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他的手臂上纹一只鹰,我想说,真是漂亮极了。跟我在岗仁山上拍的金雕简直一模一样。
他低低地笑了一声,伸手拨了拨火塘里的木炭,火光跳了一下,他眼底的颜色更加苍黄。他缓缓地抬眼看向我,“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我说叔公,我叫余翎。
他哼哼地笑了两声道:“你的手跟我差不多,不严重。能做,但要等。”
我问叔公要等多久?他说等什么时候下雪了来找他就好了。
我想了想,轻声问道:“岗仁的雪,什么时候来?”
飞戈正准备掏手机看,叔公开口打断了他的动作,说不用那么麻烦,天亮之后就会下雪了,有什么事就天亮再说吧。飞戈放下了手机,轻轻点了点头,说不打扰了。
我很好奇,在这样一个快要到春天的季节里,怎么会下雪呢?
舒里一直坐在车里等我们,把车热了好久。她问飞戈假肢的事怎么样了,张飞戈说成了。我才发现他们早就通过气了,我都不知道今天是来见谁的。
山风冷冽,吹得我浑身发抖。那晚我们三个神经病一夜未眠,先是比赛引体向上做得多(我打包票这是欺负残疾人)然后抱着进山之前在小卖店的补给品,坐在皮卡车顶看星星。
“唉,知道吗?”飞戈的声音打破了夜的安静,低沉而清晰,“有些星星,实际上远在光年之外的他们早就炸了,但它们的光还在,直到我们看到那一刻。”
我看向飞戈,他的眼神有些远,似乎是在想些什么。然后他转过头看向我,神情变得认真。
“小翎,”他开口了,“礼尚往来,能不能帮我个忙?”
“帮你什么忙?”我问。
他拿起旁边的罐子玩弄着,像是想了很久才开口:“像是我当年教你的那样,继续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吧。”他末了补了一句,如果可以的话,写写仁青,他会很开心的。
我其实不觉得飞戈的内核很悲剧,他好像看得很开。
写仁青啊,之前周汀也让我写她来着。
舒里趴在旁别说她不同意,她不会在相信我写的东西了,上次看完潮就难受了好久不说,又来个超前点播的春分。我一边狂笑一边抽她的背,我说你是尊贵大会员,我马上连夜赶工一篇和断背山相当的本子给你看成不成,符合你的口味和我的风格。
“补药啊!!!”舒里气急败坏,几乎要把我从车顶推下去。
我翻了个身,稳稳当当的躺在了顶上。
“舒里!飞哥!快看,下雪了!”我拉了拉舒里的袖子,面朝着天,雪花先降到了我身体海拨最高的鼻尖。
舒里手机查了天气预报,“奇怪,这上头之前明明说今天晚上天气很好的来着……”她嘟囔着,眉头微微皱起,仿佛不太理解为何预报完全不准。
“叔公真厉害。”我转头对飞戈说。
飞戈继续抬着头向上望,嘴角微微上扬。
我说,二位,待到来年,雪化春分至,我就要回曼城了。休息时间结束了,是时候把自己缺的地方补好,整装上阵了。
“来,一人一个。”飞戈他突然递过来了两条吊坠,吊坠上挂着一颗小小的石珠,是之前飞戈脖子上的天珠。
原先一条绳子上有三个,被他拆成了三条。
飞戈看着我,神色没什么变化,像是早就知道了。他轻轻笑了一下,把手里的吊坠塞到我手上,然后松开,掌心里那颗小天珠在车内映岀来的光下微微泛着暖色。
“去吧,小翎。”他说。
“不论是小翎还是舒里,”飞戈顿了顿,“要平安。”
雪下了一整夜,天亮后我就戴上了叔公连夜赶工的假肢,抬起指节弯了弯,联动关节咔哒一声就就接上了,方便的很,也很合适。
我几乎没有怎么适应,就上手了。
风雪刮过院子,檐角的铃铛晃了两下,发出清脆的响声。我看到了天边云光中的影子,我知道那是鹰。
岗仁山城常有鹰,我曾问飞戈那云光里的影子到底是什么。飞戈告诉我和舒里,那是金雕,雪线之上那片天的王。我知道,它也是叔公手臂上那个漂亮极了的图案。
“为什么我常常能在路上看见它,它难道不应该是保护动物吗?”我咔嚓了一张后问飞戈,金雕可是国二唉,怎么跟码头旁边的海鸥一样常见。
“因为它从来不属于哪座山。”飞戈回答到。金雕的疆域是天空,是风与云交错的地方。好吧,其实我觉得它可以好好休息,像普通鸟一样飞往自己的山。
就像海鸥飞往的那一片沙汀,在这片流动的天地间寻找归途。
