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想到这里又叮嘱说:“家里两个水塔,全靠小毛日日带水上去。小毛可辛苦了。所以母亲说我们要节约用水。你们也要节约用水啊。”
常顺还真没有留意到。只听得塔字,便可知这水塔定然不低。常顺见用水时如此之方便,自然也能想象得到每日里挑水上高塔的辛苦,附和道:“那是,这日日把水送到高处,那实是辛苦。回头我也给小毛赏钱。”
祈彦皱眉道:“小毛不要赏钱。小毛是我家里养的驴子,它最喜欢吃豆饼。每次它拉完水,我和石婶都要喂它吃豆饼。”
常顺:……
便是祈瑱这么个不苟言笑的人,这时候也忍不住翘了嘴角。
此前祈瑱着急如厕,两个进了祈彦的卧房便直奔净房而去。现在出来了,才有心思仔细打量祈彦的房间。
房间陈设很是俭朴,布局依旧如程嘉束的内室一样。不过是一张大炕,围着浅蓝色的棉布幔帐。炕头朝南,炕尾是立着的黑漆衣柜。唯一不同之处,便是程嘉束的屋子窗户下面是一张软榻,并一张梳妆台;而彦哥这里,则放了一张小四方桌,且上头的摆设颇为惹眼。
这四方桌子比寻常的桌子要矮小许多,一头靠墙,其余三面放了三把椅子。这椅子也是比寻常椅子较小许多,一看便是请人特意给祈彦定制的,只能容他这般大小的孩童坐。
但三把椅子,只有一把是空着的,其余两把却各坐着一只怪模怪样的熊。熊身极大,一眼看去,几乎跟祈彦的身量是一般大小,都是毛皮缝制,一只是黑色,一只是灰色的。
这倒还罢了,最怪异的是,两只熊身上竟都还穿着衣服。
那只黑熊身上穿着夏天平民百姓家、男孩子常穿的蓝色粗布小褂短打,颇有童趣。而另一只灰色皮子的熊,上身穿着粉色绸子小袄,下身则裹着黑色裙子。
这身衣裳,恰恰好与今天程嘉束的打扮一模一样。
只不过程嘉束穿那粉袄身姿窈窕,这只熊塞在衣裙里的胖身子鼓鼓囊囊,憨态可掬。更别提穿粉袄的熊头上还缝了发髻,发髻上还缀了朵大红的布花!
两个人看着这对指向极其明显的母子熊,都忍不住嘴角抽抽。
两只熊端坐椅子上,面前桌子上还各自摆着小小一副泥土烧制的红陶杯盏。那茶壶只有拳头般大,杯子便更小了,只有指头大小。而且茶壶的形状颇有些歪歪扭扭,瞧着竟像是自家做的一样。
常顺颇觉好玩,心道这夫人看着不显,倒还怪有意趣的。
祈瑱看到眼前场景,也是觉得心中好笑。只是眼角余光扫向一边的大炕,目光便顿住了。
炕上铺着的被褥不甚整齐,露出了一个角角,却把褥子下铺的稻草垫子显了出来。祈瑱看着这稻草垫子,只觉得十分扎眼。
祈瑱将视线转向走在前面的彦哥,这才留意到彦哥穿着深
蓝色棉布袄子,腿上是绑腿的黑色棉裤,脚上踩着高帮的棉布靴。
他身上衣料都是是寻常百姓常穿的棉布。这样的面料,不要说是侯府少爷,便是府里体面些的小厮,都不会穿用。但祈彦这一身穿着打扮,却显得干净利落,不显一点窘态。
