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7章
桐桐按照人家说的,找到地方,上了三楼,这边的房子大,一层只一户。她摁了门铃,里面有一声带着方言口音的应答声:“谁呀?来了。”
门被打开,是个四十来岁的女人,胖胖的,系着围裙,打量了桐桐一眼,“谁呀?”
“收烟酒的……不是你们家要把烟酒处理掉?”
啊?没有啊!“你走错了吧。”
“不好意思!”桐桐转身就走了,也知道这个人长什么模样了。
她下了楼,在下面等着。大概有个半个消息,这个保姆下楼了,拎着垃圾下来扔垃圾了。对方没在意她,她也一副没在意对方的意思。
可对方一转身,她把手里卷起来的钱就扔到垃圾桶里,然后喊对方:“阿姨——”
对方站住转过身来:“叫我?”
“阿姨,你咋把手里攥着的钱一块扔到垃圾桶里了?”说着还笑,“我要不扫这一眼,你回头还当丢哪去了?”
对方才要说话,桐桐伸手把钱捡起来,递过去:“给!是您的不?”
其实这人要摇头说不是的,但是卷着的钱一看就三四张,这可是三四百快钱呢,她一个月的工资才六百。
她马上伸手:“谢谢你了!”
桐桐顺势给了对方,顺势就问:“这是打算去买大件呀?拿这么些现金出门?”一边说,一边往边上让:“叫我把路让开,挡人家扔垃圾了。”
这保姆就跟着桐桐一块走,怕扔了钱的人再找来!她还说:“想买大衣,取钱放着呢,差点给扔了。”
“我有时候也这样,把垃圾留着,把手里的东西给扔了。”
是啊!是啊!当时脑子里不知道在想啥。
桐桐陪她慢慢走,问说:“听您这口音,不是当地人。”
“我家是m省的,来打工的。”
“打工不去南边?在当地有亲戚?”
“本家我叔是教授,我给收拾收拾屋子,他们都忙嘛!”
“m省多山区,这两年经济是不大行!”桐桐就说,“x市你知道不,我爸以前做生意,还去过那里!说那里有个什么煤矿……从那边拉过煤!”
“那可巧了!中原乡的煤矿,当年还行!后来都成了私人的,就不大行了。”
“也是!不过你们本家这人挺厉害的,山沟沟里出来,成了大学教授,这得多了不起!这有些地方,怪的很!出人才都是一窝一窝出……”
“出啥人才?就是这些年稍微好些!早些年几年都出不了个大学生。”
“本家提携提携,这就出来了。”
“这得靠本事考!考试这个东西,那是国家管,谁能插上手?咱自己当地的学校,说学的特别好的娃子结果一考试就坏了,考不过么!”
“那要是二十年前考上大学的,现在都把事情干成了。”
“是啊!当年我们本家也有个女娃子,她爸是我们白家的人,她妈是知青。他爸伐树的时候没跑利索,被砸死了,她妈后来回城……她爷奶不叫带她!她妈回城后就花钱叫她上学,往城里考!都说那娃学的好,可也没考上!回城回不去,就当了民办教师!不过现在也还行,都成了正式编制了,在乡镇中学当校长了。”
“看来还是出人才的!”
“嗐!就出了这两个!白校长在我们当地,娃子们上学干啥的,还是能照顾的。”
“这就很好了!”
“也是!”
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几句,就各走各的了。
没有一点是实证,取了实证用处其实也不大。但事情基本就可以确定,这个在乡镇中学当校长的才是真正的白清。
白涛并没有支持这个姑娘再重读备考:也对!知道的多了就会起疑心,事就包不住了!她最好还是那个村姑,一辈子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更好。
若是如此,那当校长的白清就还叫白清,没有再更改名字。
为了验证这个猜测,两人回去之后在网上查这个中学,网络逐渐发达的好处逐渐体现,想搜索总是能找到的,比如这个学校的联系电话是一部固话的号码。
桐桐拨通了号码:“喂——”
那边也‘喂’了一声,“找谁?”
“请问你们校长白清在吗?”
“不在,你哪位呀?”
“能把白校长的联系方式给我吗?”
