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柳秋玉笑问:“和谁出去玩啊,不会是什么对象或者暗恋对象吧?”
  “都说了是朋友!”宁朝盈瞪大眼睛看她,这表情落在柳秋玉眼里越发没有说服力。
  还好陶春语出面拯救了她,“秋秋,快帮我看看这两套衣服哪个更适合晚上吃饭啊?”
  “让我看看……”
  正巧这时元冬给她打来电话,“我到学校门口了。”
  “诶,这么早!哎呀我不是说了你快到了跟我讲,我好提早下去吗?”宁朝盈拎起书包风驰电掣般跑下楼,留下一个急匆匆的背影。
  元冬站在车旁,听到手机那头急促的呼吸声,忙劝道:“不着急,你小心点。”
  话音未落,她就瞧见一个飞奔而来的熟悉身影。
  “元冬姐,好久不见!”
  亮闪闪的狗狗眼和活力满满的声线,确实久违了。从宁朝盈的身影出现的那一刻,元冬上扬的嘴角再也没下来。
  宁朝盈穿了件烟粉色百褶裙配上白色短袖衬衫,还特意搭配了一条浅粉色的领结,整个人看起来元气十足。
  她把包放在后座,自己坐到副驾驶的位置,乖乖系好安全带。
  “没落东西吧?”确定没问题后,元冬启动车辆,同时点开导航。
  随着车子来到主干路,宁朝盈终于忍不住开口,“元冬姐最近怎么样啊?”
  “吃饱穿暖,有事也来不到你面前。”
  宁朝盈总能找到理由,“万一元冬姐是带病工作,或者现在强忍着不舒服出来玩,那我会伤心的。”
  “没生病,没不舒服。”元冬反问,“你后背那里没事了吧?”
  见她记挂着自己,宁朝盈越发开心,偏过头看向她,“早没事了,元冬姐还记得这事呀?”
  提到两周前的事情,就会联想到那个她们都避而不谈的“矛盾”。元冬深呼吸,鼓起勇气开口,“那天对不起啊,我没想冲你和大家发脾气的。”
  事后她也找被无辜牵连的几人道了歉,唯独宁朝盈这里是她当时拜托沈樱枕替她道歉的。
  话已出口便是后悔也来不及,她不敢看向宁朝盈,生怕看到沮丧或失望的神色。
  “我说过了,我没放心上,元冬姐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宁朝盈手指玩着耳边的头发缓解紧张的心情,轻声道,“而且,元冬姐永远不用和我说抱歉,我不会生元冬姐气的,永远都不会。”
  元冬紧张地吞了下口水,开始怀疑自己刚刚听到的句子。
  永远?
  这个词语在词典中没有时限,但现实中真的会没有吗?
  永远的承诺对她来说意义太过重大,重要到她听到这个词的第一瞬间是怀疑。
  宁朝盈说这话,到底是真心的,还是为了安抚她随口而言。
  她不敢有所奢望,因为希望落空的滋味太难受。
  第21章 我有两位很好的母亲
  元冬想要去问个清楚,却又害怕听到不想听到的回答,甚至于她现在不敢看宁朝盈,害怕在那张脸上看到说这话时的随意和轻佻。
  “小孩子瞎说什么,我又不是神仙,做错事你生气不是应该的?”最终,元冬选择用轻飘飘的方式来应对这句话。
  宁朝盈看见她浅笑的脸颊,低头笑了笑。刚刚沉默了那么久,明明很在意,现在却又表现出不在意的模样,元冬姐有点欲盖弥彰了。
  那是不是说明,也许她不是一厢情愿?
  要再试探一下吗,宁朝盈认真思考,万一是她误会元冬姐的意思了怎么办,要不还是见好就收,等再观察看看。
  想到这里,她开启了新话题,“元冬姐,我下周就要去实习了,作为过来人有没有什么经验传授一下呀?”
