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之后成元便想出了毒杀成壬之计。他对我说,这简直就是天赐良机。”
第112章 案中有案
周昭听着,心情格外的复杂。
有言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当年李湛理直气壮的图谋成玉媛家产,现如今他的儿子成元亦是做出了与他父亲同样的选择。
李元入成氏之时还是个幼童,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他半分没有铭记于心,反倒是在人家家中做客久了,当真以为自己才是主人。
“说得详尽些,你看见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成瑛瘫软在地,听到周昭的问话,他一边吸着一鼻子,一边回答道,“我们沿着河边一直走,到了摘星楼附近,听见你乌篷船上有两个人在争吵。”
“其中有一个少年郎威胁一个白头发的老者,说若他不给他银钱,他就要告诉那个叫做楚柚的小娘子,说他对承重的大柱动了手脚,等到摘星楼上客的那一日,会因为大柱断裂而倒塌。”
“那少年郎管那老者叫做师父,老者管少年郎叫做小六。”
“我们原本想要离开的,却是瞧见又有一个人拿着锤子冲到了船上……然后他们将那个叫做小六的杀了,沉入了东水之中。当时我们都吓坏了,半点声音都不敢出。”
“不过那二人忙着洗船抛尸,没有发现我们。”
成瑛说着,神色复杂地看了一眼躺在地上的两具尸体,“当天夜里,成元便寻到了我,说此乃天赐良机。若是摘星楼倒塌,那势必死伤无数,尸体都会沉在水中,永不见天日。”
“到时候,有谁会知晓,成壬不是淹死的,而是被毒死的呢?”
成瑛说着,又看向了他对面的周昭。
他亲眼瞧见了这位小周大人,还有那位苏将军像是不会疲惫一般,一趟又一趟钻入水中救人。
他在心中暗自跪拜了各路神仙,可是都没有用。
尸体还是被他们捞了上来。
他们的天赐良机,连正午都没有挺过,便成了厄运降临。
“我们特意选了不临水的那一侧,想着若是倒塌了,直接从窗口跳出去,可保自身无忧。”
成瑛说到这里,握紧了拳头,“可是我们都没有想到,这楼塌得太快了。我们听到咔嚓声之后,立即冲到窗边,我猜到了,成元一定也同我想的一样,想着杀一个也是杀,杀两个也是杀。”
“若是成壬成元都死了,那我必定成为那一任成家家主。”
“是我赢了,我跳窗之时,将成元蹬飞了出去,因为我们二人缠斗了一会儿,便已经来不及了,我们都掉入了水中。我们都是南地人,本就临水而居,擅长水性。”
“我见成元在屏风下没有动弹,猜他应该撞晕了过去,便没有理会他直接浮了上去……”
成瑛说完,像是卸掉了全身的力气,他捂住了自己的脸,又呜呜呜的哭了起来。
周昭静静地看了他一眼,朝着门外走去,临到陈季元跟前,对着他笑了笑,“多亏了你。”
陈季元的眼睛瞬间比天上的星辰都要闪耀,他双目灼灼的看着周昭,“昭姐日后有需要都叫我,我旁的不……”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感觉面前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阴影,抬眸一看,便正对上了苏长缨的侧脸。
陈季元一个激灵,往后退了一步,直接撞在了墙上。
他捂住了心口,踮起脚尖贴着壁,只恨不得自己融进去。那可是苏长缨啊!
一行人走了出去,闵藏枝让那成瑛签字画押,遂有狱卒进来,将那成瑛押去大牢之中。
陈季元长舒了一口气,走到了三位证人面前,“三位且请去闵文书那里签字画押。”
这回那钓鱼人走在了最后头,他伸出手来,想要拍拍陈季元,却是又缩了回去,将两只手牢牢的背在了身后。
“这位小大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以卵击石、飞蛾扑火……那就犹如我竿竿能上鱼一般,是绝对不可能的。”
陈季元一头雾水。
莫不是他读的书还不够多,不然怎地听不明白人在说什么?
……
周昭从审讯成瑛的地方出来,脚步没有停留,又走进了隔壁的屋子。
这间屋子里头黑漆漆地,伸手不见五指。
人待在这种地方,眼睛瞧不见,耳朵却是一下子会变得清明了起来,站在这里,她能清晰的听见隔壁屋中钓鱼人同陈季元说的话。
不等周昭说话,苏长缨已经掏出了火折子,将这屋中的火把点亮了起来。
眼前的世界陡然一亮,缩在墙角的一老一小二人,齐刷刷地抬手遮挡住了自己的眼睛。
周昭看向了眼前的王巡同他孙儿王昌。
“你们二人都听见了吧?方才成瑛的证词。”
摘星楼的顶梁柱有问题,这绝非寻常人可以做到。大柱这种东西,必定是由浸润在此道多年老匠人亲自挑选方才可行。就连画图的楚柚,那都不过是个初入行的新人,需要向老师傅讨教。
周昭在瞧见那“靠皮大柱”的时候就一直在想,楚杭手底下那么多人,究竟有谁能够做到不声不响地“偷梁换柱”?
