着做事,是不是能更好呢?”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
齐渭在脑子里琢磨,“你们希望家父出头,主动提此事。”
“此为功!也是最好的证明清白的办法。”桐桐就接过了话头,“我相信,金军帅也会主动提的。”
齐渭起身在书房里踱步,“这……其实是撬动了朝廷现有的格局……”
桐桐就叹了一声,“齐兄,父是父,子是子,我与我父不同,金大人与金军帅不同,我们都有我们自己的主张。齐兄你……与齐阁老始终一致么?若是如此,那父父子子……我便也不知道该跟齐兄说什么了。”
“父父子子,错了吗?”
“父父子子,没错!你觉得父父子子说的是子需得从父,可在我看来,父父子子说的是,父亲有父亲的责任,做儿子的有做的儿子的责任。同理,君君臣臣,说的又何尝不是君有君责,臣有臣责。在家里,你履行做儿子的义务,此为父子之义;在朝堂,你为臣子,该尽臣责,此为君臣之义。你为君尽忠,为国效力,为民谋利,此等子,必能荣耀祖宗亲族,哪里矛盾了?”
齐渭:“……”换言之,她在指责自家父子食君禄却不忠王事。
这不是生气不生气的事,眼下这个事必须做决定。金镇北若是提了,常青莲必然会提。一旦有人起头,父亲若是晚了,才真的没有机会了。
表态这个事,很重要。
自己身后有父亲、林叔珩身后连着常青莲,金司晔身后连着金镇北,这是三个人。
若是从监察阁中取两人组建新阁,这证明对监察阁的看重。如此的结果就是,监察阁五人都会支持组建新阁。
三阁加起来十五人,支持新阁的……三人加五人,这就是八人,过半了!
过半了,此事便可行了。
今儿要是自己不答应,他们去说服任何一个军机或是内阁,事都可行。提前告知自己,倒是卖了自己面子了。
因此,对方的话不好听也得受了。
他拱手朝两人告辞,“家父那里,我去提。”
“此事当从速。”
当然!
将齐渭送走,两人得分头走了。四爷得回金家找金镇北,桐桐得找常青莲。这件事出的突然,而今只能顺势而为。
常青莲这边晚饭才摆好,桐桐就到了。
今晚上在这边吃饭的不止桐桐,还有罗君如和顾玉娘。
常青莲见又来一个,哈哈就笑,“叔珩,来坐,一起用些。”
桐桐便坐过去了,一个炖锅在小泥炉上放着,锅里咕嘟咕嘟的,有股子清淡的香味。
常青莲将白菜心下到锅里,“我晚上吃的清淡,你呢?切点肉卷给你吧。”
“我也习惯清淡。”桐桐拿了筷子,夹了锅里的冻豆腐出来蘸着芝麻酱,慢慢的吹着。
罗君如还笑,“我们正打赌,说看你今晚来不来,果不其然,你这就来了。”
顾玉娘端了石榴汁递过去,“伯爷,如今少见的很了。”
“少来!”桐桐接了石榴汁,却抬手轻轻的拍在顾玉娘的手背上,“我最近又不忙,是你们忙着呢……我少见你们才是。”
顾玉娘搓了搓手背,手背红了一片,她小声道:“那齐二跟你有些交情,这小子有没有挨揍?”
少的了吗?
顾玉娘自己拿了果酒,“上次我在酒楼碰上他了,当时我正在相亲……”
桐桐就笑,“这是好事呀,怎么还瞒着?”
“对方还在书院念书,怪腼腆的。”顾玉娘说着就又道,“偏撞上来一个齐二……没过多少日子,竟是拿着珠花找我来了……”
桐桐便懂了,这是说不是有意谋划的!只是对方不知道脑子怎么想的,直接给撞上来了。她只是顺势而为罢了!
罗君如举杯跟桐桐碰了一下,“林伯爷,陛下出阁读书的事成了。齐阁老刚告辞,他妥协了。”
常青莲将涮好的白菜给几个夹起来分了,然后说桐桐:“怎么样?你们这一批官员呀,当真是女官中的佼佼者。你有你的亮色,她们一出手也是非同凡响。”
桐桐笑了笑,将凉了的冻豆腐吃了,又看边上服侍的人,“麻烦你再拿一盘冻豆腐来,这个好吃。”
常青莲夹菜的筷子一顿,这是有话不方便当着其他人的面说吗?
她放下筷子,“都是同僚,你们又是同窗,更是同为女官,倒是不用这么生分。”
罗君如就一脸的似笑非笑,“那要不,我们……回避一下?”
