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5章
  只有把环保当做理所当然的事,那么不管是国企还是私企,省哪里都不会省这个方面。
  于是,从大方面,环保好了,这是对所有人乃至全人类都好的事!说的狭隘点,企业的未来是看得见的!只要保持技术领先的核心竞争力,发展必然会是井喷式的。
  桐桐:“……”你这起手高!太高!利用人家大选的契机,办咱自己的事。
  但不得不说,这个事的可行性很高!而且,绝非一般人能想到的办法。便是想到这个办法了,想做到也不大容易。
  可这件事不能宣扬,只能事先行!
  “啥时候走?”
  “下周。”
  “行吧!”下周就下周!
  四爷的事能这么办,脚下的事,他能搁到天上去办!但自己的事,正好是反着的。
  想要一炮而红,想要一飞冲天,那得有人把你捧上去。
  这个捧不是吹捧,是真的得打动人,叫受众觉得好才行。这玩意花钱买不来口碑,人情换不来人气,在某种程度上它是公平的。
  那么问题来,做艺术的:要么高雅,飘在天上的那种,特文艺,但这玩意受众小,大家不爱看,能把人看睡着;要么高大上,歌颂讴歌,政治正确……其实这些年以来一直都是这样,大家看多了这种题材,老在这个上面打转,谁看呢?
  要闯出去,必须更换题材!受众就是普通的老百姓,大家就是家长里短的人,最多关注关注同事和街坊邻居的私事,这就是大众喜欢的。
  所以,重点就在于——新!
  她扭头看看六六,再想想已经返城或是还没返城的知青,她就想着改编成‘歌舞剧’。故事都是现成的,就是那个: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余的。
  这是属于整个时代,属于全社会的一个热点热议问题。
  首先,它的受众一定广,足够的热。
  单纯的芭蕾舞是很难表达的,只能是舞蹈加歌曲加表演,多种艺术形式综合起来。
  她动笔写计划,一旦计划被批复,那就得以自己这边为中心,协调其他团体来配合。把整个资源调动起来,抽调各个团的精英,共同打造。
  桐桐做原创的故事,编剧可以自己来,但得找搞音乐的编曲,得找能作词的作词!这个作词就是把剧情语句进行改写,押着曲子的韵。
  还得找导演,遴选合适的角色,看妆造的设计,舞蹈、灯光等等。
  想好了,第二天先内部商议。
  闫文静说:“舞蹈会被边缘化。”其实做成话剧,可能比歌舞剧更有效果。
  周亚无奈的摇头,自己都有兴趣,都想知道这个故事的蓝本,可是还是那个意思:舞蹈并不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
  大家宁愿听评书,也没兴趣看你们通过舞蹈要表达什么。而且,舞蹈这种形式一定是在舞台上更有魅力。
  周亚就说:“我是觉得,咱们就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一拨幸运儿!其他故事再想跟红色娘子军似得嫁接上,且嫁接成功,太难了。”其实,“咱们本身就是小众门类,得承认这一点。”
  桐桐合上本子,问说:“那你的意思呢?”
  “咱们团想要存活,想要继续搞芭蕾,我觉得还是要走出去。”
  桐桐:“……”走出去,去做专门的交流。然后靠上面的经费存活,是这个意思?
  周亚点头:是的!就是这个意思。但问题是以大家的能力,走出去的机会轮不到咱们。这不就卡主了吗?
  桐桐又看闫文静:“你的意思呢?”
  “加进去如果不伦不类,我不觉得又加起来的必要。你的这个想法没问题,换成话剧团、或是歌舞团都是可行的,只是咱们这个团……难!除了拖累你,还是拖累你。”
  桐桐朝后一靠:“我是这么想的,咱们团不仅是跳舞的,咱们得后勤人员也是咱们团的一份子!这个不分哪个团的后勤,对吧?”
  嗯!
  “在演员中,喜欢跳舞,且想一直跳的,占比有多少?”
  不多!挑不出二十个!但这不是跳舞找到了一个好的工作的机会么,混一晚饭吃。
  “那咱们就把爱跳的,跳的好的单独放出来,单独训练。而其他人既然不热闹,那就想要考虑以后怎么办。至少她们身材、姿态、气质优于其他人。如果剧做成功了,就会产生很多周边。”
  什么是周边?