祈瑱忽然意识到,其实彦哥儿是个长相很出众的孩子。他初见彦哥,便见他精气十足,眉目舒展。虽是个孩子,言语行事也十分幼稚童气,但同时也有股子从容稳重的仪度,让人只觉得这孩子聪明伶俐,俊秀可爱,下意识便忽视了他的衣着。是以父子相处了一日,祈瑱还是头一回留意到他的衣饰。
祈瑱心中滋味难辨。扭头示意常顺扶自己回去。
到了门口,常顺见程嘉束一身粉袄在门口等着,想到那灰熊的衣着打扮,又是忍不住想乐。
他嘴刚咧开,便看到祈瑱冷冷的视线扫过来,赶紧肃容低头不语。
程嘉束接过祈瑱,搀着他慢慢躺到炕上。一躺下,祈瑱便默默伸手去摸身下的褥子。果然,薄薄的褥子下面亦是一层厚厚的稻草垫。
祈瑱闭上眼睛。
他虽然对程嘉束母子没有什么情意,但也只是不让他们在自己眼前出现,碍自己的眼而已。他并无意苛待他们,也实在没有想到她们母子在这别院里生活寒素至此。
只是想到那设施奇异便利的净房,对于他们的生活是否真的贫苦,祈瑱又犹豫起来。
祈瑱一时间心思翻转,察觉到程嘉束还立在一旁,没有出去。
祈瑱睁眼,正撞上程嘉束的视线。
程嘉束面带迟疑,说道:“侯爷,我力气小,实在服侍不了你起居洗漱。不如你搬到彦哥屋里住,让彦哥跟我住,这样常顺照顾你就方便多了。侯爷觉得如何?”
当初程嘉束整修别院的时候,因资金有限,便只修了灶院,她住的院子以及石叔石婶住的门房,其他院落一概没管。以致于如今祈瑱来了,竟连个旁的能住人的地方没有,只能叫他挪到彦哥儿那屋去。
本来是个两厢便宜的主意,祈瑱理智上觉得这样处理最好,然而鬼使神差地他却说了一句:“不必。”随即又解释道:“彦哥大了,跟你一起住不合宜,先这样吧。”
程嘉束无奈,也只有由他。
却说常顺心里却记挂着事,把祈瑱交给程嘉束后便赶紧去了外院。
果然大老远便听到石婶在那里嚷嚷:“哎哟天老爷啊,跟你们说的清清楚楚,上完茅房要拉绳子冲一冲,净是没有一个人听的。瞧瞧这都腌臜成什么样子了!”
原来,程嘉束给灶房装了锅炉之后,为了用热水方便,便把挨着灶房,原来堆放柴火的小院子改成了卫生间和淋浴房,且中间砌了墙,分了男女。分别从灶房子院子的两头出入。如此,虽然是一个院子,共用灶房的大锅炉,但中间砌墙隔开,各自有门进出,两不相干。
石婶杏姑是只用女厕,石叔平时也是从不往女厕的门口方向靠近一步。
这些亲卫们过来,石栓自然只领他们去男用净房,且再三交待不可往另一头去。石婶忙的脚不沾地,也不去男厕那头,自然不知道这些大头兵们把净房糟蹋成什么样子。听到石栓抱怨,她趁没人的时候过去看了一眼,简直气得火冒三丈!
人过惯了洁净日子,是再不能忍受一点腌臜邋遢的。
见常顺过来,也不管他在侯爷身边有多体面,张口就是告状。
石婶想得透彻:我如今是夫人的人,你常顺在侯爷跟前再得脸,跟我有什么相干?
既然不靠着府里吃饭,她见到常顺这个侯爷跟前一等一的红人也不怵,当即就抱怨:“常管事,你可得跟你带来的兄弟们好好说道说道。咱们夫人是个好干净的,你们住进来,就得守咱们的规矩。夫人花了大价钱造的茅房,平日里都是干干净净的,你们才来一日,就糟蹋得不成样子。可不兴这样的!”
