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她只是他的建投公司同事。
-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陈东彻底从柳明丽的生活中消失。
他的小红书没有更新,朋友圈也停止了更新。更令人诡异的是,建投公司,或者说策划部门似乎都没有人知道陈东订婚的消息。偶尔一两句闲谈聊到陈东,还是唐晓峰似是而非的“东哥好像有女朋友了”。
没有人知道那个女朋友究竟是谁。
匪夷所思。
-
而这段时间里,柳明丽的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准确地说,是人力资源部发生了一件始料未及的事儿——高楠从业务部门提拔了两名男同事,负责人力的培训工作以及招聘工作。
她之前还在琢磨,说得想个法子减轻人力的工作强度,没想到高楠直接来了这一招。
这件事,最猝不及防的是李芳。
两名男同事都三十上下,都是业务部门的年轻骨干:张磊是工程一部门的团支部书记,许毅是工程三部门的工会委员。他俩都是研究生,在业务部门都表现优秀,正是年轻力壮的好时候,都是可以培养的好苗子。
高楠此番举动其含义不言而喻:他在培养自己人,他不会让人力只有李芳一位肱骨大臣,他要让老油条和新嫩苗卷起来。
这个消息来得十分突然,柳明丽之前一点风声都没有收到。在人力周一的例会上,高楠直接向众人宣布了这一调动任职信息。照理说张磊即将负责培训、许毅即将负责招聘,分解的是李隆之前给柳明丽安排的副部长的工作,高楠应该和柳明丽提前通风,但高楠没有这么做。大概是因为柳明丽现在已不属于人力部门,她只是在“友情”帮忙过度,高楠自然也没有把她当做自己人。
此举不得不说是一招好棋——这意味着人力权利格局的微妙变化,也标志着高楠不动声色地伸出了锋利的爪牙。
而李芳希望的升职,大概率又会落空。
-
林薇得知此事后,乐得鼓掌大笑:“幸好你离开了人力,现在李芳可有的愁了。”
柳明丽吃着冰激凌,不说话。
林薇又夸她:“你对职场的敏感度真是非常人难比,你去年想考咨询师的时候,是不是就已经看到现在的事情了。”
冰爽的奶油滑进肚子里,柳明丽也觉得有一点后怕,要是她还在人力,职位竞争只会更激烈。但她确实也没想到高楠动作这么快,她道:“没有,我哪有那本事。”
“反正你和李芳之间的竞争,是你赢了。她这辈子在人力都很难出头了。”
赢了吗?
柳明丽其实是反感这个词的,她有竞争心,但从来没想过同事之间一定要争得你死我活、将对方死死地踩在脚下,才是“赢”了。
她不喜欢这个词。
林薇见她沉默,又问:“李芳有没有来找你吐苦水?”
柳明丽笑了笑。
当然有,宣布调动的会后,李芳就把她堵在茶水间哭诉,问她怎么办。曾经李芳将柳明丽视为死对头,现在却哭丧着脸亲如姐妹般请柳明丽为她支招。
可见这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有的只是利益和阵营。
柳明丽不喜欢背后嚼人舌头,没有和林薇说李芳苦恼的样子,她思考了一小会儿,把嘴角的冰淇淋舔干净,转而问:“你知道我现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吗?”
“什么?”
柳明丽眯着眼睛说:“职能和生产的不同在于,职能侧重于做事,通过各种协调沟通来完成各项任务;而业务则更注重搞钱,致力于通过生产活动创造经济效益。由于目的不一样,所以动力也就很不一样。”
“总结得一套一套的,”林薇戳了戳她的脑门儿,“你就直接说你更喜欢哪儿吧?”
