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周日在威斯敏斯特的演讲大获全胜,她是在电视收听这一场实时演说,穿一身黑色套装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在雷鸣掌声中上台,讲演中途顺理成章地引出她的主题——
“……大家或许快忘记七十天前的今日,一则骇人听闻的爆炸案降落在沃里克,死者包括我的两位同事以及他们的朋友、一位被迫承受这无妄之灾的医生,这起本来理应引起最沉痛哀伤的消息,最应引起全人类共情的时刻,却被工党扭曲成大选的阴谋,他们游行抗议警方与检方追究真相,他们拍手叫好死的是保守党支持者……最应被批判的爱尔兰共和军及其响应者,消失得无影无踪,时代发展得我们没法探测监察到每一枚装设的炸弹,也退步得连基本的人性被忘却,有谁还记得那背后是三个无辜的家庭、他们失去了爱人,丈夫,父亲、朋友……这场演讲的十多天以前,我接收到一个纯粹的求助,案件中因政治信仰而死的医生、他的女儿写下总共十七封信寄给我们,一个刚满十八岁的年轻人正期待着我们国家、我们政府为她和她的父亲讨回公道,难道我们给出的答案只能是、承认我们体制与秩序如此软弱不堪的事实吗?承认我们被蛀虫的阶层所侵蚀,我们面临着最大的危机而无法团结起来让英国重新焕发伟大的生机、承认工党扭曲‘付出者即有所得’的劳动本质的社会是我们想要的社会吗——”
观众们激烈地响应着,那是她从没见识过的震撼场面。
意识形态的威力,她以实际经历体验到了它的精妙。
四月份回校前,埃尔弗里德重新开启过一次伊奈茨留给自己的怀表,与上次截然不同,这次她身处的景象是一间装潢设计呈暖调风格的书房,以记忆形式存在的伊奈茨正在书桌前写着什么,她长久地注视着低头认真书写的人,直至对方合上书抬起头来、对她笑了一下:
“我就料到你会再来找我的,埃尔。”
36.
=============
没有埃尔弗里德的校园生活,按理说应该算不上什么特别,基于她本来就喜欢低调行事,存在感不怎么高,众人对于她遭遇的反应大多是同情、或惋惜,西里斯对此的情感也许是最复杂的,他从未像现在这样感受到强烈的沉重,不止是占据自己内心的存在正经历的痛苦,还是包围着他的世界现在下落成什么样子、像日落时最后的余晖,所有人要等待漫长的黑夜过去、才会迎来那将至的黎明。
只是多愁善感优柔寡断不是他的作风,他依旧贯彻现实的原则:勇于直面无法改变的定局、拼命扭转仍可转变的现状。
好比二战期间德国的獠牙伸向海岛却激发了英国人民骨子最深处的血性,如今伏地魔的势力侵蚀巫师界的每个角落,年轻的学生们踊跃报名抗击食死徒已久的凤凰社1,特别是作为学生会男主席的詹姆·波特常常鼓动支持血统平等的温和派主动反抗,连一些拉文克劳的中立派都被他的不遗余力所说服得险些动摇了。
特殊的时代背景笼罩下,n.e.w.t考试的紧张性被冲淡了不少。即使最黑暗的时候也会有快乐的时刻,毕业前做过最疯狂的事当属载着詹姆的飞天摩托从天文台一跃而下、这一对情深一如往昔的好友不约而同爆发出过瘾的大笑。
设置在霍格莫德村的临时戏剧社仍在进行,基本都是西里斯在坚持着,他不懂改编和导演这些事、临时赶鸭子上架,多亏了其他社员的包容和帮助,剧本磕磕绊绊地写好,没人研究得懂埃尔弗里德究竟用的什么魔法去投映和录影,他是砸金加隆租设备完成的,三月的末尾《威尼斯商人》如期上映,包括校长在内的好几名教授也前去观看,谢幕之时帐篷中观众站起身予以最热烈的欢呼及掌声,一瞬间他明白了这一切的意义,人不能永远活在伤感颓丧或焦虑中、却可以永远怀抱希望,那不是虚幻的妄想,而是植根于人性起源中的本能。
虽然见不了面,但保持通信的情况下原本他正期待着她会真的在四月回学校,可惜他等啊等、等得他快猜测她是不打算毕业了,等到七月的毕业考试前一天,显然除消瘦这变化外气质也变得判若两人的埃尔忽然在考场现身,她参加了n.e.w.t,考完后熟悉的同学们围着她寒暄几句,看莉莉·伊万斯的反应是早得知消息,她们一如既往的亲密,仿佛中间发生的这么多戏剧化事件并没有给俩人带来嫌隙。
然而他觉得,她似乎正在亲手为他们之间制造一层看不见的隔阂,因为她对自己的态度礼貌得过分、好像回到三年级仍是陌路过客的以前,而且圆滑得根本抓不住机会质疑她,又一次、他感觉他的感情路是一场没完没了的滑铁卢,每回他以为自己已经离她足够近、她总会逃得更远,直至无人进得去那自我围猎的圈套。
“……你前段时间在家过得怎么样?”