我把所有岗仁的照片打包送给了飞戈,整整好几个gb。
且祝前方路自由。
第40章 金鱼
吃饭,睡觉,遛狗,喝咖啡。
其实人的时间,一季又一季,一年又一年,过得相当快,粥米都从小狗长成了大狗。我在离开岗仁后的一年就修完了学分,提前一年毕业拿到了学位。我我没有太多时间可以浪费,毕业那年我二十三岁。
毕业之后我就被召唤回国了。我本来的打算是在曼城先待半年再回去也不迟,但是我姐告诉我父亲让我马上回国。
记得很清楚,余鸾的电话是在一个阴雨天打来的,曼城其实不常下雨。那天我坐在公寓的窗边,窗外是灰蒙蒙的天和湿漉漉的街道。电话响了好一会儿,我才从沙发爬起来去接。
他要见我。我倒是觉得岀来的这几年和从前那些年没什么区别,反正都是聚少离多。
我姐余鸾,大我三岁,和周汀一般年纪,也没大我多少。
但我的姐姐余鸾像是天生的大人般,成绩从小拨尖,项项优秀,一路长虹高歌猛进地考进了mit的金融系。拿着最高额的奖学金,完美的跟小说女主角一样。
余鸾从mit毕业那年,我飞去波城参加她的毕业典礼,好在没延误。那天阳光很足,风吹过查尔斯河,金光潋滟,浮光跃金。
人群涌动,我抬头在人群里看见她的时候,她正万丈光芒的站在台上,穿着黑色学士服,披着亮红的披肩,帽穗随风微微飘动。站得笔直,露出标准的笑。
台下尽是掌声和欢呼声,我也混在其中。
我鼓着掌,嗓子却干得发疼。台上站着的是二十三岁的余鸾,而台下的余翎看到的却是十三岁的余鸾,那时候的余鸾头发还没长长,因为有鼻炎,笑起来鼻子红红的,像是冬天冻过的苹果。
十岁的我曾坐在院子里的台阶上问她:“姐姐为什么那么厉害呀?”
天光懒懒地洒在青石板上,她说因为姐姐就是姐姐,要走到世界上最远的地方去。
“那我呢?”我问,“你走了,我怎么办?”
姐姐说她要先去探探路,再接上小翎。
余鸾十六岁那年就出国了。
事实上,我也是在她这个年纪离开了家,在十六岁那年又轮回到了我。
那年是我送她去的登机口,现在也反了过来,轮到她来接我了。
我推着行李走出闸口时,远远就看见了她。她站在人群后面,穿着浅灰色的外套,长发松松挽起,眼底有一丝倦意,却依旧笑着。帽穗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额前被风吹乱的发丝。
她看见我,抬手朝我挥了挥。我忽然想起多年以前,那年她背着行李走进登机口前,也是这样回头冲我挥手,笑得像风里的光。那时她十六岁,鼻炎的老毛病还没有好,鼻尖红红的。
车门“咔哒”一声锁上,车内的世界与机场外的喧嚣隔绝开来。空调送出微微的湿意,车窗外的城市灯光被雨水模糊成斑驳的光影。余鸾握着方向盘,目光专注,指尖轻敲着黑色皮革,像以前她在书桌前敲计算器时的习惯。
“累吗?”她侧头看了我一眼,唇角带着笑。
“还好。”我扯了扯安全带,车里有股淡淡的冷杉木香气,是她一贯喜欢的味道。
车驶上高速,雨刮刷过挡风玻璃,灯光在水雾中折射成金橙色的弧线。我说幸好这场雨下的晚,要不然我的飞机指定晚点。
“你呢?忙吗?”我换了个话题。
“还行。”她声音平淡,像说着无关紧要的事,“项目刚收尾,下个月可能要去一趟苏黎世。”
“这么快?”家里是干航运之类的船业,我现在对此的详细情况其实不太懂,我已经很久没有接触这块东西了。小时候我和余鸾常被带去港口,看吊臂高高升起,集装箱像积木一样码放整齐,海面上大船进进出出,汽笛声低沉悠长。
每天进出的船都不同,只有航标灯一直不变。它不会动也不能动,给夜里靠岸的船引路。
“港口变了很多吧?”余鸾忽然开口,打断了我的思绪。
“嗯,听说新建了南区码头。”
“是,去年开通的,泊位更深,可以停靠更大的船了。”她顿了顿,像是随口提起,“爸现在主要在那里。”
他低低地笑了一声,伸手拨了拨火塘里的木炭,火光跳了一下,他眼底的颜色更加苍黄。他缓缓地抬眼看向我,“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我说叔公,我叫余翎。
他哼哼地笑了两声道:“你的手跟我差不多,不严重。能做,但要等。”
我问叔公要等多久?他说等什么时候下雪了来找他就好了。
我想了想,轻声问道:“岗仁的雪,什么时候来?”
