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扶怀玉便凝聚了她们的梦想。
于是之后,就有了梦苑。
是高晚未完成的音乐梦,是易三宁幻想中的安居所,也是扶怀玉向往的花苑。
然而天意不如人意,露骨的现实变故将她们一个接着一个剥离。
最先离开的是易三宁,她自幼写作,长大后从事写作行业,推崇女性主义,年纪轻轻便出版多本书籍。
但在十年前就连人体正常的生理期都会被视为羞耻话题的时代,那些思想宛如逆流的异类,在众人当中格格不入。
她所写下的文字触犯了某些人的利益,因此她常年遭受恐吓。
骇人的快递,长篇文字辱骂,比比皆是。
长久以往,她的心理防线接近崩溃,在不久后前往国外居住。离开梦苑,就此断开与国内一切友人的联系。
接后离开梦苑的,是高晚。
幼时父母车祸去世,扶怀玉被小姨收养,就此于小姨的女儿高晚相熟。她们一起长大,她也见证了小姨与高晚两人间,因对于音乐的分歧产生的隔阂。
就在梦苑创立的没两年,小姨因为确诊癌症晚期去世,高晚便因此得了心病,抑郁而终,离开人世。
而现下,扶怀玉未曾想到,自多年前易三宁离开后再度得知关于她的消息,是有关她跳楼自杀。
这道去世的消息,还是她从网络信息的热搜词条上看见的。
待到找寻到易三宁的家人,家人告知她尸体已经火化成骨灰,撒进了大海。
所以她连与她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
易三宁只留下了所写的书籍,和三封信。
一封给家人,一封给高晚,还有一封是给扶怀玉。
扶怀玉把给高晚那份信,焚烧成灰,送去给高晚,然后再坐在高晚的墓前,读下易三宁留下的最后一封信。
只是读到一半,泪水便沾湿了信纸。
那天,她独自坐在墓前,哭得泣不成声。
她没办法接受,可却不得不接受最初陪伴她的人,都在一个接着一个地离开。
她把重要的人刻入心脏,当她们之间每逝去一个,就像是在心脏上撕去了一片肉。离开的人越多,心脏就越是破碎。
最后只剩下残破不堪和鲜血淋漓。
在那段时间,她几乎是进入了又一个情绪的低谷。
那段日子她没怎么和周萦见面,周萦忙着实习的事,也很少主动找她。
有关易三宁的事,扶怀玉没有跟周萦说太多。因为扶怀玉起初欲跟她讲有关梦苑的背景时,周萦表现是心不在焉,没有耐心听的样子,她便没再跟她提。
因此周萦不清楚她们的故事,只知道扶怀玉最近有个高中同学去世。
在一周后,周萦晚上给她打电话,扶怀玉正坐在阳台上仰头看月亮,回想往事,眼内含带着泪花。
周萦跟她说了很多最近的坏事,总觉得自己为什么运气这么不好,遇见不好的同学。说了一通,见扶怀玉那边不怎么回话,直接说道,姐姐,你有没有再听我说话呀?怎么都不安慰我了?
扶怀玉回了神,抹去眼角,用着沙哑的声音低声回她,嗯,在听。
别想那些事了,早些休息吧。
周萦撇撇嘴,没意思,这么敷衍就这么不想跟我说话啊?
