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这俗话将穆宜华逗笑,她摩挲着杯沿:“你们这事儿除了贺郎君这头,还有一处难呢,就是你叔婶。虽说贺家与他们并不当真,别说是亲家了,就连朋友都悬。可他们本是看中了这个贺辰光的,若是你们俩成了,你这叔婶好歹要闹上一通。宁伯伯如今无父无母,只有你叔叔一门亲戚,即使你叔婶再怎么荒唐,你父亲想来也是不想闹得太僵的。”
“我知道,所以我们家中谁都不知,就让你给撞见了。可如今撞见不撞见都无用了。我合该高兴,就这样折在了半路,倒是没有后顾之忧了。”宁之南自嘲。
穆宜华与宁之南相识十数载,见惯了她无忧无虑的模样,这般闺怨倒是让她新奇又心疼。
她忽然想到了一个人:“或许有一人能够帮忙,只是不知那人会不会应了。”
-
左衷忻正在前厅与穆同知品茶议事,穆宜华在后院坐立难安,叫春儿去前头看了好几次,只问左郎君聊得怎么样了?是不是快走了?
春儿第五趟跑回来,气喘吁吁:“大姑娘,聊完了,奴婢把左郎君叫到芳园的邀山亭等着了。”
“爹爹问了什么没有?”
春儿摇头:“奴婢只说大姑娘找左郎君看小公子的文章,提点提点他。老爷什么也没说,就回书房了,说他不过来,让大姑娘你们自在些。”
穆宜华点点头,喊上穆长青就往蕊珠园奔去。秋季的芳园换了各色菊花、秋桂、月季、海棠,即使秋风颇有萧瑟之意,但仍旧难掩花园繁华容色。
左衷忻端坐在亭中饮茶,如今的他确是与曾经不大一样了,之间今日穿了一袭海浪团云暗纹的墨灰绢袍,腰坠着灰蓝色宫绦,头戴绢帽,帽翅向后压着,身量颀长,背影挺拔,恰如雪中翠柏,月下清竹。
穆宜华携穆长青上前,盈盈福身:“左郎君。”
左衷忻起身回礼,三人分坐三处,穆宜华叫穆长青拿出自己的文章交于左衷忻,自己则是遣退侍从,开始点茶。
“这茶是去乔家买香时乔二郎给的,是武夷山的石乳。拿来后还没拆呢。”
穆宜华点茶手法娴熟,不一会儿便打出细腻的泡沫,又三次入水,做了三盏石乳茶。
左衷忻望着穆宜华,时而看看她转动地手腕,时而瞧瞧她低垂的眼眸,秋风拂面,牵起她的发丝。
“先喝茶吧。”穆宜华将茶盏推到左衷忻面前,“今日实在叨扰,左郎君下朝就来与父亲商讨政务,我们还麻烦你替长青指点,不若今日留下吃午饭吧?反正厨房已经在备了,我让他们多准备几个菜,也就多双筷子的事。”说罢,穆宜华起身就要去叫侍从。
左衷忻想出言喊住她,被穆长青拉住:“左郎君就别推辞了。我们家厨娘做饭可好吃了,不吃你会后悔的。”
左衷忻闻言失笑,从善如流:“那便多谢了。”他拿起穆宜华放在他面前的点茶,轻啜一口,唇齿留香。
“左郎君觉得如何?”穆宜华回来问道。
左衷忻家境困苦,求学之路艰难,他并未尝过太多文雅之物,也只是在往日主人家中得赏喝过几盏,他尝不出其中好坏。
可耐不住他嘴巴甜,会夸:“穆娘子手艺娴熟,茶末细碎,入水适宜,茶汤碧绿,煞是清甜。”
穆宜华听了也笑:“我也觉得这石乳口感不同,果真是好东西,日后可要好好谢谢乔家。”
“穆娘子不知道乔家要走了吗?”左衷忻问。
穆宜华一愣:“何时?”
“在汴京过完中秋就走,他们上京是为了贩卖香料与丝绸,生意做好了,便就回去了。”
“左郎君与乔家很是相熟吗?”