“好得不能再好。” 夏天的微风吹过黑湖旁的树丛枝叶,一片宁静中她以同样平静的语气回答说。
他挑了下眉毛,兀自静默了会儿,引出了下一个主题:
“另一件事你想好了吗——凤凰社的招募。”
“……莉莉跟我说了很多,我也的确很想来。” 她的措辞明确表达了回绝:“但是我目前不能。”
“为什么?”
“我不可以告诉你。”
他再度陷入沉默,半晌后才淡淡道:“那好吧……不管你要做什么,注意安全。”
“你也一样。”
这是他们结束霍格沃茨旅程前的最后一次谈心。
戏剧社后续的事宜埃尔弗里德无暇顾及,她受大部分社员推荐爽快地交接给了一位叫洛哈特2的拉文克劳学弟,投影魔法被她记录了下来交给了他们,收益也按简洁的合同形式立字为据。
拍毕业照当天众人热热闹闹喜笑颜开,这身校袍一穿就是七年,自然多得是依依不舍,不过就像起初入学时各学院的固有偏见,结业时大家的表现是莫名好笑地契合刻板印象:格兰芬多们校服领带不整地趁乱起哄捣乱,捉弄人的彩纸屑和恶作剧礼炮在大礼堂络绎不绝;赫奇帕奇无不眼圈发红、泪水与欢笑中告别同窗,拥抱的拥抱,或是纷纷合影留念;拉文克劳则都忙着写互相的毕业寄语,留通信方式之类的;斯莱特林们大多仍端着优雅和淡漠,偶尔鄙夷地对吵闹的格兰芬多翻白眼。莽夫、爱哭鬼、书呆子、笨蛋、废物——四学院彼此眼中的形象可谓是凑了个齐全。
中途詹姆·波特神秘兮兮地找着她“要借一步聊聊”。
见詹姆一脸严肃郑重,她几乎打好了婉拒凤凰社邀请的腹稿,不料对方说的是:
“韦勒克,你愿意以伴娘的身份参加我和莉莉的婚礼吗?”
“你们要结婚了?莉莉从没跟我说过——”
“不是不是,我的求婚大计还在筹备中呢!” 詹姆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不好意思道:“我听大脚板说你的规划挺神秘的,就先预约预约你的位置。”
“你也用不着这么提前,我又不可能和莉莉不再联络。” 她哭笑不得地说,“何况,莉莉是我最重要的朋友,无论什么事,只要她需要我我都会回来。”
“有你这一句我就放心了,韦勒克,不得不说,以咱们的交情、你不当我和莉莉孩子的教母实在说不过去!”
习惯了詹姆的语出惊人,她也没当真、一来听着长远,二来莉莉有个姐姐佩妮,教母这角色别说在宗教中分外正式庄重、于民间的份量恐怕比有血缘关系的姨妈还重,有兄弟姐妹的人才会多数选择亲上加亲地让自己的亲姐妹当孩子的教母。
当然不论如何,都不是眼下该考虑的问题。
邓布利多校长在毕业致辞环节依然秉持“不说彰显形式的空洞语言”的原则、简单明了地首先祝贺他们顺利毕业,尔后和蔼地笑眯眯道:
“……接下来你们要靠你们自己啦,孩子们。”
是的,他们确实得自己一人去面对未来了。
今天被献花无数次的西里斯·布莱克好不容易从人群中脱身对她说了“毕业快乐”,在詹姆带头高呼:“芜湖!送别校草!”的哄闹中新一轮花束快淹没他,她看得差点笑出声,极具感染力的欢庆场合冲淡了几分内心不符合年龄的深沉愁绪。
“毕业快乐。” 她望了望不远处被疯狂追随者们扯掉领带的漂亮男孩,这一声祝贺像是道给他听、又像是对自己的喃喃。
如同一个时代的谢幕。
现实倒如她所说,她的状态好得不能再好:半个月后成绩公布,她以学科全o毕业并直接以优秀毕业生身份进入魔法部成为时任部长哈罗德·敏坎3的秘书。
显而易见,她无疑不在意自己这个秘书职位做得如何,打从一开始,在魔法部谋求这一点身份认同就属于另有用处。
下学期消失的那几个月空白,她可没有白白浪费坐以待毙,尽管伊奈茨·弗利的记忆是带给她不小的震撼,雪上加霜的还在于这记忆并非实时更新的产物,早已死去的人只给她了任务,但没法给她解决方案,虽说死前留了一本详细的回忆录,说到底以身犯险的还是她。