  “就是电视上主持人穿了一件红衬衫,于是,大家都在穿同款。”
  嗯!然后呢?
  “这些人做好模特训练,回头要做剧目服装展。剧目的收入有限,周边的收入才是大头!我们需要美院专门设计服装,需要服装公司和厂家定制且保密。咱们团赚钱的地方不在于上场了几个人,而在于居中联络,在于资源调配,在于后续有长效的收入。”
  只有挣了钱了,咱们才有钱培养更好的芭蕾舞团队!这个东西不是非得做,而是当我把所有的资源整合完,没有芭蕾舞,我就缺了一项。
  闫文静:“……”没听过!
  周亚:“……”想不来。
  “没听过没关系!想不来也没关系!只要知道,一旦做成了,在往后的一两年里,这个剧能下金蛋就行。”
  闫文静:“……”她跟周亚说:“她在学校三年,给学校弄了个金鸡,下了三栋楼。”干的也都是别人想不来的事。反正是干成了,真的挣钱了。
  “那就干吧!”就是大家都很辛苦,只自家跳舞的这一拨不算是很辛苦!干好本职工作,等着赚钱了,大家一起起飞!
  于是,桐桐拿着她的计划,开始跑上级单位,找领导!领导本来就是姑父韩东坊的秘书,不过姑父还没退休,高升了。
  而今听桐桐巴拉巴拉的说半天,他挠头:“就是你们团参与的最少。”
  “不是!我们参与的最多!创意是我们的,幕后的后勤是我们的,怎么运营是我们的!我们才是核心中的核心!”所以,将来的利润,我们要占五成。
  领导:“……”你干的是话剧的活,用的是音乐、戏剧的人,结果你要拿大头?
  “没有我,别人晚不转!我不怀疑大家有梗概,就能创作出比我手里的本子更好的本子来!我也坚信,只说舞台……一定能大获成功!但是,成功之后,怎么最大程度上转化为经济效益,他们并不知道。”
  领导:“……”就是……有好东西不行,得会卖!你没好东西,但你会卖。所以,其他人就只能赚个卖艺的钱,你得从中获得最大化的利益。
  你想说她吃独食吧,但人家说的也有道理。
  只能说:“原则上,我是支持的!但是得那么多单位共同配合,也得听听大家的意见!”要是别人不答应,这事你还是得考虑。
  行!那就请领导召集,咱一起开会。
  谁知道一开会,领导就觉得这一个个亢奋的,只献计献策的说这个剧怎么弄才好,却没有一个人提一个‘钱’字!
  他抱着杯子看林桐,林桐那表情像是在说:还是要的少了,应该占八成的利润!
  第1821章 岁月长河(152)一更
  会议连着开了三次, 一层一层的报审批,大家都是乐观的,认为这件事是可以做的!
  可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出了一件事:一个出国表演的戏剧团,整个团滞留m国, 从滞留一周, 到滞留半月,而今消息确切, 他们寻求了m政府的庇护, 不回来了。
  这件事没有报道,但是系统内部开始开会, 单说这件事。
  根子还是在‘钱’上, 这些人怕是觉得, 在国内说起来各个都是角儿,但是出去一比就知道了,还没有人家刷盘子赚的多。
  于是, 开始谋划,今年的文化交流活动审批比之前严格的多。
  桐桐:“……”这确实是叫人猝不及防,但事该做还是得做。大不了就是程序更繁复一些就是了。
  等四爷要出门的时候还在开会,到底啥时候会审批下来, 现在还不一定。
  “不着急, 慢慢来!好事多磨。”四爷下午的飞机,现在就得走了。
  他这次是跟外贸部门的人一起走的,桐桐开车把他送到集合点。六六在车上一遍一遍的问:“啥时候回来?明天吗?”
  “明天能到!到了就打电话, 晚上八点, 准备给你打电话。”
  “那一天能办完吗?要是一天办完, 是不是下周四就能回来了?”
  四爷:“……”他给孩子打岔, “那回去看看地图, 爸爸每换一个地方就给你打电话告诉你,行不行?”
  “行!”
  这次出去,这件事非要办成的,不办成不班师。
  车停下来,人家大巴已经等着了,四爷得先进去报到,然后才一起走。
  “千万注意安全!”
  四爷:“……”我是那不惜命的人么?揉了揉桐桐的脑袋,拎着包就要下车了。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