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柳明丽没理他。
他说:“台签齐了。”
柳明丽接过来,说:“谢谢。”
走了。
-
这是周末他们不欢而散后第一次见面。
两个人都没有联系对方,好像团建时候那么深刻的浓情惬意从来没有存在过。
柳明丽没有联系陈东,是她觉得两个人有必要冷静一下。她需要思考的空间,陈东也需要沉淀的时间。
陈东没有联系柳明丽,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开口,他不知道怎么联系。
其实也是借口,他知道是借口。他想联系的时候可以直接冲到柳明丽家里去堵门。现在他们都还保持着通讯消息,他怎么会不知道怎么联系呢?
他也需要冷静一下。
明天要签约,他从城北项目别有用心地提前回来,刚进会议室,看到柳明丽笑着在打电话。
他听到了“蒋博”的名字。
他猜到了是谁。
他借由整理台签,在她旁边听完了整个电话。
直到他发现她。
他以为他们会说点什么,可她看到他了什么也没说。于是只有他先开口,他说“台签齐了”,她利索地接过去,说了声“谢谢”便走了。
干脆利落。
好像陌生人。
-
之后,柳明丽一直在忙准备的事,似乎丝毫没被陈东干扰。她和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态度相同,她和徐波怎么说话就和陈东怎么说话,和张勇怎么对接就和陈东怎么对接。陈东见她如此,也没有多说,沉默地应付,直到整个工作结束。
-
这一夜,两人仍是没有联系。
-
第二天十点,签约仪式举行。
叶董、白校长、黄校长一行人来到建投公司,公司董事长程越、部门领导伍峰南进行了接待。很快,签约活动顺利结束,中午在公司设宴招待学校领导。席间叶董还专门提及柳明丽给她介绍的住家保姆,说现在这个保姆很不错,解了她心头大患。又说起陈东分享给她的健身资料,还麻烦他这几个月健身都记得约他们这帮老年人,他们十分感谢。
提到后面这事的时候,柳明丽不由向陈东投去意外的目光。
她并不知道这事儿。
对面叶董的夸奖,陈东笑道:“叶董客气了,我们就是健身小组活动,有空就一起约。现在全民健身,也是相应国家号召。”
柳明丽旁边坐着徐波,她悄声问徐波:“陈东在给他们当健身教练?”
徐波道:“不是的,是博物馆项目他们自己组了一个健身小组,知道叶董他们重视锻炼后,就带着他们一起了。”
柳明丽“哦”了声:“博物馆项目的小组就是咱们公司的健身俱乐部吗?”
徐波道:“不是。博物馆好多公司呢,还有政府的人,他们自己组的。”
柳明丽低声道:“之前一点都不知道。”
徐波笑道:“你不健身就不怎么关注。群里很多女生都在的。”
柳明丽瞄了眼陈东,他和叶董几人还在谈笑风生。柳明丽“哦”了声。
这时,叶董忽然问道:“小陈今年多大了?”
陈东说:“二十八。”
叶董道:“真是年轻才俊,有女朋友吗?”
陈东笑了笑,直接说:“没有。”
柳明丽毫无反应地吃菜。
叶董笑着问程越和伍峰南:“建投像小陈这样的男同事都还单着,要不
这样,我们学校年轻女教师多,你们男同事多,要不要我牵线,咱们两个单位的党支部或者工会搞个联谊?”
伍峰南一听这话,顿时来了精神,当即拍板答应:“可以啊,没问题。”他转头对着柳明丽说:“明丽,你来组织一下这件事。”又对叶董道,“明丽是我们公司人事部门的得力干将,从员工培训到年会庆典,样样都办得有声有色。虽然现在转到我们业务部门工作,但这种活动组织对她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叶董也转头对柳明丽笑,夸奖她:“明丽我知道的,我很喜欢她。”
柳明丽放下筷子,微笑着应承:“没问题。”
-
吃完饭,建投一行人送别叶董。程越和伍峰南还有接待,剩下项目组的人一起回办公室。
柳明丽走得很慢,见陈东跟在徐波后面进去了,她便直接去了茶水间。
她站在吧台边,倒咖啡。
茶水间新添了一个落地穿衣镜,在等咖啡的间隙,她打量镜中的自己——头发用发夹盘在后面,脸上是浓淡相宜的白领妆,身上穿着一套浅灰色的套装西裙,最下面是一双五厘米的高跟鞋。
她很久没穿高跟鞋了。到了业务岗没那么多正式的接待工作,她大部分时间都穿着休闲小皮鞋,今日陡然换成高跟鞋,还有些不适应。
不过她提前在里面穿了船袜,俯身看了看,右脚脚后跟有一点点磨红,并无大碍。
她正弯腰查看脚跟,从镜子里瞄到有人进来。
此人也一身正式打扮,浅灰衬衣、长腿西裤、人模人样,两人在镜中对视一眼,来人走到吧台边,咖啡已经做好,于是他说:“是你的吗?”