成瑛只要不是傻子,就不可能选在摘星楼开张的那一日当众毒杀成壬。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他知晓摘星楼要出事。
他怎么会知道呢?
周昭当时就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
“为什么会想到我们呢?就因为我是摘星楼里有些威望的老木匠?”
王巡认真的看着周昭,他的目光里藏着哀伤,眼神里却又带着几分希翼。
周昭摇了摇头,“因为你说你妻子重病,需要很多银钱,所以才闹出了各种事情被王六抓住了把柄。很奇怪不是么?若你妻子当真病重等着银钱救命,你一早就应该问楚杭支取了大笔银钱去救她。”
“哪里还有那么多钱,去交给勒索你的王六?”
“你们都承认了王昌杀人,但却在这种事上撒谎,是因为你们在等,等着你们的谋算得逞,等着摘星楼出事。”
“若是我没有猜错的话,即便没有成瑛这个意外的目击证人,在摘星楼倒塌之后,你们也会主动认罪,且让廷尉寺派捞尸人下东水,去将那具藏在大柱里的干尸找出来……”
“那大柱里的干尸,究竟是谁?”
第113章 干尸过往
周昭虽然面上笃定,但是心里却是敲起了边鼓。
她有一个想不明白的问题,倘若王家祖孙二人的目的,是为了让廷尉寺来查大柱里的干尸,那有何必要摧毁摘星楼,害死那么多条无辜性命?
若非是有告亡妻书的预示,就连她都会死在这场灾难当中。
王巡同王昌完全可以扛着那具干尸,径直地冲到廷尉寺来告状。
这干尸往廷尉寺门前一摆,她就不信没有哪位廷史还坐得住,李有刀除外。
王巡要说话,王昌却是打断了他,“阿爷,让昌来说吧。”
王昌看向了周昭,眼神中充满了坚毅,“吾名孙菡昌,家父乃是临江楼的孙屹阳。临江楼被烧毁之后,家中产业叫族中抢了去,叔伯们犹如中山饿狼,恨不得食吾血,啖我肉。”
“我走投无路,亏得我阿娘从前的乳母收留。”
王巡闻言,叹了一口气,“那人便是家中老妻,阿昌原本出身富贵,当是这临江楼的主人。临了跟着老夫,却是做了一名无用的木匠。”
孙菡昌听着,轻轻地握住了王巡的手,因为常年做活计的原因,他的手格外的粗糙,上头都生出了好些深深浅浅的斑点。
“阿爷不要这般说,若是没有阿爷,我早就被他们坑杀了。这三年我跟着阿爷走南闯北,是我过得最开心的日子。骑坐在脚手架上,看着白云从天边飘过,吹直接吹在脸上,亭台楼阁都伏在脚下……”
“我就像是一只从笼中被救出来了的鸟……真好,在人生的最后,遇到了阿爷。”
孙菡昌说着,看向了王巡的目光格外的柔软。
“应该说对不住的,应该是我才对,是我害你违背自己的良心,做下了这般恶事。”
“外人皆道我父亲孙屹阳同那名妓毓娘乃是才子佳人天作之合,但这段佳话里,谁也没有提过原配夫人。我阿娘姓金,名叫金淑兰,阿娘乃是南地人士,远嫁来的长安。”
“阿娘乃是商户出身,擅长经营,孙屹阳的才名便是她花了许多银钱打点出来的。她没有读过什么书,为了赚取银钱,更是常在外行走。年幼的时候,我时常闻见阿娘身上带着酒气。”
“她很喜欢我同阿爹,但凡长安城中时兴什么,她都会巴巴地带回来。阿娘常说,旁人有的,我们阿昌也会有。日后在阿昌要像阿爹一样,做一个读书人,做真正的大家雅士。”
孙菡昌说着,脸上露出了后悔之色。
“我那时候跟着孙屹阳做学问,对于目不识丁的阿娘亦是日渐不喜。我可真是个忘恩负义之徒,我阿娘最大的不幸,便是遇见了我阿爹,还生下了我这只不孝顺的白眼狼。”
https:///yanqing/03_b/bjzgq.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fantuantaozikong.html" title="饭团桃子控"target="_blank">饭团桃子控
第112章 案中有案
周昭听着,心情格外的复杂。
有言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当年李湛理直气壮的图谋成玉媛家产,现如今他的儿子成元亦是做出了与他父亲同样的选择。
李元入成氏之时还是个幼童,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他半分没有铭记于心,反倒是在人家家中做客久了,当真以为自己才是主人。