“他们家是明州十分有名望的富商,乔老爷与乔夫人都是大善人,我以前……受过他们恩惠。此次进京赶考,也是顺路搭了他们的车一同进京的。”
穆宜华恍然大悟:“难怪擢英这孩子看见你考中状元如此兴奋。”
“二郎要走了吗?”穆长青失落地问道。
穆宜华摸了摸他的头:“姐姐知道你舍不得,然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挑个日子去好好道别吧。”
穆长青瘪嘴,将自己的文章递于左衷忻。
“劳烦左郎君了。”
左衷忻没说什么,接过穆长青的文章细细阅读。过不了多时,他便找出几处欠缺,一一详细阐述,释意、用典、解政,娓娓道来,听得穆长青豁然开朗。
“穆小郎君便按照这个样子再写一篇吧。”
穆长青兴致冲冲,研磨扑纸就开始写。
穆宜华还从未见过穆长青这般积极的模样,不禁笑了出来。
“左郎君,”她起身,“借一步说话。”
穆宜华与左衷忻虽说相识,但要说交情……也不算很深。穆宜华实在不知此番找他是否失礼,若他是个礼数极重的人,怕不是还要批评她一顿。
可她与宁之南多年挚友,实在不忍看她为情所忧,辗转反侧。
她决定试一试。
“左郎君与贺辰光贺郎君可交好?家宴那日见你们同来同去的。”
左衷忻听这话先是一愣,他瞧了一眼穆宜华,点头道:“嗯,考场相识,颇为投缘。”
“那……贺郎君可有同你提起过近日的烦忧之事?”穆宜华试探。
左衷忻一听这话便猜了大半,他淡淡失笑:“穆娘子今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这中午不会是什么鸿门宴吧?”
此言一出,穆宜华一听便知晓他也是宁贺之事的其中人,一拍手:“左郎君也知道吧!”
左衷忻望着满园秋色,点了点头。
穆宜华扭头看着左衷忻,目光中颇为期盼:“那贺郎君……可有同你说过什么?”
左衷忻的眼睛转向穆宜华:“或许与穆娘子所知一样。”
穆宜华将自己的猜测一一说与左衷忻听。
左衷忻目不转睛地看着她,笑着点了点头。
穆宜华拊掌大叫:“我就知道!死鸭子嘴硬!”
左衷忻看着她生气又灵动的神色,嘴角不禁微勾,颔首轻笑。
“你笑什么?”穆宜华蹙眉嗔问。
“只是感慨穆娘子与宁娘子当真是情同姐妹。在下外男,穆娘子与宁娘子又皆是在室女,还都是饱受诗书礼节教诲的人。让你对着我问出这些话,很难开口吧?”
既然已被他全部看穿,穆宜华也不遮掩。她失笑点头:“不愧是状元郎啊,书读得好,人心也看得明白。实不相瞒,确实很难,我都想好了如果左郎君你呵斥我,我该怎么给自己打圆场了。好在……”
“好在我不是个酸腐的儒生?”
穆宜华上下打量他,笑道:“我瞧着也不像。”
“那穆娘子连圆场话都想好了?”
穆宜华眼睛滴溜溜一转,努努嘴:“万一呢……”
二人负手立在廊下,看着庭前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左衷忻忽然开口:“除却穆娘子你与宁娘子的挚友之情,你真觉得他们这般是对的吗?”
穆宜华垂眸细细咀嚼着这话,复而笑道:“左郎君口中的对或错,是与世道相较,可这世道未必就是对的。譬如这世俗总要儿女姻缘随父母,可左郎君这一路行来,就当真没见过因父母之命而结成的怨侣吗,可见此言并不能奉为圭臬。
天下凡人食五谷杂粮,哪会没有七情六欲?他们一没偷、二没抢的,也没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发乎情,止乎礼,又有何不可?这世间,如意之事少,无奈之事多,人若能从心之所愿,那该是件多么美好且奢侈的事情?”
穆宜华转头认真地看着左衷忻,满目真诚:“左郎君觉得呢?”
左衷忻望着她晶亮的眼眸,倏地别开目光,含糊地“嗯”了一声。
“那宜华有一事相求,不知左郎君……可愿意帮忙?”
“要我做你们的说客吗?”
穆宜华笑:“明人不说暗话,正是!左郎君也不愿意看他们就此分道扬镳吧?”