桐桐只管往里下冻豆腐,“我就想先吃饭,怎么还多心了呢?先吃!先吃!”
顾玉娘接了仆从拿来的冻豆腐,然后打发对方,“不用你伺候了,我们说说话。”说完,用胳膊肘撞了罗君如一下,这才看常阁老,“叔珩不是那样的人,饿半天了,我也饿了。”
常青莲就又问桐桐,“要不先下点面条。”
桐桐却放下了筷子,盯着沸腾的锅:“我此次来呢,就是告知阁老二声。许是组建新阁,比你来我往攻讦更好一些。”
常青莲愣住了,“新阁?”
“三阁阁老各取其一,受陛下统领,为新阁。”说完,她就站起身来,“陛下出阁读书固然好,但十四岁的年龄,说小也不小了。出阁读书是一种象征意义。真正的书,陛下该读的也已经读了,倒是不必拘泥于这个形式。”
罗君如一愣:这就是跳过出阁读书的环节,直接亲政了。事竟然还能这么办?
桐桐朝常青莲欠身:“阁老为陛下之心,难得!此事,已然在推动中。加您这一票,便是八票。十五人过八票,事可行!”
礼毕,她站起身来,“与您师生一场,承蒙关照。谢您了!”她说着,便端起杯子,将杯中的石榴汁一口气喝完了,“祝您更上一层楼!告辞!”
说完,杯子放下,转身就走。
顾玉娘:“……”这是送个人情,了了师生的情分了。自此之后,各不相干吗?
第155章 万里扶摇(54)二更
顾玉娘追出去,拦住了马车:“叔珩……这又是何必?”
桐桐将马车的帘子撩起来,见她穿着夹袄就从屋里追出去了,就说她,“回去用饭去吧!我还有事要办,不能耽搁。”
顾玉娘走过来,“叔珩,常阁老到底是阁老之身,你以后朝前走,少不得有人扶持……”
桐桐就笑,“玉娘,官场之上,互为臂助,这不是错。可互为臂助的前提是各自知道自己的路朝哪儿,而不是别人指哪就得往哪……这不一样。”
顾玉娘愣了一下,深深的看了对方一眼,这才朝后退了一步,“那……告辞了!路上慢些。”
马车逐渐消失在雪夜里,留下深深的车辙逐渐被雪覆盖。
顾玉娘站在外面良久,整个人冻透了才反应过来,拍打了身上的雪折返回去。
锅里的白菜煮的已经捞不起来了,冻豆腐都被煮开了花,锅里的汤越来越少,罗君如站着,常阁老坐在桌前倒是面色平静。
她默默的站在罗君如边上,“阁老,林伯爷走了。”
常青莲喊外面伺候的人,“加汤。”
三鲜的汤加入锅底,常青莲夹了冻豆腐慢慢的吃着,“齐阁老才走,她就来了。齐阁老妥协,同意陛下出阁读书;可她一来,说的这个事是陛下亲政的事……一步到位。这个主意必不就是齐阁老出的。
那就是说,这个想法是她的,她能笃定十五人有八人能同意,可见她是把事做到了前面。今儿一天,你们在欢欣鼓舞,欢喜你们挑起了多大的事端,能叫首辅退一步……可她却也已经做了这么多了。可见,当时我选人并没有选错。她自来跟你们就不一样。
但你们也放心,她的路子跟你们不重合。她以武立足,以后也必是武官。女官中武官极其少,要知道,能有一女军机,这对女官的意义是绝对不一样的。你们不用管我跟她之间有什么误会,只管论你们的同窗之情就是了。
我们师徒之间,有些误会和意见相左的情况,也不是什么大事!自来,我们的意见也很少有统一的。”
罗君如应了一声‘是’,“可见我们还是平时联络沟通的太少了,若是能常坐在一起聊聊,时不时的聚一聚,探讨一下朝政,许是就不一样了。”
常青莲赞赏的看了对方一眼,然后示意对方,“吃饭!吃了饭早些回去吧。”
本来是一顿庆功宴,最后吃的没滋没味的。
两人从阁老家出来,罗君如看着漫天的雪,再回头看看踩过的脚印,深吸一口气,“你……怎么想的?”
顾玉娘轻笑一声,“可能……我们注重做官高过做事……所以,跟林叔珩有些格格不入。她是个注重做事的人,又很会做官……我就想着,是不是我错了。努力的做官没有不对,但要是兼顾着做事,是不是能更好呢?”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