柳明丽直起身,将咖啡端走:“是的。”
陈东扯了个一次性杯子接咖啡。
他好像在公司没有自己的水杯,老见他用纸杯喝咖啡。柳明丽想。
她盯着他的纸杯看,难免就会看到他的手指。陈东察觉到,目光转过来,柳明丽迅速移开了眼神。
他回头看着咖啡机,问:“脚后跟破皮了吗?”
柳明丽答:“没有。”
然后是沉默。
她决定走,刚迈步,忽然有人一把拽住她的手。
她没转身,他也没转身,只听见他低声说:“别这样,聊聊吧。”
这时,镜子里忽然有人影晃动。
陈东迅速松开了手。
叶思思进来倒茶渣,见到柳明丽,笑着打招呼:“明丽姐。”又看到陈东,对他点了点头。
柳明丽和叶思思回了个笑,端着杯子走了。
-
十分钟后,陈东收到一条柳明丽的微信。
柳明丽:好。
第76章 在公司我们只是普通同事在公司我们只……
午后的地下停车场十分安静,柳明丽从电梯厅出去,一直往西南角走。地库的灯是感应的,随着她的脚步声逐步亮起,陈东的车就停在前面,他没有坐在车里,而是靠在驾驶座的门边,领口解开了两颗扣子,袖子挽到手肘,露出紧实的小臂线条。
见到柳明丽来,他一言不发地拉开了副驾驶的车门。
柳明丽顿了顿,顺从地坐了进去。
陈东随后坐进驾驶座,关上车门。
瞬间,狭小的空间被彻底封闭,引擎的余温尚未散尽,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两人略显压抑的呼吸声。
很快,地库的灯也灭了。
沉默像实质般压下来。
“对不起。”陈东率先打破沉默。
柳明丽没吱声,她目视前方空旷的停车位,没有看他。
“周末离开你家后,我想了很多,你是有道理的,我最后口不择言,我不该那么说。”
柳明丽的目光慢慢转过去。
“我反复想了下问题所在,我想我们之间应该是情投意合的,只是我们对这个感情的理解不一样,我想得太简单,操之过急。”他继续说道,语气带着一种自我剖析的认真,“你和我不一样,我也应该为你想想。”
柳明丽看向他,目光落在他的侧脸上。昏暗的光线下,他下颌线绷得很紧,是一道很好看的弧度。
她的心微微松动了一瞬。
但她没有表态,她等他说完。
“我想听听你的想法。我们还从来没聊过彼此的心里话。这几天我们没有联系、没有见面,我心里很煎熬,也很矛盾。我想知道你怎么想的。”陈东诚恳地说道。
柳明丽轻轻应了一声,像是对他态度的认可,接受了他的道歉,但仍是没有说话的意思。
静了片刻,陈东苦笑道:“不想和我说说吗?”
柳明丽这才慢慢说道:“我这两天也在想,究竟后面要怎么面对你。”
她的话一出,立刻像一根线把陈东的心高高提起。
“你的出现完全不在我的意料中,我也没想过和你的关系会发展到这一步。你很好,真的,我很喜欢你,你也没说错,我们是情投意合。但是你知道,我如果和你真的在一起,我有很多顾虑。”
“我明白你的顾虑,明丽。”她的话太像好人卡了,陈东试图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且理解,“职场恋情,尤其是一个部门,还是同一个项目组……确实需要谨慎。”
“不光是这些,”柳明丽微微摇头,“还有现实的差距。我们相差五岁,我今年三十三了,感情对我来讲不是生活中的必需品。它就像——像什么呢?”柳明丽想到了团建古镇旁边的那条小河,“如果我的生活是一条平静的小河,爱情对我而言就是阳光下水面泛起的波光,它耀眼,美丽,光彩夺目,让人新生欢喜,但就这样就好了,我只需要那么一点就够了,不需要太多。”
他说:“台签齐了。”
柳明丽接过来,说:“谢谢。”
走了。
-
这是周末他们不欢而散后第一次见面。
两个人都没有联系对方,好像团建时候那么深刻的浓情惬意从来没有存在过。
柳明丽没有联系陈东,是她觉得两个人有必要冷静一下。她需要思考的空间,陈东也需要沉淀的时间。
陈东没有联系柳明丽,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开口,他不知道怎么联系。
其实也是借口,他知道是借口。他想联系的时候可以直接冲到柳明丽家里去堵门。现在他们都还保持着通讯消息,他怎么会不知道怎么联系呢?