左衷忻抚了抚长袖,双手合拢,叹道:“难为穆娘子以酒菜相邀,那在下……便去试一试吧。”
第31章
蕊珠宫香气萦绕, 宫女内侍们团团围在穆宜华的身侧,张望着她配香的顺序。
“最后再取一些茉莉花,将其碾碎过水, 上笼蒸。茉莉香水与这些香粉揉在一起, 团成小球放在香笼上熏, 便是暑梅香了。”穆宜华耐心讲解完, 众人纷纷赞叹。
“学会了学会了!那日穆府家宴,奴婢随吴尚宫去了穆娘子家中,就觉得席间香气扑鼻,经久不散,还不熏人, 回来后却怎么调都调不出来。今日穆娘子慷慨,将这方子都告诉我们了, 可真是太好了。”
“我知道,所以我们家中谁都不知,就让你给撞见了。可如今撞见不撞见都无用了。我合该高兴,就这样折在了半路,倒是没有后顾之忧了。”宁之南自嘲。
穆宜华与宁之南相识十数载,见惯了她无忧无虑的模样,这般闺怨倒是让她新奇又心疼。
她忽然想到了一个人:“或许有一人能够帮忙,只是不知那人会不会应了。”
-
左衷忻正在前厅与穆同知品茶议事,穆宜华在后院坐立难安,叫春儿去前头看了好几次,只问左郎君聊得怎么样了?是不是快走了?
春儿第五趟跑回来,气喘吁吁:“大姑娘,聊完了,奴婢把左郎君叫到芳园的邀山亭等着了。”
“爹爹问了什么没有?”
春儿摇头:“奴婢只说大姑娘找左郎君看小公子的文章,提点提点他。老爷什么也没说,就回书房了,说他不过来,让大姑娘你们自在些。”
穆宜华点点头,喊上穆长青就往蕊珠园奔去。秋季的芳园换了各色菊花、秋桂、月季、海棠,即使秋风颇有萧瑟之意,但仍旧难掩花园繁华容色。
左衷忻端坐在亭中饮茶,如今的他确是与曾经不大一样了,之间今日穿了一袭海浪团云暗纹的墨灰绢袍,腰坠着灰蓝色宫绦,头戴绢帽,帽翅向后压着,身量颀长,背影挺拔,恰如雪中翠柏,月下清竹。
穆宜华携穆长青上前,盈盈福身:“左郎君。”
左衷忻起身回礼,三人分坐三处,穆宜华叫穆长青拿出自己的文章交于左衷忻,自己则是遣退侍从,开始点茶。
“这茶是去乔家买香时乔二郎给的,是武夷山的石乳。拿来后还没拆呢。”
穆宜华点茶手法娴熟,不一会儿便打出细腻的泡沫,又三次入水,做了三盏石乳茶。
左衷忻望着穆宜华,时而看看她转动地手腕,时而瞧瞧她低垂的眼眸,秋风拂面,牵起她的发丝。
“先喝茶吧。”穆宜华将茶盏推到左衷忻面前,“今日实在叨扰,左郎君下朝就来与父亲商讨政务,我们还麻烦你替长青指点,不若今日留下吃午饭吧?反正厨房已经在备了,我让他们多准备几个菜,也就多双筷子的事。”说罢,穆宜华起身就要去叫侍从。
左衷忻想出言喊住她,被穆长青拉住:“左郎君就别推辞了。我们家厨娘做饭可好吃了,不吃你会后悔的。”
左衷忻闻言失笑,从善如流:“那便多谢了。”他拿起穆宜华放在他面前的点茶,轻啜一口,唇齿留香。
“左郎君觉得如何?”穆宜华回来问道。
左衷忻家境困苦,求学之路艰难,他并未尝过太多文雅之物,也只是在往日主人家中得赏喝过几盏,他尝不出其中好坏。
可耐不住他嘴巴甜,会夸:“穆娘子手艺娴熟,茶末细碎,入水适宜,茶汤碧绿,煞是清甜。”
穆宜华听了也笑:“我也觉得这石乳口感不同,果真是好东西,日后可要好好谢谢乔家。”
“穆娘子不知道乔家要走了吗?”左衷忻问。
穆宜华一愣:“何时?”
“在汴京过完中秋就走,他们上京是为了贩卖香料与丝绸,生意做好了,便就回去了。”
“左郎君与乔家很是相熟吗?”