算了,我去找前两天认识的学姐聊天吧,她知道的特别多,我从她那知道了好多现在行业内的信息差呢,我挂啦。
好。
通话挂断,扶怀玉收起了手机,身子慢慢蜷缩,环绕住自己。
或许她那时是希望从周萦口中得到一句安慰的,哪怕是一句别难过了,早些休息,她都足矣。
只可惜并没有。
待到周萦毕业,在津宁找了家公司上班。
经过时间的洗礼,她身上褪去了属于学生的稚嫩,穿衣风格与气质变得成熟,也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新事物。
上班,工作,社会那些学生时期对外界的憧憬仰望,都变得不过如此。
她对扶怀玉的仰视,也随着步入社会,变成平视。
有时候,甚至会变成向下的俯视。
周萦认为,自己还是当学生时,扶怀玉作为年长她八岁并且已经步入社会的人,可以提供给她处事经验,以及精神、物质等各个方面的支撑。
但在工作后,她有足够能力养活自己时,扶怀玉没有自己想象中那样好。
曾经对扶怀玉抱有惊艳的目光,只是因为她处在学生时代,那个最懵懂无知的时候罢了。
到了工作时,便觉得不过如此,有时还会觉得她怎就这样落伍,听不懂周萦说的许多话。
周萦总在想,这或许就是八岁年龄差的沟壑。
唯独从没想过,她现下的一切处事经验,都是扶怀玉一步步教过来的。
如同汲取根茎养分成长的花朵盛开后,被人采走包装成美丽的花束,花朵返回去嘲笑根茎的平平无奇和安于现状,说它枯燥和无用。
有关于嫌弃的很多话,原本周萦只在心里想,不会表露于心。
但心底的话,总会在长久的相处中露出马脚。
工作的第一年,有一次两人去看电影。
刚见面,扶怀玉问她新裙子怎么样,周萦只是从手机屏幕中抬头看了一眼,无奈道。
哎呀来来去去都是这些中式风格的裙子,最开始都很新颖,但看久了都长一个样子,老套过头了。哪有什么这件比那件好看,都差不多的啦。
姐姐要不换换吧,不是旗袍就是中式裙,我看都看腻了。
扶怀玉没说话,只是嗯了下,一颗心慢慢沉落。
她也渐渐地意识到,她们越走越远了。
扶怀玉常常看着衣柜,有时想着要不要走出穿衣的舒适圈,尝试为周萦的喜好做出一些改变。
可当她购入其他衣裳,穿在身上只觉得久违和不适的时候,便开始懊恼自己为何要为她人改变。
不断地陷入痛苦,反复拉扯自我、纠结。
然而在那段时间,周萦也愈发喜怒无常。
在扶怀玉告诉她天冷加衣的时候,会说她麻烦啰嗦,在扶怀玉收拾房屋后,又会因为找不见乱糟的东西而闹脾气。
直至那一天,扶怀玉在她的公司旁的甜品店里,意外听见了一段对话。
怎么办,想换对象了,外面的姐姐都好诱人啊我觉得我已经不怎么喜欢我现在的对象了。总觉得在一起的时间里好枯燥。
啊?你不是跟你女朋友在一起好多年了吗?
是啊可能就是在一起太久才觉得没意思吧。而且她都三十二岁了。
三十二?!你们差这么多?
嗯是呀。
周萦和一个朋友坐在座位上,她搅动着碗里的饮品,满脸无奈。
以前我觉得她很温柔,可是现在我觉得好烦啊,一句话要说那么多遍,生怕别人听不懂,有时候动作和反应还慢,看了都恼火。说话也没劲似的,太扫兴了。
而且她现在真的是什么都不懂,我跟她说很多工作上的事,她也只是在听,帮不了我什么,真是一点能帮忙的价值都没有了。
前段时间我想去别的市,但她说不想离开她的音乐所,也就是说我还得为了她留在津宁,太耽误我了吧。
朋友劝她,既然你都这么想了,那还是跟她趁早把话摊开吧,这样对谁都好。
可是当初又是我追的她,我提分手是不是不太好啊?
朋友:可是有问题总得解决吧,不能一直这么拖着啊。
唉,再说吧。
不远处,将话听入耳的扶怀玉垂落着眼,想了许久。
听见周萦说出的那些话,有些难过,但她似乎并不太意外。
因为这些想法,断断续续都能和往日相处的细节中连接上。
无非就是厌烦了,新鲜感过了。
和不喜欢了。
一切都是有迹可循。
在那之后,周萦对她进行了长一段时间的冷暴力。发消息不回,打电话不接,人就像消失了一样。
一周后,扶怀玉再度约她,她才答应在梦苑的休息室内与她见面。
那天,周萦和她在休息室内吵了一架。
那是她们第一次发生过那样的争吵,也是扶怀玉第一次听周萦把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说出口。
我说了多少遍了你又为我变过吗?都什么时代了你还是这样一成不变,人是要朝着新事物的方向看齐的知道吗?你能不能有一点活人的生气?
我们年龄相差那么大,你知道你多耽误我吗?!
一天到晚惦记你的那堆往事,谁有你这么矫情?过去了就是过去了,你摆出一副受伤的样子就能改变什么吗?什么都改变不了!