“你谁呀?不方便吧。”
“那算了!回头我再打。”把电话给挂了。
桐桐看四爷:事很明白,就看你想怎么办。
第1646章 寸草余晖(32)三更
这件事……证据难搜集。
因为操作这件事的人真的动了脑子, 且真的是蓄谋已久。
按说,一般这顶替一查档案就露馅!因为那是在人家考上之后,这才顶替了别人的名额!相当于是她代替了原本的那个人的人生,包括父母呀、社会关系, 学习经历等等, 都是顶替别人的!
换言之,这是用这个人的身份参加的学习和工作, 甚至于婚姻。
但是给白栋梁办事的白涛做的很高端!他跟白栋梁同姓, 为了巴结上白栋梁,他很早可能就动了这个歪脑子了, 利用的就是都姓白, 两个女孩年纪相当。
高端就高端在, 如果单纯的去查白清的档案,你不能说白清哪里有问题。
这个操作的过程是这样的:白涛知道老家本家一个叫做白清的姑娘学的很好,于是, 想到了每每叫白栋梁头疼的白卫红,知道这个孩子高考无望,叫白栋梁烦心不已,他就主动上门献策。
先让白家把白卫红的名字该成白清, 提前改, 在高三以前就改。而后,再把这个户口挪到白涛的老家,再之后, 插班挂学籍到中原乡的中学。
真白清就在这个学校上学, 高三了, 准备各种资料当入档, 为高考报名做准备。于是, 真白清把她的资料填好,交给老师,老师交给学校,学校负责给学生入档案!
而这个时候,学校就有两个叫白清的学生,有两份不同的档案。
等到高考报名的时候,真白清觉得她报名了,她交了资料,交了报名费,这就可以了!那个时候的高考报名都是自己填表格,交给老师的,再由老师上报教育局,统一报名。
真白清以为她报名结束了,只要一心备考,等到高考的到来就可以了!压根就不知道学校报上去的是另一个叫白清的档案。
而这么操作,最难的一部分在于准考证,因为准考证上有照片!档案上的照片不能跟准考证上的照片不一致吧?贴上照片要给上面得盖钢戳的。
所以,这如果是个案子,唯一留有物证的关键就在于这张贴着真白清照片的准考证!报名的是那个,要考试的是这个!这个如果拿到的不是属于贴着自己照片的准考证,这不就露馅了吗?
所以,这就要违规操作!一份档案出两个准考证!一份上贴白卫红的照片,一份贴真白清的照片。
要找证据,除非真白清能拿出当年的准考证来!有这个东西,就证明当地有人违规了。
可这个东西,多少年过去了,能保存下来的概率极低。且一旦开始查,以白涛家这种地头蛇来说,是瞒不住的。
如果不能从这里查,那就得查白栋梁这边。可这边的档案有什么问题吗?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白卫红改名白清,她在哪里上小学,在哪里读中学,哪一年因为什么迁移了户口,在哪里插班,在哪一年参加了高考,被哪个大学录取,哪一年入学,哪一年毕业,去哪里工作!
去查去吧!清清楚楚的,一点都不含糊。只从她的档案上看,人家好似啥也没瞒着。
除非有佐证能证明当年参加高考的不是白栋梁的女儿本人,否则档案是完整的,没有造假一说。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不是顶替身份上大学,这是有人在高考的时候找人替考了!是一次连替考本人都不知道的替考!
而中原乡那个白清,她的档案就到高中为止,她以为她当年报名高考了,但是她的档案上没有,或者说,她的档案就没有递上去过。
而后,她也确实是高中毕业,之后留在当地做了民办老师。
到这里为止,哪里有问题?
真白清能证明她确实参加了高考吗?便是把事情拿出来摆在桌面上,这里面的蹊跷所有人都知道有问题,可又能怎么样呢?没有证据,能妨碍人家什么?
就算是找到了中原乡,找到了那位白校长,咱就说,人家就一定会站出来吗?她姓白,她的家庭、人际关系、工作全部在当地!便是她主动站出来,能改变什么?她还能再去上学?还能换另外一种人生吗?
