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古装迷情] 《两京旧札》作者:further【完结】
本书简介: 战火滔天,宰相嫡女穆宜华从京城逃出生天,厌倦了宫廷斗争的她决心在民间干出一番赚钱大事业,与曾经的自己一刀两断挥手作别。
可她错了,痛苦的记忆能被时间抹平,但曾经的男人们根本不想把她忘记。
青梅竹马的皇子不顾一切要将她金屋藏之,一举夺魁的状元郎步步为营只求她看一眼,张扬恣意的纨绔弟弟含泪拉着她的手只求她不要丢下自己。
而此时的穆宜华——勿cue,忙着赚钱。
十里八乡的街坊邻居们只知道穆娘子是个漂亮又会赚钱的小寡妇,直到某一日平平无奇的清晨,一队恢弘无比的仪仗从都城杭州而来,在穆宅门口停下说要将她接回宫。
他们这才知晓,这穆小寡妇竟有如此曲折离奇的身世。
可是他们又奇怪了,颠颠地跑去问她:“穆娘子,前几日您不是和杭州来的左官人定亲了吗?”
穆宜华:“是啊。”
“听说乔家的二郎也向您提亲了?”
“嗯。”
“那这宫里来的仪仗也是来接您的?”
“没错……”
众人一片哗然,又问:“那您最近几日愁眉不展,为的就是这事吧?”
穆宜华皱眉摇头:“不是。我是在想,前几日说要砸了我家酒楼不让我赚钱的那个小兔崽子丫的到底是谁!”
街坊们:“……”
——
北为姝华,南作蒹葭,一朝离散,流落天涯。
他人有颜,他人有权,终不敌我,独爱钱。
啊呀,大人,说甚么如花美眷。
我只要金玉宝券。
-
ps:1.两个地图,上半本汴京,写贵族小姐生活(写完了);下半本明州,写民间生产经营(快写完了)。
2.女主成长线为主,甜虐交织,女性群像,女主玛丽苏、万人迷、修罗场,1v1。
3.架空宋朝,人物不对应历史。
4.文中有详细宋朝风物描写,主要是想展现一下宋朝人的生活。参考书籍:《东京梦华录》、《知宋》、《风雅宋》、《武林旧事》与一干论文文献等。
5.通常隔日更,更新时间不定,有时日更有时爆更(不会长时间断更)。【微博:@大家看这个女人叫further】
--
内容标签: 宫廷侯爵 励志 逆袭 万人迷 群像
搜索关键字:主角:穆宜华 ┃ 配角:赵阔;左衷忻;乔擢英 ┃ 其它:
一句话简介:万人迷她只想搞事业
立意: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
第1章
further/著
“湖石镇纸,一百二十七两;珊瑚串珠,五百四十二两;珊瑚雀鸟摆件,珊瑚雀鸟摆件……”穆宜华抬眼望了一下放在桌上的东西。
没有珊瑚雀鸟摆件。
穆宜华冷冷一笑,没什么动作,继续往下看账册。
“紫竹纹花狼毫笔,龙泉印泥……”她又望了一眼桌上。
还是没有。
二月的汴京,屋檐上还积着新岁留下的白雪,穆宜华围着兔绒,将账本重重地拍在桌案上:“这群手脚不干净的东西,我们不过离开汴京在明州待了四年,他们竟想掏空库房。”
春儿递上一盏茶:“是少了很多东西吗?”
“大件儿的不敢搬,丢的全部都是小而贵重的,这挑东西的眼光倒还真是毒辣。”
“前些日子大姑娘去庄子,那些管事们也不尽心尽力,郊外多好的田,收成竟差成那样。宅子里的婆子丫鬟们也不省心,生生把大姑娘都熬得眼下乌青。”
穆宜华按着太阳穴,呷了口茶:“主家因言获罪贬谪离京,归期未定,又在南方鞭长莫及,也难怪他们会偷奸耍滑,毫不尽心。可如今我们既然回来了,这府内府外,倒真是要好好整肃一番了。”
穆宜华揉了揉因天冷而有些酸疼的膝盖,缓缓道:“今日我随宋嬷嬷去瞧库房,瞧见一处角落没有落灰,那地方本是我囤笔的,今早还瞥见了。从前我不在,他们偷了也就偷了,如今我回来了还敢在我眼皮子底下干那些腌臜事儿。
“那东西怕是还没出府。你一会儿让小厮们加紧看守府邸的各大小门还有库房的门,就说我丢了一支琉璃簪,需要找找,进出府门库门都必须搜身。到第五日,你挑几个人在府上后院搜一搜,找不到东西不重要,但是一定要弄得声势浩大才好。”
春儿有些不明白:“东西找不到也不打紧吗?”
