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两人的视线意外地碰在一起,一如以往那些搭同辆车时候无意,一碰即分的眼神,可意料之外的,这时她们对视的时间更久了点。
  陈星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唇角微微扬起,随即将自己脸上的微笑拿捏得自然地朝她点了下头。
  谢青黎似乎愣住了。
  车子刚好来了。
  她很快地撤回视线,上了车。
  陈星呆了一两秒,也跟着上车,她深呼了一口气,径自走到车子最后的座位,坐了下来。
  天空一反连续几日的阴霾,变得明朗通透,绽开了一朵一朵绚丽的橘色晚霞。
  陈星望着窗外的心情也随之好起来,笑意涌上了她的唇角。
  她坐在左侧靠窗的位置,与坐在右侧靠窗位置的谢青黎,只隔了一个座位的距离。
  她们更近了。
  第5章 71路车上的《天黑黑》
  坐下的时候,陈星还攥着几分局促,过了一两分钟,她才放松了些偷偷地拿眼角去瞄谢青黎。
  她明明穿着款式呆板,又旧又短的校服,清清瘦瘦,可自有一种特别的气质。
  在其他人眼里也许是高傲,不可一世,不可接近,可在她这里却是“自矜”“清冷出尘”,陈星总是不由自主地对她好奇,可她的勇气刚在等车的时候了,要重启有点困难了。
  她再看一眼已经在看书的谢青黎,她拿着高一的英语课本,嘴唇无声地嗡动着。
  她在背书,好勤奋啊!
  陈星在心里感慨,坐公车本来就不是舒服的体验,她自己是做不到边坐边看书的。
  学霸和学渣真是天壤之别。
  谢青黎的专注给了她一种佩服崇拜的感觉,以致于她从衣兜里掏出mp4的动作都小心了不少。
  打开mp4,听起歌来,不知怎么,已经听腻了的歌单重新变得更动听了。
  之后几天都是这样,她靠右坐着听歌,谢青黎靠左坐着看书,她们从未垮过中间那个座位,这样对陈星已经足够,她也以为她们会一直保持这种互不打扰的默契。
  直到很偶然的一天。
  她听到那清凉干净的声线从右侧传来:“你常听什么歌?”
  陈星呼吸都缓慢了:“没……就……”她察觉自己的喉咙有几分僵硬,忙清了清嗓,赶紧接上话,“常听一些流行的歌曲。”
  谢青黎点头,目光落在她的mp4上。
  陈星有一刻的福至心灵,问:“你要,一起听吗?”
  谢青黎顿一顿,抬眸看向自己,似犹豫了一两秒,才点头。
  陈星的心猛烈地蹦了两下。
  空气瞬间寂静,她们对视,几乎同时起身,陈星快了一点,而谢青黎的动作慢了一点,很快,她们在这股寂静中达成共识。
  陈星挪过去坐在中间的位置,飞快地将两只耳机在衣服上擦拭了几下,才将一只递了过去。
  谢青黎接过,轻声道谢。
  陈星低头将屏幕递过去一点,“你选歌吧……”
  “嗯……”谢青黎将头靠近,她肌肤非常白,睫毛纤长且轻薄,身上有股好闻的皂香。
  陈星凝神屏气,手指按着菜单栏上的“上下”键,小小的屏幕上歌单跳着。
  “你有好多歌呀!”谢青黎说道。
  “嗯,我拷的。”陈星心中跃上几分兴奋,有她这一句话,她觉得自己去攒钱偷摸去网吧下载歌曲的行为太值了。
  “听孙燕姿的吧?”
  “《天黑黑》吗?”陈星随口一问。
  谢青黎似顿了一顿,轻声说:“我喜欢这首。”
  陈星的眼睛亮了起来:“我也喜欢的,我最喜欢这首了。”
  谢青黎唇角微微扬了扬:“你喜欢周杰伦?”
  “我喜欢《星晴》《简单爱》《安静》这三首,《爱在西元前》我也有拷。”
  “嗯,我也觉得,哎,对了,周迅这首歌你听过吗?”
