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2章
四爷:“……”这就有点难了,哪里能符合这样的条件呢?
结果就是三天之后,金老三说工作的事处理好了,他回头把粮油关系一调,这就算是回城了。
在大家为一个回城名额都快为难死的时候,他这事说办成就办成了。
金举人问说:“哪个单位?”
“农林技校,就在西边那个……那个技校。”
“啥?”你找的单位还是个中专技校,“你能教什么?”
“我是林场的,怎么就不能去农林技校了?”金老三信誓旦旦:“他们需要管理实验田的校工,我不够格?”
校工?人家的家属都安排不过来。
金老三就看自家爸:看这话说的!就不能是人家单位确实需要个有经验的?
金举人:“……”
金老三挠头:回头我还得上个大学去!明年我就争取个推荐名额!农林和师范是国家补贴和扶持的院校,带的补贴最多。农林大学从农林技校招生,给农林技校的推荐名额最多。
我呀,得是咱家第一个大学生。
但是呢,这些话只在心里想一想,先不言语!毕竟,自己想起来都觉得这件事透着那么一股子诙谐劲儿。
可不是诙谐吗?
这个工作谁不笑?不是说不好,而是金老三这种人跑到学校去,可别污染校园吧,
桐桐先是笑,可笑着笑着就又觉得金老三其实考虑的是对的,他至少想的是婚姻的长久问题。双方肯定是有差距的,在现在看着,共患难,这个情分打底,很难得。
但是从长远看,两个人本身的差距,这不仅仅是出身、家庭条件、成长环境这些因素,还在于本身是不是足够丰盈,是不是能跟得上对方的步子。
所以,他这种人可以说想要什么工作,哪怕是歪门路,他也能给疏通的得到这个工作的时候,他选择了技校。
哪怕是个校工,可学校的环境,他接触的就是专业术语。他就是有那个氛围,重新去学。之后呢?
会不会走管理层?他这种人还怕混不到管理层?
这是不是一个体面又稳定的路子呢?
从校工到后勤领导,后勤领导也是校领导!而学校和政企之间,干部是流动的。要是以此为跳板,可以说是坦途一片。
越想越觉得金老三选的这个路子有点意思。
她就发现,她跟四爷真的一点都不用为两家人操心,人家肚子里盘算的贼清楚了。
是的!谁也没指望他们俩操心家里呀!
林暮秋指着一袋子的东西,使唤陶然和林棠,“你俩受累,给送去。”
然后陶然任命的给送去,吭哧吭哧的给扛到楼上:“开门。”
桐桐把门打开:“这是……”
陶然大喘气,林棠在边上说:“爸妈不放心你俩,年货给你们准备好了。米面猪油、菜肉!”
“我这边有!”
“有啥呀!亲家今年人口多,过的紧巴!你们贴进去了,爸妈操心你吃不好,都给你拾掇来了。”
桐桐:“……”其实我吃的挺好的!
“大姐给你买了一双鞋,奶奶说她穿不惯皮鞋,鞋票叫给望才买了……里面有你俩的鞋!”说着,她自己从随身的帆布包里掏,拿出叠好的布:“给!这是两条裤子的布料!我那边今年奖金多,你拿着吧。”
桐桐:“……”其实我穿的也很好,你们看不见吗?
第1748章 岁月长河(79)三更
七五年的春节, 桐桐过的相当富足。
林家补贴了不少,但到了年三十,桐桐让这份补贴换了个样子,又还回去了。
其实, 四爷挣的挺多的, 且钱和物资的来源途径不单一。
四爷是人尽其才的用,像是李援军, 这个人就不是个会稳稳当当, 安安分分的人。所以,外面的事多叫他去办。
这不是在做土暖气嘛, 给劳模做当然应该, 但是呢, 李援军的路子广,他会联系一些单位,哪怕是军大院, 也不是每一栋楼都通着暖气的。
这些住户的厨房用土灶,那这就能改造。
更有一些小厂子,像是集体制的榨油厂、豆制品厂等等,他们住在偏郊区的位置, 且还是平房。那他们的职工要不要改造呢?
