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第115章
  穆宜华辞别左丈人, 与穆长青走着回家。秋夜的风静谧,二人百无聊赖地走在路上,穆长青长长地叹了口气:“想不到啊……左郎君可真是深藏不漏。认识我们三年了, 一点风声都没有透露……”
  穆宜华没有接话。
  没有透露吗?如今反观, 穆宜华倒是能从曾经的相处中找寻一点蛛丝马迹, 比如他同自己说话时的语气, 看向自己时的眼神,他对父亲的热忱,对自己的关心,他甚至还在自己出狱之时送了《报任安书》,可自己就是不记得!
  “我竟然……一点儿都不记得他……”穆宜华喃喃, “原来我真的,真的见过他。”
  没有人会相信, 那个可怜瘦削又无助的小厮,那个只敢站在廊下听讲甚至连笔墨都没有的人,竟然变成了襄王身边的状元郎。
  穆宜华的心口有点难受,不知是因为自己辜负了他的一片赤诚之心, 还是对他前半生风雨蹉跎的心疼。
  街上夜市热闹,偶有几声犬吠传来,路人纷纷围观, 拎着幼犬左瞧右看, 询问价钱。
  穆宜华忽想起左丈人说,左衷忻小时候有一只很喜欢的狗, 从小陪他长大, 父母去世后什么都没有给他留下, 只留下这只狗。但是有些人就是坏心,有一年过年他们给院子里的狗下了药直接偷走了。左衷忻从外回来时看见满地的血便知不对, 大喊狗的名字却无回应,便知必定是被偷狗贼偷去卖了。
  那天晚上他坐在冰凉的院子里,怎么喊都喊不回屋。左丈人没办法只好去拉他,只见从来没有流过眼泪的左衷忻,面颊上的泪水已经结成冰了。
  穆宜华看着面前可爱的幼犬,鬼使神差地上前询问:“这只小黄狗多少钱?”
  “嘿,你眼光真好,这可是正宗的黄狗白脸,有道是黄狗白脸金不换,这只可是顶好的种。”
  生意人惯用的话术,穆宜华也不上当,直问:“都是生意人,不必拐弯抹角的,给个痛快价。”
  那小贩看穆宜华也不好糊弄,大手一挥:“一百二十文,不能再少了。”
  “你看这只狗眼睛旁边有泪痕,哪值那么多钱?八十文,我直接带走,都大晚上了,就做我这笔生意呗。”
  “不行啊,你要真喜欢就一百文。八十文绝对不卖,我今天收摊了,明天也能继续卖,只要东西好,不差这点时候。”
  “那……九十文?”
  “一百文,一分都不能少。”
  穆宜华装得有些为难地把狗放下,小狗却一个劲儿地往穆宜华脚边钻,不停地发出“嘤嘤嘤”的撒娇声。
  小贩看小狗也喜欢穆宜华,索性说道:“九十五文,这回是真的不能再少了啊!”
  “成交!”穆宜华扔了一吊钱给他,托起小狗就回了家。
  她将穆长青的旧衣服团在箱子里把小狗放进去,狗狗闻了闻味道立马跳了出来拱到穆宜华怀里。穆宜华无法,只好拿了自己的衣服铺上去,它这才满意。
  “真是难弄。”穆宜华点了点狗鼻子,“我给你去找些吃的。”
  厨房里还有剩下的稀粥,但是火已经灭了。秋夜里穆宜华不想让小狗吃冷食,便喊来穆长青生火又做了点宵夜,两个人陪着狗又吃了一顿。
  “给你起个什么名儿呢……”穆宜华蹲在地上看它进食,“小左?”
  说出口时她自己都笑了一下:“算了吧,先叫阿黄,等左郎君来了,让他起名吧。状元郎给你起名,你是多大的荣光啊,以后已经要做狗中翘楚哦。”
  穆宜华对这个孩子寄予了颇大的希望。
  说来也奇怪,左衷忻与赵阔一同奔波四海御敌,可她就是觉得他还会回来,许是因为这里本是他的故乡,还有他牵挂的亲人,又或许……还有一些别的什么原因。
  穆宜华不敢细想,也没有时间细想,因为因明州之战而搁置的《儿女英雄传》终于刊印于世了。
  陆阳书局的名头果然名不虚传,一经问世,这话本子便畅销无阻,首轮刊印五百本,发售前五天被一抢而空,而后又找来工人紧赶慢赶,又印刷出六百本,一月内抢购而空。
  这书一本三两,一千一百本就是三千三百两,五五分成,穆氏姐弟净赚一千六百五十两。
  等陆阳书局送钱的人走后,她一把将桌上的钱财拢进自己怀里,脸上的笑容根本抑制不住。
  穆宜华笑着抚摸着光滑的、熠熠生辉的银子,感叹:“有钱就是好啊。以前钱财易得,才会不知节制地挥霍,办个穆府家宴光菜肴就花去几千两,还不算烛火香薰帐舍歌舞……真是太奢靡了。”
  穆长青看见这钱也高兴,凑到姐姐身边问道:“姐姐,这里也有我的一份功劳嘿,可不可以……”
  穆宜华慢慢直起身子,用微妙的眼神看着他:“你想要多少啊?”