  “……《飘摇》?听过的,我觉得挺耐听的,她的嗓音这么有辨识度。”
  ……
  在心里打了无数次草稿,预演了无数次的打招呼,没想到真正来临的时候是如此随意自然。
  很快,孙燕姿柔和清亮的嗓音在两人耳边唱着:“我的小时候/吵闹任性的时候,我的外婆/总会唱歌哄我……”
  这熟悉的听过很多次的旋律很快被陈星哼出来,她后知后觉有些脸红地瞥了一眼身侧,谢青黎没有看书,她身体往后靠着,望着窗外,身体语言是放松的,侧脸却似有一股难言的,淡淡的说不出来的感觉。
  是叫忧郁吗?陈星想。
  一曲听罢。
  陈星见谢青黎没说话,她也没说话了。
  两人便一首一首地听了下去。
  陈星从未拥有过这种心情,心好像不存在了,化成一只鸟,在胸中正中扑腾着翅膀,有时实在太快了,她不得不吸气缓一缓,救一救它的命。
  公车载着一路的晚霞以及华语乐坛最红的流行曲,行驶在回家的路上,是陈星整个初中生涯最瑰丽的记忆。
  -
  陈星一股脑地从床上爬起来,翻箱倒柜去找东西。
  中学毕业后,她将自己的东西装在一个盒子,带出了这学校。
  大学毕业后,她将盒子再度带进了学校,准确来说,学校附近的宿舍里。
  她终于找到了装东西的盒子——美心的月饼盒。
  这是小时候某一年中秋,大姨从羊城寄过来给她们一家的。
  陈星打开来就看到了那个mp4,以及绕在上面的两只耳机线,已经旧得不能看了。她小心地拆开来,露出mp4真身,还找到了充电线。
  在等mp4充电的同时,她再度回到了微信。
  如果可以的话,她真的好想跟她好好聊一次,聊聊过去,再聊聊现在。
  只是不知道从何说起,她尝试着打字。
  “在忙吗?”
  犹疑了一秒,总算发了出去。
  她翻了个身,11年了。
  那回一起听过歌之后,她们自然而然地亲近了。
  放学一起搭71路回家,一起听歌。
  有这么一个学霸在身边,她自然而然也被影响了。
  在车上,她们在后座上互相抽背英语单词,互相抽背语文的诗词短文。
  陈星不懂的数学题可以问谢青黎,有问必答。
  下了车,她们道别,分别走路回家。
  隔天早上,她们约在公交站台,一起搭71路车上学。
  初二那年,陈星认识了高一的谢清黎。那是她最开心的一年。
  她升上了初三,谢青黎却离开了。
  陈星的眼睛盯着那行[我已经通过了你的好友验证请求,现在我们可以聊天了]一会,直到听到“叮”的一声。
  “没有。”
  陈星望着这两字,先是笑了,再叹一声。她趴着,手肘撑着床,继续打字:
  “明天是几点的飞机呀?”
  “九点。”
  陈星望着这两字,抿了抿唇。
  想去送机的念头浮起来,想到沈佳茵,又沉了下去。
  对话框静了片刻。
  突然,“叮”的又一声。
  她拿过手机一看,居然是谢青黎主动捡起话题,递了过来。
  “你回学校当老师了吗?”
  陈星调整姿势,坐了起来。
  “是的,大学读的师范。”
  “让我猜猜,鹭岛师范大学?”
  陈星唇边的笑容扩大:“猜对了。”
  谢青黎回了一个笑的emoji.
  陈星直接笑出了声,赶紧攥紧这条聊天的线:“那你是做什么的?”
  “我算是在it行业里工作吧。”
  隔行如隔山,何况陈星这职业是比较封闭的,她对it行业的了解仅仅是程序员之类,职业对于有些人来讲也很私人,她也不好追问下去。
  陈星轻轻咬唇:“让我也来猜猜,新加坡国立大学?”
  之前她们一来一去几乎是秒回复,这次对面却稍微久了点。
  “猜对了。”
  “你怎么能一下子就猜到了?”
  陈星笑,笑意却渐渐地淡了下去。
  升入初三的那天,她在公交车站台没等到谢青黎,
  第二天她也没等到她。
  那会她们没有手机,家里也没有电脑,谢青黎家里没有座机,陈星再也没有办法联系上她了。
  学校传出来的消息是谢青黎的妈妈来找她了,所以她转学了,至于转学去了哪里,没有人知道。
  她就这样失去了她的消息。
  升上了高中,陈星学习非常地刻苦,不敢有一丝的松懈,也成功混成了老师们重点关注的苗子。班主任老师是曾经教过谢青黎的,她早已打听清楚,终于有次她状若不经意地问起了“青黎师姐”。
  班主任老师:“你怎么问起她……哦对,你也是东港镇的,她跟着她妈妈出国了,去了新加坡。”
  新加坡。
  听到这三个字的时候,她高高悬挂的心终于落下了。