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9章
平时若是有事,多是遣人出来传个口信,从无这般正式宣召。
于是,他换上朝服进宫,也见到了一身大朝服的皇后。
长孙无忌愣了一下,见大礼叩见。
“免礼,平身。”
长孙无忌站起来,看向皇后,“……”你我兄妹之间,这是要做什么?便是玩耍也已经过了玩耍的年纪了。
若因册封太子一事,该你我兄妹私下说,而今这么大张旗鼓的,陛下必是知道了,你这是作甚?
长孙皇后心里叹了一声,看向哥哥:“赵国公可知北华朝中事。”
“自是知的。”长孙无忌问说,“是为了送皇子皇女去北华之事?此事需得臣跟陛下提。”
“皇子皇女尽皆赵国公之甥,舅父舅父,皇子皇女之事,赵国公过问,陛下必会认真听,也必然听的进去。
在陛下和本宫,乃至于皇子皇女心中,赵国公乃至亲。
这些年,赵国公辅佐陛下,可靠可信,功勋当列首位。
您乃陛下故人,您少年起便与陛下相识!您先是陛下之友,而后,您与陛下才成了郎舅。
您之才,天下尽职;您之能,满朝无人不服……”
长孙无忌不说话了,这听出来皇后想说什么了。
是的!长孙皇后说:“您是亲,是故,是贤,是贵,是勤,有能,有功……自周以来,有’八辟‘,您独占其七。”除了’宾‘,其他七项你全占了。
这些不写进律法,那就是默认的!陛下念情分,该给的恩赏会给的。像是秦王府旧人,天策府功臣,除了’亲‘和’宾‘之外,都占着呢。
所以,有没有这些律法,你会吃亏吗?跟着陛下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你们会吃亏吗?
谁才需要律法来保障?谁?只有那些旧勋贵!只有那些世家!他们怕陛下翻脸惩治他们,故而,他们需要将这些写进律法里。
可你,我的哥哥,大唐的国舅,陛下的旧臣,你此番这般与背叛陛下有何异?
长孙皇后站起身来,“赵国公,陛下未曾就此事说过你一句,你可知这是为何?”
长孙无忌:“……请皇后示下。”
“那是因为您与嫡皇子、嫡皇女的利益是一致的!您在,便有为嫡出皇子皇女保驾护航的能力。这事涉皇权交割。故而,陛下什么也不说。”
长孙皇后说着,眼泪就下来了,走到长孙无忌跟前,声音小小的:“可……兄长啊,您只能忠于陛下!您若受别人蛊惑,只想着没有你之后,你的子孙后代……那你置我这个妹妹于何地?置皇子皇女于何地?您背弃陛下,若连我这个妹妹和您的外甥外甥女都不顾,敢问,陛下容你这般国舅能到几时?”
长孙无忌猛的抬起头来,看向妹妹。
长孙皇后看着北边:“雍王身在北华,他依旧记得他的二兄当年是如何被逼迫……他知道他的二兄所忧者为何?于是,他便是身在异国,亦在兼顾了两国利益的情况下,想替他的二兄分忧。
可你呢?我的兄长,你把’八议‘拿给陛下时,你心中想的是什么?你受人蛊惑时,除了你的子孙后代,你还想过谁?若为臣者居功自傲,恃外戚身份便无视君王之忧,天下之患……那何以能位列朝班?若是如此,哥哥不若辞官归故里,如何?”
长孙无忌像是不认识妹妹:这说的是什么?到了如今,我这么想,错了吗?
他不住的摇头:“皇后娘娘,太子未立……”
“若他们不合适,那便送去北华!在北华总有他们活路。”那是孩子成长的契机,但也是孩子们的退路!我知道嫡皇子若是不能得皇位,将要面对的是什么,不用你来提醒。
“可臣依旧要说,陛下非皇后一人的!后宫……”
“那又如何?”长孙皇后眼里的眼大滴大滴的往下掉,她看着长孙无忌,“我不止是长孙家的女儿,是哥哥的妹妹,是孩子的母亲,是陛下的妻子……我还是李唐的皇后!我——是李唐的皇后啊!”
她手指着外面:“天乾地坤,坤以厚德载物。身为皇后,母仪天下。既为子民之母,当忧子民之忧。今日,召见赵国公之人乃是李唐皇后!皇后有问,赵国公当答。”
说完,她轻轻的提起裙摆,转过身一步一步的走到了高处,坐在了正位上:“赵国公,若是心中无大唐,无陛下,只一心为子孙后代筹谋,那便辞官归故里,如何?”