“若只是为了找那几支笔如此大费周章才是不值得,我要的是,人赃并获。”
下人们接到命令,窃窃私语一番,春儿看底下交头接耳,心中不悦:“这是大姑娘的意思。从前大姑娘随着老爷迁往南边,无人管教你们,但如今大姑娘回来了,这宅子后院就是大姑娘说了算。我们穆家刚刚返京,最重要的便是安内,你们若是还想待在穆府,便照着大姑娘的意思去做,若是不想的,便趁早说出来,同我拿了身契便走。”
要说是四年前,春儿说出这话,定是有许多人要追在她屁股后头讨要身契的。可如今穆家回京,穆家主君穆同知也已经摘去了党争谪官的帽子,重披紫袍官居副宰,是朝堂上响当当的人物,若这个时候再离开,那才是傻子。
下人们听春儿说完,无不称是。
春儿点了八个人搜园,早卯晚申,一间屋子一间屋子搜查,搞得阖府上下人心惶惶,众人如履薄冰。
到了第三天,有一个丫鬟泪眼涟涟地跑到穆宜华面前,说家父病重务必要出去一趟才行。
穆宜华瞧了她一眼,示意春儿搜身。春儿将人领到里间,不一会儿便出来了,对着穆宜华摇了摇头。
“你去吧,快去快回。”穆宜华吩咐道。
待到小丫鬟走远,她抚着暖炉,轻声说道:“派人跟着她。”
春儿领会,遣了人去看着。不多时便回来复命,说这小丫鬟真是去探望父亲的,父亲就在城东的济世医堂,问了掌柜的,人已经躺了好几日了。
穆宜华没说话,只是摆手让人下去。
几日事情毫无进展,春儿有些着急:“姑娘,我们就一直这么干等着吗?笔这东西好藏极了,一直这么搜下去,怕是无果。”
“还有两日,离五日还有两日。我倒要看看这个人,五日后沉不沉得住气。”
相府失窃,宅内连日紧绷,看守的小厮们累得有些倦怠。尤其是东偏门的小厮,离花园最近,离住所最远,鲜少有人来往。
待到第五日的深夜,更是值守不住。
“你说这大姑娘也真是,不就一支琉璃簪吗?满大街都是,我攒个三个月的月钱,都能给我老娘买一支顶好看的了。这相府缺什么?缺一支琉璃簪吗?至于这样吗?搞得人心惶惶,晚上睡觉都不安稳。”
“这老爷和大姑娘刚刚回京,府里就出了这样的事。四年了,你我是不敢做什么出格的事情,毕竟这是天子脚下,我们老爷还是探花郎,说不准什么时候官家开恩就从南边回来了。你看,如今不就回来了吗。可保不齐就是有人爱干这偷鸡摸狗的事情。现在这是什么地方啊?参知政事的府宅啊,那可是副宰啊!副宰府邸失窃,丢了小东西还好,往后若是丢了重要的东西呢?大姑娘这般小心也是没错的。”
“你有理你有理,我看你就是跟你们家婆娘待在一起久了,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
“得了得了,别挤兑我了。你猜我给你带什么好东西了?”
“什么?我去……酒!”
“你小点儿声!夜深了,没人会来,我们就喝一点点,不被人发现,耽误不了事的。”
“你从哪儿弄来的?”语气很是震惊。
“灶房啊!今儿个大姑娘要吃酒糟鸡,厨房就给做了。可谁承想大姑娘说不好吃,许是酒的问题,李师傅就给放那儿了,还剩大半坛呢,被我拿来了。”
“可以啊兄弟,来来来,他们不喝我们喝。贵人都是金舌玉口,他们不愿意喝的东西在我们嘴里倒是香甜的。”
另一人从怀里掏出小酒盏,搓了搓冰凉的手:“虽说都过了年,但这天儿夜里还是冷啊。”
“给,喝点酒暖暖身子。”
米酒这东西入口是甜的,一杯下肚是暖的,可缓过劲儿来却是极其醉人的。不过半坛,二人就已经扶着门槛睡下,嘴里念念叨叨,不知所云。
一个纤瘦的黑影从花丛中显现,她四下张望一番,小碎步撵着走过小厮身边。脚边的小厮突然大喊一声:“再喝!”
那身影吓得一激灵,半晌不敢喘气。良久,她确认小厮再无动静,悄悄地打开一条门缝,从其中挤了出去。
-
穆宜华还拥着毯子就着灯光看账册,春儿匆匆赶来在她耳边说了几句。
穆宜华神色如常,只问道:“曹嬷嬷抓到人了?”
