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你等着我,我现在就开车来找你。”
  “来找我做什么?”
  燕周急急忙忙穿衣服洗漱,一边对手机里说:“当然是给你庆祝啊!在家等我,别乱跑了。”
  汪白骏听话答应:“好。”
  当时汪白骏高考成绩出来时名列省前十,村里已敲锣打鼓一番,许多媒体更是早早前来,将汪白骏及其家中情况做了报道,汪白骏也被当作寒门学子正面教材出过宣传,在当地还算是小有名气。
  但燕周一直按着自己的稿子没动。他看过那些报道,从小优异的成绩和坎坷家世贫穷家庭,的确面面俱到,看似再无能见缝插针的机会。
  但燕周与汪白骏认识这么久,许多素材都是他在与这孩子来往谈心时一点点积累下来的,在这些年的相识中,燕周也早已在脑海中构想好了未来的某一天,自己要如何讲述呈现出关于这个年轻人的故事。
  燕周赶到东山村时,汪白骏家的小平房已被锣鼓喧天的庆祝队伍包围,趁村县干部在众人的簇拥下与汪白骏合影,燕周也趁机会挤到前面去拍下照片。
  等众人终于散去,汪白骏转身进房里,招呼燕周:“哥,我做了饭,在锅里都热着的,你来吃。”
  “好。”
  燕周熟练地进卧室把老人抱到轮椅上,推出来:“奶奶,天大的好消息,白骏考上清华啦!”
  老人有反应,但控制不了表情,也说不了话。汪白骏把饭菜端上桌,“我都和奶奶说了,奶奶很高兴,手脚动得都比平时有劲。”
  燕周还买了蛋糕过来,他切出两块,一块给汪白骏,一块给奶奶。
  汪白骏:“谢谢哥买的蛋糕。”
  “不客气,吃吧。”
  两人坐下吃饭,汪白骏添了饭一勺勺喂老人,席间不怎么说话,燕周看他神态,似乎并无多少考上好大学的喜悦。
  燕周大概猜到了汪白骏在想什么。
  吃完饭后,两人在水池边刷碗,燕周问:“怎么不见你激动一下?你有点太淡定了噢。”
  “哥,我心里当然高兴。”汪白骏低头把洗好的碗擦干净放在一边,说:“但我去北京念书了,奶奶怎么办?”
  “之前不是说你叔叔婶婶会过来照顾你奶奶?刚才我还听村书记说,村里会组建一个爱心队轮流来照顾探望奶奶,钱由村里出,你不用管。”
  汪白骏说:“村里人都对我很好,我很感激,但是奶奶不是寻常病人,旁人就算再热心肠,也有自己的生活,我担心他们照顾不好奶奶。”
  燕周想了想,说:“这样,等你去北京上学以后,我每个月至少过来两次看看奶奶,顺便告诉你奶奶的近况。”
  汪白骏忙说:“不行小燕哥,这太麻烦你了,进我们村的山路不好开。”
  “不信任我的车技啊?”燕周笑道:“一点不麻烦,反正我三天两头都要往外跑,你们这儿离长宁市区也不远,不信你到时候自己走走试试就知道了。”
  “小燕哥......”
  “待会你就跟我一起去镇上,给奶奶买辆新轮椅,再给你自己买个手机,不然太不方便了。到时候你去了北京,我来看望奶奶的时候总要给你打视频吧。钱我先给了,等你上学以后发助学金和奖学金再还我。”
  听燕周说完这些话,汪白骏沉闷了许久的心情明朗不少,点头:“好。小燕哥,谢谢你。”
  燕周拍拍他:“别这么客气。”
  下午燕周开车带汪白骏去镇上买东西,买了个电动轮椅,一部手机,把汪白骏送回去后,燕周独自开车回家,从山村的土路到霓虹高楼的城市,太阳已落下地平线。
  那年奶奶带着他去找燕家,也是这样从山里到城里,坐三轮,汽车,公交,在雨里走了好久的路,塑料雨衣湿漉漉地贴在身上,往脖子和鞋里淌水。
  那条路太长了。燕周再也没有走过比那更长的路了。
  后来燕周留了在燕家,奶奶一个人走了。爸爸妈妈带他回乡下去看奶奶,奶奶却叫他们都不要来,责骂燕周不懂事,大人们这么忙,还要他们走这么远的路送他来。楚晴和老燕想把她接来城里住,老人说什么都不愿意。
  燕周上初中的时候,奶奶就走了。葬礼那天也没什么人来,家里亲戚都不喜欢这个固执暴躁的老太太,老太太为了保护儿子儿媳留给孙子的钱与近亲们撕破了脸,又亲手把孙子送给远亲,干脆里外全撇了干净,一点也不给自己剩下。
  燕周还记得有一次自己回奶奶家,谈起她一个人生活,奶奶又将那几个亲戚大骂一通,末了说一看到他们拿不到钱占不到便宜恨得牙痒痒的样子,她就痛快得要命,生活有滋有味得很,让燕周少瞎操心。
  但老人最终还是一个人走了。
  奶奶的孤独离世总在提醒燕周,他没有保护好最爱自己的亲人。
  第23章 你给我弟放烟花做什么?