如果改造, 这是不是有点啥好处是可以吃的!比如说,人家觉得咱的工人辛苦,给点慰问。这是不违规的!哪怕都知道这里面有走门路,叫尽快安装, 排上他们的意思, 但操作下来,就是能不违规。
比如说菜籽油、花生油, 这个具体是多少量,只李援军知道。他来分这个福利!哪一组负责榨油厂,那这一组就跟着分油。
一人一斤两斤的,分下去,大家就都跟着得些实惠。
这是不可能分完的,剩下的,他自己吃进去一些,给四爷这边送一些,像是姚子光这种派活记工的,跟着喝点汤,也能沾点利。
像是豆制品厂,那负责揽了豆制品厂的这一组,就跟着分豆制品厂给的慰问,同样的,他吃一点,给四爷分一点,再有其他人的话跟着再沾一点。
就是挣的外快多了,厂里上上下下,心照不宣的闷头吃这个利!
而四爷这次把物资局的那些下乡的子弟,一家给个名额招了过来,可以说真的是把人情送扎实了。
送扎实之后,再物资的分配上,这就有了体现。当想偏着这边厂子的时候,巧立名目都能合理的塞给你。
新建厂子,这是服务工人,改善环境,造福子孙的,这是有突出贡献的!那给这个厂子多一些年节的福利不应该吗?
批给你们腊肉多少,香皂、洗衣粉、火柴多少,真就是数量相当可观。
反正厂子里单就福利,每个人在这个上面是一样的,桐桐也跟着领了:一斤腊肉、三块香皂、两袋洗衣费、五卷卫生纸,三封火柴,十根蜡烛、一个大南瓜,二斤红糖、三斤粗盐。
这就是四爷收入的构成,真的就是合理不违规的收入,不说顿顿有肉吧,天天见点荤腥还是能做到的。
再有就是王富贵特别的担心,特别的怕把他儿子折进去,尤其是年前沸沸扬扬的齐正案,还不是男女的问题?
差不多就是隔三天一次,王小草的妈就来了,每次都拎个篮子,篮子上盖块碎花布,谁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人人都以为人家来女儿家,看女儿和外孙女的。
每次都来的很早,在早起楼里还没啥人的时候,把桐桐家和李援军家的门一敲,然后把东西放下就继续上楼,往王小草家去。
王小草那个嘴呀,从来不藏话,她到现在都不知道她妈是来干啥的,在她的想法里,“她怕老了没人伺候她!每次来倒是不空手,我才不管,她给我就接。给我五块豆腐乳,那我接五块豆腐乳,给我一瓶韭菜酱,我就拿一瓶韭菜酱。”
桐桐和闫文静都不言语,啥也没说。
年跟前了,这老太太来的更勤了,给的东西也更贵重了。
肉都是一大块一大块的往这边拎,送来的最大一块,得有四五斤。还有猪蹄猪尾巴之类的。猪油是那么一大板猪油,炼出来的猪油装了慢慢一罐子。
王小草说,她妈今年开恩了,给了她一根大棒骨。
这个大棒骨叫她很高兴,她抱着孩子在楼里给人聊的时候带着炫耀,“我婆婆在家炖着着,炖第一次汤浓,做烩菜吃!这骨头可是好东西,捞出来放着,又坏不了,不管是做疙瘩汤,还是要熬粥,烧开水的时候把骨头放进去,叫煮着!煮开了再熬十五分钟,然后捞出骨头,滴疙瘩也行,下小米熬粥也行,都特别香!”
大家都吃肉,趁着大家都吃肉,能遮住味道。桐桐在年前就是卤肉、做过油肉,叫肉耐存一点。
等到年三十,把饺子馅,卤肉之类的又拎着,还是老规矩,午饭在林家吃。
又有四爷从乡下想办法弄来的鲜鱼,桐桐是拿卤肉汁卤过的,都是现成的吃食,再加上面粉,全都拎过去。
林家:“……”哟哟哟!这过年啥都不用准备了,你这都给做好了。
薛婵娟看了看:“鱼都做熟了?”虽然都只二三斤大的鱼,可一下子拿了十条。
“我怕你们天天做鱼有味儿,人家闻见。这个热一热再吃,没有那么大的味儿。”
老太太拍桐桐:“又是亲家帮忙给做的?”
桐桐:“……”她只能点头,‘嗯’了一声:对的!这么能干,不可能是我这种笨蛋能完成的事。
林暮秋招手叫女婿下棋,正在厨房吭哧吭哧揉面的陶然:“……”
过年,那个女婿有新皮鞋,新衣裳穿,自己呢?虽然有,但不是老丈人家给置办的。
这干活吧,自从自己和林棠结婚之后,咱就说金厂长,我的那个连襟同志:这家里的活,你干了多少?我干了多少?