  穆长青连忙摆手:“不不不,不用很多,我就是想……涨点儿零花钱,嘿嘿嘿……”
  穆宜华高兴,大手一挥,将一小堆银子推到他面前:“行了,写故事不容易,这是你的奖赏,自己分配去。但是你要记着,如今只是个开头,日后也要好好努力,细心观察身边的人事物,才能写出更好的作品,赚更多的钱,明白了吗?”
  “明白!悉听尊便!”穆长青将银子装进荷包后,不管姐姐说什么话都听。
  “穆娘子,穆娘子。”外头忽然有人叫,还是方才陆阳书局来的人,“穆娘子,有几封书信方才忘记带来给你们了,是读者们的书信呢。不知你们住处,便直接送到我们陆阳书局来了,还有其他的作者和书局来找我们问您的名姓与府邸,说是要上门拜访求您的画,您看若是合适,我们便告诉他们?”
  穆宜华笑着手下书信,也答应了请求,这种赚钱的事不干就不是她穆宜华了。
  她将手中的书信挑挑拣拣,五封给万古生,三封给逢春客,穆宜华拆开自己的看,多数是要买画的,随便翻几下便看完了,可穆长青却还认认真真地看了一张又一张纸。
  “这么认真?”
  穆长青摇头感叹:“是这位娘子认真。她说她将《儿女英雄传》卷一反复看了三遍,特别喜欢女主角如茵,觉得大家生逢乱世,不管是男是女,都应该为保家卫国尽一份力。如茵虽为女子,但又木兰胸襟,实乃她学习榜样。她还说她最不喜欢《莺莺传》,说那是男人们意淫出来的任他们摆弄的女人,还把女人写得如此蠢笨不堪,好似男人一句花言巧语就能骗去似的。还说……”他翻了一页,“姐姐,你笔下的如茵不愧为女子所创之角色,有血有肉,真是极好!”
  穆长青念完,哭笑不得:“她将我当成姐姐了。”
  穆宜华也笑:“人家是在夸你呢。不过这姑娘说得确实好,古往今来多少诗书歌赋都把女子描绘成卑屈软弱,离开男人就活不得的怨妇模样,看多了也实在令人作呕。我们这书能够畅销,不过就是得了两处便利,一是抗金,此前明州之战大胜,百姓心中仍有热血,更爱看这样的故事;第二便是如茵,如茵勇敢坚强、足智多谋,胜于男儿,与此前诸多作品大为不同,也让百姓们觉得新颖好看。”
  穆宜华了悟:“日后我们就按照这个路子走,不怕走不通。这娘子也是个心思玲珑的妙人啊,她可有在心中言明自己叫什么,通信地址有写吗?”
  穆长青又往后翻了几页,看见落款上书——柳如眉。他搜寻着记忆,有些不确定地问道:“姐姐……舅啊不是,那个……柳靖远他是不是有一双儿女?”
  “是啊,是一对兄妹,哥哥今年应该十七叫柳昌邑,妹妹可能十四或者十五?记不太清了。”
  “那那个妹妹……叫什么名字?”
  穆宜华闻言微微一愣,拿过信纸一瞧,有些惊讶地微张着嘴巴:“柳……柳如眉?”
  第116章
  柳如眉一直不停地来信, 但穆长青从未回复。渐渐地,这柳家表妹的响动也没了。穆长青舒了一口气,继续钻研小说的第二卷。
  秋收过后, 明知学堂开学, 穆长青在学堂里竟然遇见了熟人乔擢英, 也是甲班。二人一见如故, 勾肩搭背地聚在一起吃饭聊天,寒暄完曾经的坎坷又感慨如今相遇的缘分,道一句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
  穆长青聊到兴上,问道:“真是奇了怪了,先前怎么没见你来读书?”
  乔擢英边吃边笑:“嗐, 像我们这样家中有家业的,送来读书不是为了功名, 就是为了识字学算术,以后还打理家中生意。所以只要家里生意忙,我都直接请假去帮忙的,你开春才入学, 看不到我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