她得考虑得罪人的成本有多大!工作、家庭是不是会受影响。
所以,叫人家以受害人身份站出来追查,本身就是强人所难!她应该也有孩子,孩子也才是中学生的年纪。她敢冒这样的风险吗?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
门被打开,是个四十来岁的女人,胖胖的,系着围裙,打量了桐桐一眼,“谁呀?”
“收烟酒的……不是你们家要把烟酒处理掉?”
啊?没有啊!“你走错了吧。”
“不好意思!”桐桐转身就走了,也知道这个人长什么模样了。
她下了楼,在下面等着。大概有个半个消息,这个保姆下楼了,拎着垃圾下来扔垃圾了。对方没在意她,她也一副没在意对方的意思。
可对方一转身,她把手里卷起来的钱就扔到垃圾桶里,然后喊对方:“阿姨——”
对方站住转过身来:“叫我?”
“阿姨,你咋把手里攥着的钱一块扔到垃圾桶里了?”说着还笑,“我要不扫这一眼,你回头还当丢哪去了?”
对方才要说话,桐桐伸手把钱捡起来,递过去:“给!是您的不?”
其实这人要摇头说不是的,但是卷着的钱一看就三四张,这可是三四百快钱呢,她一个月的工资才六百。
她马上伸手:“谢谢你了!”
桐桐顺势给了对方,顺势就问:“这是打算去买大件呀?拿这么些现金出门?”一边说,一边往边上让:“叫我把路让开,挡人家扔垃圾了。”
这保姆就跟着桐桐一块走,怕扔了钱的人再找来!她还说:“想买大衣,取钱放着呢,差点给扔了。”
“我有时候也这样,把垃圾留着,把手里的东西给扔了。”
是啊!是啊!当时脑子里不知道在想啥。
桐桐陪她慢慢走,问说:“听您这口音,不是当地人。”
“我家是m省的,来打工的。”
“打工不去南边?在当地有亲戚?”
“本家我叔是教授,我给收拾收拾屋子,他们都忙嘛!”
“m省多山区,这两年经济是不大行!”桐桐就说,“x市你知道不,我爸以前做生意,还去过那里!说那里有个什么煤矿……从那边拉过煤!”
“那可巧了!中原乡的煤矿,当年还行!后来都成了私人的,就不大行了。”
“也是!不过你们本家这人挺厉害的,山沟沟里出来,成了大学教授,这得多了不起!这有些地方,怪的很!出人才都是一窝一窝出……”
“出啥人才?就是这些年稍微好些!早些年几年都出不了个大学生。”
“本家提携提携,这就出来了。”
“这得靠本事考!考试这个东西,那是国家管,谁能插上手?咱自己当地的学校,说学的特别好的娃子结果一考试就坏了,考不过么!”
“那要是二十年前考上大学的,现在都把事情干成了。”
“是啊!当年我们本家也有个女娃子,她爸是我们白家的人,她妈是知青。他爸伐树的时候没跑利索,被砸死了,她妈后来回城……她爷奶不叫带她!她妈回城后就花钱叫她上学,往城里考!都说那娃学的好,可也没考上!回城回不去,就当了民办教师!不过现在也还行,都成了正式编制了,在乡镇中学当校长了。”
“看来还是出人才的!”
“嗐!就出了这两个!白校长在我们当地,娃子们上学干啥的,还是能照顾的。”
“这就很好了!”
“也是!”
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几句,就各走各的了。
没有一点是实证,取了实证用处其实也不大。但事情基本就可以确定,这个在乡镇中学当校长的才是真正的白清。
白涛并没有支持这个姑娘再重读备考:也对!知道的多了就会起疑心,事就包不住了!她最好还是那个村姑,一辈子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更好。
若是如此,那当校长的白清就还叫白清,没有再更改名字。
为了验证这个猜测,两人回去之后在网上查这个中学,网络逐渐发达的好处逐渐体现,想搜索总是能找到的,比如这个学校的联系电话是一部固话的号码。
桐桐拨通了号码:“喂——”
那边也‘喂’了一声,“找谁?”
“请问你们校长白清在吗?”
“不在,你哪位呀?”
“能把白校长的联系方式给我吗?”
