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这么一路琢磨,她回到了宋府。
她刚到门口,就看到了陌生的车马,瞅着马车上的车徽,她挑起了眉。
竟然不是杨家或是程家,稀奇。
怎么的,年开了,宋家和都城其他人家的冰也破了?
她啧啧两声,带着这种好奇进屋,蹦跳着往家里走去,看着自己住的院墙,正准备翻身跳进自家小院。
在一旁左右翘首的小丫鬟急急忙忙跑过来阻止:“小姐小姐,等,等一等,别进别进。”
宋锦纳闷:“干吗?我娘又立规矩了?”
现在连自己屋都不给翻了?
小丫鬟擦了擦汗,哭笑不得:“不是这样,是有人来府里拜访,夫人说让您不忙着回去,”
牛铁兰的原话是,把她拦在外面,别进去捣乱。
宋锦:“来客人了?谁家的?”
小丫鬟低声:“是仁国公府的老祖宗。”
宋锦挑起眉头。
哟,仁国公府啊,大衍朝仅存的活的国公独苗了。
她问:“多少岁了?”
小丫鬟擦着冷汗:“六十有八。”
在这个时代,六十八已经很长寿了,指不定几年就没了。
宋锦懂了,她老娘这是怕她把人给气嗝屁了。
她想了想,一个老太婆也没什么好看的,她点点头打算去书房写书去,脚步迈开。
小丫鬟松气
宋锦又退了回来,笑眯眯:“对了,老太婆过来有什么事?”
小丫鬟:“……不知。”
宋锦深深叹气,语重心长:“这也不知那也不知,你个小丫鬟,怕是成不了大丫鬟啊,我还是去问问秋棠吧。”
努力竞争大丫鬟的蔓茵眼睛瞬间睁大,立马:“虽然不能确定,但是仁国公府太君德高望重,若不是有旧情,特意拜访,多是为儿女婚事。”
那可是都城顶尖国公府,深受眷宠,作为老太君,便是圣上也敬重有家,正常来说,老太君就是想见人,也是别人去国公府才是。
权势一上,宋付和仁国公府不好分个一二,但是辈分上,人家秒杀。
而且女眷相见,除了小辈婚事,其他事真没什么需要她出马的。
听到婚事二字,宋锦脸色一变,脚步一动,直接翻过墙角回了小院。
不好,有人要来和她抢娘了。
留下蔓茵站在原地,抓着衣袖,为自己的猪脑袋懊恼。
她的大丫鬟之路,漫漫啊。
第138章 不行不行
“夫人,有拜帖。”
这日,牛铁兰照例在院子里调香,府中管事走了进来。
她不慌不忙,把手中的香放进模具匣子了,在一旁铜盆中用香胰子净手。
年前宋行之把家里账本这些交了过来让她过眼,查看账本有误是假,让她知道家里有些什么东西为真。
库房里乱七八糟的名贵古董字画首饰金银成堆,牛铁兰看了两眼也就看了,但那些基本上只进不出的名贵香料药材,光是看着她还真有些心疼。
这些东西是外面买都买不到的,自然也不可能卖出去换钱,放在那儿又纯浪费。
牛铁兰作为制香好手,想来想去舍不得,干脆把东西拿了出来开始自己做,她的制香手艺本就少有人能匹,现在因为蛊虫,嗅觉比起以前提升了几个度,制起香来得心应手,还能根据自己心意心情调整,深受好评。
宋家兄弟五个都换了她做的,甚至送上东西,隐晦表示,希望日后都能像现在这般得到母亲关怀,就连杨彦珺和程思懿都厚着脸皮上门询过一次。
元宵过后,她这段时日都在捣鼓这些东西,从晾晒到研磨,都由她亲手制弄,不让外人插手,以防串了其他味道。
小心翼翼,就连亲闺女也不让碰。
杨管事心里有数,不近不远地站在一旁,恭敬道:“夫人,是仁国公府的帖子。”
作为宋府管事,他一点都不觉得自己牛铁兰自己制香有失身份。
虽然自家材料珍贵难寻,但到底只是其中几味,在外基本还是有价,与成品相比,这一年下来,光是家里几个主子屋里,那都能省个千两银子,更别说那些剩下的边角料他们这些下人也能沾个光。
家里的夫人真是奇人咧,不怪能和首辅大人诞下郡主了。
杨管事想着,神态越发恭敬,垂着脑袋,一个眼神都不往牛铁兰看去,免得冒犯了人。
牛铁兰不徐不慢地净手,柳眉轻蹙,有些疑虑:“仁国公府?我记得宋府和仁国公府并无多余往来,二月出头,他们一无生辰诞事,二无儿女亲事往来,怎的突然就来了?”