毕竟是人家的地盘,又是他们理亏。常顺只有摸着鼻子道:“夫人这茅厕以前没有见过,弟兄们不知道怎么用,倒不是故意的。回头我说他们去。”
石婶也不是那得势不饶人的人。见常顺态度好,也就消了火,不再揪住不放。再者她厨房里还有一堆事要忙,也没时间跟常顺掰扯。
便边转身走边絮叨:“我以前见夫人才装上,也是新奇不懂,不也是一点点学着用的。况且我们做下人的,哪里配用得上这么好的东西。都是夫人心善,自己有的,便也必得给咱们一份。要我说,哪里敢这么泼费的?府里又不给咱们花销,这么些个人,这几年全靠夫人卖嫁妆养活着,夫人嫁妆能撑几天?夫人偏就不听。唉,我就说,好人没好命……”
说是自言自语,那声音大得隔壁院子怕是都听得一清二楚。
常顺听得皱眉,追上几步,低声问她:“怎么,府里头没有给夫人花用?侯爷临走前可是都安排妥了的。”
石婶瞥他一眼:“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常顺无奈:“石婶子,我骗你作甚?”
石婶撇嘴道:“自咱们搬过来时侯爷来过后,这几年府里就再没有人来过。以前我当家的还去府里请过安,连主子的面都没有见过,更别提给钱了。一文都没见过。”
第49章 愉快坦诚地交流
常顺听了石婶一肚子抱怨,心里也是摇头。得亏夫人有自己的嫁妆,不然这几个人可怎么过日子?老夫人这事儿做的,未免也太,咳咳咳。
正想着如何委婉地将此事告知侯爷,又被人叫住。原来是亲卫队副统领李延。
常顺名义上是亲卫队统领,实则他主要职责就是跟着祈瑱,除了贴身护卫外,还负责处理些杂事,对亲卫队的事情并没有多少时间管,主要还都是李延负责。
李延也是好容易处理完一堆杂事,过来找常顺汇报:“侯爷这次带回来五十人,折了两个兄弟,还有十一个伤势严重,经不起长途奔波的,其余人等再休整两天,后日一大早便回青州。”
常顺想了想,道:“王大有几个,不在军籍上,便是被人看到也不妨事,便留在这里吧。那几个兄弟受伤太重,万一出个什么事情,也不顶用。多留几个人保险。只要侯爷不叫人知道,等后面回了青州,就不妨事了。
常顺还真没有留意到。只听得塔字,便可知这水塔定然不低。常顺见用水时如此之方便,自然也能想象得到每日里挑水上高塔的辛苦,附和道:“那是,这日日把水送到高处,那实是辛苦。回头我也给小毛赏钱。”
祈彦皱眉道:“小毛不要赏钱。小毛是我家里养的驴子,它最喜欢吃豆饼。每次它拉完水,我和石婶都要喂它吃豆饼。”
常顺:……
便是祈瑱这么个不苟言笑的人,这时候也忍不住翘了嘴角。
此前祈瑱着急如厕,两个进了祈彦的卧房便直奔净房而去。现在出来了,才有心思仔细打量祈彦的房间。
房间陈设很是俭朴,布局依旧如程嘉束的内室一样。不过是一张大炕,围着浅蓝色的棉布幔帐。炕头朝南,炕尾是立着的黑漆衣柜。唯一不同之处,便是程嘉束的屋子窗户下面是一张软榻,并一张梳妆台;而彦哥这里,则放了一张小四方桌,且上头的摆设颇为惹眼。
这四方桌子比寻常的桌子要矮小许多,一头靠墙,其余三面放了三把椅子。这椅子也是比寻常椅子较小许多,一看便是请人特意给祈彦定制的,只能容他这般大小的孩童坐。
但三把椅子,只有一把是空着的,其余两把却各坐着一只怪模怪样的熊。熊身极大,一眼看去,几乎跟祈彦的身量是一般大小,都是毛皮缝制,一只是黑色,一只是灰色的。
这倒还罢了,最怪异的是,两只熊身上竟都还穿着衣服。
那只黑熊身上穿着夏天平民百姓家、男孩子常穿的蓝色粗布小褂短打,颇有童趣。而另一只灰色皮子的熊,上身穿着粉色绸子小袄,下身则裹着黑色裙子。
这身衣裳,恰恰好与今天程嘉束的打扮一模一样。
只不过程嘉束穿那粉袄身姿窈窕,这只熊塞在衣裙里的胖身子鼓鼓囊囊,憨态可掬。更别提穿粉袄的熊头上还缝了发髻,发髻上还缀了朵大红的布花!