每次周末一过来,我给把煤啊柴火呀,往上面运,你再陪老丈人下棋喝茶。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
结果就是三天之后,金老三说工作的事处理好了,他回头把粮油关系一调,这就算是回城了。
在大家为一个回城名额都快为难死的时候,他这事说办成就办成了。
金举人问说:“哪个单位?”
“农林技校,就在西边那个……那个技校。”
“啥?”你找的单位还是个中专技校,“你能教什么?”
“我是林场的,怎么就不能去农林技校了?”金老三信誓旦旦:“他们需要管理实验田的校工,我不够格?”
校工?人家的家属都安排不过来。
金老三就看自家爸:看这话说的!就不能是人家单位确实需要个有经验的?
金举人:“……”
金老三挠头:回头我还得上个大学去!明年我就争取个推荐名额!农林和师范是国家补贴和扶持的院校,带的补贴最多。农林大学从农林技校招生,给农林技校的推荐名额最多。
我呀,得是咱家第一个大学生。
但是呢,这些话只在心里想一想,先不言语!毕竟,自己想起来都觉得这件事透着那么一股子诙谐劲儿。
可不是诙谐吗?
这个工作谁不笑?不是说不好,而是金老三这种人跑到学校去,可别污染校园吧,
桐桐先是笑,可笑着笑着就又觉得金老三其实考虑的是对的,他至少想的是婚姻的长久问题。双方肯定是有差距的,在现在看着,共患难,这个情分打底,很难得。
但是从长远看,两个人本身的差距,这不仅仅是出身、家庭条件、成长环境这些因素,还在于本身是不是足够丰盈,是不是能跟得上对方的步子。
所以,他这种人可以说想要什么工作,哪怕是歪门路,他也能给疏通的得到这个工作的时候,他选择了技校。
哪怕是个校工,可学校的环境,他接触的就是专业术语。他就是有那个氛围,重新去学。之后呢?
会不会走管理层?他这种人还怕混不到管理层?
这是不是一个体面又稳定的路子呢?
从校工到后勤领导,后勤领导也是校领导!而学校和政企之间,干部是流动的。要是以此为跳板,可以说是坦途一片。
越想越觉得金老三选的这个路子有点意思。
她就发现,她跟四爷真的一点都不用为两家人操心,人家肚子里盘算的贼清楚了。
是的!谁也没指望他们俩操心家里呀!
林暮秋指着一袋子的东西,使唤陶然和林棠,“你俩受累,给送去。”
然后陶然任命的给送去,吭哧吭哧的给扛到楼上:“开门。”
桐桐把门打开:“这是……”
陶然大喘气,林棠在边上说:“爸妈不放心你俩,年货给你们准备好了。米面猪油、菜肉!”
“我这边有!”
“有啥呀!亲家今年人口多,过的紧巴!你们贴进去了,爸妈操心你吃不好,都给你拾掇来了。”
桐桐:“……”其实我吃的挺好的!
“大姐给你买了一双鞋,奶奶说她穿不惯皮鞋,鞋票叫给望才买了……里面有你俩的鞋!”说着,她自己从随身的帆布包里掏,拿出叠好的布:“给!这是两条裤子的布料!我那边今年奖金多,你拿着吧。”
桐桐:“……”其实我穿的也很好,你们看不见吗?
第1748章 岁月长河(79)三更
七五年的春节, 桐桐过的相当富足。
林家补贴了不少,但到了年三十,桐桐让这份补贴换了个样子,又还回去了。
其实, 四爷挣的挺多的, 且钱和物资的来源途径不单一。
四爷是人尽其才的用,像是李援军, 这个人就不是个会稳稳当当, 安安分分的人。所以,外面的事多叫他去办。
这不是在做土暖气嘛, 给劳模做当然应该, 但是呢, 李援军的路子广,他会联系一些单位,哪怕是军大院, 也不是每一栋楼都通着暖气的。
这些住户的厨房用土灶,那这就能改造。
更有一些小厂子,像是集体制的榨油厂、豆制品厂等等,他们住在偏郊区的位置, 且还是平房。那他们的职工要不要改造呢?
