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你查过我?”李有刀瞳孔猛的一缩,看向周昭的目光里带着一丝薄怒。
“没有”,周昭认真的看向了李有刀,“想要查来着,可这不是一桩案子接一桩案子,没有喘气的时候。”
李有刀哑然。
他神色复杂地看向了周昭的印堂,“你这印堂也不发黑啊,怎么天天当值都能遇到案子?我记得你没有来的时候,长安城可没有这么多血雨腥风。”
周昭眨了眨眼睛,“怎么会发黑呢?这明明是我官禄亨通,功劳直接撞到脸上来,当时红光满面才是。”
李有刀翻了个白眼儿,神色却是好看了许多。
“因为山鸣长阳案,廷尉寺几乎被清洗了一遍。当时六个廷史之位,全都空缺。我从前在长沙王麾下办案,因着这个机缘入了廷尉寺。我有没有同你说过,我与李廷尉乃是同宗同族,论辈分他应该唤我一声叔父?”
周昭瞬间睁圆了眼睛,廷尉寺当真是卧虎藏龙。
闵藏枝有铁券傍身,李有刀竟是“皇亲国戚”。
“我来长安之时,带了我的得意门生李忧之一同入廷尉寺。老夫并未娶妻,自是没有孩子。那李忧之是我过继的族中孤儿,从他三岁之时,我便带在身边手把手教了。他管我叫一声父亲。”
李有刀说着,神色有些恍然。
“我们李家虽然不及你们周氏有名气,但是在南地也是法家大族。从前在楚地也只执掌一方律法之人。忧之颇为聪慧,我甚是为之骄傲,当年亦是犹如这一回一下,突然廷史之位有了空缺,地方之上又没有人突出可调。
于是李淮山李廷尉便提议,廷史各写一封荐书,然后每个人在议事之时,再在纸上写下一个名字,不可写自己举荐之人。谁被选的次数最多,李淮山便会在陛下跟前举荐,让他做廷史。”
大启朝做官,主要是举荐同上封。
是以同一个位置,可能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有可能有不及弱冠的少年,端看你本事够不够,名声响不响,家世强不强,圣眷浓不浓。
如此这般情形之下,像李穆那样的野路子晋升机会便格外的小,如果不是战绩格外突出,那便需要有强人举荐。
“李大人你举贤不避亲,直接举荐了李忧之,然后呢?”
李有刀点了点头,他这个人性格特异独行,一点都不像是名门出身,行事不讲作风只讲发疯,显然不是那种面皮薄在乎旁人说法之人。
“没错。我不要脸,但是李淮山要脸。他将关键的一票投给了徐筠,于是出现了平票。”
周昭有些诧异,徐筠便是如今周承安的师父,他脾气火爆无比,乃是周昭父亲周不害的同门。
如今徐筠做了廷史,而廷尉寺里如今没有李忧之这个人,那么如她想的一般,李忧之出事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二人加试一场。李淮山让他们二人各选了一个悬案,谁先查明真相,谁便是廷史。忧之选中的是一桩失踪案,案发地点在离长安城不远的南阳,有一个地方,叫做迷城。”
第215章 杀人血雾
周昭心尖一颤,迷城?
迷城血雾的迷城?
她死在迷城,是因为李有刀的安排么?李有刀是细作,所谓的荐书都是为了引她去迷城?
周昭在那一瞬间,脑海之中千回百转,她不动声色的看向了李有刀,他沉浸在过去之中,脸上满是后悔之色,根本看不出任何破绽来。
“迷城那地方多浓雾,许是因为雾见得多了,当地织女们琢磨出了一种名叫云雾的薄纱。那薄纱穿在身上,就像是流动的雾气一般,十分的独特,长安城中不少贵夫人都甚是喜爱。
当时魏太仆的小孙女,还有新选出的花魁娘子白九娘,以及一个名叫黎奈的布商,都在迷城失踪了。这个案子十分的诡异,卷宗里说在三人失踪的那一段时间,都有目击证人瞧见了红色的血雾。
拿到卷宗之后,我便后悔了。”
血雾?
周昭的呼吸都轻了几分,对于李有刀的怀疑更深了。
“忧之当时并没有想过要升迁,他原本就更喜欢当值查案,像如今的你一般。且他自觉自己过于年轻,玉不琢不成器,大可以再磨砺几年。且李淮山是廷尉,若是廷史之中有两位都是他的族亲,难免有些不好。
是我太过自负,只觉得有本事就行,旁的都不算什么。
那会儿廷尉寺中多得是歪瓜裂枣,矮子里头拔高个儿,忧之不如你这般惊艳绝才,可当时也是廷尉寺年轻一辈的翘楚。于是硬是给他写了举荐书。”
周昭认真的听着,并没有因为李淮山夸奖她而感到高兴。
“所以,李忧之成了失踪的第四人?你想要让我去将他找回来?”