他也需要冷静一下。
明天要签约,他从城北项目别有用心地提前回来,刚进会议室,看到柳明丽笑着在打电话。
他听到了“蒋博”的名字。
他猜到了是谁。
他借由整理台签,在她旁边听完了整个电话。
直到他发现她。
他以为他们会说点什么,可她看到他了什么也没说。于是只有他先开口,他说“台签齐了”,她利索地接过去,说了声“谢谢”便走了。
干脆利落。
好像陌生人。
-
之后,柳明丽一直在忙准备的事,似乎丝毫没被陈东干扰。她和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态度相同,她和徐波怎么说话就和陈东怎么说话,和张勇怎么对接就和陈东怎么对接。陈东见她如此,也没有多说,沉默地应付,直到整个工作结束。
-
这一夜,两人仍是没有联系。
-
第二天十点,签约仪式举行。
叶董、白校长、黄校长一行人来到建投公司,公司董事长程越、部门领导伍峰南进行了接待。很快,签约活动顺利结束,中午在公司设宴招待学校领导。席间叶董还专门提及柳明丽给她介绍的住家保姆,说现在这个保姆很不错,解了她心头大患。又说起陈东分享给她的健身资料,还麻烦他这几个月健身都记得约他们这帮老年人,他们十分感谢。
提到后面这事的时候,柳明丽不由向陈东投去意外的目光。
她并不知道这事儿。
对面叶董的夸奖,陈东笑道:“叶董客气了,我们就是健身小组活动,有空就一起约。现在全民健身,也是相应国家号召。”
柳明丽旁边坐着徐波,她悄声问徐波:“陈东在给他们当健身教练?”
徐波道:“不是的,是博物馆项目他们自己组了一个健身小组,知道叶董他们重视锻炼后,就带着他们一起了。”
柳明丽“哦”了声:“博物馆项目的小组就是咱们公司的健身俱乐部吗?”
徐波道:“不是。博物馆好多公司呢,还有政府的人,他们自己组的。”
柳明丽低声道:“之前一点都不知道。”
徐波笑道:“你不健身就不怎么关注。群里很多女生都在的。”
柳明丽瞄了眼陈东,他和叶董几人还在谈笑风生。柳明丽“哦”了声。
这时,叶董忽然问道:“小陈今年多大了?”
陈东说:“二十八。”
叶董道:“真是年轻才俊,有女朋友吗?”
陈东笑了笑,直接说:“没有。”
柳明丽毫无反应地吃菜。
叶董笑着问程越和伍峰南:“建投像小陈这样的男同事都还单着,要不
这样,我们学校年轻女教师多,你们男同事多,要不要我牵线,咱们两个单位的党支部或者工会搞个联谊?”
伍峰南一听这话,顿时来了精神,当即拍板答应:“可以啊,没问题。”他转头对着柳明丽说:“明丽,你来组织一下这件事。”又对叶董道,“明丽是我们公司人事部门的得力干将,从员工培训到年会庆典,样样都办得有声有色。虽然现在转到我们业务部门工作,但这种活动组织对她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叶董也转头对柳明丽笑,夸奖她:“明丽我知道的,我很喜欢她。”
柳明丽放下筷子,微笑着应承:“没问题。”
-
吃完饭,建投一行人送别叶董。程越和伍峰南还有接待,剩下项目组的人一起回办公室。
柳明丽走得很慢,见陈东跟在徐波后面进去了,她便直接去了茶水间。
她站在吧台边,倒咖啡。
茶水间新添了一个落地穿衣镜,在等咖啡的间隙,她打量镜中的自己——头发用发夹盘在后面,脸上是浓淡相宜的白领妆,身上穿着一套浅灰色的套装西裙,最下面是一双五厘米的高跟鞋。
她很久没穿高跟鞋了。到了业务岗没那么多正式的接待工作,她大部分时间都穿着休闲小皮鞋,今日陡然换成高跟鞋,还有些不适应。
不过她提前在里面穿了船袜,俯身看了看,右脚脚后跟有一点点磨红,并无大碍。
她正弯腰查看脚跟,从镜子里瞄到有人进来。
此人也一身正式打扮,浅灰衬衣、长腿西裤、人模人样,两人在镜中对视一眼,来人走到吧台边,咖啡已经做好,于是他说:“是你的吗?”