  “实习?好久的事情了,你不如去问问你的研究生师姐们。”元冬确实对实习时期的大部分事情都不太记得了,那时候为了保研和挣钱,她是个不折不扣的卷王。
  她继续说:“不过你记得保护好自己,乙肝疫苗之类的没打可以补一下,还有很多科室会接触病人,做好防护。”
  “好,谢谢元冬姐——”宁朝盈的尾音拉得很长,像制作中的雪花酥般奶香甜腻。
  正午的阳光照得人暖洋洋,伴着发动机的嗡鸣和车身有节奏的摇摆,昨晚因为太兴奋没怎么休息好的宁朝盈忍不住打了个呵欠。
  一直用余光关注她的元冬立刻道:“困了就先睡会吧,到了我叫你。”
  “呵欠——”宁朝盈忍着困意拒绝,“不用啦,过去了再睡吧,元冬姐你要是累了咱俩就换着开。之前放假回姥姥家都是我开车,雨雪天气和高速都走过,不用担心。”
  元冬看了眼导航显示的剩余时间,“不用,不到两个小时的路,我不累。”
  “那我和你仔细介绍下咱们接下来的安排?”宁朝盈不想在元冬开车的时候睡着,努力打起精神找了个感兴趣的话题。
  “可以,说吧。”
  宁朝盈拿出手机,找到备忘录昨晚做的攻略,“海滨公园里面现在景色很不错,附近有一条文化街,吃喝玩乐都有。我们吃完饭可以去公园逛逛,也可以带着吃的去公园露营。
  我个人是想过去先吃饭,然后去文化街走一走,顺便在那里买点吃的傍晚去公园吃,晚一点看会星星就回酒店睡觉,明天早上起来去看日出。”
  在这种事情上元冬没什么特殊要求,计划又是宁朝盈亲自安排,此刻她直接点头应下来,“可以,不错的安排。”
  得到肯定,宁朝盈嘴角弧度明显上扬,嘴上客套道:“元冬姐喜欢就好。”
  元冬今天车上甚至连纯音乐都没放,如果不说话,又把车窗关上,真的没什么别的声音了,催眠程度堪比助眠白噪音。
  脑袋再一次因为睡着失去控制而重重向下坠落时,宁朝盈拿出手机,“元冬姐,我可以连你的车载蓝牙放歌吗?”
  “可以,说明书在这,上面有名字和密码。”元冬右手伸到宁朝盈身前的储物格,找到说明书递给她。
  “好嘞,我研究一下。”
  宁朝盈打开说明书,飞速找到对应页面,打开手机的蓝牙搜索功能,“……我看看,密码是0000,ok了!”
  伴随着富有节奏的前奏响起,宁朝盈开始随着哼唱,她的声音说不上天籁,但至少不跑调。
  是首节奏感很强的古风歌曲,还带了些说唱内容,这是元冬从未接触过的领域。未成年时养成的部分习惯对现在的她仍有很大影响,比如她只会听些钢琴或小提琴曲之类的。
  她的生父在偏远乡村长大,凭借聪明才智和时代的风口创立公司,又在娶了现任妻子后借岳家的势让公司更上一层楼。
  他缺少高贵的出身,所以额外在意这些,成功后疯狂用各种高雅的诗书字画来打造他有内涵的人设,张口闭口就是梵高贝多芬等人。
  为了展示他所谓的书香门第,连她从小都要被迫学习弹钢琴和插花茶艺。说来也可笑,小时候他和他的好夫人要求长女何知白和她成绩优异,为了证明家中的女孩个个知书达理。
  长大后却又不允许她们在工作中有好成绩,因为太优秀强势的女孩不适合联姻。没人想娶一个花瓶,却更没人喜欢一个能跟自己斗得旗鼓相当的对手。
  多么可笑!
  可现在这个时代,本就该能者居之,却还有人迂腐地用性别来定义一个人。
  宁朝盈无忧无虑的歌声在她耳畔划过,元冬突然有些好奇,宁朝盈的家庭,又是什么样的?
  她会有只希望女儿嫁得幸福的母亲,和认为女子天生不如男的父亲吗?
  这一刻,元冬忍不住开口问道:“朝盈,你是哪里人?”
  “我吗?我家就是华都的。”难得元冬感兴趣,宁朝盈立刻小嘴叭叭把整个家底都交代出来,“我妈咪家里也是华都的,我小姥姥小姥爷那一代来这边打拼定居,不过我小姥姥前些年回老家养老了。
  我妈妈是东北人,是大学考到华都,毕业后就留在这里工作,大姥姥和大姥爷一直是在东北那边住,那边冬天真的超级冷。”
  “妈咪和妈妈?”元冬一瞬间有点没反应过来,“小姥姥和大姥姥。”
  宁朝盈脸上满是自豪,“对呀,我有两个妈妈哦,妈咪和妈妈是大学认识的。小姥姥说她们后想共同养育一个孩子作为爱情的结晶,所以去孤儿院收养了我。小姥姥年龄比大姥姥小,以此作为称呼的区分。”
  收养的!
  元冬有些震惊,之前她也见过不少家庭收养孩子,但那些人要么因为某些封建迷信相信收养孩子可以改善风水,要么为了好名声或者单纯为了满足家中某个人的情感需要。
  被收养的孩子并没有得到和亲生孩子一样的生活,有些没有亲生孩子的家庭宁肯从亲戚那里过继孩子培养,也不愿意选择从小养到大的养女或养子。
  因此元冬幼时见过的被收养的孩子,大多是装成乖巧听话的样子,私底下心事沉沉,难见笑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