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后来老燕把自己的车给燕周开,反正也快退休了,平时就蹭老婆的车用。
  第二天燕周七点起床,天还蒙蒙亮,他先去单位借设备出来,在食堂拎了两个包子和一杯豆浆走,然后开车前往高新区。去交流会现场要开半个小时的车,天越亮,路上通勤的车越多,开始堵了。
  趁着堵车间隙,燕周熟练地拿出包子几口啃完,一口灌完豆浆,与交流会的联系人打完电话,确认好拍摄事宜。
  交流会地处郊区,燕周一下车就被冷风吹得彻底清醒,赶紧拉好羽绒服衣领,拿出工作证挂脖子上,装好相机和稳定器,一边往交流会里走一边给负责人打电话。会场里闹哄哄的,像一个大型的菜市场。负责人从里面跑出来,看到燕周:“哟,小孩?就你一个人?”
  燕周把工作证给他看:“我是长宁电视台的记者,我姓燕,你好。”
  负责人怀疑地打量他几眼,与他握手:“你好你好,你就用这么个小相机啊?“
  “是,大部分现场用单反就行。”
  “你们记者不都是有个摄像大哥扛着相机跟在后面的吗?”
  “现在采访方式都讲究轻便,快捷。”燕周笑着回答。他每次单独外出采访几乎都要被这么问一遍,老有人以为他是学生冒充记者过来捣乱的,他习惯了。“大哥,你领我进去看看?”
  负责人带他进会场,会场里人多,音乐声大,燕周调整了一下麦,举着相机一路拍一路走,采访了农户,经销商,主办方负责人和几名顾客,他看到有人在这里搞直播带货,也顺便采访了一段。把交流会里外逛一圈,拍了会场举办的助兴活动,燕周合计差不多行了,与负责人打过招呼收拾设备开车回单位。
  他回台里坐工位上就开始写稿,老刘也开完会回来,过来扫了一眼他拍的视频素材,说:“拍这种场面可以让农户拿起东西凑近镜头拍,或者你自己拿起来介绍都行,就这样让对方干站着让你采访,没有吸引力,也没有突出农贸产品,懂吗?”
  燕周:“哦,我后面拍了一些农贸产品的特写……”
  “产品和人要结合在一起,这个交流会的主题就是农户和顾客之间的交流,他们的连接点是什么?是农贸产品。画面也要体现采访的主题和逻辑,我和你说过好几次了吧?”
  “不好意思,刘老师,他们交流会下午还有,我再去补拍。”
  老刘站起来拿本子往外走:“下午有省领导来台里调研,你要去跟拍。这条做好了先发给郑编,看能不能过吧。今天下了班你送我一脚,我没开车来。”
  燕周忙答:“好的。”
  老刘说话语速快,说完就匆匆走了,赶着去他的现场。燕周看了下自己拍的视频,叹一口气,打起精神继续写稿。
  上午燕周把做好的农贸产品交流会新闻发给编辑,编辑收了他的稿,说视频剪得不好,让他把素材发给编辑室的后期去做。燕周把素材发过去,抱着笔记本跑去人家工位上好声好气地道谢。
  “姐我看看你怎么剪的。”燕周不好意思道:“我自己剪的总过不了关。”
  后期看了眼他的稿子,手上飞快处理他的素材,一边说:“新闻画面要简洁干净有吸引力,画面跟着你的稿子走,节奏不能乱。“
  “好的。”
  “你就是这些边边角角没剪干净,这几个画面都不需要……”
  后期一边剪一边教他,燕周认真做笔记。结束后燕周说:“姐,我给你点了杯热咖啡,待会给你拿上来哈。”
  “哎呀你这么客气干嘛。”
  “姐我知道你忙,我总是麻烦你,真的太不好意思了。”
  “没事儿,你也就上班一年吧?不着急,慢慢来。”后期笑着拍拍他,开玩笑道:“而且你长得这么好看,我对你会更有耐心的,小燕弟弟。”
  燕周赶紧拿着本子跑了。中午他就在食堂吃饭,午休在自己工位旁边搭个床睡。下午一群人等省领导莅临等到三点半,燕周扛着相机跟拍,到五点领导走了,燕周赶在六点前写好稿,拿上楼去交给主编和主任签字,今天的任务就算结束。
  老刘在楼下等他,抽得烟雾缭绕的。燕周小跑过去:“刘老师,您等我把车开过来。”
  燕周把车开到门口,老刘坐到副驾驶,开了点窗,继续抽烟。
  ”抽完这根。“老刘说。
  燕周不喜烟味,但还是忍下来:“没事刘老师,你抽。”
  老刘说:“把我放人民医院那下吧,我妈在住院。谢谢你,小燕。”
  燕周忙说:“别客气,老人家还好吗?”