两个人看着这对指向极其明显的母子熊,都忍不住嘴角抽抽。
两只熊端坐椅子上,面前桌子上还各自摆着小小一副泥土烧制的红陶杯盏。那茶壶只有拳头般大,杯子便更小了,只有指头大小。而且茶壶的形状颇有些歪歪扭扭,瞧着竟像是自家做的一样。
常顺颇觉好玩,心道这夫人看着不显,倒还怪有意趣的。
祈瑱看到眼前场景,也是觉得心中好笑。只是眼角余光扫向一边的大炕,目光便顿住了。
炕上铺着的被褥不甚整齐,露出了一个角角,却把褥子下铺的稻草垫子显了出来。祈瑱看着这稻草垫子,只觉得十分扎眼。
祈瑱将视线转向走在前面的彦哥,这才留意到彦哥穿着深
蓝色棉布袄子,腿上是绑腿的黑色棉裤,脚上踩着高帮的棉布靴。
他身上衣料都是是寻常百姓常穿的棉布。这样的面料,不要说是侯府少爷,便是府里体面些的小厮,都不会穿用。但祈彦这一身穿着打扮,却显得干净利落,不显一点窘态。
祈瑱忽然意识到,其实彦哥儿是个长相很出众的孩子。他初见彦哥,便见他精气十足,眉目舒展。虽是个孩子,言语行事也十分幼稚童气,但同时也有股子从容稳重的仪度,让人只觉得这孩子聪明伶俐,俊秀可爱,下意识便忽视了他的衣着。是以父子相处了一日,祈瑱还是头一回留意到他的衣饰。
祈瑱心中滋味难辨。扭头示意常顺扶自己回去。
到了门口,常顺见程嘉束一身粉袄在门口等着,想到那灰熊的衣着打扮,又是忍不住想乐。
他嘴刚咧开,便看到祈瑱冷冷的视线扫过来,赶紧肃容低头不语。
程嘉束接过祈瑱,搀着他慢慢躺到炕上。一躺下,祈瑱便默默伸手去摸身下的褥子。果然,薄薄的褥子下面亦是一层厚厚的稻草垫。
祈瑱闭上眼睛。
他虽然对程嘉束母子没有什么情意,但也只是不让他们在自己眼前出现,碍自己的眼而已。他并无意苛待他们,也实在没有想到她们母子在这别院里生活寒素至此。
只是想到那设施奇异便利的净房,对于他们的生活是否真的贫苦,祈瑱又犹豫起来。
祈瑱一时间心思翻转,察觉到程嘉束还立在一旁,没有出去。
祈瑱睁眼,正撞上程嘉束的视线。
程嘉束面带迟疑,说道:“侯爷,我力气小,实在服侍不了你起居洗漱。不如你搬到彦哥屋里住,让彦哥跟我住,这样常顺照顾你就方便多了。侯爷觉得如何?”
当初程嘉束整修别院的时候,因资金有限,便只修了灶院,她住的院子以及石叔石婶住的门房,其他院落一概没管。以致于如今祈瑱来了,竟连个旁的能住人的地方没有,只能叫他挪到彦哥儿那屋去。
本来是个两厢便宜的主意,祈瑱理智上觉得这样处理最好,然而鬼使神差地他却说了一句:“不必。”随即又解释道:“彦哥大了,跟你一起住不合宜,先这样吧。”
程嘉束无奈,也只有由他。
却说常顺心里却记挂着事,把祈瑱交给程嘉束后便赶紧去了外院。
果然大老远便听到石婶在那里嚷嚷:“哎哟天老爷啊,跟你们说的清清楚楚,上完茅房要拉绳子冲一冲,净是没有一个人听的。瞧瞧这都腌臜成什么样子了!”