“他们家是明州十分有名望的富商,乔老爷与乔夫人都是大善人,我以前……受过他们恩惠。此次进京赶考,也是顺路搭了他们的车一同进京的。”
穆宜华恍然大悟:“难怪擢英这孩子看见你考中状元如此兴奋。”
“二郎要走了吗?”穆长青失落地问道。
穆宜华摸了摸他的头:“姐姐知道你舍不得,然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挑个日子去好好道别吧。”
穆长青瘪嘴,将自己的文章递于左衷忻。
“劳烦左郎君了。”
左衷忻没说什么,接过穆长青的文章细细阅读。过不了多时,他便找出几处欠缺,一一详细阐述,释意、用典、解政,娓娓道来,听得穆长青豁然开朗。
“穆小郎君便按照这个样子再写一篇吧。”
穆长青兴致冲冲,研磨扑纸就开始写。
穆宜华还从未见过穆长青这般积极的模样,不禁笑了出来。
“左郎君,”她起身,“借一步说话。”
穆宜华与左衷忻虽说相识,但要说交情……也不算很深。穆宜华实在不知此番找他是否失礼,若他是个礼数极重的人,怕不是还要批评她一顿。
可她与宁之南多年挚友,实在不忍看她为情所忧,辗转反侧。
她决定试一试。
“左郎君与贺辰光贺郎君可交好?家宴那日见你们同来同去的。”
左衷忻听这话先是一愣,他瞧了一眼穆宜华,点头道:“嗯,考场相识,颇为投缘。”
“那……贺郎君可有同你提起过近日的烦忧之事?”穆宜华试探。
左衷忻一听这话便猜了大半,他淡淡失笑:“穆娘子今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这中午不会是什么鸿门宴吧?”
此言一出,穆宜华一听便知晓他也是宁贺之事的其中人,一拍手:“左郎君也知道吧!”
左衷忻望着满园秋色,点了点头。
穆宜华扭头看着左衷忻,目光中颇为期盼:“那贺郎君……可有同你说过什么?”
左衷忻的眼睛转向穆宜华:“或许与穆娘子所知一样。”
穆宜华将自己的猜测一一说与左衷忻听。
左衷忻目不转睛地看着她,笑着点了点头。
穆宜华拊掌大叫:“我就知道!死鸭子嘴硬!”
左衷忻看着她生气又灵动的神色,嘴角不禁微勾,颔首轻笑。
“你笑什么?”穆宜华蹙眉嗔问。
“只是感慨穆娘子与宁娘子当真是情同姐妹。在下外男,穆娘子与宁娘子又皆是在室女,还都是饱受诗书礼节教诲的人。让你对着我问出这些话,很难开口吧?”
既然已被他全部看穿,穆宜华也不遮掩。她失笑点头:“不愧是状元郎啊,书读得好,人心也看得明白。实不相瞒,确实很难,我都想好了如果左郎君你呵斥我,我该怎么给自己打圆场了。好在……”
“好在我不是个酸腐的儒生?”
穆宜华上下打量他,笑道:“我瞧着也不像。”
“那穆娘子连圆场话都想好了?”
穆宜华眼睛滴溜溜一转,努努嘴:“万一呢……”
二人负手立在廊下,看着庭前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左衷忻忽然开口:“除却穆娘子你与宁娘子的挚友之情,你真觉得他们这般是对的吗?”
穆宜华垂眸细细咀嚼着这话,复而笑道:“左郎君口中的对或错,是与世道相较,可这世道未必就是对的。譬如这世俗总要儿女姻缘随父母,可左郎君这一路行来,就当真没见过因父母之命而结成的怨侣吗,可见此言并不能奉为圭臬。
天下凡人食五谷杂粮,哪会没有七情六欲?他们一没偷、二没抢的,也没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发乎情,止乎礼,又有何不可?这世间,如意之事少,无奈之事多,人若能从心之所愿,那该是件多么美好且奢侈的事情?”
穆宜华转头认真地看着左衷忻,满目真诚:“左郎君觉得呢?”
左衷忻望着她晶亮的眼眸,倏地别开目光,含糊地“嗯”了一声。
“那宜华有一事相求,不知左郎君……可愿意帮忙?”
“要我做你们的说客吗?”
穆宜华笑:“明人不说暗话,正是!左郎君也不愿意看他们就此分道扬镳吧?”
左衷忻抚了抚长袖,双手合拢,叹道:“难为穆娘子以酒菜相邀,那在下……便去试一试吧。”
第31章
蕊珠宫香气萦绕, 宫女内侍们团团围在穆宜华的身侧,张望着她配香的顺序。
“最后再取一些茉莉花,将其碾碎过水, 上笼蒸。茉莉香水与这些香粉揉在一起, 团成小球放在香笼上熏, 便是暑梅香了。”穆宜华耐心讲解完, 众人纷纷赞叹。
“学会了学会了!那日穆府家宴,奴婢随吴尚宫去了穆娘子家中,就觉得席间香气扑鼻,经久不散,还不熏人, 回来后却怎么调都调不出来。今日穆娘子慷慨,将这方子都告诉我们了, 可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