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所以她知道他最不介意的事就是同别人展露自己的智慧。
  “不准涂改,不准……” 当他真的拿着书本笔记出现在她面前,她不得不承认,着实惊喜了一跳。
  “你放心好了,这些笔记本会被我保护得像命一样重,保证明天还回来时什么也没变。”
  女孩脸上挂着讨好的笑,像拿到宝贝似地抱在怀里,他的心里涌进一种怪异的畅快感,这也许就是遇到合格鉴赏者的伯乐之情。
  莉莉从不喜欢这些旁门左道。创造的过程要违反许多规定,光是魔药课,为了实验成功他要悄悄找地方练习,课外用坩埚不被允许,除此以外还有材料,万不得已时他甚至去办公室偷……他为了野心可以没什么底线,莉莉则做不到。而现在的埃尔弗里德——
  她毕竟是个格兰芬多。西弗勒斯的心情冷了下来。格兰芬多狮子在他眼里就是只会莽的傻瓜,她明明看着十分沉稳的模样,偏偏被选进格兰芬多,这代表她根本成不了大事……也对,不然怎么会想直接看他的笔记。假如要成大事,都是孤独地一人钻研的,他想。
  而被随意评判的当事人埃尔,则反而感到幸运。
  像西弗勒斯这么我行我素、除莉莉外谁都入不了他眼的人,这简直是他最大的慷慨。
  不出她所料西弗勒斯已经在探讨三年级才能掌握的魔药,甚至对出现在高级魔药学里的部分药剂非常感兴趣,由于能力有限,这时还没能触及,但梅林在上,他是个真正的天才。
  她开始期待未来的发展了。
  “你有没有熬过复方汤剂?”
  “没有。”西弗勒斯稍微蹙了蹙眉, “你要干什么?”
  “就好奇效果而已。” 她耸了耸肩。
  西弗勒斯看出她眼里透露出的心思,一贯的直白纯粹,看,果然她只是个格兰芬多。
  不过无大志的聪明人,总比光有野心的蠢货好。他是这么认为的。自己的学院确实都是野心家,可资质嘛……反正目前他瞧不出所以然来。
  “我没有材料。” 他说。
  “那算了,我就随口一问……反正听说得熬一两个月,现在也快到期末。”
  西弗勒斯盯着她看了一阵,破天荒说了个长句子:
  “下半学年倒可以试试。” 他的语气漫不经心, “至于材料,也许翻倒巷里面会有……”
  翻倒巷,她记得这地方,不是小巫师该去的场合,算是巫师界默认的“黑市”,别说珍贵的魔药材料,说不定连高仿隐形衣也有。
  圣诞节前各科的考试都进行完了,结束得无惊无险,科目都设置得中规中矩,对她而言没什么挑战性。
  留校的孩子并不多,西弗勒斯算一个。莉莉原想着请自己最好的两个朋友到家里做客,不料俩人都委婉拒绝,西弗勒斯对莉莉的家人并无好感,尤其她姐姐佩妮;至于埃尔当然是为了错开时间到对角巷打听打听隔壁翻倒巷的消息了。
  05.
  =============
  走出霍格沃茨就得不到绝对的庇护了。她一直记得这句开学时麦格教授说的话。
  在对角巷漫无目的乱走的埃尔,没有冲动地直奔翻倒巷。
  她只是个一年级,如同羊入虎口。
  越往边处去,离相邻的危险地带也就越近,只要调个头转个弯,她就能拐进一条截然不同的巷子里。
  “你在等谁?孩子?” 街角废品店的店长认出她那一身校袍,好心地提醒道:“别再往前去!再走就是翻倒巷了!”
  “噢,抱歉,我不知道。” 她装作茫然, “请问那是个什么地方?”
  “不好——不是什么好地方。” 他一味摇着头, “卖稀奇古怪的东西,黑巫师都喜欢去那儿……你要非想看热闹,叫上你的父母或者教授……总之像你这么小的孩子,进去以后就出不来了。”
  埃尔弗里德沉默,刚想开口继续问,一个由近到远的喧哗声打断了她。
  旁人都不由侧着脑袋,似乎对那异样的噪音十分陌生。
  下一个瞬间,一个巨大的爆炸声轰了下来,就在离她不到十英尺的巷口,砖瓦破开的声音和团团黑色的烟雾砸落,在所有人的反应之外:
  “梅林!孩子——别傻站着!赶紧过来!” 热心的路人纷纷尖叫道,把埃尔弗里德推进相对宽敞的二手长袍店里。
  “有闹事的、在隔壁巷子里……”
  “是食死徒!大家快跑哇!”
  “住嘴!”