  “这个选题不行。”
  老刘把燕周的周选题报告放桌上,手指点点其中一条:“东山村这名贫困学生的新闻都出过多少稿了?‘失孤儿童’、‘贫寒优秀学子’、‘先进孝心好学生’,高考成绩公布的时候报道一回,录取通知书下来又报道一回,所有角度都报道遍了,你还想怎么写?”
  燕周一递出选题就当场被否决,第一时间有点受打击,但依然坚持道:“刘老师,这次我想为汪白骏出一篇长稿,以人物报道的形式来写。我知道关于他的报道已经很多了,我也都看过,但是我认为我可以写出更深入、更能打动人心的报道。”
  老刘:“新闻的本质要素是什么?”
  “是……真实,客观。”
  “燕周,你作为一名记者,最大的问题就是主观性太强。”老刘毫不客气道:“每次我给你改稿,最头痛的就是删改稿子里你的情感导向。同情弱者,想用笔惩恶扬善,这是好事,但是你的工作是记录和报道,是非曲直应当交给观众去判断。”
  老刘把选题报告推回去:“拿回去重新报。”
  燕周拿起自己的选题,却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我会修正自己在做报道时的情感导向,请刘老师再多给我一些学习的时间。”燕周诚恳道:“刘老师,您看我能不能重新报一版选题过来,其他选题我照常做,这篇报道我也会做,我……我已经收集了很多素材,大纲都打好了,不会耽误其他工作。”
  老刘皱眉,燕周硬着头皮杵在原地。两人僵持一会,老刘被他的犟脾气打败,挥挥手:“行行,随你吧。”
  燕周忙道谢,拿着自己选题出去了。
  昨晚燕周明明回家后洗个澡就可以开始写稿,白天繁忙,他常常晚上更有灵感。但他就是在准备工作之前拉许柏打了会游戏,打完游戏后提了一句自己要开始加班了,许柏便说早点睡,别熬夜。
  燕周:“好的。”
  许柏:“骗人的话鼻子要变长的。”
  燕周:“......”
  最终在没有任何人监督的情况下,在“鼻子会变长”的莫名其妙的威慑下,燕周早早爬上床,关灯乖乖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老刘刚到办公室坐下,手机里跳出消息,是燕周发给他的新闻稿件。
  [刘老师,这是汪白骏的人物报道初稿,麻烦您有空过目。]
  老刘点一根烟,看完了稿件。燕周做的这篇报道篇幅长,照片多,最后还附一份剪辑好的采访视频文件。报道从一张汪白骏和奶奶在老屋前的合影照片与一张录取通知书开始,从贫寒家庭到因尘肺病去世的父母,娓娓道来,描述了许多汪白骏平日的生活和学习细节。整篇报道少有观点和感受,大都是用事实从正面和侧面勾勒出主角的形象——一位温和,上进,话不多但大方有礼,历经风雨后依然笑对人生的少年。
  上午燕周边工作边时而看一眼消息,刘老师迟迟没有回复他,让他心中忐忑。这篇报道他花费很多心力,修改文字剪辑视频,完成初稿后第一时间发给汪白骏看,得到汪白骏一句朴素但真诚的赞赏:[哥,你真会写。]
  快中午时,刘老师的消息终于来了,让他直接来郑编办公室。燕周马上放下手里的活,抱着笔记本小跑上楼。郑编办公室里,老刘坐在沙发上,郑青卿坐办公桌后。
  “这篇稿你们王主任已经看过了,他那边没什么意见,我跟你讲讲那哪些地方需要修改,你记一下。”郑青卿对燕周说。
  燕周摊开笔记本乖乖站在一边:“好的。”
  郑青卿电脑上正是燕周的稿,她从标题开始跟燕周讲,“‘骏马少年汪白骏逆袭人生上清华’,这么俗气的标题你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
  燕周一下通红了脸:“我,我是想让标题能吸睛......”
  “少看那些乱七八糟的引流媒体,你是正经电视台记者。”郑青卿瞥他一眼,继续道:“骏马少年这个词留住,标题再改。导语太长了,缩减成两句话,从他住的老房子这里着手引入没问题,可以加入一些你进入他家、与他交流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