如果改造, 这是不是有点啥好处是可以吃的!比如说,人家觉得咱的工人辛苦,给点慰问。这是不违规的!哪怕都知道这里面有走门路,叫尽快安装, 排上他们的意思, 但操作下来,就是能不违规。
比如说菜籽油、花生油, 这个具体是多少量,只李援军知道。他来分这个福利!哪一组负责榨油厂,那这一组就跟着分油。
一人一斤两斤的,分下去,大家就都跟着得些实惠。
这是不可能分完的,剩下的,他自己吃进去一些,给四爷这边送一些,像是姚子光这种派活记工的,跟着喝点汤,也能沾点利。
像是豆制品厂,那负责揽了豆制品厂的这一组,就跟着分豆制品厂给的慰问,同样的,他吃一点,给四爷分一点,再有其他人的话跟着再沾一点。
就是挣的外快多了,厂里上上下下,心照不宣的闷头吃这个利!
而四爷这次把物资局的那些下乡的子弟,一家给个名额招了过来,可以说真的是把人情送扎实了。
送扎实之后,再物资的分配上,这就有了体现。当想偏着这边厂子的时候,巧立名目都能合理的塞给你。
新建厂子,这是服务工人,改善环境,造福子孙的,这是有突出贡献的!那给这个厂子多一些年节的福利不应该吗?
批给你们腊肉多少,香皂、洗衣粉、火柴多少,真就是数量相当可观。
反正厂子里单就福利,每个人在这个上面是一样的,桐桐也跟着领了:一斤腊肉、三块香皂、两袋洗衣费、五卷卫生纸,三封火柴,十根蜡烛、一个大南瓜,二斤红糖、三斤粗盐。
这就是四爷收入的构成,真的就是合理不违规的收入,不说顿顿有肉吧,天天见点荤腥还是能做到的。
再有就是王富贵特别的担心,特别的怕把他儿子折进去,尤其是年前沸沸扬扬的齐正案,还不是男女的问题?
差不多就是隔三天一次,王小草的妈就来了,每次都拎个篮子,篮子上盖块碎花布,谁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人人都以为人家来女儿家,看女儿和外孙女的。
每次都来的很早,在早起楼里还没啥人的时候,把桐桐家和李援军家的门一敲,然后把东西放下就继续上楼,往王小草家去。
王小草那个嘴呀,从来不藏话,她到现在都不知道她妈是来干啥的,在她的想法里,“她怕老了没人伺候她!每次来倒是不空手,我才不管,她给我就接。给我五块豆腐乳,那我接五块豆腐乳,给我一瓶韭菜酱,我就拿一瓶韭菜酱。”
桐桐和闫文静都不言语,啥也没说。
年跟前了,这老太太来的更勤了,给的东西也更贵重了。
肉都是一大块一大块的往这边拎,送来的最大一块,得有四五斤。还有猪蹄猪尾巴之类的。猪油是那么一大板猪油,炼出来的猪油装了慢慢一罐子。
王小草说,她妈今年开恩了,给了她一根大棒骨。
这个大棒骨叫她很高兴,她抱着孩子在楼里给人聊的时候带着炫耀,“我婆婆在家炖着着,炖第一次汤浓,做烩菜吃!这骨头可是好东西,捞出来放着,又坏不了,不管是做疙瘩汤,还是要熬粥,烧开水的时候把骨头放进去,叫煮着!煮开了再熬十五分钟,然后捞出骨头,滴疙瘩也行,下小米熬粥也行,都特别香!”
大家都吃肉,趁着大家都吃肉,能遮住味道。桐桐在年前就是卤肉、做过油肉,叫肉耐存一点。
等到年三十,把饺子馅,卤肉之类的又拎着,还是老规矩,午饭在林家吃。
又有四爷从乡下想办法弄来的鲜鱼,桐桐是拿卤肉汁卤过的,都是现成的吃食,再加上面粉,全都拎过去。
林家:“……”哟哟哟!这过年啥都不用准备了,你这都给做好了。
薛婵娟看了看:“鱼都做熟了?”虽然都只二三斤大的鱼,可一下子拿了十条。
“我怕你们天天做鱼有味儿,人家闻见。这个热一热再吃,没有那么大的味儿。”
老太太拍桐桐:“又是亲家帮忙给做的?”
桐桐:“……”她只能点头,‘嗯’了一声:对的!这么能干,不可能是我这种笨蛋能完成的事。
林暮秋招手叫女婿下棋,正在厨房吭哧吭哧揉面的陶然:“……”
过年,那个女婿有新皮鞋,新衣裳穿,自己呢?虽然有,但不是老丈人家给置办的。
这干活吧,自从自己和林棠结婚之后,咱就说金厂长,我的那个连襟同志:这家里的活,你干了多少?我干了多少?
每次周末一过来,我给把煤啊柴火呀,往上面运,你再陪老丈人下棋喝茶。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