“说得详尽些,你看见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成瑛瘫软在地,听到周昭的问话,他一边吸着一鼻子,一边回答道,“我们沿着河边一直走,到了摘星楼附近,听见你乌篷船上有两个人在争吵。”
“其中有一个少年郎威胁一个白头发的老者,说若他不给他银钱,他就要告诉那个叫做楚柚的小娘子,说他对承重的大柱动了手脚,等到摘星楼上客的那一日,会因为大柱断裂而倒塌。”
“那少年郎管那老者叫做师父,老者管少年郎叫做小六。”
“我们原本想要离开的,却是瞧见又有一个人拿着锤子冲到了船上……然后他们将那个叫做小六的杀了,沉入了东水之中。当时我们都吓坏了,半点声音都不敢出。”
“不过那二人忙着洗船抛尸,没有发现我们。”
成瑛说着,神色复杂地看了一眼躺在地上的两具尸体,“当天夜里,成元便寻到了我,说此乃天赐良机。若是摘星楼倒塌,那势必死伤无数,尸体都会沉在水中,永不见天日。”
“到时候,有谁会知晓,成壬不是淹死的,而是被毒死的呢?”
成瑛说着,又看向了他对面的周昭。
他亲眼瞧见了这位小周大人,还有那位苏将军像是不会疲惫一般,一趟又一趟钻入水中救人。
他在心中暗自跪拜了各路神仙,可是都没有用。
尸体还是被他们捞了上来。
他们的天赐良机,连正午都没有挺过,便成了厄运降临。
“我们特意选了不临水的那一侧,想着若是倒塌了,直接从窗口跳出去,可保自身无忧。”
成瑛说到这里,握紧了拳头,“可是我们都没有想到,这楼塌得太快了。我们听到咔嚓声之后,立即冲到窗边,我猜到了,成元一定也同我想的一样,想着杀一个也是杀,杀两个也是杀。”
“若是成壬成元都死了,那我必定成为那一任成家家主。”
“是我赢了,我跳窗之时,将成元蹬飞了出去,因为我们二人缠斗了一会儿,便已经来不及了,我们都掉入了水中。我们都是南地人,本就临水而居,擅长水性。”
“我见成元在屏风下没有动弹,猜他应该撞晕了过去,便没有理会他直接浮了上去……”
成瑛说完,像是卸掉了全身的力气,他捂住了自己的脸,又呜呜呜的哭了起来。
周昭静静地看了他一眼,朝着门外走去,临到陈季元跟前,对着他笑了笑,“多亏了你。”
陈季元的眼睛瞬间比天上的星辰都要闪耀,他双目灼灼的看着周昭,“昭姐日后有需要都叫我,我旁的不……”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感觉面前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阴影,抬眸一看,便正对上了苏长缨的侧脸。
陈季元一个激灵,往后退了一步,直接撞在了墙上。
他捂住了心口,踮起脚尖贴着壁,只恨不得自己融进去。那可是苏长缨啊!
一行人走了出去,闵藏枝让那成瑛签字画押,遂有狱卒进来,将那成瑛押去大牢之中。
陈季元长舒了一口气,走到了三位证人面前,“三位且请去闵文书那里签字画押。”
这回那钓鱼人走在了最后头,他伸出手来,想要拍拍陈季元,却是又缩了回去,将两只手牢牢的背在了身后。
“这位小大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以卵击石、飞蛾扑火……那就犹如我竿竿能上鱼一般,是绝对不可能的。”
陈季元一头雾水。
莫不是他读的书还不够多,不然怎地听不明白人在说什么?
……
周昭从审讯成瑛的地方出来,脚步没有停留,又走进了隔壁的屋子。
这间屋子里头黑漆漆地,伸手不见五指。
人待在这种地方,眼睛瞧不见,耳朵却是一下子会变得清明了起来,站在这里,她能清晰的听见隔壁屋中钓鱼人同陈季元说的话。
不等周昭说话,苏长缨已经掏出了火折子,将这屋中的火把点亮了起来。
眼前的世界陡然一亮,缩在墙角的一老一小二人,齐刷刷地抬手遮挡住了自己的眼睛。
周昭看向了眼前的王巡同他孙儿王昌。
“你们二人都听见了吧?方才成瑛的证词。”
摘星楼的顶梁柱有问题,这绝非寻常人可以做到。大柱这种东西,必定是由浸润在此道多年老匠人亲自挑选方才可行。就连画图的楚柚,那都不过是个初入行的新人,需要向老师傅讨教。
周昭在瞧见那“靠皮大柱”的时候就一直在想,楚杭手底下那么多人,究竟有谁能够做到不声不响地“偷梁换柱”?