话里话外,竟是将仁国公府各房大事了若指掌的意思。
杨管事有些惊,下意识抬头,就见她手持绢擦拭,一小截皓腕露,细腻白嫩,在粲光下宛如发光的白玉,白得有些刺目。
不过一眼,他立马低头,不敢多看一眼。
只这一眼,她旁边的人已经看了过来,凤眸幽深,像是立在峭壁上的残石,看似悬悬欲碎,实则带着摧枯拉朽的姿态,能砸碎一切。
稳做宋府管家二十年,没谁比杨管事更懂家里的主子,相比他的身形、声音、习惯,相貌反而因为常年不敢直视,成了最不起眼的证据。
他不知道主子是怎么做到的,也不明白他为什么这般,但主子永远是主子,便是化为滴水溶于汪洋,也会一点点将其化同化,随心所欲。
杨管事脑海中闪过那些残肢断块,哀嚎呻吟,骨头一阵寒冷,他低着头,恭敬滴上拜帖:“回夫人,属下也不知,但仁国公府在朝颇有威望,不宜随意推辞。”
意思是,真不想见也可以,得找个像样点的理由。
而仁国公府颇有威望,最大的原因就是前一个倒台的英国公府,本来是双公并立,现在一枝独秀了,往好了说是位高权重独一无二,往坏了说。
枪打出头鸟,也不用过于忌惮。
牛铁兰思索片刻,擦干手,正要上前接过拜帖,身侧的人已经悠然上前,随意接过,他瞥着恭着脑袋的人,嘴唇微微勾起。
“杨管事,也快不惑之年了吧?”
听着那温和的声音,杨管家浑身一紧,谨慎:“奴才三十今年三十有七,还差三年。”
“这般年轻,瞧着头上白发丛生,想来是日常过于劳累,不如——”曲茂泽微微停顿一番,意味深长。
杨管事头皮发麻,立马:“奴才少年白,公子,十来岁就白发了,并不是因为疲劳。府中上下有序,需要忙碌的不多,只是家中小儿子今日逃学厌学,气得我忘了染发。”
他的小命,稳住啊,稳住。
告老还乡什么的也别啊,他还能再奋斗几年,给家中妻儿攒下家财,日后改头换面,改换门庭。
曲茂泽轻笑一声:“这样啊,我还以为管事是在府中过于劳累,可以回去休息半旬。既然是家事,那边算了吧,回去也是自找烦恼。”
杨管事:……
他愿意烦,他愿意。
杨管事作为大管家,平日也不似其他丫鬟小厮忙活杂事,只需白日过来管理仆役,整理家库。他成婚有孩子以后,宋商就给他在府中专门分了个小院,在外也宅子,平日休假就在那边,以便一家团聚方便。
他是奴籍,家里妻儿自然也是,不过等到三代以后,宋商给人重新立了户,脱了奴籍,有了其他的机会。
在这之前,便是家里儿子不能科考,也要让他读书识字开店。
大儿子在外面铺子当管事,二儿子也是,唯独小儿子,颇有读书天分,认字算数都有一手,被安排到很好了书院读书,近日不知道为何突然厌学。
杨管事愁啊。
“行了,把拜贴拿过来。”牛铁兰在一旁看着曲茂泽折腾人,心生无语,“杨管事这段时间也劳累了,等仁国公府一事过去,便回去休息几日吧。”
杨管事喜上眉梢:“奴才谢夫人开恩。”
曲茂泽轻啧一声,站在那儿,就打开拜贴看了起来,大摇大摆得不带一点儿掩饰。
牛铁兰瞥了瞥他,再瞥瞥低着脑袋装看不见的杨管事,摇了摇头:“说什么了?”
曲茂泽挑着眉,合了拜帖走到她跟前让她自己看,手肘就这么搭在她肩上,一起看着帖子上面的字。
未时拜访。
那不就是个时辰后了?
牛铁兰合上帖子,像来温柔和气的面庞上,倒是失了几分和气,她轻轻一笑:“不愧是仁国公府,明明可以直接来,还给我们送个帖子,真是仁厚谦逊啊。”
曲茂泽没忍住笑了出声。
牛铁兰本就没个好心情,被他这么一笑,直接瞪了过去,掀开他的胳膊,没好气道:“还有你,在这里站着干什么,仁国公府的人过来,你一个不明不白的外男,自己躲着去。”
曲茂泽笑不出来了。
牛铁兰没有和他多说点心思,把帖子砸在他胸口上,上前两步安排:“杨管事,去让丫鬟们把院子收拾一下,准备些茶水糕点,我记得,有一批冬日坏了的,本来要分给下人的,应该还没散完吧?”