飞戈正准备掏手机看,叔公开口打断了他的动作,说不用那么麻烦,天亮之后就会下雪了,有什么事就天亮再说吧。飞戈放下了手机,轻轻点了点头,说不打扰了。
我很好奇,在这样一个快要到春天的季节里,怎么会下雪呢?
舒里一直坐在车里等我们,把车热了好久。她问飞戈假肢的事怎么样了,张飞戈说成了。我才发现他们早就通过气了,我都不知道今天是来见谁的。
山风冷冽,吹得我浑身发抖。那晚我们三个神经病一夜未眠,先是比赛引体向上做得多(我打包票这是欺负残疾人)然后抱着进山之前在小卖店的补给品,坐在皮卡车顶看星星。
“唉,知道吗?”飞戈的声音打破了夜的安静,低沉而清晰,“有些星星,实际上远在光年之外的他们早就炸了,但它们的光还在,直到我们看到那一刻。”
我看向飞戈,他的眼神有些远,似乎是在想些什么。然后他转过头看向我,神情变得认真。
“小翎,”他开口了,“礼尚往来,能不能帮我个忙?”
“帮你什么忙?”我问。
他拿起旁边的罐子玩弄着,像是想了很久才开口:“像是我当年教你的那样,继续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吧。”他末了补了一句,如果可以的话,写写仁青,他会很开心的。
我其实不觉得飞戈的内核很悲剧,他好像看得很开。
写仁青啊,之前周汀也让我写她来着。
舒里趴在旁别说她不同意,她不会在相信我写的东西了,上次看完潮就难受了好久不说,又来个超前点播的春分。我一边狂笑一边抽她的背,我说你是尊贵大会员,我马上连夜赶工一篇和断背山相当的本子给你看成不成,符合你的口味和我的风格。
“补药啊!!!”舒里气急败坏,几乎要把我从车顶推下去。
我翻了个身,稳稳当当的躺在了顶上。
“舒里!飞哥!快看,下雪了!”我拉了拉舒里的袖子,面朝着天,雪花先降到了我身体海拨最高的鼻尖。
舒里手机查了天气预报,“奇怪,这上头之前明明说今天晚上天气很好的来着……”她嘟囔着,眉头微微皱起,仿佛不太理解为何预报完全不准。
“叔公真厉害。”我转头对飞戈说。
飞戈继续抬着头向上望,嘴角微微上扬。
我说,二位,待到来年,雪化春分至,我就要回曼城了。休息时间结束了,是时候把自己缺的地方补好,整装上阵了。
“来,一人一个。”飞戈他突然递过来了两条吊坠,吊坠上挂着一颗小小的石珠,是之前飞戈脖子上的天珠。
原先一条绳子上有三个,被他拆成了三条。
飞戈看着我,神色没什么变化,像是早就知道了。他轻轻笑了一下,把手里的吊坠塞到我手上,然后松开,掌心里那颗小天珠在车内映岀来的光下微微泛着暖色。
“去吧,小翎。”他说。
“不论是小翎还是舒里,”飞戈顿了顿,“要平安。”
雪下了一整夜,天亮后我就戴上了叔公连夜赶工的假肢,抬起指节弯了弯,联动关节咔哒一声就就接上了,方便的很,也很合适。
我几乎没有怎么适应,就上手了。
风雪刮过院子,檐角的铃铛晃了两下,发出清脆的响声。我看到了天边云光中的影子,我知道那是鹰。
岗仁山城常有鹰,我曾问飞戈那云光里的影子到底是什么。飞戈告诉我和舒里,那是金雕,雪线之上那片天的王。我知道,它也是叔公手臂上那个漂亮极了的图案。
“为什么我常常能在路上看见它,它难道不应该是保护动物吗?”我咔嚓了一张后问飞戈,金雕可是国二唉,怎么跟码头旁边的海鸥一样常见。
“因为它从来不属于哪座山。”飞戈回答到。金雕的疆域是天空,是风与云交错的地方。好吧,其实我觉得它可以好好休息,像普通鸟一样飞往自己的山。
就像海鸥飞往的那一片沙汀,在这片流动的天地间寻找归途。
我把所有岗仁的照片打包送给了飞戈,整整好几个gb。
且祝前方路自由。
第40章 金鱼
吃饭,睡觉,遛狗,喝咖啡。