柳明丽直起身,将咖啡端走:“是的。”
陈东扯了个一次性杯子接咖啡。
他好像在公司没有自己的水杯,老见他用纸杯喝咖啡。柳明丽想。
她盯着他的纸杯看,难免就会看到他的手指。陈东察觉到,目光转过来,柳明丽迅速移开了眼神。
他回头看着咖啡机,问:“脚后跟破皮了吗?”
柳明丽答:“没有。”
然后是沉默。
她决定走,刚迈步,忽然有人一把拽住她的手。
她没转身,他也没转身,只听见他低声说:“别这样,聊聊吧。”
这时,镜子里忽然有人影晃动。
陈东迅速松开了手。
叶思思进来倒茶渣,见到柳明丽,笑着打招呼:“明丽姐。”又看到陈东,对他点了点头。
柳明丽和叶思思回了个笑,端着杯子走了。
-
十分钟后,陈东收到一条柳明丽的微信。
柳明丽:好。
第76章 在公司我们只是普通同事在公司我们只……
午后的地下停车场十分安静,柳明丽从电梯厅出去,一直往西南角走。地库的灯是感应的,随着她的脚步声逐步亮起,陈东的车就停在前面,他没有坐在车里,而是靠在驾驶座的门边,领口解开了两颗扣子,袖子挽到手肘,露出紧实的小臂线条。
见到柳明丽来,他一言不发地拉开了副驾驶的车门。
柳明丽顿了顿,顺从地坐了进去。
陈东随后坐进驾驶座,关上车门。
瞬间,狭小的空间被彻底封闭,引擎的余温尚未散尽,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两人略显压抑的呼吸声。
很快,地库的灯也灭了。
沉默像实质般压下来。
“对不起。”陈东率先打破沉默。
柳明丽没吱声,她目视前方空旷的停车位,没有看他。
“周末离开你家后,我想了很多,你是有道理的,我最后口不择言,我不该那么说。”
柳明丽的目光慢慢转过去。
“我反复想了下问题所在,我想我们之间应该是情投意合的,只是我们对这个感情的理解不一样,我想得太简单,操之过急。”他继续说道,语气带着一种自我剖析的认真,“你和我不一样,我也应该为你想想。”
柳明丽看向他,目光落在他的侧脸上。昏暗的光线下,他下颌线绷得很紧,是一道很好看的弧度。
她的心微微松动了一瞬。
但她没有表态,她等他说完。
“我想听听你的想法。我们还从来没聊过彼此的心里话。这几天我们没有联系、没有见面,我心里很煎熬,也很矛盾。我想知道你怎么想的。”陈东诚恳地说道。
柳明丽轻轻应了一声,像是对他态度的认可,接受了他的道歉,但仍是没有说话的意思。
静了片刻,陈东苦笑道:“不想和我说说吗?”
柳明丽这才慢慢说道:“我这两天也在想,究竟后面要怎么面对你。”
她的话一出,立刻像一根线把陈东的心高高提起。
“你的出现完全不在我的意料中,我也没想过和你的关系会发展到这一步。你很好,真的,我很喜欢你,你也没说错,我们是情投意合。但是你知道,我如果和你真的在一起,我有很多顾虑。”
“我明白你的顾虑,明丽。”她的话太像好人卡了,陈东试图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且理解,“职场恋情,尤其是一个部门,还是同一个项目组……确实需要谨慎。”
“不光是这些,”柳明丽微微摇头,“还有现实的差距。我们相差五岁,我今年三十三了,感情对我来讲不是生活中的必需品。它就像——像什么呢?”柳明丽想到了团建古镇旁边的那条小河,“如果我的生活是一条平静的小河,爱情对我而言就是阳光下水面泛起的波光,它耀眼,美丽,光彩夺目,让人新生欢喜,但就这样就好了,我只需要那么一点就够了,不需要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