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弘时谨记长兄的身份,为鼓励幼弟们勤勉,送给弘昼的生辰礼物,同样是几个月前曾送给过弘历的董其昌的字帖。
  弘昼看见字帖的那一刻,笑容垮了下来。
  耿格格见状,连忙出来打圆场,替弘昼谢过弘时的好意。
  送礼环节继续,弘历准备的礼物则是一个猴子木偶。
  只要扳动控制木偶的机关,猴子木偶便会挥舞起手中的棒子。
  弘历演示一番后,弘昼的眼睛刷的亮起来,迫不及待的试上一试:“嘿嘿,真好玩,谢谢四哥。”
  弘历温和的笑着:“你喜欢就好。”
  弘昼在他眼里,便像极了一只灵巧活泼的小猴子。
  最后,众人的视线来到弘晏这里。
  弘晏努努嘴,示意王乳娘将礼物呈上来。
  弘昼好奇的打开檀木盒子,映入眼帘的竟然是一只小巧精致的金蝈蝈笼子。
  弘昼的眼睛都直了。
  耿格格见状,有些惶恐,出声道:“六阿哥这礼,实在太贵重了。”
  弘晏奶呼呼的开口道:“姨凉,不贵,锅锅喜欢。”
  弘晏知晓弘昼养的那些蝈蝈结局大多也都和他养的绿牙与褐风一样都死翘翘了,但是却有一只名叫大黑的蝈蝈坚强的活了下来,而弘昼对这只蝈蝈也更为上心,所以弘晏才有了主意,给大黑建一个豪华的房子。
  弘昼跑过去抱住弘晏,喜滋滋的喊道:“弟弟,我很喜欢,也替大黑谢谢你。”
  弘晏只嘿嘿笑着。
  乌拉那拉氏见耿格格还有些犹豫,出声道:“福宝的一份儿心意,好好收着吧。”
  耿格格闻言,恭敬的点了点头。
  半个时辰后,家宴结束后,众人各自散去。
  李侧福晋加快了脚下的步子,撵上了前面的钮祜禄格格母子。
  紧接着,李侧福晋悠悠开了口:“六阿哥小小年纪便出手阔绰,怪不得弘昼老往正院去呢,这同样是过三岁的生辰,弘历收的礼可远比不上弘昼的。”
  弘历蹙起小眉头,扬着小脸儿说道:“李姨娘,我很喜欢六弟送的印章,你为何说我的印章不好?难道只有贵的才是好吗?”
  弘晏送给他的印章,是他人生中收到的第一份儿印章,于他而言,便是独一无二的宝贝。
  李侧福晋也不恼,只觉得弘历这孩子实在是傻:“你这孩子,姨娘说的是实话,一个金蝈蝈笼子能换多少印章,你知道吗?”
  钮祜禄格格哪里不明白李侧福晋的话中之意,只道:“侧福晋,诚如福晋所言,孩子们之间互相送生辰礼,本就是一份儿心意,何必一较长短,焉能用银子来衡量?若真要周全,叫人挑不出理来,还得跟三阿哥这位兄长学,人人一本字帖,岂不是省心又省事?”
  李侧福晋被怼的哑口无言,从鼻腔里发出哼的声音来,随即甩着帕子愤愤离去了。
  弘历见状,开口问道:“额娘,是不是李额娘自己羡慕?”
  钮祜禄格格闻言,笑着开口道:“是与不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知晓六阿哥对你的心意便好。”
  弘历点了点头,又道:“等六弟生辰,我也要送他一份儿独一无二的生辰礼。”
  钮祜禄格格笑着应声。
  而弘昼回去了邀月轩,便将大黑安置在了金蝈蝈笼子里,嘴里还念念有词:“大黑,这是你的新家,喜欢吗?是我六弟特意准备的,明日我带你去见他。”
  大黑边打量着自己的新家,边叫了两声来回应弘昼。
  这厢,耿格格进屋,见着弘昼还守着这金蝈蝈笼子,无奈摇了摇头,转而走过去提醒道:“弘昼,时候不早了,该去沐浴了。”
  被催促的弘昼,耐心的解释道:“额娘,我在和大黑说话呢。”
  耿格格:“……”
  第62章 西苑风波
  天儿愈发的冷,日子转而来到了腊月初八——腊八节。
  胤禛与乌拉那拉氏用完早膳,稍坐休整之后,便带着弘晏乘着马车入宫去。
  弘晏知晓天冷儿,没再掀开马车帘子,而是乖乖的窝在乌拉那拉氏怀里。
  不久,马车便在皇宫门外停下。
  寒风凛冽,就连皇宫的长街上也平添了一丝寂寥。
  弘晏整个人被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只余一双大眼睛望着周围的景色。
  这还是他第一次在宫里过腊八节呢。
  胤禛左手抱着弘晏,右手牵着乌拉那拉氏的柔夷,一家三口走过长街,很快便到了永和宫。
  迈步走进去,弘晏才瞧见十四阿哥胤禵一家子已然在正殿内了。
  弘明与弘暟兄弟俩许久没见弘晏了,如今瞧见了,便亲亲热热的围上来,一口一个“福宝弟弟”的喊着。
  弘晏自然也热情的回应了。
  “福宝弟弟,吃这个。”弘暟边说着,边将一颗冬枣喂给弘晏。
  这冬枣他已然尝过了,又脆又甜,福宝弟弟一定会喜欢吃的。
  弘晏被弘暟投喂,自然是高兴的长大了嘴巴。
  可就在冬枣即将落入弘晏的嘴巴时,弘明伸出手拦住了弘暟拿着冬枣的小手。
  弘晏眨巴了一下眼睛: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弘暟有些不高兴,扭过脸望着比他高了一头的弘明,解释道:“冬枣是去过核的。”
  弘明悠悠道:“还未问过四伯母,这冬枣福宝弟弟是否吃得?”