柳明丽想了想,说:“哪儿钱多喜欢哪儿。”
林薇大笑:“我俩真一样!为了庆贺李芳被人添堵,咱们搓一顿,你不能没空。”
柳明丽也乐了:“你请客,我肯定有空。”
-
柳明丽是调到业务部门后才真切体会到职场生态的差异。刚到城西项目部不久,她就被办公室眼花缭乱的饭局安排惊到了——平均每周至少有两到三场聚餐,有时周三晚上刚结束供应商答谢宴,周五又接到甲方答谢会的邀请函。
这与在人力资源部时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那时她的生活轨迹固定得像钟摆,下班后不是埋头加班就是直接回家休息,衬衫裙装永远平整无褶,连商场导购都记住了她常买的通勤款套装。
时间一久,她发现这些推杯换盏的场合暗藏玄机。部门内部聚餐时常会穿插业务复盘会,市场部总监总爱在火锅蒸腾的热气里布置新项目;与广告公司开头脑风暴会后,常会就近转场到露台酒吧继续讨论创意;这些带着烟火气的社交场景,让初来乍到的她快速摸清了业务脉络。
聚餐会聊天,聊天就意味着信息交换。她现在很需要这个。
-
晚餐安排在一处大排档。
一起的还有林薇上个项目组的两位同事,柳明丽叫上了刘泽远和赵阳。吃饭到一半,其中一位同事接到唐晓峰的电话,两人说完工作,同事顺带问了句吃饭没,挂了电话便和桌上的人说:“等下晓峰也过来。”
柳明丽听着,没作声。果然,等包厢门被打开的时候,除了唐晓峰,还有一人。
陈东。
-
在他们进来之前,刘泽远正在说起去人力交资料,发现人力资源新调了两位同事。另外一位名叫汪源的同事别有用心地问柳明丽:“柳老师,您走之前知道这个消息吗?”
柳明丽答:“不知道。”
汪源问:“那你现在会不会后悔,这两位同事好像去了就是主管。人力竞争是不是也……”
柳明丽听出了他的用意,脸上笑着,不答反问:“你想去吗?我和高部长很熟,我可以帮你推荐。”
汪源立刻讪讪笑道:“没有,我就是随便问问。”
柳明丽还想怼他两句,陈东和唐晓峰进来了。
她瞧见来人,收了话头。
-
柳明丽没有太意外。
她现在和陈东一个部门,少不了碰头的机会。所以她对陈东的出现表现坦然,大家都是同事,一起吃饭很正常。
陈东见到柳明丽也没什么反应。店家添了两把椅子,陈东和唐晓峰靠着边上坐下。
倒是林薇多看了柳明丽和陈东两眼。
她这里二人最新的八卦状态还是:柳明丽对陈东没意思,陈东转头就找了新女友。她担心这两个人同桌吃饭会尴尬,但又想大家都是成年人了,生活中那一点点插曲过了也就过了,没啥大不了。
事实上,整个吃饭期间,柳明明和陈冬几乎零互动。
他们有什么好说的吗?他们没什么好说的。他们唯一共事过的工作就是智慧城市的论坛,而那个论坛在上个月就已经结束。赵阳兴致勃勃地提到当时办论坛的事,柳明丽借机开玩笑地敲打他,说后面工作办事要更靠谱才行。赵阳乐呵呵地应下,又提到陈东当时过来帮忙。
说到这事,柳明丽提到了陈东。
这是席间唯一一次他们互动。
她说:“工作不能有依赖心理,总不能想着有人在后面兜底就可以偷懒。陈工不会每次都救急的。”
说完,她的目光淡淡带过陈冬。陈东也恰到好处地回望,对着她和赵阳笑。
所有的话语、所有的眼神和所有的动作,都符合在场人物的身份设定和场景氛围,没有任何不对。
第61章 你是我谁啊你是我谁啊。
吃饭到后面,话题转移到个人问题。林薇的同事问她身边有没有合适的人选,他有个同学想找女朋友,还开玩笑地问林薇感不感兴趣。
柳明丽很久没有听林薇说起陆伟峰的名字,她估计他们已没有了下文。
她不由看向林薇,林薇说:“照片发我,我帮你问问。”
同事将照片发过来,林薇看了一眼,笑着拿过来和柳明丽分享。照片上是一个目测身高不到170、体重超过170的男人。
林薇问:“这人多大?”
同事答:“和我们同岁啊。”
林薇委婉:“长这么着急?”