原来,程嘉束给灶房装了锅炉之后,为了用热水方便,便把挨着灶房,原来堆放柴火的小院子改成了卫生间和淋浴房,且中间砌了墙,分了男女。分别从灶房子院子的两头出入。如此,虽然是一个院子,共用灶房的大锅炉,但中间砌墙隔开,各自有门进出,两不相干。
石婶杏姑是只用女厕,石叔平时也是从不往女厕的门口方向靠近一步。
这些亲卫们过来,石栓自然只领他们去男用净房,且再三交待不可往另一头去。石婶忙的脚不沾地,也不去男厕那头,自然不知道这些大头兵们把净房糟蹋成什么样子。听到石栓抱怨,她趁没人的时候过去看了一眼,简直气得火冒三丈!
人过惯了洁净日子,是再不能忍受一点腌臜邋遢的。
见常顺过来,也不管他在侯爷身边有多体面,张口就是告状。
石婶想得透彻:我如今是夫人的人,你常顺在侯爷跟前再得脸,跟我有什么相干?
既然不靠着府里吃饭,她见到常顺这个侯爷跟前一等一的红人也不怵,当即就抱怨:“常管事,你可得跟你带来的兄弟们好好说道说道。咱们夫人是个好干净的,你们住进来,就得守咱们的规矩。夫人花了大价钱造的茅房,平日里都是干干净净的,你们才来一日,就糟蹋得不成样子。可不兴这样的!”
毕竟是人家的地盘,又是他们理亏。常顺只有摸着鼻子道:“夫人这茅厕以前没有见过,弟兄们不知道怎么用,倒不是故意的。回头我说他们去。”
石婶也不是那得势不饶人的人。见常顺态度好,也就消了火,不再揪住不放。再者她厨房里还有一堆事要忙,也没时间跟常顺掰扯。
便边转身走边絮叨:“我以前见夫人才装上,也是新奇不懂,不也是一点点学着用的。况且我们做下人的,哪里配用得上这么好的东西。都是夫人心善,自己有的,便也必得给咱们一份。要我说,哪里敢这么泼费的?府里又不给咱们花销,这么些个人,这几年全靠夫人卖嫁妆养活着,夫人嫁妆能撑几天?夫人偏就不听。唉,我就说,好人没好命……”
说是自言自语,那声音大得隔壁院子怕是都听得一清二楚。
常顺听得皱眉,追上几步,低声问她:“怎么,府里头没有给夫人花用?侯爷临走前可是都安排妥了的。”
石婶瞥他一眼:“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常顺无奈:“石婶子,我骗你作甚?”
石婶撇嘴道:“自咱们搬过来时侯爷来过后,这几年府里就再没有人来过。以前我当家的还去府里请过安,连主子的面都没有见过,更别提给钱了。一文都没见过。”
第49章 愉快坦诚地交流
常顺听了石婶一肚子抱怨,心里也是摇头。得亏夫人有自己的嫁妆,不然这几个人可怎么过日子?老夫人这事儿做的,未免也太,咳咳咳。
正想着如何委婉地将此事告知侯爷,又被人叫住。原来是亲卫队副统领李延。
常顺名义上是亲卫队统领,实则他主要职责就是跟着祈瑱,除了贴身护卫外,还负责处理些杂事,对亲卫队的事情并没有多少时间管,主要还都是李延负责。
李延也是好容易处理完一堆杂事,过来找常顺汇报:“侯爷这次带回来五十人,折了两个兄弟,还有十一个伤势严重,经不起长途奔波的,其余人等再休整两天,后日一大早便回青州。”
常顺想了想,道:“王大有几个,不在军籍上,便是被人看到也不妨事,便留在这里吧。那几个兄弟受伤太重,万一出个什么事情,也不顶用。多留几个人保险。只要侯爷不叫人知道,等后面回了青州,就不妨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