李有刀用鞋底搓了搓草丛上的白霜,“不用去找了,忧之死了,是何廷史亲眼瞧见的。”
何廷史?何廷史也同迷城有关?
周昭心中一沉。
“徐筠就是何廷史举荐的,为了公平起见,他跟着忧之去迷城,而我则是盯着徐筠,以确保他们二人都是自己查的案,没有人想帮。
当时何廷史亲眼瞧见前方腾起了血雾,他赶到的时候,忧之倒在了血泊之中……”
李有刀说着,目光忧愁的看向了周昭,“这个案子成了一桩悬案,忧之也活不过来了。”
“你要我查清迷城失踪案,方才肯给我写荐书?”周昭试探着问道。
李有刀一愣,拿起自己的酒葫芦,就在周昭的脑袋上敲了一下。
“老夫在你眼中,就是这样的人?我就是担心……唉,老夫担心你个屁!谁会选你啊!我就是瞧着又到了这时节,又开始选廷史,心中……啊呸,我同你一个黄毛丫头说什么?当真是酒喝多了!”
李有刀显然心烦意乱的,说话也开始东一句西一句起来。
他烦闷地摆了摆手,“这世上显然不是有本事就够了。强行逆流而上,未必就是鲤鱼跃农门,说不定是跳进了地狱之门。你来廷尉寺不就是来查案的么?现在廷尉寺所有的案子都叫你一个人查了,不就得了!”
周昭眨了眨眼睛,“我来廷尉寺,是奔着廷尉来的。”
李有刀如遭雷劈一般站在原地,他伸出手来,掏了掏自己耳朵。
没有耵聍啊,怎么他像是听不懂人话了呢?
“查案的话,不入廷尉寺,不做官,也可以查案。”她可是有小阿晃这个王爷做靠山的,想要白白给廷尉寺出力破案,那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吗?
李有刀不敢置信的看向了周昭,他的嘴巴张得老大老大的,下巴都像是要掉下来一般。
他伸出手来,将自己的下巴往上推了推,又扭了扭脖子,看向周昭的神色格外复杂。
眼前的小姑娘明明说着同我要做皇帝一般令人发指的笑话,他李有刀应该叉着腰嘲笑她不自量力才对,可他一点儿都笑不出来,他觉得周昭是认真的。
她就是一头倔驴,认准了南墙,一去不回头。
可惜是女郎。
李有刀想着,抿了抿有些发干的嘴唇,他冷哼了一声,从震惊之中回过神来,“我的枕头,你拿去吧。你去地府里当判官,都比这个来得容易,日后莫要说了。”
说了他想笑又笑不出来,简直憋死。
李有刀说着,又白了周昭一眼,“还杵在这里作甚?你不批卷宗,难道要老夫去批吗?”
周昭看了李有刀一眼,可他快速的回过了头去,看着那荷塘,给了她一个后脑勺。
周昭垂了垂眸,“多谢师父。”
李有刀哼了一声表示回应,他脑袋瓜四下里看了看,见那荷塘边有棵歪脖子树,轻轻一跳跳上了树,躺在树枝上睡了起来。
周昭没有再出声,径直的回了左院。
她朝着先前李有刀睡觉的地方看了过去,果然瞧见那里放着一个用来当枕头的竹简,因为被李有刀躺过了的缘故,还有些油乎乎的。
周昭无语的用手捏起,打开来一看。
那里头的字墨迹早就干了,显然李有刀早早的就给她写了荐书,那荐书上的字很少,周昭一眼就瞧见了上头写着的“惊世之才”四个大字,最后李有刀三个字写得龙飞凤舞。
周昭沉默了片刻,将那竹简合了起来,又仔细地缠好了,放在了自己桌案的右上角,然后继续批阅起卷宗来。
上午还安静如鸡,人人都想要低调的廷尉寺,到了用午食的时候便沸腾了起来。
“昭姐昭姐!”
周昭从勺子叔手中接过了肉饼,就听到了陈季元的呼喊声,他坐在一个角落里,旁边坐着的都是一些李有刀手下的熟面孔,就连许晋也坐在不远的地方。
“昭姐昭姐,你听说了么?李穆出了事,要补新廷史,右院严廷史同咱们院的陶廷史,都举荐了同一个人,你猜是谁?保证你想不到!”