同事也笑:“你别对比着东哥看嘛,单看也是正常人。”
林薇大笑,柳明丽莞尔。唐晓峰好奇,说手机传来看看,林薇却收了手机,看了一眼同事,见同事表情有些尴尬,便说:“就比东哥差一点点,没差太多。”
柳明丽又是笑,低头夹菜。
唐晓峰见状便没有坚持,回头问陈东:“东哥,你最近是不是有对象。”
他问得直白,毫无铺垫,桌上注意力一下被吸引。
陈东吃菜,头也不抬:“谁跟你说的。”
唐晓峰一听立马伸出食指连连指他:“你看你看,我就说有,东哥一直藏着掖着。”
-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陈东彻底从柳明丽的生活中消失。
他的小红书没有更新,朋友圈也停止了更新。更令人诡异的是,建投公司,或者说策划部门似乎都没有人知道陈东订婚的消息。偶尔一两句闲谈聊到陈东,还是唐晓峰似是而非的“东哥好像有女朋友了”。
没有人知道那个女朋友究竟是谁。
匪夷所思。
-
而这段时间里,柳明丽的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准确地说,是人力资源部发生了一件始料未及的事儿——高楠从业务部门提拔了两名男同事,负责人力的培训工作以及招聘工作。
她之前还在琢磨,说得想个法子减轻人力的工作强度,没想到高楠直接来了这一招。
这件事,最猝不及防的是李芳。
两名男同事都三十上下,都是业务部门的年轻骨干:张磊是工程一部门的团支部书记,许毅是工程三部门的工会委员。他俩都是研究生,在业务部门都表现优秀,正是年轻力壮的好时候,都是可以培养的好苗子。
高楠此番举动其含义不言而喻:他在培养自己人,他不会让人力只有李芳一位肱骨大臣,他要让老油条和新嫩苗卷起来。
这个消息来得十分突然,柳明丽之前一点风声都没有收到。在人力周一的例会上,高楠直接向众人宣布了这一调动任职信息。照理说张磊即将负责培训、许毅即将负责招聘,分解的是李隆之前给柳明丽安排的副部长的工作,高楠应该和柳明丽提前通风,但高楠没有这么做。大概是因为柳明丽现在已不属于人力部门,她只是在“友情”帮忙过度,高楠自然也没有把她当做自己人。
此举不得不说是一招好棋——这意味着人力权利格局的微妙变化,也标志着高楠不动声色地伸出了锋利的爪牙。
而李芳希望的升职,大概率又会落空。
-
林薇得知此事后,乐得鼓掌大笑:“幸好你离开了人力,现在李芳可有的愁了。”
柳明丽吃着冰激凌,不说话。
林薇又夸她:“你对职场的敏感度真是非常人难比,你去年想考咨询师的时候,是不是就已经看到现在的事情了。”
冰爽的奶油滑进肚子里,柳明丽也觉得有一点后怕,要是她还在人力,职位竞争只会更激烈。但她确实也没想到高楠动作这么快,她道:“没有,我哪有那本事。”
“反正你和李芳之间的竞争,是你赢了。她这辈子在人力都很难出头了。”
赢了吗?
柳明丽其实是反感这个词的,她有竞争心,但从来没想过同事之间一定要争得你死我活、将对方死死地踩在脚下,才是“赢”了。
她不喜欢这个词。
林薇见她沉默,又问:“李芳有没有来找你吐苦水?”
柳明丽笑了笑。
当然有,宣布调动的会后,李芳就把她堵在茶水间哭诉,问她怎么办。曾经李芳将柳明丽视为死对头,现在却哭丧着脸亲如姐妹般请柳明丽为她支招。
可见这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有的只是利益和阵营。
柳明丽不喜欢背后嚼人舌头,没有和林薇说李芳苦恼的样子,她思考了一小会儿,把嘴角的冰淇淋舔干净,转而问:“你知道我现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吗?”
“什么?”
柳明丽眯着眼睛说:“职能和生产的不同在于,职能侧重于做事,通过各种协调沟通来完成各项任务;而业务则更注重搞钱,致力于通过生产活动创造经济效益。由于目的不一样,所以动力也就很不一样。”
“总结得一套一套的,”林薇戳了戳她的脑门儿,“你就直接说你更喜欢哪儿吧?”
