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5章
  两下一对,只这二人名声最大,连宫里的小嫔妃都知道了。那岂能留你们,免了官职,一边呆着去吧。
  又有臣下说:“太子城外精锐只两千,可秦王府精锐多少?正该借调出来,交给齐王统领,与北华商议雁门关事宜。”
  李渊未曾驳回,也没有答应。但显然,是考量这件事的可行性。
  消息传到秦王府,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一个声音:王爷,先下手为强。
  “殿下!先发制人呀!”魏征给李建成建议,“您已然将秦王逼死路上了,此时若不能先发制人,只怕……后患无穷呀!”
  “你所说的,先发制人是何意?”
  魏征不语,只那么看着太子。
  李建成叹气:“父母高堂皆在,孤若取手足性命,置父母于何地?孤与秦王乃一母同袍,早年,他敬孤这个兄长,未曾有半丝违逆。走之今日,乃是情势所逼。若无江山天下,二郎只是孤的二弟!孤不能因此便置其死命。孤剪其羽翼,只求江山稳固,绝非要杀他。”
  魏征:“……”妇人之仁!妇人之仁!不!林公乃妇人,她便无妇人之仁。故而,您不能连那个妇人也不如呀!
  您若不采纳此谏言,只怕,先发制人的得是秦王。
  秦王病了,真的病了,高烧不退。
  长孙氏不敢叫人知道,只秘密召了太医。
  汤药熬着,长孙氏亲自陪着。
  李世民躺着,头上的汗珠在滚动,他像是陷入梦魇里,一会子眼泪顺着眼角流,一会子嘴里呢喃,喊着爹爹阿母。
  太医令没有将此事透漏给他人,但是皇后得知道。
  皇后便知道的,心里难受,半夜十分,一口血呕了出来。她问说:“给三郎的信该到了吧?”
  是啊!应该快到了。
  “病体昏沉,恐时日无多。欲见三郎一面,急盼儿归。”
  桐桐把信看完,递给四爷:“火候一定是到了,到了即将失控的程度了。”
  四爷的东西早就收拾好了,“那我动身,回长安一趟。”
  “嗯!速去速回。”
  而今已经秋里,将半岁的俩孩子坐在毯子上,毯子就铺在地上,两孩子能坐了,跟满地滚的木球玩耍。
  这里进进出出的都是臣下,不管谁路过,都扒拉一下球球,他们伸手能摸到了,就很高兴的尖叫着。
  孩子就这么长在大家的眼皮子地下,只要面君,就见得到。
  四爷要离开几个月,临走了,抱了抱孩子,然后放下就往出走。
  结果才一出门,俩孩子盯着门口就嚷嚷,’啊啊啊‘的,手不停地指,指完了,又伸着胳膊要抱,意思是:要爹爹!要爹爹。
  四爷:“……”没法走呀!
  桐桐把孩子一抱:“走你的!”闹一会子就不闹了。
  在孩子找爹爹的哭声中,四爷走了,急奔长安。孩子没离过他,桐桐总也有出去巡查的时候,孩子几乎能天天见到的人是爹爹。
  结果呢?现在不得不离开孩子。离开孩子,不光孩子哭,他也不适应。
  因为心里记挂,心情就有点不太明媚。
  秦王府里,秦王已经秘密招回部将,把宫廷的卫戍、工事,布防都已经安排好。
  长孙氏手里攥着装着毒药的瓶子,贴身放着,一步一步的超前走,往前殿去。
  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了,突然有一消息传来:雍王回长安——雍王回长安——皇后召见雍王回长安。
  而此时,人已经在城外。
  李建成对此还疑惑:母亲叫三郎回来作甚?
  李世民沉默了,长孙无忌说:“殿下,不可犹豫呀!”
  不可犹豫!是不可犹豫。
  李世民才要说话,便有密信送了进来,是三郎,他只说:予弟两个时辰!
  第1572章 隋唐风云(98)一更
  雍王回长安了!
  李元吉听着王府长史的禀报, 先是一喜,站了起来,问说:“而今在城外么?明早入城?”说着,就要往出走, “走!出城见三兄。”
  “雍王进宫了。”
  李元吉脚步一顿:“进宫了?”他看长史, “本王昨儿才进的宫,母后身子瞧着还成。”这怎么突然回来了。
  一般……若不是急事, 一般得会自己卡时间。若是想今天到, 那昨晚哪怕连夜赶路,也得在早上进城。若是不急, 那就当昨天和今天都慢些行, 在城外二三十里的驿馆先歇息一晚, 明早早早起来,明儿早上到也行。
  尤其是皇家,体统还是要的。
  这怎么这么点回来, 而后便直接进宫了。
  长史回道:“许是陛下与皇后挂念!得了信儿,便命雍王回来了。”
  那也该派人迎接才是隆重呀,怎么不见迎接这便回来了?