没给周昭思考的时间,陈季元那张没把门的嘴,又直接说了起来,他眼珠子四下里看了看,见周围的人都竖起了耳朵,于是压低了声音说道,“是景邑!”
https:///yanqing/03_b/bjzgq.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fantuantaozikong.html" title="饭团桃子控"target="_blank">饭团桃子控
“没有”,周昭认真的看向了李有刀,“想要查来着,可这不是一桩案子接一桩案子,没有喘气的时候。”
李有刀哑然。
他神色复杂地看向了周昭的印堂,“你这印堂也不发黑啊,怎么天天当值都能遇到案子?我记得你没有来的时候,长安城可没有这么多血雨腥风。”
周昭眨了眨眼睛,“怎么会发黑呢?这明明是我官禄亨通,功劳直接撞到脸上来,当时红光满面才是。”
李有刀翻了个白眼儿,神色却是好看了许多。
“因为山鸣长阳案,廷尉寺几乎被清洗了一遍。当时六个廷史之位,全都空缺。我从前在长沙王麾下办案,因着这个机缘入了廷尉寺。我有没有同你说过,我与李廷尉乃是同宗同族,论辈分他应该唤我一声叔父?”
周昭瞬间睁圆了眼睛,廷尉寺当真是卧虎藏龙。
闵藏枝有铁券傍身,李有刀竟是“皇亲国戚”。
“我来长安之时,带了我的得意门生李忧之一同入廷尉寺。老夫并未娶妻,自是没有孩子。那李忧之是我过继的族中孤儿,从他三岁之时,我便带在身边手把手教了。他管我叫一声父亲。”
李有刀说着,神色有些恍然。
“我们李家虽然不及你们周氏有名气,但是在南地也是法家大族。从前在楚地也只执掌一方律法之人。忧之颇为聪慧,我甚是为之骄傲,当年亦是犹如这一回一下,突然廷史之位有了空缺,地方之上又没有人突出可调。
于是李淮山李廷尉便提议,廷史各写一封荐书,然后每个人在议事之时,再在纸上写下一个名字,不可写自己举荐之人。谁被选的次数最多,李淮山便会在陛下跟前举荐,让他做廷史。”
大启朝做官,主要是举荐同上封。
是以同一个位置,可能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有可能有不及弱冠的少年,端看你本事够不够,名声响不响,家世强不强,圣眷浓不浓。
如此这般情形之下,像李穆那样的野路子晋升机会便格外的小,如果不是战绩格外突出,那便需要有强人举荐。
“李大人你举贤不避亲,直接举荐了李忧之,然后呢?”
李有刀点了点头,他这个人性格特异独行,一点都不像是名门出身,行事不讲作风只讲发疯,显然不是那种面皮薄在乎旁人说法之人。
“没错。我不要脸,但是李淮山要脸。他将关键的一票投给了徐筠,于是出现了平票。”
周昭有些诧异,徐筠便是如今周承安的师父,他脾气火爆无比,乃是周昭父亲周不害的同门。
如今徐筠做了廷史,而廷尉寺里如今没有李忧之这个人,那么如她想的一般,李忧之出事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二人加试一场。李淮山让他们二人各选了一个悬案,谁先查明真相,谁便是廷史。忧之选中的是一桩失踪案,案发地点在离长安城不远的南阳,有一个地方,叫做迷城。”
第215章 杀人血雾
周昭心尖一颤,迷城?
迷城血雾的迷城?
她死在迷城,是因为李有刀的安排么?李有刀是细作,所谓的荐书都是为了引她去迷城?
周昭在那一瞬间,脑海之中千回百转,她不动声色的看向了李有刀,他沉浸在过去之中,脸上满是后悔之色,根本看不出任何破绽来。
“迷城那地方多浓雾,许是因为雾见得多了,当地织女们琢磨出了一种名叫云雾的薄纱。那薄纱穿在身上,就像是流动的雾气一般,十分的独特,长安城中不少贵夫人都甚是喜爱。
当时魏太仆的小孙女,还有新选出的花魁娘子白九娘,以及一个名叫黎奈的布商,都在迷城失踪了。这个案子十分的诡异,卷宗里说在三人失踪的那一段时间,都有目击证人瞧见了红色的血雾。
拿到卷宗之后,我便后悔了。”
血雾?
周昭的呼吸都轻了几分,对于李有刀的怀疑更深了。
“忧之当时并没有想过要升迁,他原本就更喜欢当值查案,像如今的你一般。且他自觉自己过于年轻,玉不琢不成器,大可以再磨砺几年。且李淮山是廷尉,若是廷史之中有两位都是他的族亲,难免有些不好。
是我太过自负,只觉得有本事就行,旁的都不算什么。
那会儿廷尉寺中多得是歪瓜裂枣,矮子里头拔高个儿,忧之不如你这般惊艳绝才,可当时也是廷尉寺年轻一辈的翘楚。于是硬是给他写了举荐书。”
周昭认真的听着,并没有因为李淮山夸奖她而感到高兴。
“所以,李忧之成了失踪的第四人?你想要让我去将他找回来?”