  “年纪大了爱生病,正常。等你以后结了婚,上有老下有小,就明白了。”
  老刘四十多岁,胖,头发一年比一年少,有事没事手里都夹根烟,有时开车来上班,有时坐地铁。工作日三餐都在单位食堂吃。自燕周来台里,老刘就更不开车了,大多时候都坐燕周的车回家。两人住的地方也不顺路,燕周得绕一圈,老刘就算不在车里抽烟,一身烟味怎么都散不去,开车外空气循环都难散。
  燕周在车上接到老燕电话,问他晚上还回不回来吃饭,燕周说回,已经在回家路上了。自从进电视台上班,燕周已经好久没能在工作日吃上老燕做的晚饭了。老燕晚上一般都煮面,面煮得筋道鲜滑,各种各样的浇头一盖,鲜美又爽口,全家人都爱吃。
  挂了电话,燕荣飞起身去厨房做饭,正煮着面,家里门响,楚晴回来了。
  见老婆拎着包气冲冲地进来,老燕问:“怎么了?吃饭没。”
  “我刚才在回来路上和一个人吵了一架!”楚晴扔下包,进厨房来与他说道:“你知道那个人多奇怪吗?她说要给小燕介绍对象,我本来就不喜欢她,她那种碎嘴子能介绍什么好对象呀?我就说不用了,我们小燕还不着急,结果你知道她怎么说吗?”
  “怎么说?”
  “她说哎呀,你家小燕从小可怜,没爹没妈的,这要早点找个好女孩照顾他呀!”楚晴气得一对柳眉都快飞起来了:“我说你什么意思?他爸妈就是我和老燕!小燕就是我亲儿子,我们把小燕照顾得很好,不需要你假惺惺!”
  老燕听乐了,安抚老婆:“别气别气,别跟那种人计较,给你也下碗面,啊。”
  “行,给我加个荷包蛋。”楚晴余怒未消,没好气道:“我还是年纪大了,脾气越来越好了。”
  老燕打趣:“你哪年纪大啦?还这么活力四射,中气十足的。”
  楚晴退休前是律师,年轻时风风火火,魄力十足,从周围亲戚到邻居都不敢惹她,今天碰到个脑壳长包的,差点让她当街一顿骂懵了。老燕想象那场景就乐,再一想,又想叹气。
  那人说燕周没爹没妈,只能说这说法不准确。燕周六岁那年,他的亲生父母因公出差,路上遇到车祸,一车人当场都没了。
  第3章 燕周的亲生父母从前在电厂上班
  燕周的亲生父母从前在电厂上班,一次普通的进山下乡扶贫工作,车在山路上翻了,掉下山崖,车上所有人当场死亡。后来单位赔了一笔工亡补助,加上丧葬和抚恤费,是一笔不小的钱。
  钱是给到燕周的爷爷奶奶手里的,但亲戚里有人馋这笔钱,想收养燕周。老人家骤然白发人送黑发人,本就痛苦不已,再被这几个亲戚轮流找上门来,燕周的爷爷没过几天就突发脑血栓,走了。
  燕周的奶奶知道楚晴是名气不小的律师,扛着两大袋土豆、玉米和萝卜,牵着燕周敲响楚晴家的门,求楚晴帮忙。
  燕荣飞现在都还记得那天下了雨,老人家的鞋上全是泥水,小孩也是。老人不进门,跪在地上抱着他们夫妻俩的手,无论他们如何拉她劝她都不起身,只不断说小晴,荣飞,你们一定要帮我,娃娃还这么小,我还想看着他好好长大。
  楚晴着急说,天这么冷,您先进来坐呀!
  老人摇头,说鞋脏。
  老燕说,你看小孩都冻得发抖啦。老人这才牵着燕周进屋。小孩一句话都不说,燕荣飞一摸小孩的手,冰凉。
  楚晴接下了这份“委托”。为了燕周的安全,也不想让他受到太多打扰,在解决财产分配纠纷之前,他们把燕周留在了家里。白天他们既要工作,还要为燕周家里的事忙,燕荣飞还记得最初燕学文那小子很讨厌燕周,当然他也理解,毕竟因为燕周的到来,自己和楚晴的注意力被分散,而他甚至还要肩负照顾这个突然出现在家里的弟弟的责任。
  因为燕学文很烦燕周,燕周都自觉地一个人待在房里,除了喝水、吃饭和上厕所,大多时候都小心地不出来。燕荣飞尽量早下班回家,把两个小孩招呼在一起玩,缓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燕荣飞能看出来小燕周依赖他们夫妻俩,毕竟骤然失去父母,这种事对一个孩子而言太可怕了,让他住在他们家里,至少能为他挡去失去父母后外界袭来的狂风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