“……大家或许快忘记七十天前的今日,一则骇人听闻的爆炸案降落在沃里克,死者包括我的两位同事以及他们的朋友、一位被迫承受这无妄之灾的医生,这起本来理应引起最沉痛哀伤的消息,最应引起全人类共情的时刻,却被工党扭曲成大选的阴谋,他们游行抗议警方与检方追究真相,他们拍手叫好死的是保守党支持者……最应被批判的爱尔兰共和军及其响应者,消失得无影无踪,时代发展得我们没法探测监察到每一枚装设的炸弹,也退步得连基本的人性被忘却,有谁还记得那背后是三个无辜的家庭、他们失去了爱人,丈夫,父亲、朋友……这场演讲的十多天以前,我接收到一个纯粹的求助,案件中因政治信仰而死的医生、他的女儿写下总共十七封信寄给我们,一个刚满十八岁的年轻人正期待着我们国家、我们政府为她和她的父亲讨回公道,难道我们给出的答案只能是、承认我们体制与秩序如此软弱不堪的事实吗?承认我们被蛀虫的阶层所侵蚀,我们面临着最大的危机而无法团结起来让英国重新焕发伟大的生机、承认工党扭曲‘付出者即有所得’的劳动本质的社会是我们想要的社会吗——”
观众们激烈地响应着,那是她从没见识过的震撼场面。
意识形态的威力,她以实际经历体验到了它的精妙。
四月份回校前,埃尔弗里德重新开启过一次伊奈茨留给自己的怀表,与上次截然不同,这次她身处的景象是一间装潢设计呈暖调风格的书房,以记忆形式存在的伊奈茨正在书桌前写着什么,她长久地注视着低头认真书写的人,直至对方合上书抬起头来、对她笑了一下:
“我就料到你会再来找我的,埃尔。”
36.
=============
没有埃尔弗里德的校园生活,按理说应该算不上什么特别,基于她本来就喜欢低调行事,存在感不怎么高,众人对于她遭遇的反应大多是同情、或惋惜,西里斯对此的情感也许是最复杂的,他从未像现在这样感受到强烈的沉重,不止是占据自己内心的存在正经历的痛苦,还是包围着他的世界现在下落成什么样子、像日落时最后的余晖,所有人要等待漫长的黑夜过去、才会迎来那将至的黎明。
只是多愁善感优柔寡断不是他的作风,他依旧贯彻现实的原则:勇于直面无法改变的定局、拼命扭转仍可转变的现状。
好比二战期间德国的獠牙伸向海岛却激发了英国人民骨子最深处的血性,如今伏地魔的势力侵蚀巫师界的每个角落,年轻的学生们踊跃报名抗击食死徒已久的凤凰社1,特别是作为学生会男主席的詹姆·波特常常鼓动支持血统平等的温和派主动反抗,连一些拉文克劳的中立派都被他的不遗余力所说服得险些动摇了。
特殊的时代背景笼罩下,n.e.w.t考试的紧张性被冲淡了不少。即使最黑暗的时候也会有快乐的时刻,毕业前做过最疯狂的事当属载着詹姆的飞天摩托从天文台一跃而下、这一对情深一如往昔的好友不约而同爆发出过瘾的大笑。
设置在霍格莫德村的临时戏剧社仍在进行,基本都是西里斯在坚持着,他不懂改编和导演这些事、临时赶鸭子上架,多亏了其他社员的包容和帮助,剧本磕磕绊绊地写好,没人研究得懂埃尔弗里德究竟用的什么魔法去投映和录影,他是砸金加隆租设备完成的,三月的末尾《威尼斯商人》如期上映,包括校长在内的好几名教授也前去观看,谢幕之时帐篷中观众站起身予以最热烈的欢呼及掌声,一瞬间他明白了这一切的意义,人不能永远活在伤感颓丧或焦虑中、却可以永远怀抱希望,那不是虚幻的妄想,而是植根于人性起源中的本能。
虽然见不了面,但保持通信的情况下原本他正期待着她会真的在四月回学校,可惜他等啊等、等得他快猜测她是不打算毕业了,等到七月的毕业考试前一天,显然除消瘦这变化外气质也变得判若两人的埃尔忽然在考场现身,她参加了n.e.w.t,考完后熟悉的同学们围着她寒暄几句,看莉莉·伊万斯的反应是早得知消息,她们一如既往的亲密,仿佛中间发生的这么多戏剧化事件并没有给俩人带来嫌隙。
然而他觉得,她似乎正在亲手为他们之间制造一层看不见的隔阂,因为她对自己的态度礼貌得过分、好像回到三年级仍是陌路过客的以前,而且圆滑得根本抓不住机会质疑她,又一次、他感觉他的感情路是一场没完没了的滑铁卢,每回他以为自己已经离她足够近、她总会逃得更远,直至无人进得去那自我围猎的圈套。
“……你前段时间在家过得怎么样?”