李有刀用鞋底搓了搓草丛上的白霜,“不用去找了,忧之死了,是何廷史亲眼瞧见的。”
何廷史?何廷史也同迷城有关?
周昭心中一沉。
“徐筠就是何廷史举荐的,为了公平起见,他跟着忧之去迷城,而我则是盯着徐筠,以确保他们二人都是自己查的案,没有人想帮。
当时何廷史亲眼瞧见前方腾起了血雾,他赶到的时候,忧之倒在了血泊之中……”
李有刀说着,目光忧愁的看向了周昭,“这个案子成了一桩悬案,忧之也活不过来了。”
“你要我查清迷城失踪案,方才肯给我写荐书?”周昭试探着问道。
李有刀一愣,拿起自己的酒葫芦,就在周昭的脑袋上敲了一下。
“老夫在你眼中,就是这样的人?我就是担心……唉,老夫担心你个屁!谁会选你啊!我就是瞧着又到了这时节,又开始选廷史,心中……啊呸,我同你一个黄毛丫头说什么?当真是酒喝多了!”
李有刀显然心烦意乱的,说话也开始东一句西一句起来。
他烦闷地摆了摆手,“这世上显然不是有本事就够了。强行逆流而上,未必就是鲤鱼跃农门,说不定是跳进了地狱之门。你来廷尉寺不就是来查案的么?现在廷尉寺所有的案子都叫你一个人查了,不就得了!”
周昭眨了眨眼睛,“我来廷尉寺,是奔着廷尉来的。”
李有刀如遭雷劈一般站在原地,他伸出手来,掏了掏自己耳朵。
没有耵聍啊,怎么他像是听不懂人话了呢?
“查案的话,不入廷尉寺,不做官,也可以查案。”她可是有小阿晃这个王爷做靠山的,想要白白给廷尉寺出力破案,那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吗?
李有刀不敢置信的看向了周昭,他的嘴巴张得老大老大的,下巴都像是要掉下来一般。
他伸出手来,将自己的下巴往上推了推,又扭了扭脖子,看向周昭的神色格外复杂。
眼前的小姑娘明明说着同我要做皇帝一般令人发指的笑话,他李有刀应该叉着腰嘲笑她不自量力才对,可他一点儿都笑不出来,他觉得周昭是认真的。
她就是一头倔驴,认准了南墙,一去不回头。
可惜是女郎。
李有刀想着,抿了抿有些发干的嘴唇,他冷哼了一声,从震惊之中回过神来,“我的枕头,你拿去吧。你去地府里当判官,都比这个来得容易,日后莫要说了。”
说了他想笑又笑不出来,简直憋死。
李有刀说着,又白了周昭一眼,“还杵在这里作甚?你不批卷宗,难道要老夫去批吗?”
周昭看了李有刀一眼,可他快速的回过了头去,看着那荷塘,给了她一个后脑勺。
周昭垂了垂眸,“多谢师父。”
李有刀哼了一声表示回应,他脑袋瓜四下里看了看,见那荷塘边有棵歪脖子树,轻轻一跳跳上了树,躺在树枝上睡了起来。
周昭没有再出声,径直的回了左院。
她朝着先前李有刀睡觉的地方看了过去,果然瞧见那里放着一个用来当枕头的竹简,因为被李有刀躺过了的缘故,还有些油乎乎的。
周昭无语的用手捏起,打开来一看。
那里头的字墨迹早就干了,显然李有刀早早的就给她写了荐书,那荐书上的字很少,周昭一眼就瞧见了上头写着的“惊世之才”四个大字,最后李有刀三个字写得龙飞凤舞。
周昭沉默了片刻,将那竹简合了起来,又仔细地缠好了,放在了自己桌案的右上角,然后继续批阅起卷宗来。
上午还安静如鸡,人人都想要低调的廷尉寺,到了用午食的时候便沸腾了起来。
“昭姐昭姐!”
周昭从勺子叔手中接过了肉饼,就听到了陈季元的呼喊声,他坐在一个角落里,旁边坐着的都是一些李有刀手下的熟面孔,就连许晋也坐在不远的地方。
“昭姐昭姐,你听说了么?李穆出了事,要补新廷史,右院严廷史同咱们院的陶廷史,都举荐了同一个人,你猜是谁?保证你想不到!”
没给周昭思考的时间,陈季元那张没把门的嘴,又直接说了起来,他眼珠子四下里看了看,见周围的人都竖起了耳朵,于是压低了声音说道,“是景邑!”
https:///yanqing/03_b/bjzgq.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fantuantaozikong.html" title="饭团桃子控"target="_blank">饭团桃子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