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少年的心忽然猛烈地跳动了一下,迅速地整理自己的衣冠,脑海里突然蹦出一句话:汴京可真是不一般啊。
  “左郎君!”穆长青长臂挥舞。
  左衷忻上前几步到他们面前行了礼。
  穆长青率先开口:“左郎君在贡院待得可好?我们看见了,你是第一名!嘿嘿,其实不瞒你说,我们前几日便知道了。恭喜左郎君了!”
  “穆郎君谬赞了。”左衷忻说道。
  “你知道我姓穆?”
  “那日马车上悬挂的灯笼。”左衷忻示意,“二位又说早知这名次,想来是穆相公的亲眷吧。”
  “正是正是,还有一桩事要告诉左郎君,您的文章我们……啊!姐姐疼啊。”穆长青捂住自己的胳膊抱怨。
  穆宜华讪笑:“左郎君别见怪,这孩子野惯了,口无遮拦的。”
  左衷忻淡淡一笑:“不碍事。”
  他将目光移向穆宜华,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又犹豫了一瞬才说出来:“贡院寒冷,那日多谢穆娘子了。”
  穆宜华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他说的是暖炉之事,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小事而已不足挂齿,难为左状元记着。”
  “怎么了怎么了?”身边的少年询问。
  “春闱那日,穆娘子送了我一只手炉。”
  少年笑道:“那左郎君可是要谢谢这位娘子了,若非娘子想得周到,你怕是要考不上这状元了。”
  “这位郎君言重了,左状元是真有才学之人,可不是因为我。”穆宜华哭笑不得。
  可惜这般聪慧又有毅力之人竟不能在父亲手底下干事,真是一大遗憾。
  “你是谁?”穆长青对着少年抬了抬下巴。
  “乔擢英。”少年抱拳,笑起来露出一颗尖尖的虎牙,煞是明朗可爱,“左状元的同乡,我们一同进京的。左状元在我们那儿名气可大了,如今得中状元,连我们都跟着沾光。”
  穆宜华打量他一下,只见他约莫不过十三四岁的模样,虽个子高但仍旧生得稚气,一双大眼睛分外干净明亮,唇红齿白,宽衣博带,一看便是个锦衣玉食的富家公子。
  第19章
  放榜得喜之人享无穷之欢。
  六月二十五,琼林佳宴。王公士子,贵妇美眷,歌舞窈窕,琴瑟绕梁,荷花未谢,夏阳骄烈。
  琼林苑座落在汴京城郊西侧,与金明池相望南北,大门外石砖铺就双道,两侧古松怪柏林立,又伴有石榴、樱桃两园。苑东侧建有一处华觜冈,高几十丈,冈上并排建了两座望月楼,以虹桥相连,可目及远方,手摘星辰。冈下池塘画舫、花园飞禽美不胜收,素馨、茉莉、山丹、瑞香、含笑、射香皆有两浙两广进贡,一年四季备有专职侍花婢女,池塘上玲珑精巧水榭难数,锦鲤鸳鸯难名。
  今年的琼林宴也是与往日不同,不仅有老臣新贵,汴京城中尚有些排面的臣子家眷们也受邀在席。穆宜华听父亲说这场琼林宴极尽奢华,官家特命人从地窖背上来数千块冰,将男女分席团团围住,并命宫人摇扇不休,以供清凉。席间的酒水果品也都是放了冰块,用冰水浸润过的,六月日头毒辣,宾客坐于期间却如同三九一般还要裹上外氅才能坐住。
  男女席分别置在两个院子里,其间亭台楼阁,廊腰缦回,叶茂花香,众人分坐其间,赏美景品美食,两厢便宜互不耽搁。
  这琼林宴本就是为了新旧相识,一开始诸位倒还是按照品阶次序端坐着,酒过三巡,各自走动,便无人在乎这位置的前后了。
  穆宜华与宁之南、虞倩倩聚在一起打马博.彩,几轮下来,穆宜华赢了个盆满钵满,看得虞倩倩是一愣一愣的。
  宁之南咬牙:“倩倩你可别被她乖巧温顺的外表给骗了,阿兆精得很!这打马我从小就没赢过她!”
  虞倩倩笑:“我本以为宜华饱读诗书,定是个知书达理的好闺秀,不承想赌局上那么威风,像个提枪上马大杀四方的将军。”
  宁之南凑过去,大声密谋:“到时候我们俩围堵她,不管谁赢了,我们把银钱对半儿分!”
  穆宜华挑了挑眉,出声警告:“我可听见呢。”
  “我管你听见不听见呢。”宁之南噘嘴不看她。
  穆宜华拧了拧宁之南的脸:“好啦,别恼了,等宴席结束了,我拿这钱请你们去樊楼好好吃一顿。”
  说道这个宁之南便兴奋:“我听闻樊楼最近酿造了新的羊羔酒,我要去尝尝!”