本书简介: 战火滔天,宰相嫡女穆宜华从京城逃出生天,厌倦了宫廷斗争的她决心在民间干出一番赚钱大事业,与曾经的自己一刀两断挥手作别。
可她错了,痛苦的记忆能被时间抹平,但曾经的男人们根本不想把她忘记。
青梅竹马的皇子不顾一切要将她金屋藏之,一举夺魁的状元郎步步为营只求她看一眼,张扬恣意的纨绔弟弟含泪拉着她的手只求她不要丢下自己。
而此时的穆宜华——勿cue,忙着赚钱。
十里八乡的街坊邻居们只知道穆娘子是个漂亮又会赚钱的小寡妇,直到某一日平平无奇的清晨,一队恢弘无比的仪仗从都城杭州而来,在穆宅门口停下说要将她接回宫。
他们这才知晓,这穆小寡妇竟有如此曲折离奇的身世。
可是他们又奇怪了,颠颠地跑去问她:“穆娘子,前几日您不是和杭州来的左官人定亲了吗?”
穆宜华:“是啊。”
“听说乔家的二郎也向您提亲了?”
“嗯。”
“那这宫里来的仪仗也是来接您的?”
“没错……”
众人一片哗然,又问:“那您最近几日愁眉不展,为的就是这事吧?”
穆宜华皱眉摇头:“不是。我是在想,前几日说要砸了我家酒楼不让我赚钱的那个小兔崽子丫的到底是谁!”
街坊们:“……”
——
北为姝华,南作蒹葭,一朝离散,流落天涯。
他人有颜,他人有权,终不敌我,独爱钱。
啊呀,大人,说甚么如花美眷。
我只要金玉宝券。
-
ps:1.两个地图,上半本汴京,写贵族小姐生活(写完了);下半本明州,写民间生产经营(快写完了)。
2.女主成长线为主,甜虐交织,女性群像,女主玛丽苏、万人迷、修罗场,1v1。
3.架空宋朝,人物不对应历史。
4.文中有详细宋朝风物描写,主要是想展现一下宋朝人的生活。参考书籍:《东京梦华录》、《知宋》、《风雅宋》、《武林旧事》与一干论文文献等。
5.通常隔日更,更新时间不定,有时日更有时爆更(不会长时间断更)。【微博:@大家看这个女人叫further】
--
内容标签: 宫廷侯爵 励志 逆袭 万人迷 群像
搜索关键字:主角:穆宜华 ┃ 配角:赵阔;左衷忻;乔擢英 ┃ 其它:
一句话简介:万人迷她只想搞事业
立意: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
第1章
further/著
“湖石镇纸,一百二十七两;珊瑚串珠,五百四十二两;珊瑚雀鸟摆件,珊瑚雀鸟摆件……”穆宜华抬眼望了一下放在桌上的东西。
没有珊瑚雀鸟摆件。
穆宜华冷冷一笑,没什么动作,继续往下看账册。
“紫竹纹花狼毫笔,龙泉印泥……”她又望了一眼桌上。
还是没有。
二月的汴京,屋檐上还积着新岁留下的白雪,穆宜华围着兔绒,将账本重重地拍在桌案上:“这群手脚不干净的东西,我们不过离开汴京在明州待了四年,他们竟想掏空库房。”
春儿递上一盏茶:“是少了很多东西吗?”
“大件儿的不敢搬,丢的全部都是小而贵重的,这挑东西的眼光倒还真是毒辣。”
“前些日子大姑娘去庄子,那些管事们也不尽心尽力,郊外多好的田,收成竟差成那样。宅子里的婆子丫鬟们也不省心,生生把大姑娘都熬得眼下乌青。”
穆宜华按着太阳穴,呷了口茶:“主家因言获罪贬谪离京,归期未定,又在南方鞭长莫及,也难怪他们会偷奸耍滑,毫不尽心。可如今我们既然回来了,这府内府外,倒真是要好好整肃一番了。”
穆宜华揉了揉因天冷而有些酸疼的膝盖,缓缓道:“今日我随宋嬷嬷去瞧库房,瞧见一处角落没有落灰,那地方本是我囤笔的,今早还瞥见了。从前我不在,他们偷了也就偷了,如今我回来了还敢在我眼皮子底下干那些腌臜事儿。
“那东西怕是还没出府。你一会儿让小厮们加紧看守府邸的各大小门还有库房的门,就说我丢了一支琉璃簪,需要找找,进出府门库门都必须搜身。到第五日,你挑几个人在府上后院搜一搜,找不到东西不重要,但是一定要弄得声势浩大才好。”
春儿有些不明白:“东西找不到也不打紧吗?”