长孙无忌看着妹妹,兄妹俩无声的对视。
父亲早丧,母亲带着他们兄妹寄居舅舅家,当年相依为命的兄妹俩而今这般相对。
长孙皇后哭着说:“兄长若是归故里,记得常捎带我爱吃的桂花糕来!我记得那年被赶出家门,兄长为了哄我给我买的桂花糕。”
长孙无忌的眼泪跟着下来,他行大礼:“臣知罪!臣不归故里,母亲不在了,臣不能舍了你而去……”
在侧殿偷听的李世民心里松了一口气:这便是观音婢!叫长孙无忌知道底线在哪,又以情留人,给对方递了一个台阶,叫他下来了。
长孙无忌走了,这件事以这样的姿态结束,是最好的结果。
他走到正殿,皇后还在垂泪,直到见到自己,才将眼泪擦干了,问说:“妆花了么?”
李世民看着哭花的脸,然后摇头:“……”没有!朕的皇后乃是天下最美女子。
第1594章 隋唐风云(120)二更
北华修订《氏族谱》的事闹的沸沸扬扬, 这让大唐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世人皆看重他们的门第时,那他们的门第就是家族的至高利益。
你北华凭什么重修?!
北华说:“……凭我们陛下出身高。”
是!这个出身,这个身份,你是有资格修的。可问题是, 你为什么要修这个?目的呢?
北华:“……”叫嚣着要朝我们开战的不是你们?能不能开战, 你们说了不算!但是能不能重新给你们排个位置,我们陛下说了是算的。
蹦跶吧!
于是, 叫嚣着打仗的声音更盛了。
李世民说:“北华在锻造上, 胜我们良多!而今,雍王设法说服北华君臣, 愿意接纳学徒过去学习……”
大臣听着, 觉得这意思是:先探一探对方的底。
“北华发国书来, 意在两国同练兵,演练场上比输赢!”
大臣:“……”哦!如此也能知道对方的战力在哪里。
只要一比,到底能不能打这一仗, 双方心里才都有数。
李世民就看向李绩,将此事交代给李绩,又给调拨程咬金、尉迟恭、秦琼。李绩此人沉稳缜密,非一般将领可比。
而程咬金、尉迟恭、秦琼三人又与林公有旧!这般比试, 得防着有人从中作梗。这三人是绝对不会对林公生出恶意的, 便是各为其主,他们也只会将比试做到极致,绝不会在比试中故意谦让。但是让他们行暗害之举, 他们绝对不会干。
比试就是比试, 在这个方面一定得做到万无一失。
那么, 除了这三人其他人都不成!
“无李靖?”单雄信看着李唐传回来的消息, 有些惊讶:“没想到不是李靖, 是李绩……徐世绩呀!我二人乃是生死之交,结义兄弟。他知我,我知他。如此对垒,胜负难料啊!”
桐桐就笑,“对垒只是对垒,正是因着知道你与李绩的关系,李世民才派此人领兵训练。其他几位将领,无一不是故人。可见其诚意满满,绝无借着练兵暗藏阴谋之举。”
单雄信便懂了:“臣自当严谨以对。”
记住就行了。桐桐说着,便看向一边,“另外,你带两人走。”
“是!”给什么人便带什么人。
结果万万没想到,过来的是两位殿下。
单雄信害怕了:“陛下——”万万不可!这要是有个闪失,臣担待不起。
“他们与招募的童子军一起,跟你们一起练兵!要不要上战场,能不能上战场,你说了算!便是不能上战场,也需得近距离观摩。这样的学习机会不多!以后,我会每五日去一次,雍王每三日去一次,亲自为童子军授课。”
单雄信:“……”这可是小祖宗呀!
“他们二人,一个名叫林离,一个叫林泽,皆乃寿王族中晚辈!以后进出探视,皆有寿王府中车马接送。”
单雄信:“……”寿王乃是林药郎!说这俩孩子是寿王家得晚辈。
他看向两位殿下,这俩小祖宗也眨巴着眼睛看他。熟识是熟识的,只是这一走……吃穿住可都在军营中。童子军是收编的突厥奴隶中无父母的孩童,有用愿意送孩子进童子军的平民子女,更有朝中大臣,各部落联盟首领的适龄子女。
这一批便招募来三千名,其中男女人数相差不多。这俩孩子年龄稍微小了一些,但看个头是挺高的。当然了,要论自小的教育,那他们当然远超同龄人。
只是,他们的身份也决定了,他们在其他方面可能不如其他的孩子。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
于是,他换上朝服进宫,也见到了一身大朝服的皇后。
长孙无忌愣了一下,见大礼叩见。
“免礼,平身。”
长孙无忌站起来,看向皇后,“……”你我兄妹之间,这是要做什么?便是玩耍也已经过了玩耍的年纪了。
若因册封太子一事,该你我兄妹私下说,而今这么大张旗鼓的,陛下必是知道了,你这是作甚?