柳明丽想了想,说:“哪儿钱多喜欢哪儿。”
林薇大笑:“我俩真一样!为了庆贺李芳被人添堵,咱们搓一顿,你不能没空。”
柳明丽也乐了:“你请客,我肯定有空。”
-
柳明丽是调到业务部门后才真切体会到职场生态的差异。刚到城西项目部不久,她就被办公室眼花缭乱的饭局安排惊到了——平均每周至少有两到三场聚餐,有时周三晚上刚结束供应商答谢宴,周五又接到甲方答谢会的邀请函。
这与在人力资源部时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那时她的生活轨迹固定得像钟摆,下班后不是埋头加班就是直接回家休息,衬衫裙装永远平整无褶,连商场导购都记住了她常买的通勤款套装。
时间一久,她发现这些推杯换盏的场合暗藏玄机。部门内部聚餐时常会穿插业务复盘会,市场部总监总爱在火锅蒸腾的热气里布置新项目;与广告公司开头脑风暴会后,常会就近转场到露台酒吧继续讨论创意;这些带着烟火气的社交场景,让初来乍到的她快速摸清了业务脉络。
聚餐会聊天,聊天就意味着信息交换。她现在很需要这个。
-
晚餐安排在一处大排档。
一起的还有林薇上个项目组的两位同事,柳明丽叫上了刘泽远和赵阳。吃饭到一半,其中一位同事接到唐晓峰的电话,两人说完工作,同事顺带问了句吃饭没,挂了电话便和桌上的人说:“等下晓峰也过来。”
柳明丽听着,没作声。果然,等包厢门被打开的时候,除了唐晓峰,还有一人。
陈东。
-
在他们进来之前,刘泽远正在说起去人力交资料,发现人力资源新调了两位同事。另外一位名叫汪源的同事别有用心地问柳明丽:“柳老师,您走之前知道这个消息吗?”
柳明丽答:“不知道。”
汪源问:“那你现在会不会后悔,这两位同事好像去了就是主管。人力竞争是不是也……”
柳明丽听出了他的用意,脸上笑着,不答反问:“你想去吗?我和高部长很熟,我可以帮你推荐。”
汪源立刻讪讪笑道:“没有,我就是随便问问。”
柳明丽还想怼他两句,陈东和唐晓峰进来了。
她瞧见来人,收了话头。
-
柳明丽没有太意外。
她现在和陈东一个部门,少不了碰头的机会。所以她对陈东的出现表现坦然,大家都是同事,一起吃饭很正常。
陈东见到柳明丽也没什么反应。店家添了两把椅子,陈东和唐晓峰靠着边上坐下。
倒是林薇多看了柳明丽和陈东两眼。
她这里二人最新的八卦状态还是:柳明丽对陈东没意思,陈东转头就找了新女友。她担心这两个人同桌吃饭会尴尬,但又想大家都是成年人了,生活中那一点点插曲过了也就过了,没啥大不了。
事实上,整个吃饭期间,柳明明和陈冬几乎零互动。
他们有什么好说的吗?他们没什么好说的。他们唯一共事过的工作就是智慧城市的论坛,而那个论坛在上个月就已经结束。赵阳兴致勃勃地提到当时办论坛的事,柳明丽借机开玩笑地敲打他,说后面工作办事要更靠谱才行。赵阳乐呵呵地应下,又提到陈东当时过来帮忙。
说到这事,柳明丽提到了陈东。
这是席间唯一一次他们互动。
她说:“工作不能有依赖心理,总不能想着有人在后面兜底就可以偷懒。陈工不会每次都救急的。”
说完,她的目光淡淡带过陈冬。陈东也恰到好处地回望,对着她和赵阳笑。
所有的话语、所有的眼神和所有的动作,都符合在场人物的身份设定和场景氛围,没有任何不对。
第61章 你是我谁啊你是我谁啊。
吃饭到后面,话题转移到个人问题。林薇的同事问她身边有没有合适的人选,他有个同学想找女朋友,还开玩笑地问林薇感不感兴趣。
柳明丽很久没有听林薇说起陆伟峰的名字,她估计他们已没有了下文。
她不由看向林薇,林薇说:“照片发我,我帮你问问。”
同事将照片发过来,林薇看了一眼,笑着拿过来和柳明丽分享。照片上是一个目测身高不到170、体重超过170的男人。
林薇问:“这人多大?”
同事答:“和我们同岁啊。”
林薇委婉:“长这么着急?”
同事也笑:“你别对比着东哥看嘛,单看也是正常人。”
林薇大笑,柳明丽莞尔。唐晓峰好奇,说手机传来看看,林薇却收了手机,看了一眼同事,见同事表情有些尴尬,便说:“就比东哥差一点点,没差太多。”
柳明丽又是笑,低头夹菜。
唐晓峰见状便没有坚持,回头问陈东:“东哥,你最近是不是有对象。”
他问得直白,毫无铺垫,桌上注意力一下被吸引。
陈东吃菜,头也不抬:“谁跟你说的。”
唐晓峰一听立马伸出食指连连指他:“你看你看,我就说有,东哥一直藏着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