“若只是为了找那几支笔如此大费周章才是不值得,我要的是,人赃并获。”
下人们接到命令,窃窃私语一番,春儿看底下交头接耳,心中不悦:“这是大姑娘的意思。从前大姑娘随着老爷迁往南边,无人管教你们,但如今大姑娘回来了,这宅子后院就是大姑娘说了算。我们穆家刚刚返京,最重要的便是安内,你们若是还想待在穆府,便照着大姑娘的意思去做,若是不想的,便趁早说出来,同我拿了身契便走。”
要说是四年前,春儿说出这话,定是有许多人要追在她屁股后头讨要身契的。可如今穆家回京,穆家主君穆同知也已经摘去了党争谪官的帽子,重披紫袍官居副宰,是朝堂上响当当的人物,若这个时候再离开,那才是傻子。
下人们听春儿说完,无不称是。
春儿点了八个人搜园,早卯晚申,一间屋子一间屋子搜查,搞得阖府上下人心惶惶,众人如履薄冰。
到了第三天,有一个丫鬟泪眼涟涟地跑到穆宜华面前,说家父病重务必要出去一趟才行。
穆宜华瞧了她一眼,示意春儿搜身。春儿将人领到里间,不一会儿便出来了,对着穆宜华摇了摇头。
“你去吧,快去快回。”穆宜华吩咐道。
待到小丫鬟走远,她抚着暖炉,轻声说道:“派人跟着她。”
春儿领会,遣了人去看着。不多时便回来复命,说这小丫鬟真是去探望父亲的,父亲就在城东的济世医堂,问了掌柜的,人已经躺了好几日了。
穆宜华没说话,只是摆手让人下去。
几日事情毫无进展,春儿有些着急:“姑娘,我们就一直这么干等着吗?笔这东西好藏极了,一直这么搜下去,怕是无果。”
“还有两日,离五日还有两日。我倒要看看这个人,五日后沉不沉得住气。”
相府失窃,宅内连日紧绷,看守的小厮们累得有些倦怠。尤其是东偏门的小厮,离花园最近,离住所最远,鲜少有人来往。
待到第五日的深夜,更是值守不住。
“你说这大姑娘也真是,不就一支琉璃簪吗?满大街都是,我攒个三个月的月钱,都能给我老娘买一支顶好看的了。这相府缺什么?缺一支琉璃簪吗?至于这样吗?搞得人心惶惶,晚上睡觉都不安稳。”
“这老爷和大姑娘刚刚回京,府里就出了这样的事。四年了,你我是不敢做什么出格的事情,毕竟这是天子脚下,我们老爷还是探花郎,说不准什么时候官家开恩就从南边回来了。你看,如今不就回来了吗。可保不齐就是有人爱干这偷鸡摸狗的事情。现在这是什么地方啊?参知政事的府宅啊,那可是副宰啊!副宰府邸失窃,丢了小东西还好,往后若是丢了重要的东西呢?大姑娘这般小心也是没错的。”
“你有理你有理,我看你就是跟你们家婆娘待在一起久了,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
“得了得了,别挤兑我了。你猜我给你带什么好东西了?”
“什么?我去……酒!”
“你小点儿声!夜深了,没人会来,我们就喝一点点,不被人发现,耽误不了事的。”
“你从哪儿弄来的?”语气很是震惊。
“灶房啊!今儿个大姑娘要吃酒糟鸡,厨房就给做了。可谁承想大姑娘说不好吃,许是酒的问题,李师傅就给放那儿了,还剩大半坛呢,被我拿来了。”
“可以啊兄弟,来来来,他们不喝我们喝。贵人都是金舌玉口,他们不愿意喝的东西在我们嘴里倒是香甜的。”
另一人从怀里掏出小酒盏,搓了搓冰凉的手:“虽说都过了年,但这天儿夜里还是冷啊。”
“给,喝点酒暖暖身子。”
米酒这东西入口是甜的,一杯下肚是暖的,可缓过劲儿来却是极其醉人的。不过半坛,二人就已经扶着门槛睡下,嘴里念念叨叨,不知所云。
一个纤瘦的黑影从花丛中显现,她四下张望一番,小碎步撵着走过小厮身边。脚边的小厮突然大喊一声:“再喝!”
那身影吓得一激灵,半晌不敢喘气。良久,她确认小厮再无动静,悄悄地打开一条门缝,从其中挤了出去。
-
穆宜华还拥着毯子就着灯光看账册,春儿匆匆赶来在她耳边说了几句。
穆宜华神色如常,只问道:“曹嬷嬷抓到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