于是之后,就有了梦苑。
是高晚未完成的音乐梦,是易三宁幻想中的安居所,也是扶怀玉向往的花苑。
然而天意不如人意,露骨的现实变故将她们一个接着一个剥离。
最先离开的是易三宁,她自幼写作,长大后从事写作行业,推崇女性主义,年纪轻轻便出版多本书籍。
但在十年前就连人体正常的生理期都会被视为羞耻话题的时代,那些思想宛如逆流的异类,在众人当中格格不入。
她所写下的文字触犯了某些人的利益,因此她常年遭受恐吓。
骇人的快递,长篇文字辱骂,比比皆是。
长久以往,她的心理防线接近崩溃,在不久后前往国外居住。离开梦苑,就此断开与国内一切友人的联系。
接后离开梦苑的,是高晚。
幼时父母车祸去世,扶怀玉被小姨收养,就此于小姨的女儿高晚相熟。她们一起长大,她也见证了小姨与高晚两人间,因对于音乐的分歧产生的隔阂。
就在梦苑创立的没两年,小姨因为确诊癌症晚期去世,高晚便因此得了心病,抑郁而终,离开人世。
而现下,扶怀玉未曾想到,自多年前易三宁离开后再度得知关于她的消息,是有关她跳楼自杀。
这道去世的消息,还是她从网络信息的热搜词条上看见的。
待到找寻到易三宁的家人,家人告知她尸体已经火化成骨灰,撒进了大海。
所以她连与她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
易三宁只留下了所写的书籍,和三封信。
一封给家人,一封给高晚,还有一封是给扶怀玉。
扶怀玉把给高晚那份信,焚烧成灰,送去给高晚,然后再坐在高晚的墓前,读下易三宁留下的最后一封信。
只是读到一半,泪水便沾湿了信纸。
那天,她独自坐在墓前,哭得泣不成声。
她没办法接受,可却不得不接受最初陪伴她的人,都在一个接着一个地离开。
她把重要的人刻入心脏,当她们之间每逝去一个,就像是在心脏上撕去了一片肉。离开的人越多,心脏就越是破碎。
最后只剩下残破不堪和鲜血淋漓。
在那段时间,她几乎是进入了又一个情绪的低谷。
那段日子她没怎么和周萦见面,周萦忙着实习的事,也很少主动找她。
有关易三宁的事,扶怀玉没有跟周萦说太多。因为扶怀玉起初欲跟她讲有关梦苑的背景时,周萦表现是心不在焉,没有耐心听的样子,她便没再跟她提。
因此周萦不清楚她们的故事,只知道扶怀玉最近有个高中同学去世。
在一周后,周萦晚上给她打电话,扶怀玉正坐在阳台上仰头看月亮,回想往事,眼内含带着泪花。
周萦跟她说了很多最近的坏事,总觉得自己为什么运气这么不好,遇见不好的同学。说了一通,见扶怀玉那边不怎么回话,直接说道,姐姐,你有没有再听我说话呀?怎么都不安慰我了?
扶怀玉回了神,抹去眼角,用着沙哑的声音低声回她,嗯,在听。
别想那些事了,早些休息吧。
周萦撇撇嘴,没意思,这么敷衍就这么不想跟我说话啊?
