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涨知识了吧?”柳明丽合上电脑,“你跟班也挺好,可以了解了解咱们公司业务部门在做什么。下午有没有同事特别出挑?”
  “有啊,当然有。”
  “谁啊。”
  “东……陈工啊,老师示范之后请同事上来演练,邀请了好几个,陈工是其中之一,他特别帅……”
  未等张升说完,柳明丽站起身:“走吧,吃饭去。”
  张升对偶像的描述被打断,口型维持了半秒,随即高兴道:“走吧!”
  -
  柳明丽和张升这几天也住在酒店。
  普通的课程张升跟着就行,柳明丽带着笔记本在酒店办公。集团人资部的王青青找柳明丽要资料,问到他们最近有无开展培训活动,柳明丽说正在做社招的集中培训。
  “社招还做集中的培训?”王青青的电话打来,“你们建投可真有钱。”
  “我们也是今年才开始的尝试,之前都是系统的线上培训,然后三年一滚动集中培训。这几年社招的口子比较紧,招进来的人都很优秀,所以安排了集中的脱产培训。”
  “这是你们工作的一大亮点,回头给我些资料,我也汇报给集团,你们这次会发新闻稿的吧?”
  “我正在写呢。”
  “到时候发我看看,集团官网也转载。”
  柳明丽一听这话就头痛,事关舆论的东西一到集团就会凭空多出好多程序、好多领导,她这个小兵真不想招架:“集团就算了吧,我们公司自娱自乐好了。”
  “你先发来看看,不够格就算了。”王青青知她所想宽慰道,又似乎想起什么,问,“上次那个大帅哥在培训么?”
  “哪个大帅哥?”
  “你们到底有多少大帅哥?就那次校招上墙的大帅哥啊!我记得你后来跟我说,他其实是社招的吧?”
  话音刚落,柳明丽的微
  信就弹出了王青青的对话框,里面是陈东的照片截图。
  柳明丽的头又痛起来:“他……好像是的吧?”
  “跟我玩儿什么官腔,”王青青说道,“肯定就是了。怎么样,有没有多拍点他的照片?”
  “我都在这儿给你干活,我哪里有空去拍照。”
  “你们这次没有搞那种实时上传的照片?”
  “……有的,”柳明丽投降,她糊弄不过专业人士,“我也还没来及看,我等下找了链接发你。”
  “爱你柳老师!来上海我请你吃饭!”
  -
  柳明丽把资料传过去后,把照片云的链接也扔了过去。
  之前她只从里面挑了领导的照片,学员的没细看,这会儿打开看,发现里面又上传了好些照片。
  有她的镜头并不多,大部分都是站在角落npc模样。其他上课的照片都还不错,聚精会神听课的、做笔记的、互相练习的、交谈大笑的……这次请的摄影师很会捕捉镜头。
  她往下翻着,目光不自觉在有陈东的照片上停留。
  她想这是正常的,人都是外貌协会,难免会被好看的人和事吸引。无论是合照还是单人照,毫无疑问,陈东都是出挑的。房间没有别人,柳明丽无所顾忌地放大了陈东的照片。
  看了半晌,关掉。
  又打开系统的人事卡片,搜到陈东,资料一行一行,看了半晌,忽觉有些心烦,关掉。
  第20章 还能看透人心,你信不信……
  陈东的师妹赵茹是周二晚上到的木安市。
  当晚赵茹已有安排,吃过饭后,柳明丽安排司机将赵茹送到希尔顿酒店。无法避免的,她和陈东在酒店大厅等候。下午张升被柳明丽派回公司电脑查东西,当放了他半天假,明天一早他直接来酒店。
  陈东下来的时候还是一贯的样子,和她笑笑,柳明丽也笑笑。两人谈论了两句本次的培训,赵茹的车便到了。
  赵茹的资料是42岁,但本人看上去只有35左右。她一身得体的银色西装,十分干练。
  “柳老师好。”她率先伸出手。
  柳明丽双手握住她的手:“赵总好,感谢您来给我们授课,这次辛苦了。”
  “柳老师客气,能来建投公司也是我的荣幸。陈东和我说的时候我还以为他在逗我,我想师父不是才来上了课,怎么又邀请咱们来上课。”
  “刘大师的课程反响热烈,同事很想再听听相关课程。不光是本专业的同事,其他的同事也很感兴趣。”
  两人商务寒暄,陈东插话进来:“好了,咱们进去说吧,站这儿光喂蚊子了。”
  -
  三人说说笑笑往里走,先去了报告厅,柳明丽帮着试了课件和设备,一切顺利。在她测试ppt的时候,听见陈东和赵茹聊天说起他们师门的情况,结合她自己在网上查的,大概弄懂了一二。
  师父刘明贺的家里在民国时代就是贵族,家里很多珍宝,他从小耳濡目染,自然对文物很了解。建国后,家里不少人在博物馆工作。凭借着这个先天优势,刘明贺是中国最早一批科班考古的学生,随后去国外进修了艺术,游历了数十年才回国,忽然有一天他发现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于是开始招生收徒。他的学生无论性别、年龄、专业,入门只有两个条件:一是真心喜爱,二是有所特长。据说入门还得看学生的生辰八字,算算和师门合不合,合才能入门,不合就没有缘分。
  两人谈论着最近刘明贺又新招的徒弟,说是一个本科生。
  “据说师父特别喜欢她画的工笔画,”陈东说,“我还没见过。”
  赵茹拿他打趣:“如果见到小师妹你可得收起魅力,师父不允许师门内谈恋爱的。”
  陈东看了眼柳明丽,说:“赵总胡说什么呢。”
  赵茹问柳明丽:“柳老师,我说得对不对,陈东在你们公司是不是很受欢迎?”