长孙皇后心里叹了一声,看向哥哥:“赵国公可知北华朝中事。”
“自是知的。”长孙无忌问说,“是为了送皇子皇女去北华之事?此事需得臣跟陛下提。”
“皇子皇女尽皆赵国公之甥,舅父舅父,皇子皇女之事,赵国公过问,陛下必会认真听,也必然听的进去。
在陛下和本宫,乃至于皇子皇女心中,赵国公乃至亲。
这些年,赵国公辅佐陛下,可靠可信,功勋当列首位。
您乃陛下故人,您少年起便与陛下相识!您先是陛下之友,而后,您与陛下才成了郎舅。
您之才,天下尽职;您之能,满朝无人不服……”
长孙无忌不说话了,这听出来皇后想说什么了。
是的!长孙皇后说:“您是亲,是故,是贤,是贵,是勤,有能,有功……自周以来,有’八辟‘,您独占其七。”除了’宾‘,其他七项你全占了。
这些不写进律法,那就是默认的!陛下念情分,该给的恩赏会给的。像是秦王府旧人,天策府功臣,除了’亲‘和’宾‘之外,都占着呢。
所以,有没有这些律法,你会吃亏吗?跟着陛下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你们会吃亏吗?
谁才需要律法来保障?谁?只有那些旧勋贵!只有那些世家!他们怕陛下翻脸惩治他们,故而,他们需要将这些写进律法里。
可你,我的哥哥,大唐的国舅,陛下的旧臣,你此番这般与背叛陛下有何异?
长孙皇后站起身来,“赵国公,陛下未曾就此事说过你一句,你可知这是为何?”
长孙无忌:“……请皇后示下。”
“那是因为您与嫡皇子、嫡皇女的利益是一致的!您在,便有为嫡出皇子皇女保驾护航的能力。这事涉皇权交割。故而,陛下什么也不说。”
长孙皇后说着,眼泪就下来了,走到长孙无忌跟前,声音小小的:“可……兄长啊,您只能忠于陛下!您若受别人蛊惑,只想着没有你之后,你的子孙后代……那你置我这个妹妹于何地?置皇子皇女于何地?您背弃陛下,若连我这个妹妹和您的外甥外甥女都不顾,敢问,陛下容你这般国舅能到几时?”
长孙无忌猛的抬起头来,看向妹妹。
长孙皇后看着北边:“雍王身在北华,他依旧记得他的二兄当年是如何被逼迫……他知道他的二兄所忧者为何?于是,他便是身在异国,亦在兼顾了两国利益的情况下,想替他的二兄分忧。
可你呢?我的兄长,你把’八议‘拿给陛下时,你心中想的是什么?你受人蛊惑时,除了你的子孙后代,你还想过谁?若为臣者居功自傲,恃外戚身份便无视君王之忧,天下之患……那何以能位列朝班?若是如此,哥哥不若辞官归故里,如何?”
长孙无忌像是不认识妹妹:这说的是什么?到了如今,我这么想,错了吗?
他不住的摇头:“皇后娘娘,太子未立……”
“若他们不合适,那便送去北华!在北华总有他们活路。”那是孩子成长的契机,但也是孩子们的退路!我知道嫡皇子若是不能得皇位,将要面对的是什么,不用你来提醒。
“可臣依旧要说,陛下非皇后一人的!后宫……”
“那又如何?”长孙皇后眼里的眼大滴大滴的往下掉,她看着长孙无忌,“我不止是长孙家的女儿,是哥哥的妹妹,是孩子的母亲,是陛下的妻子……我还是李唐的皇后!我——是李唐的皇后啊!”
她手指着外面:“天乾地坤,坤以厚德载物。身为皇后,母仪天下。既为子民之母,当忧子民之忧。今日,召见赵国公之人乃是李唐皇后!皇后有问,赵国公当答。”
说完,她轻轻的提起裙摆,转过身一步一步的走到了高处,坐在了正位上:“赵国公,若是心中无大唐,无陛下,只一心为子孙后代筹谋,那便辞官归故里,如何?”