“好得不能再好。” 夏天的微风吹过黑湖旁的树丛枝叶,一片宁静中她以同样平静的语气回答说。
他挑了下眉毛,兀自静默了会儿,引出了下一个主题:
“另一件事你想好了吗——凤凰社的招募。”
“……莉莉跟我说了很多,我也的确很想来。” 她的措辞明确表达了回绝:“但是我目前不能。”
“为什么?”
“我不可以告诉你。”
他再度陷入沉默,半晌后才淡淡道:“那好吧……不管你要做什么,注意安全。”
“你也一样。”
这是他们结束霍格沃茨旅程前的最后一次谈心。
戏剧社后续的事宜埃尔弗里德无暇顾及,她受大部分社员推荐爽快地交接给了一位叫洛哈特2的拉文克劳学弟,投影魔法被她记录了下来交给了他们,收益也按简洁的合同形式立字为据。
拍毕业照当天众人热热闹闹喜笑颜开,这身校袍一穿就是七年,自然多得是依依不舍,不过就像起初入学时各学院的固有偏见,结业时大家的表现是莫名好笑地契合刻板印象:格兰芬多们校服领带不整地趁乱起哄捣乱,捉弄人的彩纸屑和恶作剧礼炮在大礼堂络绎不绝;赫奇帕奇无不眼圈发红、泪水与欢笑中告别同窗,拥抱的拥抱,或是纷纷合影留念;拉文克劳则都忙着写互相的毕业寄语,留通信方式之类的;斯莱特林们大多仍端着优雅和淡漠,偶尔鄙夷地对吵闹的格兰芬多翻白眼。莽夫、爱哭鬼、书呆子、笨蛋、废物——四学院彼此眼中的形象可谓是凑了个齐全。
中途詹姆·波特神秘兮兮地找着她“要借一步聊聊”。
见詹姆一脸严肃郑重,她几乎打好了婉拒凤凰社邀请的腹稿,不料对方说的是:
“韦勒克,你愿意以伴娘的身份参加我和莉莉的婚礼吗?”
“你们要结婚了?莉莉从没跟我说过——”
“不是不是,我的求婚大计还在筹备中呢!” 詹姆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不好意思道:“我听大脚板说你的规划挺神秘的,就先预约预约你的位置。”
“你也用不着这么提前,我又不可能和莉莉不再联络。” 她哭笑不得地说,“何况,莉莉是我最重要的朋友,无论什么事,只要她需要我我都会回来。”
“有你这一句我就放心了,韦勒克,不得不说,以咱们的交情、你不当我和莉莉孩子的教母实在说不过去!”
习惯了詹姆的语出惊人,她也没当真、一来听着长远,二来莉莉有个姐姐佩妮,教母这角色别说在宗教中分外正式庄重、于民间的份量恐怕比有血缘关系的姨妈还重,有兄弟姐妹的人才会多数选择亲上加亲地让自己的亲姐妹当孩子的教母。
当然不论如何,都不是眼下该考虑的问题。
邓布利多校长在毕业致辞环节依然秉持“不说彰显形式的空洞语言”的原则、简单明了地首先祝贺他们顺利毕业,尔后和蔼地笑眯眯道:
“……接下来你们要靠你们自己啦,孩子们。”
是的,他们确实得自己一人去面对未来了。
今天被献花无数次的西里斯·布莱克好不容易从人群中脱身对她说了“毕业快乐”,在詹姆带头高呼:“芜湖!送别校草!”的哄闹中新一轮花束快淹没他,她看得差点笑出声,极具感染力的欢庆场合冲淡了几分内心不符合年龄的深沉愁绪。
“毕业快乐。” 她望了望不远处被疯狂追随者们扯掉领带的漂亮男孩,这一声祝贺像是道给他听、又像是对自己的喃喃。
如同一个时代的谢幕。
现实倒如她所说,她的状态好得不能再好:半个月后成绩公布,她以学科全o毕业并直接以优秀毕业生身份进入魔法部成为时任部长哈罗德·敏坎3的秘书。
显而易见,她无疑不在意自己这个秘书职位做得如何,打从一开始,在魔法部谋求这一点身份认同就属于另有用处。
下学期消失的那几个月空白,她可没有白白浪费坐以待毙,尽管伊奈茨·弗利的记忆是带给她不小的震撼,雪上加霜的还在于这记忆并非实时更新的产物,早已死去的人只给她了任务,但没法给她解决方案,虽说死前留了一本详细的回忆录,说到底以身犯险的还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