“你谁呀?不方便吧。”
“那算了!回头我再打。”把电话给挂了。
桐桐看四爷:事很明白,就看你想怎么办。
第1646章 寸草余晖(32)三更
这件事……证据难搜集。
因为操作这件事的人真的动了脑子, 且真的是蓄谋已久。
按说,一般这顶替一查档案就露馅!因为那是在人家考上之后,这才顶替了别人的名额!相当于是她代替了原本的那个人的人生,包括父母呀、社会关系, 学习经历等等, 都是顶替别人的!
换言之,这是用这个人的身份参加的学习和工作, 甚至于婚姻。
但是给白栋梁办事的白涛做的很高端!他跟白栋梁同姓, 为了巴结上白栋梁,他很早可能就动了这个歪脑子了, 利用的就是都姓白, 两个女孩年纪相当。
高端就高端在, 如果单纯的去查白清的档案,你不能说白清哪里有问题。
这个操作的过程是这样的:白涛知道老家本家一个叫做白清的姑娘学的很好,于是, 想到了每每叫白栋梁头疼的白卫红,知道这个孩子高考无望,叫白栋梁烦心不已,他就主动上门献策。
先让白家把白卫红的名字该成白清, 提前改, 在高三以前就改。而后,再把这个户口挪到白涛的老家,再之后, 插班挂学籍到中原乡的中学。
真白清就在这个学校上学, 高三了, 准备各种资料当入档, 为高考报名做准备。于是, 真白清把她的资料填好,交给老师,老师交给学校,学校负责给学生入档案!
而这个时候,学校就有两个叫白清的学生,有两份不同的档案。
等到高考报名的时候,真白清觉得她报名了,她交了资料,交了报名费,这就可以了!那个时候的高考报名都是自己填表格,交给老师的,再由老师上报教育局,统一报名。
真白清以为她报名结束了,只要一心备考,等到高考的到来就可以了!压根就不知道学校报上去的是另一个叫白清的档案。
而这么操作,最难的一部分在于准考证,因为准考证上有照片!档案上的照片不能跟准考证上的照片不一致吧?贴上照片要给上面得盖钢戳的。
所以,这如果是个案子,唯一留有物证的关键就在于这张贴着真白清照片的准考证!报名的是那个,要考试的是这个!这个如果拿到的不是属于贴着自己照片的准考证,这不就露馅了吗?
所以,这就要违规操作!一份档案出两个准考证!一份上贴白卫红的照片,一份贴真白清的照片。
要找证据,除非真白清能拿出当年的准考证来!有这个东西,就证明当地有人违规了。
可这个东西,多少年过去了,能保存下来的概率极低。且一旦开始查,以白涛家这种地头蛇来说,是瞒不住的。
如果不能从这里查,那就得查白栋梁这边。可这边的档案有什么问题吗?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白卫红改名白清,她在哪里上小学,在哪里读中学,哪一年因为什么迁移了户口,在哪里插班,在哪一年参加了高考,被哪个大学录取,哪一年入学,哪一年毕业,去哪里工作!
去查去吧!清清楚楚的,一点都不含糊。只从她的档案上看,人家好似啥也没瞒着。
除非有佐证能证明当年参加高考的不是白栋梁的女儿本人,否则档案是完整的,没有造假一说。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不是顶替身份上大学,这是有人在高考的时候找人替考了!是一次连替考本人都不知道的替考!
而中原乡那个白清,她的档案就到高中为止,她以为她当年报名高考了,但是她的档案上没有,或者说,她的档案就没有递上去过。
而后,她也确实是高中毕业,之后留在当地做了民办老师。
到这里为止,哪里有问题?
真白清能证明她确实参加了高考吗?便是把事情拿出来摆在桌面上,这里面的蹊跷所有人都知道有问题,可又能怎么样呢?没有证据,能妨碍人家什么?
就算是找到了中原乡,找到了那位白校长,咱就说,人家就一定会站出来吗?她姓白,她的家庭、人际关系、工作全部在当地!便是她主动站出来,能改变什么?她还能再去上学?还能换另外一种人生吗?
她得考虑得罪人的成本有多大!工作、家庭是不是会受影响。
所以,叫人家以受害人身份站出来追查,本身就是强人所难!她应该也有孩子,孩子也才是中学生的年纪。她敢冒这样的风险吗?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