她刚到门口,就看到了陌生的车马,瞅着马车上的车徽,她挑起了眉。
竟然不是杨家或是程家,稀奇。
怎么的,年开了,宋家和都城其他人家的冰也破了?
她啧啧两声,带着这种好奇进屋,蹦跳着往家里走去,看着自己住的院墙,正准备翻身跳进自家小院。
在一旁左右翘首的小丫鬟急急忙忙跑过来阻止:“小姐小姐,等,等一等,别进别进。”
宋锦纳闷:“干吗?我娘又立规矩了?”
现在连自己屋都不给翻了?
小丫鬟擦了擦汗,哭笑不得:“不是这样,是有人来府里拜访,夫人说让您不忙着回去,”
牛铁兰的原话是,把她拦在外面,别进去捣乱。
宋锦:“来客人了?谁家的?”
小丫鬟低声:“是仁国公府的老祖宗。”
宋锦挑起眉头。
哟,仁国公府啊,大衍朝仅存的活的国公独苗了。
她问:“多少岁了?”
小丫鬟擦着冷汗:“六十有八。”
在这个时代,六十八已经很长寿了,指不定几年就没了。
宋锦懂了,她老娘这是怕她把人给气嗝屁了。
她想了想,一个老太婆也没什么好看的,她点点头打算去书房写书去,脚步迈开。
小丫鬟松气
宋锦又退了回来,笑眯眯:“对了,老太婆过来有什么事?”
小丫鬟:“……不知。”
宋锦深深叹气,语重心长:“这也不知那也不知,你个小丫鬟,怕是成不了大丫鬟啊,我还是去问问秋棠吧。”
努力竞争大丫鬟的蔓茵眼睛瞬间睁大,立马:“虽然不能确定,但是仁国公府太君德高望重,若不是有旧情,特意拜访,多是为儿女婚事。”
那可是都城顶尖国公府,深受眷宠,作为老太君,便是圣上也敬重有家,正常来说,老太君就是想见人,也是别人去国公府才是。
权势一上,宋付和仁国公府不好分个一二,但是辈分上,人家秒杀。
而且女眷相见,除了小辈婚事,其他事真没什么需要她出马的。
听到婚事二字,宋锦脸色一变,脚步一动,直接翻过墙角回了小院。
不好,有人要来和她抢娘了。
留下蔓茵站在原地,抓着衣袖,为自己的猪脑袋懊恼。
她的大丫鬟之路,漫漫啊。
第138章 不行不行
“夫人,有拜帖。”
这日,牛铁兰照例在院子里调香,府中管事走了进来。
她不慌不忙,把手中的香放进模具匣子了,在一旁铜盆中用香胰子净手。
年前宋行之把家里账本这些交了过来让她过眼,查看账本有误是假,让她知道家里有些什么东西为真。
库房里乱七八糟的名贵古董字画首饰金银成堆,牛铁兰看了两眼也就看了,但那些基本上只进不出的名贵香料药材,光是看着她还真有些心疼。
这些东西是外面买都买不到的,自然也不可能卖出去换钱,放在那儿又纯浪费。
牛铁兰作为制香好手,想来想去舍不得,干脆把东西拿了出来开始自己做,她的制香手艺本就少有人能匹,现在因为蛊虫,嗅觉比起以前提升了几个度,制起香来得心应手,还能根据自己心意心情调整,深受好评。
宋家兄弟五个都换了她做的,甚至送上东西,隐晦表示,希望日后都能像现在这般得到母亲关怀,就连杨彦珺和程思懿都厚着脸皮上门询过一次。
元宵过后,她这段时日都在捣鼓这些东西,从晾晒到研磨,都由她亲手制弄,不让外人插手,以防串了其他味道。
小心翼翼,就连亲闺女也不让碰。
杨管事心里有数,不近不远地站在一旁,恭敬道:“夫人,是仁国公府的帖子。”
作为宋府管事,他一点都不觉得自己牛铁兰自己制香有失身份。
虽然自家材料珍贵难寻,但到底只是其中几味,在外基本还是有价,与成品相比,这一年下来,光是家里几个主子屋里,那都能省个千两银子,更别说那些剩下的边角料他们这些下人也能沾个光。
家里的夫人真是奇人咧,不怪能和首辅大人诞下郡主了。
杨管事想着,神态越发恭敬,垂着脑袋,一个眼神都不往牛铁兰看去,免得冒犯了人。
牛铁兰不徐不慢地净手,柳眉轻蹙,有些疑虑:“仁国公府?我记得宋府和仁国公府并无多余往来,二月出头,他们一无生辰诞事,二无儿女亲事往来,怎的突然就来了?”