  穆宜华皆应好。
  女席热闹,男席似乎也已经热络开了,笑声欢呼声越过墙头传入家眷们的耳朵里。
  她们三人也正玩着,一女子突然朝她们走来。
  她轻轻拍了拍虞倩倩的肩膀,略带歉意地说道:“大姑娘,妾身实在不该劳烦您,但妾身找不到大娘子,又怕两个孩子在前头吃酒吃多了会昏了头。妾身人微言轻,也不曾来此等宴会见过世面,但是大姑娘您不同,您是来过上巳宴的,不知可否帮妾身找个宫女去问一问,或者将这解酒药带给两个孩子?”
  穆宜华听这话哪儿哪儿都不对劲,她上下打量了那女子一番,一身秋香色的常服中规中矩,发髻也干净齐整,粗看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但她腰间的玉坠,腕上的金镯以及鬓间的八宝攒珠簪都在时时刻刻彰显着她的不同。
  穆宜华瞧了一眼虞倩倩。
  虞倩倩抿了抿双唇,有些为难的开口:“姨娘,两位弟弟……我母亲是放在心上的,何况这前院父亲也在……”
  女子面上带着歉意的笑,对她微微颔首:“妾身知道大姑娘为难,但妾身就是有些担心,那两个孩子没见过这么大的场面,妾身怕他们……”她缓缓递上一个小药瓶,“大姑娘就可怜我这个做母亲的心,帮帮妾身吧。”
  这一来二去,穆宜华算是明白了。此次琼林宴并无多大限制,只是想让朝臣们都能欢聚一堂以庆大宋获良臣,因此大臣家中,只要主君允许不分嫡庶皆可赴宴。这其中自然不免将宠妾带在身边的大臣,一如这虞家的主君。
  虞倩倩实在不会拒绝,她有些犹豫地伸出手,却被穆宜华出声打断:“劳烦姨娘挂心了,恰好我也要给舍弟送东西,就让我的侍女一并送过去吧。两位郎君的情况我也会让我的侍女告知虞夫人,就不劳姨娘费心了。”
  那女人面色一滞,略带试探地询问:“穆……娘子?”
  穆宜华未起身,点头示意。
  那女人神色有些难堪,福了福身:“那就……多谢穆娘子了。”
  女人离去,宁之南拉住虞倩倩问道:“这女人谁呀?讲话怎么奇奇怪怪的。”
  虞倩倩脸色疲惫,长叹一声:“我……父亲的妾室也是……他的表妹。我的两个弟弟皆是由她所出,开蒙后便养在了我母亲的房里。”
  穆宜华轻声询问:“开蒙后是一直由虞夫人抚养吗?”
  虞倩倩摇摇头:“我的二弟在七岁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大夫说是劳累所致,一连发了好几日的烧。我父亲责骂我母亲对待孩子太过严苛,不懂严慈相济,不像是个做母亲的模样。我姨娘也因为跪祠堂为我弟弟祈福而晕了过去,我父亲心疼,便将我二弟送回到姨娘房中,没过几天,我二弟的病就好了。父亲更加责怪我母亲,说不把我二弟当做亲生孩儿一般对待,便将我两个弟弟又送回我姨娘房中养了好几年。”
  穆同知对亡妻思念甚笃,宁肃与妻子感情和睦,是以穆家与宁家皆没有妾室庶子,虞倩倩此烦此难,二人一时之间竟难以共鸣,只替她觉得心酸苦楚。
  穆宜华拉住她的手:“别想了,如今两个弟弟都在你娘亲房中,你也那么大了,虞夫人的福气在后头呢。”
  -
  穆宜华借着给穆长青送扇子的名义,让春儿去前头将解酒药给了虞家两位公子。回来时,面上羞红,低头抿唇,就立在穆宜华身边不说话。
  穆宜华见她不对劲,拉过她的手问道:“怎么了?”
  春儿悄悄地看了眼虞倩倩,还是不言。
  穆宜华回过身,对着二人笑道:“这孩子在跟随我在闺中时间待长了,是我的错,不该叫她去前院的,应该叫个小厮去。行了,我们继续玩儿吧。”
  三人正玩儿着,只听见宫中女官喊道前头置了屏风,开始击鼓传花赛诗,官家邀请有兴致的闺眷们可往前院旁听。皇后娘娘也不拘着众人,安柔与清河帝姬相携前往,穆宜华素来爱诗词,也实在按捺不住,宁之南大度放了她一马。
  穆宜华走到前院,娘子们见是她便稍稍让开一点位置,让她挤到前头去。
  屏风前是枝繁叶茂,雅致景象,沉稳自持的臣子们与意气风发的学子们列坐其间,或举杯高吟,或低头沉思,一人坐于中央,拿着小鼓小锤蒙眼敲击,一柄包裹着绢布的扇子在众人手中传递。
  穆宜华瞥了眼穆长青,只见他两手空空,曲着单腿,手臂随意地搭在膝盖上,只听着别人作诗笑嘻嘻,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