其实人的时间,一季又一季,一年又一年,过得相当快,粥米都从小狗长成了大狗。我在离开岗仁后的一年就修完了学分,提前一年毕业拿到了学位。我我没有太多时间可以浪费,毕业那年我二十三岁。
毕业之后我就被召唤回国了。我本来的打算是在曼城先待半年再回去也不迟,但是我姐告诉我父亲让我马上回国。
记得很清楚,余鸾的电话是在一个阴雨天打来的,曼城其实不常下雨。那天我坐在公寓的窗边,窗外是灰蒙蒙的天和湿漉漉的街道。电话响了好一会儿,我才从沙发爬起来去接。
他要见我。我倒是觉得岀来的这几年和从前那些年没什么区别,反正都是聚少离多。
我姐余鸾,大我三岁,和周汀一般年纪,也没大我多少。
但我的姐姐余鸾像是天生的大人般,成绩从小拨尖,项项优秀,一路长虹高歌猛进地考进了mit的金融系。拿着最高额的奖学金,完美的跟小说女主角一样。
余鸾从mit毕业那年,我飞去波城参加她的毕业典礼,好在没延误。那天阳光很足,风吹过查尔斯河,金光潋滟,浮光跃金。
人群涌动,我抬头在人群里看见她的时候,她正万丈光芒的站在台上,穿着黑色学士服,披着亮红的披肩,帽穗随风微微飘动。站得笔直,露出标准的笑。
台下尽是掌声和欢呼声,我也混在其中。
我鼓着掌,嗓子却干得发疼。台上站着的是二十三岁的余鸾,而台下的余翎看到的却是十三岁的余鸾,那时候的余鸾头发还没长长,因为有鼻炎,笑起来鼻子红红的,像是冬天冻过的苹果。
十岁的我曾坐在院子里的台阶上问她:“姐姐为什么那么厉害呀?”
天光懒懒地洒在青石板上,她说因为姐姐就是姐姐,要走到世界上最远的地方去。
“那我呢?”我问,“你走了,我怎么办?”
姐姐说她要先去探探路,再接上小翎。
余鸾十六岁那年就出国了。
事实上,我也是在她这个年纪离开了家,在十六岁那年又轮回到了我。
那年是我送她去的登机口,现在也反了过来,轮到她来接我了。
我推着行李走出闸口时,远远就看见了她。她站在人群后面,穿着浅灰色的外套,长发松松挽起,眼底有一丝倦意,却依旧笑着。帽穗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额前被风吹乱的发丝。
她看见我,抬手朝我挥了挥。我忽然想起多年以前,那年她背着行李走进登机口前,也是这样回头冲我挥手,笑得像风里的光。那时她十六岁,鼻炎的老毛病还没有好,鼻尖红红的。
车门“咔哒”一声锁上,车内的世界与机场外的喧嚣隔绝开来。空调送出微微的湿意,车窗外的城市灯光被雨水模糊成斑驳的光影。余鸾握着方向盘,目光专注,指尖轻敲着黑色皮革,像以前她在书桌前敲计算器时的习惯。
“累吗?”她侧头看了我一眼,唇角带着笑。
“还好。”我扯了扯安全带,车里有股淡淡的冷杉木香气,是她一贯喜欢的味道。
车驶上高速,雨刮刷过挡风玻璃,灯光在水雾中折射成金橙色的弧线。我说幸好这场雨下的晚,要不然我的飞机指定晚点。
“你呢?忙吗?”我换了个话题。
“还行。”她声音平淡,像说着无关紧要的事,“项目刚收尾,下个月可能要去一趟苏黎世。”
“这么快?”家里是干航运之类的船业,我现在对此的详细情况其实不太懂,我已经很久没有接触这块东西了。小时候我和余鸾常被带去港口,看吊臂高高升起,集装箱像积木一样码放整齐,海面上大船进进出出,汽笛声低沉悠长。
每天进出的船都不同,只有航标灯一直不变。它不会动也不能动,给夜里靠岸的船引路。
“港口变了很多吧?”余鸾忽然开口,打断了我的思绪。
“嗯,听说新建了南区码头。”
“是,去年开通的,泊位更深,可以停靠更大的船了。”她顿了顿,像是随口提起,“爸现在主要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