  整条街一下子闹哄哄的,浓烟渐渐散去,埃尔透过窗清晰地看到,地面上横竖着几具炸糊了的尸体,鲜血肉块到处都是。
  她感到一阵由胃蔓延到腹脏的痉挛,颠倒而翻涌的恶心,就在这头晕目眩的片刻,耳朵边的声浪似乎被闷在一个罐子里——她耳鸣了。
  众人倒吸着气,有巫师向前,用袍子盖上他们的遗容,一些女人的哭声响了起来。
  “神秘人!一定是神秘人……”
  过了半晌魔法部的人赶到,都在避重就轻地安抚和疏散目击人群:
  “请大家散开——不要围在这里啦,看在梅林的份上、回家去吧!”
  “詹肯斯女士1会对此做出回应!”
  “……这孩子怎么刚好在这儿?”
  “这里是长袍店,先生,有孩子在不奇怪。”
  “我知道,我是说,她的监护人呢?”
  埃尔弗里德·韦勒克是在场唯一的未成年巫师,所幸看她年纪小,并没有为难她。
  一些简单的问话过后,她由两名傲罗接回家去。
  韦勒克夫妇已经吓坏了。
  “光天化日……食死徒真是猖狂。” 韦勒克夫人猜他们是炸偏了地方,也许一开始的目标只是翻倒巷,结果影响到隔壁的对角巷了,这么一个商业中心、又有这么多的目击者,魔法部这下该怎么平复惊恐的人民呢?
  面对这么一起恐怖袭击,埃尔稚嫩的自持力恐怕不堪一击,这是远远超乎她年龄范围的残酷与恶劣,她并不能承受。痛苦和恐惧后知后觉地淹没她,血肉模糊的场景历历在目,她目睹了死亡,她离死神从未有过的近。
  尽管非常担心女儿,但巫师界没有麻瓜世界里的心理医生,如果叫埃尔去敲开任何一家少年心理咨询机构的门、让她如实说出自己的烦恼,她是会被当成疯子抓起来的。
  既然如此,韦勒克夫妇决定他们自己来完成心理疏导的重任。他们陪在床头,主动引导着她直面并重建一时崩塌的观念体系、而不是回避。
  从一开始“死亡”这个话题,延伸到神秘人做这些事的目的,以及未来转机的可能性。他们很乐观,尤其是韦勒克先生,他坚信未来会出现阻止伏地魔的人或事、不管那是一位英雄还是一群勇士。
  “……改变人们观念需要的不止是才能,还有莫大的勇气,埃尔。” 他说,“但变革不是杀戮,一个毁灭者是得不到民意的,而且最终会毁在自己手里。”
  整个圣诞长假,埃尔都在感冒,遭受重大心理创伤的孩子以一部分普通的病理症状呈现、这样的现象很普遍,韦勒克先生甚至觉得这是个好转的兆头,他废了好大的力气劝说韦勒克夫人打消给女儿施一忘皆空咒的想法:不是什么事都能由魔法解决。
  莉莉·伊万斯听说埃尔弗里德是这场恐怖案件的目击者之一,十分忧虑地寄来好多封信。
  等到她能回信时,那些破碎的想法也已经得到复原。当然,这场康复不代表她依旧和以前一样。
  父亲说,改变人们思想最需要的是勇气。她相信神秘人所做的是为了让每一个人都将纯血置于至高无上的神圣地位,但他却以屠杀为方式,他无疑不是真正的历史缔造者——因为真理是杀不完的。
  也是这个时刻,她天性里的野心被莫名的责任感所取代。
  不论如何,她感觉自己是有点小聪明在身上。
  时代大环境对女孩长久的规训,好比大部分通俗家庭教育是“stick to the lady”(坚持做一名淑女),而在韦勒克家,这并不成文,毕竟韦勒克夫妇对埃尔常说的话是:“stick to the person”(像人那样随心自在就好)
  于是埃尔弗里德读书以来,教师们对她的评价无不是“机灵的小孩,唯一的缺点是做事情太三心二意”。这些评语她没放心上,拜托,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好玩的东西,这么多有趣的领域,干嘛非要专心于一件事呢?
  直到今天,她的观念有些动摇了。她似乎真的抓住了一个势必完成的目的,虽然听起来,这个目的特别幼稚。
  “以自己的方式改变这人心惶惶的局面”……唉呀,年幼的梦想。
  转眼新学期来临,重回闹哄哄的校园,鉴于前阵子的恶性事件,邓布利多教授再三强调安全问题,学生不得擅自行动,尤其禁林这类区域。
  格兰芬多公共休息室充斥着闹腾的快活的气息,毫无悬念、总是个性张扬的詹姆·波特和他永远忠诚的“信徒们”,从去年万圣节后魁地奇杯开始他们更咋咋呼呼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