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年侧福晋这才缓和了些。
桃夭见自家主子这般难受,一时心疼,便张嘴嘟囔起来,“福晋早就醒了,却不叫咱们进去,侧福晋身子本就不好,哪里禁得起在大太阳下面晒着。”
年侧福晋呼吸顺畅了些,便将帕子拿开了,看向身边的桃夭,训斥道:“不得无礼,怎能妄议福晋。”
而一旁的李侧福晋,在年侧福晋咳嗽时,注意力就放在了年侧福晋身上,竖起了耳朵,是以刚才主仆二人的对话,李侧福晋听得清清楚楚。
李侧福晋眼珠子转了转,嘴角一勾,便扭过头去,摆出一脸关切的模样,看着年侧福晋说道:“年妹妹,你身子不好,何必亲自过来,差个丫鬟来道喜也是一样的,福晋一向大度,自然不会与你计较,你若是在太阳底下晒出病了,岂非是福晋的罪过了。”
李侧福晋说完,眼珠子毫不遮掩的将年侧福晋,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
年氏虽然年轻貌美,但如今有病在身,一张巴掌大小的脸,虽然妆化的精致,但难掩憔悴之色,脸色红润,也是胭脂的功劳,整个人薄薄的一片,好似一阵风就能吹走似的。
这样的年氏,这样孱弱的身子骨,怕是再难诞下子嗣了。
纵使家世比她出众,又能有几天受宠的日子呢。
年侧福晋闻言,嘴角一勾。
李侧福晋的话,表面上听着是为了她好,实际上却是故意挑拨她与福晋的关系。
自她入雍亲王府以来,便知福晋乌拉那拉氏端庄贤惠,福晋又念她年纪小,对她多有照拂。
如今,福晋平安诞下小阿哥,是整个雍亲王府的喜事,她若不来,只推个丫鬟出来,落在别人眼里,便是恃宠生娇,不尊福晋,传扬出去,更是会连累胤禛的名声。
可是,她现在来了,李侧福晋才说这些关心的话,假仁假义的,目的便是让她对福晋生出恨意。
身子病弱是她自己的事,给福晋道喜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大家伙都能在太阳底下站着,她也能坚持。
况且,这也没等多久。
年侧福晋敛下心中所想,看向李侧福晋,嘴角扬起一抹微笑:“李姐姐,你既然知晓我身子不好,便少与我说话,你说了,我不应你,显得我目中无人,我应了你,费精神费口舌,又吸了凉气进嗓子里,若是病情加重,那是谁的责任呢?”
年侧福晋一口气说了太长的话,正如她自己所说,嘴巴一张一合间,凉气吸进了嗓子里,又开始咳嗽起来。
李侧福晋被年侧福晋说的哑口无言,又见年侧福晋咳嗽的厉害,知晓胤禛的心里,如今还怜惜着年侧福晋,生怕自己被牵扯进去,连忙扭了过去,不再与年侧福晋说话。
后面站着的格格们,目睹了两位侧福晋的你来我往的“斗法”,谁也没有吭声,生怕引火烧身。
就在此时,门“嘎吱”一声响,银烛端着漆木托盘走了出来,那漆木托盘里放了一摞红封,银烛先是转述了乌拉那拉氏的话,随后依次将红封发了下去。
有银子拿,院子里的人个个脸上都带着喜色,说了几句恭维话之后,便都各自回去了。
离开正院,还不等回到碧波苑,李侧福晋见四下无人,就迫不及待拆了红封,里面是一张面额二十两的银票。
李侧福晋将银票揣在怀里,嘴角一扬,说出来的话却满是讥讽:“福晋真是大手笔,这般年纪还能生子,真真是好福气。”
而年侧福晋回了潇湘阁坐下,丫鬟梨云端来一碗有助于缓解咳嗽的红枣银耳汤。
这汤放了一盏茶的时间,如今侧福晋喝着,应当正好。
一碗银耳红枣汤下肚,年侧福晋觉得嗓子和脾胃都好多了,拿着帕子擦了唇,方才抬眼问桃夭:“你可知在正院,李侧福晋为何突然与我说话?”