成瑛只要不是傻子,就不可能选在摘星楼开张的那一日当众毒杀成壬。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他知晓摘星楼要出事。
他怎么会知道呢?
周昭当时就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
“为什么会想到我们呢?就因为我是摘星楼里有些威望的老木匠?”
王巡认真的看着周昭,他的目光里藏着哀伤,眼神里却又带着几分希翼。
周昭摇了摇头,“因为你说你妻子重病,需要很多银钱,所以才闹出了各种事情被王六抓住了把柄。很奇怪不是么?若你妻子当真病重等着银钱救命,你一早就应该问楚杭支取了大笔银钱去救她。”
“哪里还有那么多钱,去交给勒索你的王六?”
“你们都承认了王昌杀人,但却在这种事上撒谎,是因为你们在等,等着你们的谋算得逞,等着摘星楼出事。”
“若是我没有猜错的话,即便没有成瑛这个意外的目击证人,在摘星楼倒塌之后,你们也会主动认罪,且让廷尉寺派捞尸人下东水,去将那具藏在大柱里的干尸找出来……”
“那大柱里的干尸,究竟是谁?”
第113章 干尸过往
周昭虽然面上笃定,但是心里却是敲起了边鼓。
她有一个想不明白的问题,倘若王家祖孙二人的目的,是为了让廷尉寺来查大柱里的干尸,那有何必要摧毁摘星楼,害死那么多条无辜性命?
若非是有告亡妻书的预示,就连她都会死在这场灾难当中。
王巡同王昌完全可以扛着那具干尸,径直地冲到廷尉寺来告状。
这干尸往廷尉寺门前一摆,她就不信没有哪位廷史还坐得住,李有刀除外。
王巡要说话,王昌却是打断了他,“阿爷,让昌来说吧。”
王昌看向了周昭,眼神中充满了坚毅,“吾名孙菡昌,家父乃是临江楼的孙屹阳。临江楼被烧毁之后,家中产业叫族中抢了去,叔伯们犹如中山饿狼,恨不得食吾血,啖我肉。”
“我走投无路,亏得我阿娘从前的乳母收留。”
王巡闻言,叹了一口气,“那人便是家中老妻,阿昌原本出身富贵,当是这临江楼的主人。临了跟着老夫,却是做了一名无用的木匠。”
孙菡昌听着,轻轻地握住了王巡的手,因为常年做活计的原因,他的手格外的粗糙,上头都生出了好些深深浅浅的斑点。
“阿爷不要这般说,若是没有阿爷,我早就被他们坑杀了。这三年我跟着阿爷走南闯北,是我过得最开心的日子。骑坐在脚手架上,看着白云从天边飘过,吹直接吹在脸上,亭台楼阁都伏在脚下……”
“我就像是一只从笼中被救出来了的鸟……真好,在人生的最后,遇到了阿爷。”
孙菡昌说着,看向了王巡的目光格外的柔软。
“应该说对不住的,应该是我才对,是我害你违背自己的良心,做下了这般恶事。”
“外人皆道我父亲孙屹阳同那名妓毓娘乃是才子佳人天作之合,但这段佳话里,谁也没有提过原配夫人。我阿娘姓金,名叫金淑兰,阿娘乃是南地人士,远嫁来的长安。”
“阿娘乃是商户出身,擅长经营,孙屹阳的才名便是她花了许多银钱打点出来的。她没有读过什么书,为了赚取银钱,更是常在外行走。年幼的时候,我时常闻见阿娘身上带着酒气。”
“她很喜欢我同阿爹,但凡长安城中时兴什么,她都会巴巴地带回来。阿娘常说,旁人有的,我们阿昌也会有。日后在阿昌要像阿爹一样,做一个读书人,做真正的大家雅士。”
孙菡昌说着,脸上露出了后悔之色。
“我那时候跟着孙屹阳做学问,对于目不识丁的阿娘亦是日渐不喜。我可真是个忘恩负义之徒,我阿娘最大的不幸,便是遇见了我阿爹,还生下了我这只不孝顺的白眼狼。”
https:///yanqing/03_b/bjzgq.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fantuantaozikong.html" title="饭团桃子控"target="_blank">饭团桃子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