  柳明丽关了电脑,眼神欲说还休,最后回到赵茹身上,似乎不好言明,只是笑笑。
  赵茹一看便知:“你看看,柳老师的眼神说明一切。不过柳老师,我这个师哥虽然长得招桃花,人品还是很过关的。公司里有合适的女生也可以帮忙张罗。”
  柳明丽随即笑道:“陈工哪里还需要别人张罗?”
  陈东说:“如果柳老师张罗,可能还是需要。”
  柳明丽看了眼他,忽然转了话题:“那陈工的特长是什么?”又看向赵茹,像是开玩笑,“不会真是长得帅吧?”
  “哈哈,”赵茹“噗嗤”一笑,“他没和你说过?他眼睛特别好,听过一句话‘见微知著’吗?”
  柳明丽表情瞬间一顿,心里仿佛有什么东西在远处呼啸,她维持着礼貌的笑:“有多好?”
  “你知道有本书叫《浮生六记》吗?清代一位散文家沈复写的。里面有段话说‘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说得就是陈东的眼睛——他现在应该还有5.5的视力吧?这双眼睛——”赵茹指了指自己的眼睛,又笑看陈东,“对文物的感知和观测很关键的。”
  “赵总夸张了,就是视力保护地比较好而已。”陈东打断她的话,淡淡笑了笑。见柳明丽仍是看着他,目光定定的,似乎有些失焦,似乎又带了点波澜。他心想可能赵茹吹点过了,他视力是好,但是绝对没有到神话的地步,而且对文物的观察也不是只靠眼睛好就行。一个近视眼戴上眼镜,视力也可以矫正到很好。
  他换了话题:“我师妹赵总也很厉害的,明天上课让她给大家讲讲。”
  -
  从报告厅出来,二人送赵茹回房间。赵茹的房间和他们不在一块,在庭院对面的一栋。柳明丽拿了房卡引路,经过明明暗暗的低矮树丛,下台阶的时候,她忽然问:“陈工的眼睛真这么好?”
  他侧头,没想她还停留在报告厅的话题,他眼睛先笑,在他笑的瞬间,柳明丽侧过目光,她忽然想起她第一次给他拍照的时候,她躲在相机后悄然打量他的样貌,他的眼睛像探照灯。
  陈东说:“现在近视的人多,不近视的反而稀罕了。”
  柳明丽低头应了声:“是的。”
  “柳老师好像不近视?没见你戴过眼镜。”
  “我度数不深,200来度,平日戴隐形。”走了两步,又问,“那么,你的眼睛视力特别好,在工作或者特长方面是……”
  “我的眼睛是x光,不光是文物,还能看透人心,你信不信?”陈东说。
  柳明丽听他胡诌,当然不信,只说:“哦,那真是厉害了。”
  说完,柳明丽还是忍不住偏头过头去,正好落入陈东的眼睛,他的眼睛像跌落深渊的星星,柳明丽脚下一步没稳,差点滑落,陈东一把抓住了她。
  “看我干嘛,要看路的。”他语气带笑。
  黑暗遮掩柳明丽的窘迫,她声音平稳:“地面有点滑,你们都当心一点。”
  “我就说吧,”赵茹爽朗的笑声从后面传来,“陈东视力好就应走前面,给我们引路。”
  柳明丽应和地笑了笑,没敢再看陈东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