梨云没有跟着年侧福晋出门,所以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不过,看年侧福晋的样子,应该是桃夭说错或者做错了什么。
桃夭认错道:“回侧福晋的话,奴婢不该多嘴,说了些不该说的话。”
年侧福晋闻言,语重心长的嘱咐道:“知道便好,有道是:说者无心,听着有意。日后只要是出了潇湘阁,说话便要注意分寸。”
桃夭与梨云连连应声。
她们从小便被年老爷夫妇安排伺候小姐,小姐嫁了人,她们两个便跟着陪嫁过来,是年侧福晋的心腹丫鬟。
是以,一言一行,落在别人眼里,便代表着主子的意思。
——
正院内。
府医柳从南拎着药箱进了正院,乌拉那拉氏便开门见山说了原委,随后,柳从南便开始给襁褓里的小婴儿检查身体。
柳从南原来是一个云游四方的江湖郎中,见多识广,医术高明,因为向往自由,所以才不愿当一名坐堂郎中。
有一次,康熙派胤禛到江浙一带办差,偶遇了柳从南。
那时的柳从南,因为揭穿了一个当地显赫的药商以次充好,将假药混入真药中来蒙骗百姓的真相,而惹来杀身之祸,是胤禛出手相救,并且将那坑蒙拐骗的药商,绳之以法。
胤禛对柳从南有救命之恩,二人细聊之后,脾性相投,柳从南便决定追随胤禛。
自此,柳从南便成了府上的府医。
乌拉那拉氏见柳从南给孩子检查完了身体,便急切问道:“柳大夫,这孩子昏睡不醒是为何?”
第4章 梅开二度
柳从南理解乌拉那拉氏的心情,缓缓道:“禀福晋,小阿哥身体康健,并无不妥之处。”
乌拉那拉氏闻言,看向了襁褓里一动不动的孩子。
既然没有问题,那她的孩子为何从昨晚开始,就一直昏睡着,如今两个大人说话的声音这么大,竟然都吵不醒他。
乌拉那拉氏一时心疼,眼睛蒙上了一层氤氲,喃喃道:“那为何会昏睡不醒?”
柳从南见状,将自己的看法娓娓道来:“福晋,奴才之前云游四方,见过不少疑难杂症,可是像小阿哥这种情况的,还是头一次见,不过,天下之大,本就无奇不有,奴才以为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之处,有的孩子生下来不用掐屁股,落地就会哭,而有的孩子生出来便知饥饿,所以奴才斗胆认为,小阿哥生下来便昏睡,或许是因为他的身体里缺少睡眠,等小阿哥睡够了,养足了精神,应当就会醒了。”
乌拉那拉氏听完,觉得有些道理,眸子里又重新焕发出光彩来,试探问道:“柳大夫,若依你所言,这孩子睡多久才会养足精神?一个时辰?一天?还是一个月?”
问到最后,乌拉那拉氏自己都没了底气,眉宇间又浮现出担忧的神色来。
这孩子生下来没吃没喝,一直昏睡怎么能成?
若是胤禛下了值,定然会过来看孩子。
要是胤禛回来,这孩子还昏睡不醒,胤禛会怎么想?又会怎么看待这个孩子?
乌拉那拉氏是越想越愁,这孩子明明在她肚子里时挺活泼的,动不动就踢她,怎么一生下来却……
乌拉那拉氏还真的将柳从南问住了,毕竟他所说的话,只是他自己的想法和猜测,并没有依据,是以,柳从南迟疑的开口:“这……奴才不敢妄下结论。”
若是他给乌拉那拉氏打了包票,届时小阿哥还是未醒,砸了自己的招牌倒是小事。
重要的是,给了一个母亲希望,又让她失望,那么便会使她陷入绝望之中,到时候,乌拉那拉氏会比现在痛苦一百倍。
那他,更是成了罪人了。
乌拉那拉氏闻此言,亮起来的眸子又蒙上了一片黯淡之色。
片刻后,乌拉那拉氏叹了口气,出声道:“银烛,送柳大夫出去吧。”
她又何必为难旁人呢。
等胤禛回来,与他仔细商议后,再另想法子吧。
这天下奇人怪才不少,说不定就有能医治这孩子的人呢。
银烛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柳从南却站着没动,似是想到了什么,转而拱手道:“福晋拳拳爱子之心,令人动容,奴才亦不忍看着小阿哥这般昏睡下去,如今奴才有一法子,但并没有把握能让小阿哥醒过来,试与不试,还请福晋定夺。”
眼下,乌拉那拉氏并没有更好的法子,而柳从南的为人,她还是信得过的。