算了,我去找前两天认识的学姐聊天吧,她知道的特别多,我从她那知道了好多现在行业内的信息差呢,我挂啦。
好。
通话挂断,扶怀玉收起了手机,身子慢慢蜷缩,环绕住自己。
或许她那时是希望从周萦口中得到一句安慰的,哪怕是一句别难过了,早些休息,她都足矣。
只可惜并没有。
待到周萦毕业,在津宁找了家公司上班。
经过时间的洗礼,她身上褪去了属于学生的稚嫩,穿衣风格与气质变得成熟,也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新事物。
上班,工作,社会那些学生时期对外界的憧憬仰望,都变得不过如此。
她对扶怀玉的仰视,也随着步入社会,变成平视。
有时候,甚至会变成向下的俯视。
周萦认为,自己还是当学生时,扶怀玉作为年长她八岁并且已经步入社会的人,可以提供给她处事经验,以及精神、物质等各个方面的支撑。
但在工作后,她有足够能力养活自己时,扶怀玉没有自己想象中那样好。
曾经对扶怀玉抱有惊艳的目光,只是因为她处在学生时代,那个最懵懂无知的时候罢了。
到了工作时,便觉得不过如此,有时还会觉得她怎就这样落伍,听不懂周萦说的许多话。
周萦总在想,这或许就是八岁年龄差的沟壑。
唯独从没想过,她现下的一切处事经验,都是扶怀玉一步步教过来的。
如同汲取根茎养分成长的花朵盛开后,被人采走包装成美丽的花束,花朵返回去嘲笑根茎的平平无奇和安于现状,说它枯燥和无用。
有关于嫌弃的很多话,原本周萦只在心里想,不会表露于心。
但心底的话,总会在长久的相处中露出马脚。
工作的第一年,有一次两人去看电影。
刚见面,扶怀玉问她新裙子怎么样,周萦只是从手机屏幕中抬头看了一眼,无奈道。
哎呀来来去去都是这些中式风格的裙子,最开始都很新颖,但看久了都长一个样子,老套过头了。哪有什么这件比那件好看,都差不多的啦。
姐姐要不换换吧,不是旗袍就是中式裙,我看都看腻了。
扶怀玉没说话,只是嗯了下,一颗心慢慢沉落。
她也渐渐地意识到,她们越走越远了。
扶怀玉常常看着衣柜,有时想着要不要走出穿衣的舒适圈,尝试为周萦的喜好做出一些改变。
可当她购入其他衣裳,穿在身上只觉得久违和不适的时候,便开始懊恼自己为何要为她人改变。
不断地陷入痛苦,反复拉扯自我、纠结。
然而在那段时间,周萦也愈发喜怒无常。
在扶怀玉告诉她天冷加衣的时候,会说她麻烦啰嗦,在扶怀玉收拾房屋后,又会因为找不见乱糟的东西而闹脾气。
直至那一天,扶怀玉在她的公司旁的甜品店里,意外听见了一段对话。
怎么办,想换对象了,外面的姐姐都好诱人啊我觉得我已经不怎么喜欢我现在的对象了。总觉得在一起的时间里好枯燥。
啊?你不是跟你女朋友在一起好多年了吗?
是啊可能就是在一起太久才觉得没意思吧。而且她都三十二岁了。
三十二?!你们差这么多?
嗯是呀。
周萦和一个朋友坐在座位上,她搅动着碗里的饮品,满脸无奈。
以前我觉得她很温柔,可是现在我觉得好烦啊,一句话要说那么多遍,生怕别人听不懂,有时候动作和反应还慢,看了都恼火。说话也没劲似的,太扫兴了。
而且她现在真的是什么都不懂,我跟她说很多工作上的事,她也只是在听,帮不了我什么,真是一点能帮忙的价值都没有了。
前段时间我想去别的市,但她说不想离开她的音乐所,也就是说我还得为了她留在津宁,太耽误我了吧。
朋友劝她,既然你都这么想了,那还是跟她趁早把话摊开吧,这样对谁都好。
可是当初又是我追的她,我提分手是不是不太好啊?
朋友:可是有问题总得解决吧,不能一直这么拖着啊。
唉,再说吧。
不远处,将话听入耳的扶怀玉垂落着眼,想了许久。
听见周萦说出的那些话,有些难过,但她似乎并不太意外。
因为这些想法,断断续续都能和往日相处的细节中连接上。
无非就是厌烦了,新鲜感过了。
和不喜欢了。
一切都是有迹可循。
在那之后,周萦对她进行了长一段时间的冷暴力。发消息不回,打电话不接,人就像消失了一样。
一周后,扶怀玉再度约她,她才答应在梦苑的休息室内与她见面。
那天,周萦和她在休息室内吵了一架。
那是她们第一次发生过那样的争吵,也是扶怀玉第一次听周萦把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说出口。
我说了多少遍了你又为我变过吗?都什么时代了你还是这样一成不变,人是要朝着新事物的方向看齐的知道吗?你能不能有一点活人的生气?
我们年龄相差那么大,你知道你多耽误我吗?!
一天到晚惦记你的那堆往事,谁有你这么矫情?过去了就是过去了,你摆出一副受伤的样子就能改变什么吗?什么都改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