长孙无忌看着妹妹,兄妹俩无声的对视。
父亲早丧,母亲带着他们兄妹寄居舅舅家,当年相依为命的兄妹俩而今这般相对。
长孙皇后哭着说:“兄长若是归故里,记得常捎带我爱吃的桂花糕来!我记得那年被赶出家门,兄长为了哄我给我买的桂花糕。”
长孙无忌的眼泪跟着下来,他行大礼:“臣知罪!臣不归故里,母亲不在了,臣不能舍了你而去……”
在侧殿偷听的李世民心里松了一口气:这便是观音婢!叫长孙无忌知道底线在哪,又以情留人,给对方递了一个台阶,叫他下来了。
长孙无忌走了,这件事以这样的姿态结束,是最好的结果。
他走到正殿,皇后还在垂泪,直到见到自己,才将眼泪擦干了,问说:“妆花了么?”
李世民看着哭花的脸,然后摇头:“……”没有!朕的皇后乃是天下最美女子。
第1594章 隋唐风云(120)二更
北华修订《氏族谱》的事闹的沸沸扬扬, 这让大唐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世人皆看重他们的门第时,那他们的门第就是家族的至高利益。
你北华凭什么重修?!
北华说:“……凭我们陛下出身高。”
是!这个出身,这个身份,你是有资格修的。可问题是, 你为什么要修这个?目的呢?
北华:“……”叫嚣着要朝我们开战的不是你们?能不能开战, 你们说了不算!但是能不能重新给你们排个位置,我们陛下说了是算的。
蹦跶吧!
于是, 叫嚣着打仗的声音更盛了。
李世民说:“北华在锻造上, 胜我们良多!而今,雍王设法说服北华君臣, 愿意接纳学徒过去学习……”
大臣听着, 觉得这意思是:先探一探对方的底。
“北华发国书来, 意在两国同练兵,演练场上比输赢!”
大臣:“……”哦!如此也能知道对方的战力在哪里。
只要一比,到底能不能打这一仗, 双方心里才都有数。
李世民就看向李绩,将此事交代给李绩,又给调拨程咬金、尉迟恭、秦琼。李绩此人沉稳缜密,非一般将领可比。
而程咬金、尉迟恭、秦琼三人又与林公有旧!这般比试, 得防着有人从中作梗。这三人是绝对不会对林公生出恶意的, 便是各为其主,他们也只会将比试做到极致,绝不会在比试中故意谦让。但是让他们行暗害之举, 他们绝对不会干。
比试就是比试, 在这个方面一定得做到万无一失。
那么, 除了这三人其他人都不成!
“无李靖?”单雄信看着李唐传回来的消息, 有些惊讶:“没想到不是李靖, 是李绩……徐世绩呀!我二人乃是生死之交,结义兄弟。他知我,我知他。如此对垒,胜负难料啊!”
桐桐就笑,“对垒只是对垒,正是因着知道你与李绩的关系,李世民才派此人领兵训练。其他几位将领,无一不是故人。可见其诚意满满,绝无借着练兵暗藏阴谋之举。”
单雄信便懂了:“臣自当严谨以对。”
记住就行了。桐桐说着,便看向一边,“另外,你带两人走。”
“是!”给什么人便带什么人。
结果万万没想到,过来的是两位殿下。
单雄信害怕了:“陛下——”万万不可!这要是有个闪失,臣担待不起。
“他们与招募的童子军一起,跟你们一起练兵!要不要上战场,能不能上战场,你说了算!便是不能上战场,也需得近距离观摩。这样的学习机会不多!以后,我会每五日去一次,雍王每三日去一次,亲自为童子军授课。”
单雄信:“……”这可是小祖宗呀!
“他们二人,一个名叫林离,一个叫林泽,皆乃寿王族中晚辈!以后进出探视,皆有寿王府中车马接送。”
单雄信:“……”寿王乃是林药郎!说这俩孩子是寿王家得晚辈。
他看向两位殿下,这俩小祖宗也眨巴着眼睛看他。熟识是熟识的,只是这一走……吃穿住可都在军营中。童子军是收编的突厥奴隶中无父母的孩童,有用愿意送孩子进童子军的平民子女,更有朝中大臣,各部落联盟首领的适龄子女。
这一批便招募来三千名,其中男女人数相差不多。这俩孩子年龄稍微小了一些,但看个头是挺高的。当然了,要论自小的教育,那他们当然远超同龄人。
只是,他们的身份也决定了,他们在其他方面可能不如其他的孩子。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