  又来?
  弘暟颦了颦眉:“上次不是已经问过了,福宝弟弟只有核桃过敏,吃不得嘛,还有什么好问的?”
  弘明耐着性子解释道:“这是礼数,再说了,福宝弟弟未必咬的动这冬枣?”
  弘暟不耐烦的仰着脸,望着死/板的弘明:“福宝弟弟又不是没有牙,他还没吃,你怎么就知道咬不动?”
  弘晏眼瞧着弘明与弘暟兄弟俩因为投喂他吃冬枣而争持起来,便当起和事佬来:“锅锅,锅锅,不吵。”
  可惜,弘晏弱小的声音早已淹没在弘明与弘暟兄弟们的争论中。
  争论的声音大了,便动静了一旁说话的德妃等人。
  胤禵见着是自家的两个孩子生事,立马皱眉喝道:“吵什么,扰了你们玛嬷的清静,是想讨打?”
  不等完颜氏开口,上首的德妃笑呵呵道:“我这永和宫就是太清静了,巴不得有几个孩子在,能热闹些呢。”
  紧接着,德妃又笑眯眯的望着弘明与弘暟兄弟俩,招手道:“弘明,弘暟,来玛嬷这儿来。”
  同时,弘晏也被抱回了乌拉那拉氏怀里。
  德妃一左一右的搂着弘明与弘暟,满是慈祥的问道:“跟玛嬷说说,是发生了何事?”
  弘暟抢在弘明之前,满是委屈的将事情一五一十说了。
  紧接着,弘明又输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旁吃瓜的胤禛与乌拉那拉氏,万万没有想到胤禵的两个孩子争论,竟然是由自家的弘晏引起的。
  小小的弘晏表示:他很无辜的好吧。
  德妃听完弘明与弘暟的话,眼睛扫过胤禛与乌拉那拉氏,在弘晏身上停留一瞬之后,转而又将眼神收了回去。
  随后,德妃笑呵呵的看了看弘明,又瞧了瞧弘暟,开口道:“让玛嬷来评理的话,你们两个都是好孩子,都没错。”
  德妃说完,又拉起弘暟的小手,叮嘱道:“弘暟,以后别再喂弘晏吃东西了,弘晏可是你四伯与四伯母的命根子,金贵着呢。”
  德妃此话一出,胤禛与乌拉那拉氏的脸色都不大好看。
  连弘晏也气呼呼的看着德妃。
  暂且不提方才德妃看他的眼神并不友好。
  就说便宜阿玛与胤禵的关系不好,德妃作为生母无动于衷也就罢了,如今竟还挑拨起他们这些小辈的关系。
  年纪大些的弘明面露不解,玛嬷这话听上去总觉得怪怪地。
  年纪尚小的弘暟自然也听不出德妃的言外之意,只道:“玛嬷,你说的在理。”
  德妃一听这话,脸上露出了“孺子可教也”的神情。
  却不想,弘暟一本正经的接着往下说:“我们都是皇孙,自然金贵,福宝弟弟是四伯与四伯母的命根子,我和哥哥同样也是阿玛和额娘的命根子。”
  德妃嘴角的笑意凝固了。
  弘晏却忍不住弯了弯唇角。
  这厢,弘暟的话音刚落下,胤禵立马肯定道:“弘暟说的不错,你玛嬷正是这个意思。”
  他心里明白额娘还是因为弘晏上次在永和宫误食核桃,而被汗阿玛责怪的事情耿耿于怀。
  且不说事情已然过去那么久,就算额娘心里还有气,可一码归一码,额娘也不该将小辈儿的孩子们牵扯进来。
  胤禵都这么说了,德妃只能笑笑罢了。
  弘晏此时有些看不清楚胤禵了。
  而胤禛望向胤禵的视线里,却多了一分意外。
  胤禵能察觉到胤禛在盯着他看,可他并不打算回看胤禛。
  他只是说了自己想说的话而已,并不代表着他想与胤禛修复早已冷淡的兄弟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