不试,那就一点儿成功的机会都没有。
死/马当活马医吧。
乌拉那拉氏看着襁褓里的孩子,出声道:“柳大夫,小阿哥就交给你了。”
柳从南明白,福晋这便是答应一试了。
柳从南再次拱手,扬声道:“福晋,那就先请福晋宽恕奴才胆大妄为之罪。”
乌拉那拉氏不知道柳从南的法子具体是什么,但是她既然答应了柳从南试上一试,便该相信他不会做出伤害小阿哥的事情。
乌拉那拉氏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
柳从南见乌拉那拉氏答应了,心里便没有了负担。
桃夭见自家主子这般难受,一时心疼,便张嘴嘟囔起来,“福晋早就醒了,却不叫咱们进去,侧福晋身子本就不好,哪里禁得起在大太阳下面晒着。”
年侧福晋呼吸顺畅了些,便将帕子拿开了,看向身边的桃夭,训斥道:“不得无礼,怎能妄议福晋。”
而一旁的李侧福晋,在年侧福晋咳嗽时,注意力就放在了年侧福晋身上,竖起了耳朵,是以刚才主仆二人的对话,李侧福晋听得清清楚楚。
李侧福晋眼珠子转了转,嘴角一勾,便扭过头去,摆出一脸关切的模样,看着年侧福晋说道:“年妹妹,你身子不好,何必亲自过来,差个丫鬟来道喜也是一样的,福晋一向大度,自然不会与你计较,你若是在太阳底下晒出病了,岂非是福晋的罪过了。”
李侧福晋说完,眼珠子毫不遮掩的将年侧福晋,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
年氏虽然年轻貌美,但如今有病在身,一张巴掌大小的脸,虽然妆化的精致,但难掩憔悴之色,脸色红润,也是胭脂的功劳,整个人薄薄的一片,好似一阵风就能吹走似的。
这样的年氏,这样孱弱的身子骨,怕是再难诞下子嗣了。
纵使家世比她出众,又能有几天受宠的日子呢。
年侧福晋闻言,嘴角一勾。
李侧福晋的话,表面上听着是为了她好,实际上却是故意挑拨她与福晋的关系。
自她入雍亲王府以来,便知福晋乌拉那拉氏端庄贤惠,福晋又念她年纪小,对她多有照拂。
如今,福晋平安诞下小阿哥,是整个雍亲王府的喜事,她若不来,只推个丫鬟出来,落在别人眼里,便是恃宠生娇,不尊福晋,传扬出去,更是会连累胤禛的名声。
可是,她现在来了,李侧福晋才说这些关心的话,假仁假义的,目的便是让她对福晋生出恨意。
身子病弱是她自己的事,给福晋道喜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大家伙都能在太阳底下站着,她也能坚持。
况且,这也没等多久。
年侧福晋敛下心中所想,看向李侧福晋,嘴角扬起一抹微笑:“李姐姐,你既然知晓我身子不好,便少与我说话,你说了,我不应你,显得我目中无人,我应了你,费精神费口舌,又吸了凉气进嗓子里,若是病情加重,那是谁的责任呢?”
年侧福晋一口气说了太长的话,正如她自己所说,嘴巴一张一合间,凉气吸进了嗓子里,又开始咳嗽起来。
李侧福晋被年侧福晋说的哑口无言,又见年侧福晋咳嗽的厉害,知晓胤禛的心里,如今还怜惜着年侧福晋,生怕自己被牵扯进去,连忙扭了过去,不再与年侧福晋说话。
后面站着的格格们,目睹了两位侧福晋的你来我往的“斗法”,谁也没有吭声,生怕引火烧身。
就在此时,门“嘎吱”一声响,银烛端着漆木托盘走了出来,那漆木托盘里放了一摞红封,银烛先是转述了乌拉那拉氏的话,随后依次将红封发了下去。
有银子拿,院子里的人个个脸上都带着喜色,说了几句恭维话之后,便都各自回去了。
离开正院,还不等回到碧波苑,李侧福晋见四下无人,就迫不及待拆了红封,里面是一张面额二十两的银票。
李侧福晋将银票揣在怀里,嘴角一扬,说出来的话却满是讥讽:“福晋真是大手笔,这般年纪还能生子,真真是好福气。”
而年侧福晋回了潇湘阁坐下,丫鬟梨云端来一碗有助于缓解咳嗽的红枣银耳汤。
这汤放了一盏茶的时间,如今侧福晋喝着,应当正好。
一碗银耳红枣汤下肚,年侧福晋觉得嗓子和脾胃都好多了,拿着帕子擦了唇,方才抬眼问桃夭:“你可知在正院,李侧福晋为何突然与我说话?”