话里话外,竟是将仁国公府各房大事了若指掌的意思。
杨管事有些惊,下意识抬头,就见她手持绢擦拭,一小截皓腕露,细腻白嫩,在粲光下宛如发光的白玉,白得有些刺目。
不过一眼,他立马低头,不敢多看一眼。
只这一眼,她旁边的人已经看了过来,凤眸幽深,像是立在峭壁上的残石,看似悬悬欲碎,实则带着摧枯拉朽的姿态,能砸碎一切。
稳做宋府管家二十年,没谁比杨管事更懂家里的主子,相比他的身形、声音、习惯,相貌反而因为常年不敢直视,成了最不起眼的证据。
他不知道主子是怎么做到的,也不明白他为什么这般,但主子永远是主子,便是化为滴水溶于汪洋,也会一点点将其化同化,随心所欲。
杨管事脑海中闪过那些残肢断块,哀嚎呻吟,骨头一阵寒冷,他低着头,恭敬滴上拜帖:“回夫人,属下也不知,但仁国公府在朝颇有威望,不宜随意推辞。”
意思是,真不想见也可以,得找个像样点的理由。
而仁国公府颇有威望,最大的原因就是前一个倒台的英国公府,本来是双公并立,现在一枝独秀了,往好了说是位高权重独一无二,往坏了说。
枪打出头鸟,也不用过于忌惮。
牛铁兰思索片刻,擦干手,正要上前接过拜帖,身侧的人已经悠然上前,随意接过,他瞥着恭着脑袋的人,嘴唇微微勾起。
“杨管事,也快不惑之年了吧?”
听着那温和的声音,杨管家浑身一紧,谨慎:“奴才三十今年三十有七,还差三年。”
“这般年轻,瞧着头上白发丛生,想来是日常过于劳累,不如——”曲茂泽微微停顿一番,意味深长。
杨管事头皮发麻,立马:“奴才少年白,公子,十来岁就白发了,并不是因为疲劳。府中上下有序,需要忙碌的不多,只是家中小儿子今日逃学厌学,气得我忘了染发。”
他的小命,稳住啊,稳住。
告老还乡什么的也别啊,他还能再奋斗几年,给家中妻儿攒下家财,日后改头换面,改换门庭。
曲茂泽轻笑一声:“这样啊,我还以为管事是在府中过于劳累,可以回去休息半旬。既然是家事,那边算了吧,回去也是自找烦恼。”
杨管事:……
他愿意烦,他愿意。
杨管事作为大管家,平日也不似其他丫鬟小厮忙活杂事,只需白日过来管理仆役,整理家库。他成婚有孩子以后,宋商就给他在府中专门分了个小院,在外也宅子,平日休假就在那边,以便一家团聚方便。
他是奴籍,家里妻儿自然也是,不过等到三代以后,宋商给人重新立了户,脱了奴籍,有了其他的机会。
在这之前,便是家里儿子不能科考,也要让他读书识字开店。
大儿子在外面铺子当管事,二儿子也是,唯独小儿子,颇有读书天分,认字算数都有一手,被安排到很好了书院读书,近日不知道为何突然厌学。
杨管事愁啊。
“行了,把拜贴拿过来。”牛铁兰在一旁看着曲茂泽折腾人,心生无语,“杨管事这段时间也劳累了,等仁国公府一事过去,便回去休息几日吧。”
杨管事喜上眉梢:“奴才谢夫人开恩。”
曲茂泽轻啧一声,站在那儿,就打开拜贴看了起来,大摇大摆得不带一点儿掩饰。
牛铁兰瞥了瞥他,再瞥瞥低着脑袋装看不见的杨管事,摇了摇头:“说什么了?”
曲茂泽挑着眉,合了拜帖走到她跟前让她自己看,手肘就这么搭在她肩上,一起看着帖子上面的字。
未时拜访。
那不就是个时辰后了?
牛铁兰合上帖子,像来温柔和气的面庞上,倒是失了几分和气,她轻轻一笑:“不愧是仁国公府,明明可以直接来,还给我们送个帖子,真是仁厚谦逊啊。”
曲茂泽没忍住笑了出声。
牛铁兰本就没个好心情,被他这么一笑,直接瞪了过去,掀开他的胳膊,没好气道:“还有你,在这里站着干什么,仁国公府的人过来,你一个不明不白的外男,自己躲着去。”
曲茂泽笑不出来了。
牛铁兰没有和他多说点心思,把帖子砸在他胸口上,上前两步安排:“杨管事,去让丫鬟们把院子收拾一下,准备些茶水糕点,我记得,有一批冬日坏了的,本来要分给下人的,应该还没散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