  按照礼部的规定,这该是迎接的人早早出城, 而后摆足了依仗才可以的。
  李元吉没再坚持要进宫, 而是回后宅,找王妃:“今日你进宫请安,母后可提过别的事?”
  何事?
  杨吉儿将臂钏一个一个摘下来, “今年母后的精神不如以前了。往年这个时节, 必是要赏菊的。今年太子妃连着请了三次, 母后次次都答应。可每次都是到了日子了, 必有个临时的缘故赏不了。”
  她叹了一声, 回头看丈夫:“妾去请安,母后留妾只一盏茶时间……许是太子妃和秦王妃跟母后处的时间长,能看出些什么端倪也未可知。”
  李元吉:“……”他抬眼看了妻子一眼,转身便走。
  杨吉儿慢悠悠的摘了簪子,独自安寝去了。你而今离不得我,我倒也不用侍奉着你。没有丑人躺在身侧,果然是梦都香甜了。
  李元吉没有在府里,他去了太子府:“大哥,三哥回来,事先你可知道?”
  李建成正忙于政务,闻言只道:“母后着人送信给三郎,言谈里皆是身子不好,盼见一面之意。三郎着急,急着回来见阿母,无甚要事。”
  “您知?”
  “此事……孤与父皇只做事先不知,他尽快回来也好。正有雁门关之事,趁他回来,要谈一谈的。而今已晚,宫门已下钥。明早便进宫,见见三郎。”
  李元吉知道事情的始末了,便干脆不走了:“太子府舞姬极好,我去客院安置。”
  “几个舞姬罢了,回头送你府上!莫要贪欢,莫要为了几个玩意损了身子。”
  “是!”李元吉应着,但还是奔着客院区了。
  李建成吩咐身边的侍从:“好好看护,莫要荒唐过甚。”
  “喏!”
  人走了,李建成身边便有谋士谏言:“雍王身在北华,他素来与秦王亲厚。若有冲突,雍王必助秦王。雍王是秦王最大助力,故而……”
  “如何?”
  “莫不如,留雍王在长安。”
  “留雍王?”李建成摇头,“留不得!敢强留雍王,战端必起。”
  “若是雍王不得不滞留长安呢?”
  “哦?当如何?”
  “雍王必住皇宫。”
  自然!
  “谁服侍?”
  李建成:“……”
  “男子岂能久旷?”这谋士低声道,“阴阳和合,此乃人性所驱!在北华,皇夫不得有二色,那便是死罪。皇宫中,雍王必是不戒备的。此时,若是安排一二女子,或是在其醉酒后,或是在其服用了安神汤之后……等醒来,木已成舟。
  此时,雍王必想着隐瞒,那便先瞒着。他食髓知味,未必可以走。可若是如此还要走,那此便是把柄。叫此事’不小心‘的露出去,雍王便是想回……只怕也回不去了。”
  李建成:“……”
  “这与男子来说,并非什么大事!男儿在世,自当三妻四妾。雍王若在我大唐,早该有王府,姬妾成群了。他是为了大唐受了委屈。而今天下已平定,大唐局势已扭转。林公若是真为北华,开战之前自然得思量。若想两国交好,再选送别的儿郎送于林公便是。”
  李建成:“……”这话混账,“三郎岂是随意能替代的?!”
  “可即便不能留雍王,那也该有能辖制雍王的手段。送去姬妾,留他三个月,若是姬妾有孕,生在长安……此便是雍王的把柄!”这人说着,便跪下了,“殿下,不可优柔寡断呀!是计谋就必然卑鄙,可而今已经将秦王打入尘埃,便不能再给他活路。若是他与雍王联手,殿下您与臣等皆死无葬身之地。”
  李建成:“……”
  “况且此事何劳殿下?陛下身边宫妃,何人不能办此事?”
  李建成:“……”他说,“莫要动手段,美貌女子可安排,然则……需得他自己愿意。”
  自然!自然。酒是色媒人,酒是免不了吧。
  四爷回来,带的压根就不是他从长安带去的人手。壮男壮女不差,但是桐桐不放心,除了罗士信之后,她还安排了她训练出来的近卫。
  这些近卫男女都有,并不分。年龄多在十四岁到十八岁之间,但也有十二、十三岁的预备卫!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