梨云没有跟着年侧福晋出门,所以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不过,看年侧福晋的样子,应该是桃夭说错或者做错了什么。
桃夭认错道:“回侧福晋的话,奴婢不该多嘴,说了些不该说的话。”
年侧福晋闻言,语重心长的嘱咐道:“知道便好,有道是:说者无心,听着有意。日后只要是出了潇湘阁,说话便要注意分寸。”
桃夭与梨云连连应声。
她们从小便被年老爷夫妇安排伺候小姐,小姐嫁了人,她们两个便跟着陪嫁过来,是年侧福晋的心腹丫鬟。
是以,一言一行,落在别人眼里,便代表着主子的意思。
——
正院内。
府医柳从南拎着药箱进了正院,乌拉那拉氏便开门见山说了原委,随后,柳从南便开始给襁褓里的小婴儿检查身体。
柳从南原来是一个云游四方的江湖郎中,见多识广,医术高明,因为向往自由,所以才不愿当一名坐堂郎中。
有一次,康熙派胤禛到江浙一带办差,偶遇了柳从南。
那时的柳从南,因为揭穿了一个当地显赫的药商以次充好,将假药混入真药中来蒙骗百姓的真相,而惹来杀身之祸,是胤禛出手相救,并且将那坑蒙拐骗的药商,绳之以法。
胤禛对柳从南有救命之恩,二人细聊之后,脾性相投,柳从南便决定追随胤禛。
自此,柳从南便成了府上的府医。
乌拉那拉氏见柳从南给孩子检查完了身体,便急切问道:“柳大夫,这孩子昏睡不醒是为何?”
第4章 梅开二度
柳从南理解乌拉那拉氏的心情,缓缓道:“禀福晋,小阿哥身体康健,并无不妥之处。”
乌拉那拉氏闻言,看向了襁褓里一动不动的孩子。
既然没有问题,那她的孩子为何从昨晚开始,就一直昏睡着,如今两个大人说话的声音这么大,竟然都吵不醒他。
乌拉那拉氏一时心疼,眼睛蒙上了一层氤氲,喃喃道:“那为何会昏睡不醒?”
柳从南见状,将自己的看法娓娓道来:“福晋,奴才之前云游四方,见过不少疑难杂症,可是像小阿哥这种情况的,还是头一次见,不过,天下之大,本就无奇不有,奴才以为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之处,有的孩子生下来不用掐屁股,落地就会哭,而有的孩子生出来便知饥饿,所以奴才斗胆认为,小阿哥生下来便昏睡,或许是因为他的身体里缺少睡眠,等小阿哥睡够了,养足了精神,应当就会醒了。”
乌拉那拉氏听完,觉得有些道理,眸子里又重新焕发出光彩来,试探问道:“柳大夫,若依你所言,这孩子睡多久才会养足精神?一个时辰?一天?还是一个月?”
问到最后,乌拉那拉氏自己都没了底气,眉宇间又浮现出担忧的神色来。
这孩子生下来没吃没喝,一直昏睡怎么能成?
若是胤禛下了值,定然会过来看孩子。
要是胤禛回来,这孩子还昏睡不醒,胤禛会怎么想?又会怎么看待这个孩子?
乌拉那拉氏是越想越愁,这孩子明明在她肚子里时挺活泼的,动不动就踢她,怎么一生下来却……
乌拉那拉氏还真的将柳从南问住了,毕竟他所说的话,只是他自己的想法和猜测,并没有依据,是以,柳从南迟疑的开口:“这……奴才不敢妄下结论。”
若是他给乌拉那拉氏打了包票,届时小阿哥还是未醒,砸了自己的招牌倒是小事。
重要的是,给了一个母亲希望,又让她失望,那么便会使她陷入绝望之中,到时候,乌拉那拉氏会比现在痛苦一百倍。
那他,更是成了罪人了。
乌拉那拉氏闻此言,亮起来的眸子又蒙上了一片黯淡之色。
片刻后,乌拉那拉氏叹了口气,出声道:“银烛,送柳大夫出去吧。”
她又何必为难旁人呢。
等胤禛回来,与他仔细商议后,再另想法子吧。
这天下奇人怪才不少,说不定就有能医治这孩子的人呢。
银烛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柳从南却站着没动,似是想到了什么,转而拱手道:“福晋拳拳爱子之心,令人动容,奴才亦不忍看着小阿哥这般昏睡下去,如今奴才有一法子,但并没有把握能让小阿哥醒过来,试与不试,还请福晋定夺。”
眼下,乌拉那拉氏并没有更好的法子,而柳从南的为人,她还是信得过的。
不试,那就一点儿成功的机会都没有。
死/马当活马医吧。
乌拉那拉氏看着襁褓里的孩子,出声道:“柳大夫,小阿哥就交给你了。”
柳从南明白,福晋这便是答应一试了。
柳从南再次拱手,扬声道:“福晋,那就先请福晋宽恕奴才胆大妄为之罪。”
乌拉那拉氏不知道柳从南的法子具体是什么,但是她既然答应了柳从南试上一试,便该相信他不会做出伤害小阿哥的事情。
乌拉那拉氏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
柳从南见乌拉那拉氏答应了,心里便没有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